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病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致皮肤萎缩纹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管海宏 桑红 +4 位作者 曹扬 车敦发 邓德权 张敏 谭立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9-739,共1页
关键词 萎缩纹 皮肤 糖皮质激素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部一期梅毒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管海宏 车敦发 +2 位作者 王靖华 马怛辉 金行藻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66-766,共1页
患者男,40岁。因咽部不适伴右颈部肿块、低热1个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咽部疑被鱼刺卡过,第2天即感咽部不适,似有异物,未予重视。但数天后无意中发现右颈部一肿块。且出现每日午后到夜间有低热、乏力症状,遂至当地医院就诊,疑诊... 患者男,40岁。因咽部不适伴右颈部肿块、低热1个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咽部疑被鱼刺卡过,第2天即感咽部不适,似有异物,未予重视。但数天后无意中发现右颈部一肿块。且出现每日午后到夜间有低热、乏力症状,遂至当地医院就诊,疑诊为慢性扁桃体炎,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当晚畏寒、发热加重,T38℃,次日体温降至正常,继续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一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干细胞在盘状红斑狼疮性脱发和斑秃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管海宏 李泓馨 林麟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04-206,209,共4页
目的了解毛囊干细胞在常见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毛囊干细胞常用标志分子CK15、CD200在常见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即盘状红斑狼疮(DLE)和斑秃皮损中的表达。每组8例患者,以同等数量正常... 目的了解毛囊干细胞在常见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毛囊干细胞常用标志分子CK15、CD200在常见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即盘状红斑狼疮(DLE)和斑秃皮损中的表达。每组8例患者,以同等数量正常人头皮做对照。结果毛囊干细胞标志CK15、CD200在正常对照的阳性率均为100%,而在DLE患者头皮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5%和12.5%,同正常对照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斑秃患者毛囊中CK15阳性表达率为100%,CD200阳性表达率为50%,CD200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毛囊干细胞在DLE患者中明显受损,可能与其永久性脱发有关;而在斑秃中毛囊干细胞无减少。CD200在毛囊表达减少可能与斑秃及DLE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盘状 脱发 毛囊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掩盖的多发性骨髓瘤骨痛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管海宏 张敏 +2 位作者 胡文星 倪通 桑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662-663,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右侧胸背部剧烈疼痛3个月。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背部疼痛.在外院诊断为“肋间神经炎”,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5mL局部封闭,每2天1次,共5次,疼痛无明显好转。10天后右侧背部、胸部出现数簇水疱,在...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右侧胸背部剧烈疼痛3个月。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背部疼痛.在外院诊断为“肋间神经炎”,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5mL局部封闭,每2天1次,共5次,疼痛无明显好转。10天后右侧背部、胸部出现数簇水疱,在外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更昔洛韦0.75g/a×10d,后予阿昔洛韦1.0g/dx5d,水疱消退、结痂,但持续性疼痛仍很明显,以背部正中为甚,在外院多次就诊,均考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予“曲马多、加巴喷丁”等口服止痛.每日数片至今,疼痛只能短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多发性骨髓瘤 曲安奈德注射液 骨痛 剧烈疼痛 肋间神经炎 持续性疼痛 胸背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合并严重蜂窝组织炎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管海宏 车敦发 胡文星 《东南国防医药》 2010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皮炎 蜂窝组织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并发右上肢结核性脓肿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管海宏 车敦发 张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1-312,共2页
患者男,64岁。因全身多处红斑1年半,四肢肌力稍下降1年,不规则发热10d,于2006年10月18收住人院。患者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头皮、面颈部出现红斑伴轻度肿胀.日晒后加重,按“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治疗,病情无好转.且双上睑出... 患者男,64岁。因全身多处红斑1年半,四肢肌力稍下降1年,不规则发热10d,于2006年10月18收住人院。患者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头皮、面颈部出现红斑伴轻度肿胀.日晒后加重,按“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治疗,病情无好转.且双上睑出现红肿,胸、背部及四肢亦逐渐出现大量红色斑丘疹(图1A),无明显瘙痒和疼痛。约1年前患者感双上肢酸痛,举臂、梳头时加剧,动作稍受限,有轻度吞咽困难,来我科就诊后,经肌电图及肌肉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皮肌炎,给予泼尼松50m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管海宏 车敦发 +4 位作者 胡文星 张敏 倪通 桑红 林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11期765-767,共3页
报道1例原发性皮肤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患者女,69岁,因右手无名指肿胀、糜烂4个月入院。入院后查出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2α型,右手无名指病理检查结果为白血病皮肤浸润,但按白血病化疗后无好转,其后... 报道1例原发性皮肤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患者女,69岁,因右手无名指肿胀、糜烂4个月入院。入院后查出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2α型,右手无名指病理检查结果为白血病皮肤浸润,但按白血病化疗后无好转,其后右上肢、左足跖新发大量红色结节、肿块伴破溃、渗液,经多次多部位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并在系统检查排除系统性病灶后,诊断为原发性皮肤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伴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1例
8
作者 管海宏 车敦发 +3 位作者 胡文星 张敏 倪通 桑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9期656-657,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因右大腿暗红色斑伴疼痛14年就诊。患者出生时一切正常,但自出生后2个月左右右大腿近膝盖处出现1红色斑疹,约成人甲盖大小,随着年龄渐增大,目前约占整个右大腿的1/2。患儿经常诉局部疼痛,触碰后疼痛更明显,
关键词 血管瘤样错构瘤 功能障碍 肢体畸形 小汗腺 局部疼痛 红色斑疹 右大腿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蚊叮咬超敏病-EB病毒感染-天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综合征
9
作者 管海宏 车敦发 石群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0-402,共3页
