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治疗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38例随访分析
1
作者 管华鹏 刘欣伟 +4 位作者 苏佳灿 张春才 付青格 禹宝庆 许硕贵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5Z期1687-1688,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的外科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2.3岁(20~58岁),按AO分型:41-B2型22例,41-B3型11例,41-C5例,所有病例采用后外...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的外科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2.3岁(20~58岁),按AO分型:41-B2型22例,41-B3型11例,41-C5例,所有病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患者,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4个月。患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2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5%。所有病例无感染、内固定失败情况。结论:膝关节的后外侧入路较前外侧入路能更充分暴露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外髁,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三柱概念与髋臼骨折浮动分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1
2
作者 张春才 苏佳灿 +15 位作者 许硕贵 禹宝庆 王家林 牛云飞 张鹏 王仁 杨郁野 管华鹏 刘欣伟 郑金煜 张殿英 沈惠良 吕德成 王刚 王家让 周东生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7期433-436,共4页
高能量损伤所致的髋臼骨折是当前骨伤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Judet-Letournel的髋臼二柱概念和骨折分类及手术入路,已成为髋臼骨折治疗的里程碑,但文献资料中众多并发症的报道及治疗方式的争论表明,髋臼的相关概念、骨折分类、诊断及治... 高能量损伤所致的髋臼骨折是当前骨伤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Judet-Letournel的髋臼二柱概念和骨折分类及手术入路,已成为髋臼骨折治疗的里程碑,但文献资料中众多并发症的报道及治疗方式的争论表明,髋臼的相关概念、骨折分类、诊断及治疗,仍存在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张春才等学者在充分认识髋臼生理发育、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基础上,从人类髋臼进化的解剖学和治疗髋臼骨折的实用角度,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提出了髋臼骨折浮动分类法。这一分类法,一则能比较明快地反映出髋臼骨折的严重程度;二则有利于医生决策其整体化、系统化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学术问题,总是在比较、鉴别、发现、探索、求真中,不断得到发展。我们热切欢迎读者来稿参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骨折分类 临床意义 骨折治疗 高能量损伤 手术入路 治疗方式 文献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力髋螺钉与Gamma钉治疗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前瞻设计的生物相容性随访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欣伟 苏佳灿 +2 位作者 管华鹏 陈育岳 张春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433-2436,共4页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与Gamma钉材料治疗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疗效并予比较。方法:选择2003-01/2006-01收治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配进入动力髋螺钉组65例及Ga...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与Gamma钉材料治疗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疗效并予比较。方法:选择2003-01/2006-01收治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配进入动力髋螺钉组65例及Gamma钉组65例。按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从切开皮肤至关闭伤口计算,闭合复位的时间不纳入统计。手术出血量以红细胞压积所代表的百分数表示。术后9个月时评估肢体功能水平。观察材料与宿主的组织相容性。结果:130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9个月。①术中问题:Gamma钉平均手术时间47.1min(13~120min),平均出血量160mL;动力髋螺钉组平均手术时间53.4min(30~150min),平均出血量152mL。②疗效评估:全部骨折均在9个月随访时间内达到骨性愈合,双下肢基本等长,无髋内翻畸形。Gamma钉组优59例,良3例;动力髋螺钉组优60例,良2例。③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Gamma钉组中5例出现伤口表皮感染;动力髋螺钉组中1例出现伤口表皮感染。均未出现内固定物切出股骨头或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现象。结论:对于稳定性骨折,两种内固定装置均可选择,而动力髋螺钉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对于不稳定性骨折,Gamma钉具有生物力学上的优势,应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钉 动力髋螺钉 转子间骨折 前瞻性、随机性研究 医学植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理性成骨力值概念治疗骨折与骨不连——兼论MO现象与有效固定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春才 禹宝庆 +22 位作者 许硕贵 苏佳灿 王家林 牛云飞 康庆林 付青格 任可 张鹏 高堂成 张雪松 严望军 王冠军 汪光晔 万岷 李波 孙建伟 王仁 丛永健 杨郁野 郑医红 李格当 刘欣伟 管华鹏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361-363,共3页
关键词 骨生成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系统评价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欣伟 苏佳灿 +3 位作者 张春才 管华鹏 禹宝庆 付青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1-733,共3页
