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铷铯资源类型、分布、矿床成因、富集规律及分离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峥岩 侯殿保 +8 位作者 常宏 贺茂勇 程原原 饶辉辉 刘志康 罗家馨 郭钧桦 周江迪 张晓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83,共19页
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各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铷和铯作为关键战略金属资源,在新兴技术领域的优势也逐渐显露,被称为稀有金属中的“绝代双骄”。中国铷铯资源类型多、禀赋好,是推动新兴技术产业转型极为重要的后备资... 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各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铷和铯作为关键战略金属资源,在新兴技术领域的优势也逐渐显露,被称为稀有金属中的“绝代双骄”。中国铷铯资源类型多、禀赋好,是推动新兴技术产业转型极为重要的后备资源。本文聚焦于中国铷铯资源整体格局,通过对铷铯资源的赋存形态、地理位置、矿床成因、富集规律及分离提取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其资源类型、分布、物源、成矿模式,以及铷铯元素的分离提取、分析测试和铷同位素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铷铯矿床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各大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带周围,形成了沿地质构造呈条带状分布的铷铯矿床成矿区。同时,通过分析不同位置铷铯矿床的成矿过程,明确铷铯矿床成矿元素的来源均与岩浆的高度分异和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目前铷铯元素的分离提取与分析测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不断创新,而铷同位素对岩浆热液及流体活动的高敏感性使其在未来的科技发展格局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铯资源 稀有金属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分离提取 地球化学 铷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同位素的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新进展
2
作者 张宁 程原原 +6 位作者 李峥岩 邓丽 周晴 罗家馨 周江迪 贺茂勇 文雪琴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5,共9页
在不同环境下, B具有不同的^(11)B/^(10)B值。因此, B同位素作为一种灵敏的示踪剂被广泛应用于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正热电离质谱法(PTIMS)因测试精度高,是测定B同位素组成最精确的方法。本文详细总结了PTIMS测定B同位... 在不同环境下, B具有不同的^(11)B/^(10)B值。因此, B同位素作为一种灵敏的示踪剂被广泛应用于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正热电离质谱法(PTIMS)因测试精度高,是测定B同位素组成最精确的方法。本文详细总结了PTIMS测定B同位素组成的基本原理、带材料选择、石墨影响、石墨涂样顺序、点样形式、同质异位素的干扰以及离子峰接收方式,尤其是近几年在静态双接收测定B同位素上取得的成果和最新进展,以促进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同位素 正热电离质谱法 测定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国产尿激酶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2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春平 曾波 +3 位作者 陆建建 罗家馨 林松 周玉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36-13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冠脉动脉内溶栓治疗 国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同位素的高效分离及MC-ICP-MS高精确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原原 李国鼐 +5 位作者 李杨子 邓丽 贺茂勇 刘陆柏洋 罗家馨 金章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钾(K)在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了高效地从地质、生物、环境等样品中分离纯化K并进行其同位素测定,经反复实验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样品中K同位素的高效分离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选取AG... 钾(K)在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了高效地从地质、生物、环境等样品中分离纯化K并进行其同位素测定,经反复实验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样品中K同位素的高效分离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选取AG 50W-X8树脂(200~400目),以0.5 mol/L HNO_(3)为淋洗液,过柱一次,即可实现K的完全纯化分离,其回收率均大于99.9%,空白(约10 ng)。对于基体元素(Li、Na、Mg、Al、V、Cr、Ca等)含量较高的样品,建议二次过柱分离纯化。分离纯化的样品在MC-ICP-MS上采用“冷等离子体+低分辨”方法进行测定。标准物质(岩石标样、煤标样和生物质标样)的测试结果与前人分析结果一致,δ^(41)K值的长期精度均好于0.06‰,且重现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分离纯化 K同位素 MC-ICP-MS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年代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帆 贺茂勇 +1 位作者 李斌 罗家馨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272-283,共12页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考古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重点。泥河湾盆地,是我国古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泥河湾盆地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正处于现代人起源、扩散的关键时期,为解决我国甚至东亚的现代人起源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人...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考古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重点。