报告1例蚊叮咬超敏病-EB病毒感染-天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综合征(HMB-EBV-NK病)。患儿女,14岁。间断出现夏季蚊咬后红斑、溃疡等严重反应8年,6年前患咽部NK/T淋巴瘤。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有轻度异形)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 报告1例蚊叮咬超敏病-EB病毒感染-天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综合征(HMB-EBV-NK病)。患儿女,14岁。间断出现夏季蚊咬后红斑、溃疡等严重反应8年,6年前患咽部NK/T淋巴瘤。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有轻度异形)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血管纤维素样坏死;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免疫组化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高(58%),外周血抗EBV-CAIgG(+++),EBV-CAIgA(+),EBV-EAIgG(++),EBV-CAIgM(-),EBNA-1(-)。诊断为HMB-EBV-NK病。随访1年半,患儿于2009年11月因全身多脏器可疑占位、功能衰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叮咬超敏病-EB病毒感染-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秃再生发性状改变2例
10
作者 管海宏 林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1期17-18,共2页
斑秃再生发性状一般与脱发前相似..本文2例斑秃患行均为重型斑秃患者,脱发面积在95%以上,脱发前均为黑色直发,而脱发后再生的头发呈明显卷曲、蓬松状,且干燥、无光泽再生的头发肉眼检查呈不规则卷曲状,光滑,无分叉及断裂,光学显微镜下... 斑秃再生发性状一般与脱发前相似..本文2例斑秃患行均为重型斑秃患者,脱发面积在95%以上,脱发前均为黑色直发,而脱发后再生的头发呈明显卷曲、蓬松状,且干燥、无光泽再生的头发肉眼检查呈不规则卷曲状,光滑,无分叉及断裂,光学显微镜下显示毛杆较正常人毛杆细,但粗细均匀,无打结、开裂等异常,色素较浅,拔出的毛囊较正常人毛囊小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再生 性状 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敏 管海宏 +2 位作者 董震 车敦发 齐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胸腺肽属于细胞免疫增强剂,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一定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探讨胸腺肽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ngren syndrome,pSS)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62例p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 目的胸腺肽属于细胞免疫增强剂,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一定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探讨胸腺肽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ngren syndrome,pSS)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62例p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硫酸羟氯喹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硫酸羟氯喹片加胸腺肽肠溶胶囊治疗。同时设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87.5%,优于对照组70.0%(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SS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高于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均升高,而CD8+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与pSS发病相关。胸腺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pSS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BCG2、CK19和P63在皮肤日光性角化病、Bowen病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泓馨 管海宏 +1 位作者 孙建方 林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BCG2、CK19和P6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经病理学确诊的组织学标本37例,其中日光性角化病(AK)10例,Bowen's病(BD)14...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BCG2、CK19和P6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经病理学确诊的组织学标本37例,其中日光性角化病(AK)10例,Bowen's病(BD)14例,鳞状细胞癌(SCC)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ABCG2、CK19、P63在各类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程度,计算各分子在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百分率。结果 ABCG2和CK19的阳性反应物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在SCC中两种分子的阳性细胞率(22.1%±12.6%,23.5%±18.5%)显著高于AK(7.1%±6.6%,5.7%±4.5%)和BD(10.8%±9.1%,6.6%±4.9%,P﹤0.01),而AK与B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BD和SCC中ABCG2和CK19阳性病例的比例逐渐增加(ABCG2为40.0%、71.4%、84.6%,CK19为40.0%、50.0%、92.3%)。P63阳性反应物定位于细胞核,在AK、BD和SCC的所有病例中均呈阳性,其阳性细胞分别为50.5%±17.1%、56.3%±19.8%、43.5%±21.6%,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G2、CK19和P63阳性表达程度可能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鳞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生物学标记 日光性角化病 Bowen's病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3B4的噬菌体呈现的scFv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管海宏 付萌 +3 位作者 李巍 夏汝山 王刚 刘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构建并表达噬菌体呈现的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mAb)3B4的单链抗体(scFv),并测定其活性。方法:分别以pMD18TmAb3B4VH和pMD18TmAb3B4VL为模板进行PCR,扩增mAb3B4的VH和VL基因,然后将其依次插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scMH中。经DNA序列测... 目的:构建并表达噬菌体呈现的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mAb)3B4的单链抗体(scFv),并测定其活性。方法:分别以pMD18TmAb3B4VH和pMD18TmAb3B4VL为模板进行PCR,扩增mAb3B4的VH和VL基因,然后将其依次插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scMH中。经DNA序列测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用辅助噬菌体VCSM13超感染诱导表达scFv;用ELISA检测其与亲本mAb3B4的抗原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对扩增的mAb3B4的VH和VL基因进行测序,结果表明VH基因与原序列完全一致,VL基因在骨架区FR1有1个碱基发生突变。用VCSM13超感染后能检测到scFv的表达,其与亲本一样具有多反应性,但抗原结合模式不完全相同。结论:成功地构建并表达了天然抗角蛋白mAb3B4噬菌体呈现的单链抗体,表达的scFv与mAb3B4的抗原结合活性有一定的差异,为探讨天然自身抗体的抗原结合模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 SCFV 多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水杨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车敦发 管海宏 +5 位作者 曹扬 张敏 倪容之 冯传新 叶楠 傅有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目的:观察2%水杨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有效药物(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象为轻、中度痤疮患者,每天涂药2次,连续治疗6周。结果:2%水杨酸凝胶组在2、4、6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 目的:观察2%水杨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有效药物(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象为轻、中度痤疮患者,每天涂药2次,连续治疗6周。