[目的]对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系统进行评价并分析此种分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已行手术治疗的265例髋臼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库中按Letournel分型系统10个亚型中每种亚型随机抽取6例,再分为2组:平片组30例(提供骨盆正位、髂骨... [目的]对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系统进行评价并分析此种分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已行手术治疗的265例髋臼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库中按Letournel分型系统10个亚型中每种亚型随机抽取6例,再分为2组:平片组30例(提供骨盆正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X线片)及CT组30例(提供X线片、二维CT),抽取9位骨科创伤专业医生对两组进行读片并根据Letournel分型系统做出诊断;每位观察者只读片而不给予其他临床资料。第二阶段即3个月后再次对相同资料进行分析,将结果统计Kappa值用来评估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不同观察者间在前后2个阶段的可信度为平片组0.65(0.70)、CT组0.66(0.71);同一观察者前后2次读片可重复性分别为平片组0.74、CT组0.77。[结论]以Letournel分型系统对髋臼骨折进行分类诊断时,可以获得一致度较高的诊断结果,CT虽然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能明显提高对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诊断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分类法 三维CT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苏佳灿 管华鹏 +4 位作者 张春才 陈学强 王保华 吴建国 丁祖泉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7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骨盆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临床分析及判断骨盆骨折类型、力学分布、冲击载荷影响提供力学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将所构建骨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计算单侧髂前上棘和单侧... 目的:探讨骨盆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临床分析及判断骨盆骨折类型、力学分布、冲击载荷影响提供力学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将所构建骨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计算单侧髂前上棘和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的力学行为表现,冲击载荷为0~8000N,峰值8000N,时间自0~40ms,分析主应力值、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主应力方向上骨盆单元的位移。结果:冲击载荷作用于单侧髂前上棘时,0~10ms主要的应力沿髂后上棘到髂前上棘分布,在冲击后期10ms以后,骶髂关节、髋臼和耻骨支都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分布;作用于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时,0~20ms主要的应力沿髂骨纵行传导,应力分布并没有在冲击峰值10ms时达到最大,而是从20ms之后,应力开始向骶髂关节、双侧耻骨支、坐骨支以及髋臼等部位传导并可见到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各部位应力分布以及骨盆各个单元在应力作用下的位移变化,有助于临床上进行骨盆损伤内固定力点的选择以及进一步明确骨盆内在应力值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冲击载荷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成骨力值概念在镍钛聚髌器置入治疗髌骨骨折的应用:106例回顾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欣伟 苏佳灿 +7 位作者 张春才 禹宝庆 纪方 许硕贵 傅青格 牛云飞 管华鹏 陈育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225-3228,共4页
目的:镍钛聚髌器在人体温度下产生的固定和加压作用为持续不断的,使出现吸收的骨折端继续紧密对合。回顾性分析生理性成骨力值概念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①选择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3-01/2006-01应用镍钛聚... 目的:镍钛聚髌器在人体温度下产生的固定和加压作用为持续不断的,使出现吸收的骨折端继续紧密对合。回顾性分析生理性成骨力值概念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①选择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3-01/2006-01应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患者106例,其中男75例,女31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39.3岁。伤后至手术时间3h^7d,全部为闭合性骨折。②西脉产聚髌器由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由5个功能爪枝和1个连结爪枝的功能腰部组成,分为大、中、小3个型号。根据其结构为奥-马互逆的特性使其在体温驱动下,功能爪可从5~9个方面对髌骨产生持续、稳定、立体、向心的加压聚合力。记忆合金还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理想的人体生物功能材料。③术后2,4,8周及5个月时复查X射线片。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06例患者平均随访23个月(11~50个月),X射线片示髌骨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者96例,患膝功能平均3.3周达到90°,平均6.9周屈、伸功能达到健侧水平,按Bostman临床评分系统,优99例,良7例,优良率100%。术后未见聚髌器松动、断裂等材料反应。无炎症、排异等宿主反应。结论:镍钛聚髌器使骨折端获得可靠的固定,同时使生理性应力在骨愈合的过程中持续通过骨折端,可以获得良好的骨愈合和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聚髌器 髌骨骨折 成骨力值 骨折固定术 医学植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的促增殖和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建忠 刘欣伟 +5 位作者 管华鹏 张鹏 刘琦 杨珺 郭群峰 倪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0-1584,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传统中药提取物对大鼠神经干细胞进行干预,能够反映其对神经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作用。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保护作用。方法:将妊娠19 d左右的SD大鼠进行解剖取出胎鼠,然后分离海马组织提取神经干细胞,与... 背景:研究表明传统中药提取物对大鼠神经干细胞进行干预,能够反映其对神经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作用。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保护作用。方法:将妊娠19 d左右的SD大鼠进行解剖取出胎鼠,然后分离海马组织提取神经干细胞,与含50 g/L人参皂苷Rg1的DMEM/F12培养基共培养作为人参皂苷Rg1组,正常DMEM/F12培养基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与含0.64%苯酚的DMEM/F12培养基共培养作为阳性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分离初期在镜下为圆形单个细胞,细胞的边缘比较清楚,接种2 d后,细胞贴壁并形成小的细胞球。人参皂苷Rg1组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神经干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Rg1组大鼠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以上结果提示人参皂苷Rg1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具有一定的促进增殖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类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细胞增殖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干细胞 人参皂苷RG1 培养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曹烈虎 苏佳灿 +3 位作者 张春才 刘欣伟 管华鹏 李卓东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期59-60,共2页
