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学教学中无菌观念的培养 被引量:4
1
作者 罗亚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学 无菌术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罗亚桐 刘勇 《医学信息》 2010年第2期354-355,共2页
外科手术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外科手术学实验课的教学重点是无菌操作规程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人或动物等模拟手术环境对学生进行各项操作训练,达到学生掌握进入临床实习前所必须具备的手术无菌观念和操作... 外科手术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外科手术学实验课的教学重点是无菌操作规程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人或动物等模拟手术环境对学生进行各项操作训练,达到学生掌握进入临床实习前所必须具备的手术无菌观念和操作基本技能。教学训练中,动物的麻醉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效果日,我们发现单一麻醉药物或方法存在许多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学教学 麻醉效果 无菌操作规程 操作基本技能 临床医学 操作训练 基础医学 基本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抗原抗体模式及病程与IL-16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春香 杨志 +3 位作者 罗亚桐 杨智 罗向波 张静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59-661,共3页
目的 探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原抗体模式及病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 -16(IL -16)的关系 ,为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用酶链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IL -16水平及抗 -HBc -IgM、抗 -HBc -IgG;用酶免疫法 (EIA)检测血... 目的 探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原抗体模式及病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 -16(IL -16)的关系 ,为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用酶链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IL -16水平及抗 -HBc -IgM、抗 -HBc -IgG;用酶免疫法 (EIA)检测血清HBsAg、抗 -HBs、HBeAg及抗 -HBe。  结果 血清IL -16水平在a +c +e +(f)模式明显升高 (P <0 .0 1) ;病程小于 1月者 (P <0 .0 1)、病程 1-3月者 (P <0 .0 1)和病程 3 -6月者 (P <0 .0 5 )血清IL -16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 血清IL -16在HBV感染早期病毒高水平复制期明显升高 ,提示IL -16可能参与HBV感染后急性期及重型肝炎的肝损伤过程 ,是一种潜在的早期促炎症反应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标志 乙肝病毒 病程 白细胞介素-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小波 罗亚桐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1期75-76,共2页
医学教育必须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人文精神是医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需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军科 张向阳 +2 位作者 罗亚桐 刘铭 刘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9期1488-1490,共3页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B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免...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B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黏膜及69例BTCC组织中的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基因均表达阳性或强阳性。在69例BTCC组织中PTEN高表达组为46例(66.7%),其中阳性15例,强阳性31例。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增加PTEN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PTEN可能成为估计BTCC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性细胞/病理学 膀胱肿瘤/病理学 基因 抑制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对家犬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罗亚桐 刘铭 +3 位作者 刘勇 康林 王光伟 黄军科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比较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对家犬的麻醉效果。方法:成年家犬136条,分成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组、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组,戊巴比妥钠采用腹腔麻醉,速眠新采用肌肉麻醉。结果:戊巴比妥钠麻醉起效时间为18... 目的:比较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对家犬的麻醉效果。方法:成年家犬136条,分成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组、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组,戊巴比妥钠采用腹腔麻醉,速眠新采用肌肉麻醉。结果:戊巴比妥钠麻醉起效时间为18±2.2 min,复合麻醉组起效时间为3.8±1.2 min,维持时间长,麻醉效果好,诱导期和复苏期无明显兴奋现象。结论: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适合于实验时间较长的家犬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效果稳定,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速眠新 复合麻醉 家犬
原文传递
泽兰对创伤性休克犬肠道细菌移位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罗亚桐 王自明 +2 位作者 刘勇 李树华 刘铭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3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泽兰对创伤性休克犬肠道细菌的保护作用。方法:家犬24条,随机分为3组,泽兰干预组(A组),山莨菪碱对照组(B组),休克对照组(C组);多因素法制备创伤性休克模型,60 min后进行复苏和药物干预,分别于休克后60、120、240 min取中心静... 目的:探讨泽兰对创伤性休克犬肠道细菌的保护作用。方法:家犬24条,随机分为3组,泽兰干预组(A组),山莨菪碱对照组(B组),休克对照组(C组);多因素法制备创伤性休克模型,60 min后进行复苏和药物干预,分别于休克后60、120、240 min取中心静脉血做细菌培养,300 min后取肠系膜淋巴结和肝组织做细菌培养。结果:A、B、C三组均有细菌移位,其中A、B组细菌移位比C组明显减少,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A、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泽兰水煎剂通过对肠粘膜微循环的改善对损伤性休克犬肠道细菌移位具有保护作用,其效应与山莨菪碱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兰 山莨菪碱 创伤性休克 细菌移位
原文传递
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 被引量:3
8
作者 罗亚桐 黄飞舟 任树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处理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结石分布广、位置深、形成铸型及胆管狭窄等因素,术后残石难以避免。残石是目前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困难和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已广泛开展,其成功率在50%~9... 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处理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结石分布广、位置深、形成铸型及胆管狭窄等因素,术后残石难以避免。残石是目前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困难和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已广泛开展,其成功率在50%~99%之间。自1993年6月至2002年6月期间,我们采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646例胆道残石病人,其中329例为肝内胆管残石。我们重点讨论肝内胆管残石的胆道镜治疗及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 肝内胆管残余结石 手术治疗 原发性肝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残石 肝内胆管结石 术后残石 结石分布 胆管狭窄 治疗困难
原文传递
创伤性休克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4
9
