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伟章访谈录 被引量:1
1
作者 余红艳 罗伟章 《阿来研究》 2016年第1期17-25,共9页
罗伟章(以下简称罗):《饥饿百年》。我喜欢这部小说的粗粝。我现在很难找回那种粗粝,这是一种很严重的丧失。后来的《不必惊讶》也喜欢,虽然也写乡村,但写法跟《饥饿百年》完全不同。这是一个“齐物论”的小说,里面的农民和山川风物都... 罗伟章(以下简称罗):《饥饿百年》。我喜欢这部小说的粗粝。我现在很难找回那种粗粝,这是一种很严重的丧失。后来的《不必惊讶》也喜欢,虽然也写乡村,但写法跟《饥饿百年》完全不同。这是一个“齐物论”的小说,里面的农民和山川风物都很有思想。有个编辑当过知青,下过乡,他看过后说,以前的小说写农民就只写农民跟土地的外部联系,对土地的思考写得比较少,甚至没有,而他认识的农民对土地的思考既朴素又深刻,因此他觉得《不必惊讶》非常真实——内部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访谈录 山川风物 农民 小说 齐物论 土地 饥饿
原文传递
最伟大的书是命运之书——对话罗伟章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毅 罗伟章 《阿来研究》 2016年第1期26-39,共14页
周毅:罗老师好,谢谢您接受采访。罗伟章:我们的交往和交谈都是愉快的。周毅:读到您的作品常常感到惊喜,因为您不断跳出自己既已习惯并有所成就的题材领域,但在新的领域同样得心应手;并且《不必惊讶》《太阳底下》等作品在文体方面也做... 周毅:罗老师好,谢谢您接受采访。罗伟章:我们的交往和交谈都是愉快的。周毅:读到您的作品常常感到惊喜,因为您不断跳出自己既已习惯并有所成就的题材领域,但在新的领域同样得心应手;并且《不必惊讶》《太阳底下》等作品在文体方面也做了很有益的探索。您还曾表示,希望“在同一块地里种出的不再是土豆,而是月亮、星星”。可以说,您绝不是那种读单篇让人惊艳,读全集让人讨厌的作家。您能分享一下这样不断突破边界的得失与苦乐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对话 周毅 作品 得失
原文传递
我写《大河之舞》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伟章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5,共3页
四川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奖获得者罗伟章被评论界称为"中国最后的田园守望者"。他的长篇力作《大河之舞》2010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主体情节围绕半岛巴人共同体礼法精神消亡的历史过程展开。巴文化是《大河之舞》的文... 四川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奖获得者罗伟章被评论界称为"中国最后的田园守望者"。他的长篇力作《大河之舞》2010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主体情节围绕半岛巴人共同体礼法精神消亡的历史过程展开。巴文化是《大河之舞》的文化起点,也是其文化之旅的转折点。通观小说我们感到,与其将罗伟章的写作立场定位为"回望乡土,审视都市",不如说作者是从固守乡土走向反思乡土:一方面充满悲情地为乡土文化吟唱,另一方面则追问乡土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文化自身的问题。从这一点看,他的作品中有与"五四"新文学精神一脉相承的东西,这正是罗伟章小说的表现内容日益具有敞开性趋势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之舞》 巴文化 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心目中的小说 被引量:7
4
作者 罗伟章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小说 “的”字结构 转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家的路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伟章 《艺术广角》 2011年第5期53-56,共4页
我在若干小说中,都写过一条河:清溪河。那是我故乡的河。从我所在的村子望下去,清溪河细瘦一握,凝然不动,与其说是一条河,不如说是大山里一条蓝色的伤口。但我知道它在流淌,我去过山下的镇子,走近过它的身边,看到过它涌动的姿... 我在若干小说中,都写过一条河:清溪河。那是我故乡的河。从我所在的村子望下去,清溪河细瘦一握,凝然不动,与其说是一条河,不如说是大山里一条蓝色的伤口。但我知道它在流淌,我去过山下的镇子,走近过它的身边,看到过它涌动的姿势,也听到过它拍击堤岸时断续而绵密的声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文学 随笔 清溪河 故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能的意义
6
作者 罗伟章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F0003,共5页
我很羡慕有些作家,他们能把自己的创作解说得非常清楚,也非常深邃。羡慕,是因为我缺乏那种能力。但问题在于,怎样发现,怎样构思,怎样等待第一个句子降临,怎样寂寞自守、呕心沥血……而今不仅需要作品呈现,还要说出来。记得有回去苏州参... 我很羡慕有些作家,他们能把自己的创作解说得非常清楚,也非常深邃。羡慕,是因为我缺乏那种能力。但问题在于,怎样发现,怎样构思,怎样等待第一个句子降临,怎样寂寞自守、呕心沥血……而今不仅需要作品呈现,还要说出来。记得有回去苏州参加一个会议,议题与现实、现实主义和现实精神有关,主持人李敬泽先生大概觉得我的诸多作品与议题契合,就让我首先发言。我喜欢听,不喜欢说,但这时又不能不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敬泽 主持人 作品呈现 呕心沥血 羡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 强势推动“绿色崛起”
7