股骨髁上骨折骨不连是一种由高能量暴力导致的股骨髁至股骨干骺端的严重并发症。据国外相关资料报道,股骨髁上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率约为3.8%^[1]。至今仍是骨科治疗难题,其治疗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笔者收集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6... 股骨髁上骨折骨不连是一种由高能量暴力导致的股骨髁至股骨干骺端的严重并发症。据国外相关资料报道,股骨髁上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率约为3.8%^[1]。至今仍是骨科治疗难题,其治疗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笔者收集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26例股骨髁上骨不连患者,采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股骨骨折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干预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建忠 刘欣伟 +5 位作者 管华鹏 张鹏 刘琦 杨珺 郭群峰 倪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62-2866,共5页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主要调节因子,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损伤过程中发生发展机制比较多,对于人参皂甙Rg1干预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损伤发作用...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主要调节因子,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损伤过程中发生发展机制比较多,对于人参皂甙Rg1干预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损伤发作用的文献鲜有报道。目的:通过人参皂甙Rg1干预结合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分子蛋白水平上表达量的变化来研究人参皂甙在脊髓损伤后对脊髓及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干预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干预组大鼠以撞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人参皂苷Rg1干预组大鼠在造模后24 h以10 mg/kg的人参皂甙Rg1腹腔注射,1次/d,连续14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降低,脊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的丙二醛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增加,脊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升高。提示人参皂苷Rg1对损伤的大鼠脊髓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脑及脊髓损伤模型 人参皂苷RG1 脊髓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中枢神经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髁部治疗肱骨髁上髁间严重骨缺损性骨不连 被引量:5
11
作者 牛云飞 张春才 +7 位作者 禹宝庆 许硕贵 王家林 苏佳灿 张鹏 管华鹏 刘欣伟 李卓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部骨不连伴严重骨缺损的重建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9月-2005年9月,收治肱骨髁部骨不连伴严重骨缺损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8~60岁。原始骨折按AO/ASIF肱骨髁部骨折分型:A3型5例,B1型2例,C2型4例,C3型7例。术前影... 目的探讨肱骨髁部骨不连伴严重骨缺损的重建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9月-2005年9月,收治肱骨髁部骨不连伴严重骨缺损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8~60岁。原始骨折按AO/ASIF肱骨髁部骨折分型:A3型5例,B1型2例,C2型4例,C3型7例。术前影像学检查证实肱骨髁部骨不连,髁部内外侧柱和/或髁间骨缺损,缺损骨量1~4cm2。肘关节活动度:伸5~65°,平均21.5°;屈85.0~123.5°,平均95.8°。根据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肘关节功能优1例,良4例,优良率为27.8%。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为7~52个月,平均22.8个月。手术均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取自体髂骨对缺损髁部进行重建,综合运用形状记忆加压接骨器、克氏针张力带、加压空心钉、解剖钢板、重建钢板等多种方式进行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获随访12~86个月,平均27.6个月。未见骨块移位、植入物松动及内固定断裂。X线片检查示骨不连端于术后4~8个月骨性愈合,平均5.7个月。1例术后4个月肘关节前方发现异位骨化。18例术后1年肘关节活动度:伸0~44.5°,平均11.4°;屈105.5~144.5°,平均128.6°。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77.8%。结论自体髂骨可有效重建肱骨髁部的解剖形态,利用成骨力值的概念进行骨块间的加压固定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髁部骨块的良好复位和有效固定,配合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可使肘关节的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 骨缺损 骨不连 重建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对脊髓神经元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建忠 刘欣伟 +5 位作者 管华鹏 张鹏 刘琦 杨珺 郭群峰 倪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3-1007,共5页