作者 罗亚桐 刘铭 +1 位作者 王光伟 刘勇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58-59,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有效且与临床接近的创伤性休克模型,满足创伤性休克的实验研究。方法:固定大小的作用力打击犬大腿,导致双股骨骨折,另加股动脉放血制备创伤性休克模型,更接近于临床病例。结果:犬双股骨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加股动脉放血...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有效且与临床接近的创伤性休克模型,满足创伤性休克的实验研究。方法:固定大小的作用力打击犬大腿,导致双股骨骨折,另加股动脉放血制备创伤性休克模型,更接近于临床病例。结果:犬双股骨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加股动脉放血能使犬动脉血压下降50mmHg。造成重度创伤性休克。结论:模型具有满意的重复性,如有效性,适用于创伤性休克的研究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动物模型 骨折
原文传递
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亚桐 黄飞舟 任树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评估胆道镜治疗手术后肝内胆管残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 2 87例病人。结果 :2 87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中 2 11例取石成功 ,成功率 73.5 % ,在无胆管狭窄的 135例中 12 6例 (93.3% )取石成功 ,而伴有胆管... 目的 :评估胆道镜治疗手术后肝内胆管残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 2 87例病人。结果 :2 87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中 2 11例取石成功 ,成功率 73.5 % ,在无胆管狭窄的 135例中 12 6例 (93.3% )取石成功 ,而伴有胆管狭窄的 15 2例中仅 85例 (5 5 .9% )取石成功。随访时间平均 4 2 .6月 (12~ 75月 ) ,在 2 11例取石成功病人中 191例 (90 .5 % )长期疗效优良 ,而 76例取石不成功者只有 12例 (15 .8% )疗效优良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是术后肝内胆管残石处理的安全有效方法。胆管狭窄是导致取石失败的主要原因 ,成功取石可显著改善长期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石 胆道镜术 T管瘘道 胆管狭窄
原文传递
外科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亚桐 刘铭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实验课时 无菌观念 外科手术 基本技能 学时 互教互学 同学 手术器械 模拟手术 实验考核 技能操作 课外训练
原文传递
内镜结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亚桐 刘勇 黄飞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 通过家犬门静脉高压致食道静脉曲张模型的建立 ,了解内镜结扎法 (EVL)对食道壁的病理变化 ,为临床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症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供科学而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先建立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的家犬动物模型 ,... 目的 通过家犬门静脉高压致食道静脉曲张模型的建立 ,了解内镜结扎法 (EVL)对食道壁的病理变化 ,为临床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症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供科学而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先建立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的家犬动物模型 ,然后应用EVL结扎曲张的食道静脉 ,分别于 30h、5d、1 5d、30d、56d处死动物 ,观察食道结扎部位的病理变化。结果 内镜结扎仅引起结扎局部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发生缺血 ,坏死和急性炎症反应。 4 - 5d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溃疡 ,2w后溃疡得以基本愈合 ,4w后创面完全愈合 ,表面完全上皮化 ,深层肌组织无任何损伤。结论EVL既可有效地根除曲张静脉达到止血和预防破裂出血的目的 ,又不影响食道壁肌层组织 ,可减少术后食道狭窄的发生率。但一次结扎可造成遗漏而需多次结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静脉曲张 内镜结扎 模型
原文传递
纤维胆道镜取石临床分析
13
作者 罗亚桐 黄飞舟 任树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纤维胆道镜 胆管 窦道 胆道 残石 取石
原文传递
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的再探讨
14
作者 罗亚桐 罗治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52-53,共2页
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基本技能训练,是医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医生所必须掌握的。良好的手术室氛围能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和兴趣,示教—训练—考核的教学模式能保证教学质量,并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训,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能促进同学之... 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基本技能训练,是医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医生所必须掌握的。良好的手术室氛围能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和兴趣,示教—训练—考核的教学模式能保证教学质量,并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训,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能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学 医学实验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教学医院临床实习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毅 罗亚桐 +2 位作者 符晓华 曹建民 王薇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3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教学医院 教学查房 带教老师 临床能力 学生临床实习 床位数 带教能力 实习情况 临床理论 实习教学
原文传递
教学医院教学工作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毅 罗亚桐 +3 位作者 符晓华 曹建民 王薇 蒋腊梅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2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教学医院 不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临床医学专业 带教能力 理论教学 普通语
原文传递
Kartagener综合征6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作成 江杰 +1 位作者 陈淳嫒 罗亚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3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KARTAGENER综合征 儿童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可促进软骨缺损修复
18
作者 李玉飞 罗亚桐 +1 位作者 刘勇 李树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83-3588,共6页
为探讨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8周龄健康新西兰兔24只,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和对照组(单纯软骨缺损模型),发现术后4周、8周、12周,观察组实验动物的... 为探讨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8周龄健康新西兰兔24只,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和对照组(单纯软骨缺损模型),发现术后4周、8周、12周,观察组实验动物的大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验动物的Collagen TypeⅠ、Collagen TypeⅡ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实验动物的Collagen TypeⅩ相对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实验动物的软骨缺损直径和缺损深度分别为(1.02±0.35)mm、(0.96±0.27)mm,对照组实验动物的软骨缺损直径和缺损深度分别为(4.27±1.09)mm、(5.43±1.85)mm(p<0.05),表明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修复软骨缺损效果明显,能够刺激软骨相关基因表达,缩小软骨缺损范围,促进缺损软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软骨 富血小板血浆 软骨缺损 基因
原文传递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间隔缺损19例
19
作者 杨作成 党西强 +1 位作者 江杰 罗亚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缺损 房间隔 室间隔 动脉导管未闭 儿童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探讨
20
作者 刘勇 罗亚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2期7-9,共3页
目前肠道准备所使用的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达不到理想状态,作者回顾了国内近年来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各种方法、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原则的文献,结合作者的临床观察,对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前准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