泥河湾盆地,是我国古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泥河湾盆地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正处于现代人起源、扩散的关键时期,为解决我国甚至东亚的现代人起源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人对遗址进行过多次系统挖掘,开展了一系列不同方法的年代学工作,然而其文化层年代却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对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文化层的年代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对前人用不同测年方法获得年代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测定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文化层的年代差距过大,难以确定文化层的年代。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文化层的年代的不确定,严重影响了众多学者对于我国现代人起源的进一步研究。年代测量方法虽然众多,但是不同测年方法,有着不同的测年区间,因此后期需要根据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的年代区间来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并使用不同材料来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最为准确的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 泥河湾盆地 古人类起源 年代学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二尖瓣分离术心房间隔穿刺的体会(摘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德森 赖纪昌 +1 位作者 罗家馨 方国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6年第1期13-13,共1页
自1991年11月至1993年底.我们施行了球囊二尖瓣分离术337例,心房间隔穿刺成功336例.失败1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风湿性心脏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男108例,女229例.年龄15~61岁.心胸比率大于0.7以上者12人.曾做过闭式二尖瓣扩张术... 自1991年11月至1993年底.我们施行了球囊二尖瓣分离术337例,心房间隔穿刺成功336例.失败1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风湿性心脏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男108例,女229例.年龄15~61岁.心胸比率大于0.7以上者12人.曾做过闭式二尖瓣扩张术或心内直视二尖瓣成形术者共13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穿刺 二尖瓣 分离术 风湿性心脏病 广西壮族自治区 心房间隔 参考面 南宁市 穿刺针 外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11例报告
7
作者 赖纪昌 罗家馨 +6 位作者 黄驱 李德森 蒙仁杰 韦友 梁承帮 韦丽芳 黄江宁 《广西医学》 CAS 1992年第6期388-390,共3页
对11例二尖瓣狭窄患者作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术后左房压从术前2.29±0.53kPa降至术后1.26±0.22kPa,二尖瓣压差从0.98±0.37kPa 降至0.25±0.23kPa,二尖瓣口前后径从平均1.12±0.31cm 增至1.37±0.22cm,... 对11例二尖瓣狭窄患者作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术后左房压从术前2.29±0.53kPa降至术后1.26±0.22kPa,二尖瓣压差从0.98±0.37kPa 降至0.25±0.23kPa,二尖瓣口前后径从平均1.12±0.31cm 增至1.37±0.22cm,横径从2.21±0.48增至2.76±0.28cm,心脏指数由术前2.44±0.54增至术后3.407±0.51,心脏收缩时间间期由术前0.523±0.06增至术后0.338±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导管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中新统长石类矿物的特征及其构造与气候意义
8
作者 常宏 秦秀玲 +2 位作者 关冲 李乐意 罗家馨 《第四纪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590-1600,共11页
中新世气候变化特征是新生代以来全球整体变冷过程的一个特例,特别是早-中中新世气候变暖更是显著地改变了变冷的节奏,变暖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MCO)达到顶峰;中中新世气候转型(MMCT)开始又回归了“正常的”整体变冷趋势。MMCO作为全... 中新世气候变化特征是新生代以来全球整体变冷过程的一个特例,特别是早-中中新世气候变暖更是显著地改变了变冷的节奏,变暖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MCO)达到顶峰;中中新世气候转型(MMCT)开始又回归了“正常的”整体变冷趋势。MMCO作为全球变冷的“扰动”事件,对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趋势预测的准确性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是它对于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仍然不清。本研究对柴达木盆地花土沟剖面20.0~11.3 Ma之间(厚度3135 m)以约0.1 Ma间隔取样,分析长石类矿物中钾长石、斜长石含量等开展区域化学风化研究,试图找到矿物组成变化对于MMCO及MMCT的响应。结果显示,沉积物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含量明显低于地表平均含量,而且粉砂质颗粒中钾长石/斜长石值变化范围为0.24~1.08,平均值0.75,明显高于地表物质中两种矿物的平均比值(0.32);其变化曲线记录了中新世早期全球变暖→MMCT整个过程区域环境变化的痕迹。中新世早期随全球气温的升高,柴达木盆地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在17.4~15.0 Ma之间达到高峰,MMCT开始后区域降水明显降低,钾长石/斜长石值同时受到区域构造运动引起的物源变化的影响。研究显示,上地壳含量最高的长石类矿物在沉积物中的变化特征,能够敏感地指示受土壤湿度影响的化学风化程度,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区域气候变化过程及构造运动特征;而长石类矿物在上地壳的普遍存在也为进行气候变化全球对比及数据同化等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全球变冷 钾长石 斜长石 化学风化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 中中新世气候转型 构造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