背景:不同的神经受体通过不同的受体介导产生各自的生物功能,脊髓损伤的根本原因是神经元的死亡和突触的功能丧失,人身皂苷Rg1对神经元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目的:验证人身皂苷Rg1对SD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的营养保护作用。方法:对孕龄1... 背景:不同的神经受体通过不同的受体介导产生各自的生物功能,脊髓损伤的根本原因是神经元的死亡和突触的功能丧失,人身皂苷Rg1对神经元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目的:验证人身皂苷Rg1对SD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的营养保护作用。方法:对孕龄16日的胚鼠进行脊髓神经元细胞分离提取,对神经元细胞进行冻存和复苏。实验分为3组:空白组、人参皂苷Rg1干预组、阳性对照组(培养孔内加入苯酚溶液)。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内线粒体的活性及人参皂甙Rg1对神经元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与结论:人参皂苷Rg1干预组细胞吸光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细胞,人参皂苷Rg1干预组细胞的相对活力高于空白组,说明人参皂苷Rg1对神经元细胞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人参皂苷Rg1干预后,细胞的突起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空白组的细胞,说明人参皂苷Rg1对脊髓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使细胞活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人参皂苷RG1 脊髓神经元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FS对犬骨盆弓状线部力学性能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云飞 王家林 +5 位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张鹏 旺光晔 管华鹏 刘欣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骨盆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cetabular tridimensional memory fixation system,ATMFS)对犬骨盆弓状线部力学性能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选用10只成年杂种家犬,双侧髋臼臼顶上方1.5 cm处横形截骨,分别采用ATMFS前柱固定器和... 目的:探讨骨盆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cetabular tridimensional memory fixation system,ATMFS)对犬骨盆弓状线部力学性能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选用10只成年杂种家犬,双侧髋臼臼顶上方1.5 cm处横形截骨,分别采用ATMFS前柱固定器和6孔重建钢板内固定,于术后2、4、6、8、12周各取2只动物,行X线检查、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及Masson三色法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ATMFS侧骨折端无凌乱骨痂,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快于钢板侧,胶原纤维的排列较钢板侧规则有序,与骨皮质的方向一致。术后第4周开始,ATMFS侧骨折端生物力学强度明显高于钢板侧(P<0.05),两组骨折端新骨生成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有(P<0.05)。结论:ATMFS的解剖位固定和其产生的持续顺应生理力线的压应力能够刺激骨折端胶原结构的重建及力学性能的恢复,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 内固定 骨折愈合 胶原 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合金天鹅记忆接骨器对成人上肢骨骨折愈合应力遮挡效应的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青格 许硕贵 +5 位作者 刘欣伟 高堂成 康庆林 苏佳灿 管华鹏 张春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5023-5027,共5页
背景:国内外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内固定材料及设计的改变尽量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的:进一步验证镍钛合金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下的快速高质量的骨愈合,从临床研究角度评价天鹅记忆接骨器的应力遮挡效应。设... 背景:国内外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内固定材料及设计的改变尽量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的:进一步验证镍钛合金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下的快速高质量的骨愈合,从临床研究角度评价天鹅记忆接骨器的应力遮挡效应。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1-03/2003-08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进行。对象:随机从临床病例中选取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天鹅接骨器内固定和不锈钢板内固定后骨折完全愈合的上肢骨干骨折患者。天鹅记忆接骨器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4-34岁;手术至取出内固定时间(11.2±3.7)个月。不锈钢接骨板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6-36岁;手术至取出内固定时间(12.6±4.1)个月。方法:征得患者同意后,在患者行内固定取出时,天鹅记忆接骨器组在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取极少量皮质骨;不锈钢板组在钢板下、钢板对侧取极少量皮质骨。进行皮质骨的组织学观察、X射线观察和CT扫描定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光镜下进行骨细胞形态、哈弗氏管等组织学观察。②X射线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③CT测量骨皮质CT值。结果:①组织学观察:天鹅记忆接骨器组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骨皮质中,板层骨结构规整,无明显骨质疏松和吸收;不锈钢接骨板组钢板下骨质疏松、骨质吸收明显,可见含有大小不一吸收腔,哈佛氏管扩大,骨细胞萎缩、骨陷窝增大,而钢板对侧骨质吸收现象轻于板下。②X射线摄片观察:天鹅记忆接骨器组无外骨痂,骨皮质厚度、密度与正常骨质相似;不锈钢接骨板组板下皮质骨吸收变薄,钢板对侧骨皮质厚度与密度多大于板下。③CT扫描定量:组内不同部位比较,天鹅记忆接骨器组中,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C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锈钢接骨板组中,钢板下CT值低于钢板对侧CT值(P〈0.01);组间比较,不锈钢接骨板组中两部位CT值均低于天鹅记忆接骨器组中两部位CT值(P〈0.05,P〈0.01)。结论:与不锈钢接骨板相比,天鹅记忆接骨器对固定骨段具有较低的应力遮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内固定 治疗 镍钛合金 天鹅记忆接骨器 不锈钢接骨板 应力遮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欣伟 苏佳灿 +2 位作者 付青格 张春才 管华鹏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57-457,共1页