作者 罗伟章 刘海祥 《中国城市经济》 2010年第1期68-71,共4页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誉。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平安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招商引资,大力调整产...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誉。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平安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招商引资,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打造广东重要的绿色现代产业基地,实现山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产业结构 科学发展 招商引资 产业基地 经济社会 广东省 梅州市 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报纸办成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梅州日报》改版中确立读者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鑫州日报〉)改版中确立读者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葭版中确立读者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鑫州日报〉)改版中确立读者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
8
作者 罗伟章 《中国地市报人》 2006年第12期38-39,共2页
《梅州日报》近年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办报实践。在不断的改版、扩版中着眼于发展,将以人为本作为新闻实践的出发点。确立读者的主体地位,把报纸办成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有影响力的报纸,成功实现了新一轮跨... 《梅州日报》近年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办报实践。在不断的改版、扩版中着眼于发展,将以人为本作为新闻实践的出发点。确立读者的主体地位,把报纸办成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有影响力的报纸,成功实现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两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2004年.报纸日发行量迈上9万份台阶,2005年广告收入达2000多万元,居广东省山区市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主体 办报实践 百姓生活 改版 日报 报纸 梅州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三河
9
作者 罗伟章 图龙(图) 行者孔(图) 《城市地理》 2020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方位是个很神秘的概念,比如曰出东方,由谁首先界定?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特别执意于川东北宣汉县境内三条河流的名字—宣汉,宣扬汉之威德,由此可知其建县年代。十余年前,这个大巴山南麓的边地县,因发现中国最大规模的天然气田,被誉为... 方位是个很神秘的概念,比如曰出东方,由谁首先界定?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特别执意于川东北宣汉县境内三条河流的名字—宣汉,宣扬汉之威德,由此可知其建县年代。十余年前,这个大巴山南麓的边地县,因发现中国最大规模的天然气田,被誉为“中国气都”。境内的三条河,名字简单得不可捉摸,分别叫前河、中河、后河;中河与后河,都发源于北部山区,前河发源于东北部山区,所谓前中后,如何确立?虽不可解,但我相信,那绝非古人的随意而为,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故事和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南麓 天然气田 前河 北部山区 川东北 三条 宣汉县 后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腿人生
10
作者 罗伟章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6期14-15,共2页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到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
关键词 人生 朋友 别墅 闹市区 公交车 私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近自己的双腿
11
作者 罗伟章 《新疆医药保健》 2002年第05X期58-59,共2页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 准备 市区 朋友 保持 公交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钟人
12
作者 罗伟章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1年第1期19-20,共2页
我没能看到他怎样老去。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很老了。他的家在学校食堂旁边,双扇门总是敞开着的,我们在土坝上排队打饭,他家里的景象就能一览无余:门槛足有两尺高,傍壁放一张红漆斑驳的八仙桌,他扶着拐杖,坐在桌边的木凳上,不... 我没能看到他怎样老去。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很老了。他的家在学校食堂旁边,双扇门总是敞开着的,我们在土坝上排队打饭,他家里的景象就能一览无余:门槛足有两尺高,傍壁放一张红漆斑驳的八仙桌,他扶着拐杖,坐在桌边的木凳上,不错眼珠地盯住外面。他的眼珠深陷在眉骨底下,却聚着阴气和锐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敲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促进新闻传媒发展——《梅州日报》确立读者主体地位的实践思考
13
作者 罗伟章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9期107-110,共4页