结果:2%水杨酸凝胶组在2、4、6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30%、60%,无明显不良反应,与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别。结论:2%水杨酸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水杨酸凝胶 寻常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孢样枝孢霉与卡氏枝孢霉形态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桑红 何威 +6 位作者 姜少军 吕桂霞 沈永年 邓德权 管海宏 周晓军 刘维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比较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的差异,探讨其致病性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对临床分离的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有所不同,显示枝孢样枝孢霉真菌易于发生衰... 目的:比较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的差异,探讨其致病性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对临床分离的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有所不同,显示枝孢样枝孢霉真菌易于发生衰老,真菌细胞壁出现明显增厚等改变。结论:了解枝孢样枝孢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可用于对暗色枝孢霉病诊治,也能从一个角度说明枝孢样枝孢霉的致病性弱于卡氏枝孢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孢样枝孢霉 卡氏枝孢霉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车敦发 曹扬 +3 位作者 管海宏 叶楠 张敏 金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外用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用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8周,观察不良反应及皮损大小、颜色、肥厚、鳞屑等变化,以判断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11... 目的:观察新型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外用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用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8周,观察不良反应及皮损大小、颜色、肥厚、鳞屑等变化,以判断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11例基本痊愈,41例显著改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3.1%和61.9%;其中点滴型的痊愈率和混合状的有效率最高,而进行期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静止期;其中只有1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LD基因无突变的多发性毛发上皮瘤2例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惠云 管海宏 +6 位作者 贾韦雪 曾荣 于瑞星 陈浩 张国毅 毛秋霞 李诚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5-888,共4页
目的分析散发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特点,检测散发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毛发上皮瘤的文献。方法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应用外周血细胞DNA提取、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分别检测CYLD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病... 目的分析散发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特点,检测散发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毛发上皮瘤的文献。方法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应用外周血细胞DNA提取、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分别检测CYLD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上层多个基底样瘤细胞团,瘤团区域见数个角囊肿,瘤基质中未见明显的收缩间隙,符合毛发上皮瘤的诊断。本实验中未检测到CYLD基因的突变位点。结论毛发上皮瘤患者,尤其是散发病例的CYLD基因突变率低,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可能存在其他的基因突变位点,其次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上皮瘤 CYLD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敏 齐名 +3 位作者 车敦发 管海宏 胡文星 邓德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0-291,共2页
报告5例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中的2例有间质性膀胱炎表现,予以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后症状缓解.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上少见.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避免不适当的外科干预是提... 报告5例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中的2例有间质性膀胱炎表现,予以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后症状缓解.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上少见.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避免不适当的外科干预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肠梗阻 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免疫紊乱与银屑病 被引量:7
19
作者 管海宏 刘玉峰 沈柱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85-287,共3页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不明,长期以来认为银屑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多基因遗传病,但近年来发现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天然免疫紊乱现象,表明天然免疫紊乱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环节中的一个因素。目前关于银屑病患者体内的天然免疫紊乱现象正逐步引起...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不明,长期以来认为银屑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多基因遗传病,但近年来发现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天然免疫紊乱现象,表明天然免疫紊乱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环节中的一个因素。目前关于银屑病患者体内的天然免疫紊乱现象正逐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免疫 天然 银屑病患者 免疫紊乱 天然 多基因遗传病 发病机制 T细胞介导 学术界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发Castleman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文星 张敏 +2 位作者 颜文良 管海宏 桑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54-756,共3页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9岁,因全身散在红斑、水疱伴黏膜糜烂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腔水疱、破溃,伴疼痛,并逐渐蔓延至眼、外阴、肛门,胸、背部出现散在红斑、水疱,于当地医院诊治.考虑“天疱疮”可能。皮损组织...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9岁,因全身散在红斑、水疱伴黏膜糜烂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腔水疱、破溃,伴疼痛,并逐渐蔓延至眼、外阴、肛门,胸、背部出现散在红斑、水疱,于当地医院诊治.考虑“天疱疮”可能。皮损组织病理诊断:符合寻常型天疱疮(图1A、B),直接免疫荧光见棘细胞间IgG、IgM、C3网状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性天疱疮 Castleman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