对144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全面、系统、正确的评估老年患者全身情况,积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术后"主动、渐进、增强"式的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重点。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老年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思华 刘欣伟 +1 位作者 管华鹏 张春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x线、3D及MPR技术证实的6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层厚3.0mm,图像预处理间隔1.0~1.5mm。结果所有胫骨平台骨折经3D及MPR...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x线、3D及MPR技术证实的6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层厚3.0mm,图像预处理间隔1.0~1.5mm。结果所有胫骨平台骨折经3D及MPR成像后均能立体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程度等空间信息,较平片优越,与手术中所见一致。结论螺旋CT3D及MPR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显示胫骨平台的骨折情况,对骨折的分型判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胫骨平台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欣伟 管华鹏 +2 位作者 苏佳灿 陈育岳 张春才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效果。方法髋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26例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Ⅲ型合并股骨颈骨折者采用钛质空心螺钉固定,Ⅳ型合并髋臼骨折者采用髋臼三...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效果。方法髋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26例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Ⅲ型合并股骨颈骨折者采用钛质空心螺钉固定,Ⅳ型合并髋臼骨折者采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髋臼骨折。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15~48个月。按D′Aubigue-Postel评分法:优10例,良13例,中1例,差2例(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髋周异位骨化)。未出现可吸收螺钉断裂及异物反应现象,无深部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采用髋后外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及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可吸收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鹅形状记忆接骨器治疗30例肱骨干骨不连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欣伟 许硕贵 +5 位作者 苏佳灿 付青格 张春才 管华鹏 李卓东 曹烈虎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天鹅形状记忆加压接骨器(SMC)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肱骨骨不连患者全部采用SMC进行治疗。术后根据正侧位X线片复查骨不连愈合情况,应用Neer-Morrey评分分别对患者肩、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 目的探讨天鹅形状记忆加压接骨器(SMC)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肱骨骨不连患者全部采用SMC进行治疗。术后根据正侧位X线片复查骨不连愈合情况,应用Neer-Morrey评分分别对患者肩、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2~6年,29例术后平均(3.8±1.1)个月骨不连处为类骨板样骨替代,1例因跌伤再次骨折后拒绝治疗。21例6个月~2年去除SMC,未发生再骨折、感染等并发症。余者因年龄>65岁未取出。除4例在接受SMC治疗前已存在桡神经损伤症状外,余均未引起桡神经损伤。肩关节功能:优28例,良1例,差1例。肘关节功能:优29例,差1例。结论SMC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及材料优势,中远期随访证实其应用于治疗肱骨干骨不连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天鹅形状记忆加压接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骨折合并会阴、下肢大面积皮肤潜行剥脱伤救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育岳 张春才 +3 位作者 刘欣伟 管华鹏 李卓东 苏佳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9-460,共2页
骨盆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伴有严重的复合伤,如失血性休克、腹腔脏器破裂、直肠肛管损伤、大面积皮肤挫伤、剥脱伤等。骨盆骨折合并会阴、下肢大面积皮肤潜行剥脱伤较为罕见,目前大多数医院收治的此类患者很少,以致很难对此类... 骨盆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伴有严重的复合伤,如失血性休克、腹腔脏器破裂、直肠肛管损伤、大面积皮肤挫伤、剥脱伤等。骨盆骨折合并会阴、下肢大面积皮肤潜行剥脱伤较为罕见,目前大多数医院收治的此类患者很少,以致很难对此类创伤患者制定出最合理的抢救治疗计划。如何快速、准确地抢救治疗骨盆骨折合并会阴下肢大面积皮肤潜行剥脱伤,尽可能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是临床上一个相当棘手的课题。我院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了7例此类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会阴 下肢 皮肤潜行剥脱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骨盆骨折为主的多发伤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欣伟 苏佳灿 +2 位作者 张春才 管华鹏 陈育岳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71-372,370,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的普及,以骨盆骨折为主的多发伤近年来逐渐增多。患者创伤严重,病情复杂,病残率、病死率高。由于创伤患者主要是年轻人,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对于创伤的院前急救及系统性救治等方面的讨论仍在进行,本文将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的普及,以骨盆骨折为主的多发伤近年来逐渐增多。患者创伤严重,病情复杂,病残率、病死率高。由于创伤患者主要是年轻人,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对于创伤的院前急救及系统性救治等方面的讨论仍在进行,本文将国内外关于骨盆骨折为主的多发伤的治疗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多发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