在新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是以读者为本,努力做到“三贴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新闻报道的关注点、立足点和“兴奋点”,一切宣传报道都要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来谋篇布局。《梅州日报》在改版、... 在新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是以读者为本,努力做到“三贴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新闻报道的关注点、立足点和“兴奋点”,一切宣传报道都要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来谋篇布局。《梅州日报》在改版、扩版中,明确地把报纸定位为读者喜闻乐见的主流媒体,就是在担负起宣传思想阵地责任的同时,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正确把握社情民意、抓住读者关心的事情,做好事件性报道,围绕读者关心的问题做好服务性报道,辨析读者的阅读需求做好专、精、细的报道,凸显地市报的特色和市场活力,使报纸更好看、耐看、必读,最终实现报纸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传媒 发展 读者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学的新道德
14
作者 罗伟章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正是春天,白日里阳光灿烂,而每当夜幕降临,就响起浙浙沥沥的雨声,《春夜喜雨》里的句子,禁不住随口而出,“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写这首诗,是他在成都定居两年后的公元761年,距今已将近一千三百年。在这一千余年里,人世间发生... 正是春天,白日里阳光灿烂,而每当夜幕降临,就响起浙浙沥沥的雨声,《春夜喜雨》里的句子,禁不住随口而出,“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写这首诗,是他在成都定居两年后的公元761年,距今已将近一千三百年。在这一千余年里,人世间发生了许许多多大事,但自然界依旧遵循着固有秩序,引领我们回到时间深处,去看见古人看见的,听见古人听见的,并感知他们的喜悦和悲伤,我们的内心因此变得无比安稳。是的,世界变了,但世界又没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春夜喜雨》 杜甫 白日
原文传递
对一个细节的延伸性阐释
15
作者 罗伟章 《江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0,共17页
出地铁,才知暴雨倾盆。站口挤满了人,小贩卖力兜售雨伞,但没人买。买来也无用,那些伞是遮雨的,不是遮暴雨的。都在观望。而我用不着观望,我几乎是笑了一下,从从容容踏进了雨里。是踏进了垂天而落的河流里。世界陡然安静了,除了雨声。大... 出地铁,才知暴雨倾盆。站口挤满了人,小贩卖力兜售雨伞,但没人买。买来也无用,那些伞是遮雨的,不是遮暴雨的。都在观望。而我用不着观望,我几乎是笑了一下,从从容容踏进了雨里。是踏进了垂天而落的河流里。世界陡然安静了,除了雨声。大街陡然宽阔了,除了积水。我的鞋子被水淹没,但我知道淹不死它,它坚定地跟着我,一步一步向前。我还知道,河流也淹不死我。横贯的河流可能淹死我,垂落的河流不会。由此,我感念着那些远古的祖先,他们历经磨难,终由四肢着地,变为直立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行走 延伸性 观望 河流
原文传递
对“为什么写作”的再回答
16
作者 罗伟章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第2期63-63,共1页
"为什么写作"是个古老命题.很多人问.也很多人答。我也被问过,同样也答过。现在想来.我的那些回答似乎都不着边际,不是故意敷衍.而是基本不去想那件事;自从开始写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工作多么繁重.无论有着怎样的人生境... "为什么写作"是个古老命题.很多人问.也很多人答。我也被问过,同样也答过。现在想来.我的那些回答似乎都不着边际,不是故意敷衍.而是基本不去想那件事;自从开始写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工作多么繁重.无论有着怎样的人生境遇,写作都没丢过.证明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就像吃饭和呼吸。但近几年.情形有了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境遇 写作 回答 自然而然
原文传递
讲述姚君
17
作者 罗伟章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第2期4-62,共59页
刚起床,接到姚君的电话。说话的却不是姚君,而是一个陌生人。陌生人说,他是姚君的儿子,他爸爸凌晨两点钟走了,后天举行告别仪式,想让我到时候去讲几句。没作任何犹豫,我一口就推了。且不说我咋天刚到珠海出差,要五天后才回成都,即使我... 刚起床,接到姚君的电话。说话的却不是姚君,而是一个陌生人。陌生人说,他是姚君的儿子,他爸爸凌晨两点钟走了,后天举行告别仪式,想让我到时候去讲几句。没作任何犹豫,我一口就推了。且不说我咋天刚到珠海出差,要五天后才回成都,即使我在成都,又代表准讲呢?代表组织吗?那还轮不到我,代表个人,又实在无话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人 无话可说 成都
原文传递
真实、真诚与迷恋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伟章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文学流派 真实 迷恋 真诚 现实主义 小说 发展史 著述
原文传递
隐秘史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伟章 《小说月报(原创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76,共61页
这只是老君山上数十个洞子中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名字。别的洞子都有名字,比如树精洞、盘丝洞、鸳鸯洞、叫花子洞。这个洞子却没有。因为桂平昌发现它之前,谁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当然,此前或许还有一个隐秘的发现者。
关键词 秘史 老君山 发现者
原文传递
磨尖掐尖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伟章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07年第4期128-232,共105页
第一章1在某一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费远钟承认这一点。但他后来坚持认为,他之所以把生活弄得一团糟,就因为那次特殊的约见。他觉得那次约见是别人专为他设置的陷阱。而目前的一切,全是这个陷阱的铺垫。
关键词 校长 班主任 尖子生 学生家长 老师 办公室 学校 中学 教师 火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