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交通摄像头的高速公路积雪识别方法
1
作者 罗希昌 陈浩 +3 位作者 张亚力 马红璐 郭广 姚振海 《信息技术》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我国高速公路缺乏专业的路面状态检测设备,冬季难以针对冰雪路面进行实时监测和高效预警。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摄像头的高速公路积雪智能识别方法。利用摄像头采集高速公路视频图像,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建立图像分类模型,实... 我国高速公路缺乏专业的路面状态检测设备,冬季难以针对冰雪路面进行实时监测和高效预警。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摄像头的高速公路积雪智能识别方法。利用摄像头采集高速公路视频图像,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建立图像分类模型,实现无积雪、应急车道积雪和行车道积雪三种路面状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白天场景测试集上识别准确率为98.3%,夜间场景测试集上识别率准确为85.9%。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视频监控设备,以较低成本实现冬季高速公路积雪状况的高密度、大范围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路面状态 图像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急气象观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希昌 周杰 杜景林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针对传统车载移动气象台在复杂地形中灵活性差和覆盖面积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急气象观测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和远程数据传输层,数据采集层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便携式气象观测节点,远程数据传输... 针对传统车载移动气象台在复杂地形中灵活性差和覆盖面积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急气象观测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和远程数据传输层,数据采集层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便携式气象观测节点,远程数据传输层实现了一种具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和北斗卫星通信模块的车载网关。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应急气象观测中便于部署,可以有效扩大气象观测网络的覆盖面积,提高气象观测密度和精度,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应急气象观测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北斗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分钟降雨率分布特征
3
作者 罗希昌 杨彬 +2 位作者 张玉生 王传辉 姚叶青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8-913,共6页
利用安徽省2017—2019年81个国家级气象站实测分钟降雨率资料,统计站点分钟降雨率累积分布,对安徽省分钟降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实测降雨率与ITU降雨率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安徽省山区的分钟降雨率累积分布整体上... 利用安徽省2017—2019年81个国家级气象站实测分钟降雨率资料,统计站点分钟降雨率累积分布,对安徽省分钟降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实测降雨率与ITU降雨率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安徽省山区的分钟降雨率累积分布整体上高于其他地区,淮北平原东部在小于0.03%时间概率点时呈现出较高分钟降雨率累积分布;山区受地形降雨影响,高海拔处分钟降雨率总体上高于低海拔处;平原地区的R(0.01)年际变化较其他地区显著;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降雨最坏月份分别为8月、7月和6月.实测分钟降雨率分布与ITU模型预测结果总体上保持一致,在0.03%时间概率点以内,模型预测结果整体偏低;在淮北平原和山区高海拔处,模型预测结果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钟降雨率 时空分布 地形降雨 最坏月份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域分析的大雾图像特征提取与等级识别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苗开超 罗希昌 +2 位作者 张淑静 王飞 周建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228-233,共6页
基于色域分析对大雾图像的特征展开研究,首先将大雾图像数值化,获取其RGB空间;其次将图像由RGB空间转换到YCbCr空间,提取其亮度特征;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得到高层抽象特征,实现大雾图像特征提取;最后基于提取的特征空间,使用K近邻... 基于色域分析对大雾图像的特征展开研究,首先将大雾图像数值化,获取其RGB空间;其次将图像由RGB空间转换到YCbCr空间,提取其亮度特征;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得到高层抽象特征,实现大雾图像特征提取;最后基于提取的特征空间,使用K近邻算法建立大雾识别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域分析 特征提取 图像识别 主成分分析 K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亚 江春 +2 位作者 陈浩 袁兴德 罗希昌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6,共6页
基于WebGIS、HTTP通信、数据库等技术,制定了一键式预警信息发布规范,有效整合了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手机等预警发布终端,开发了气象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平台,实现了地图综合显示、气象数据叠加、任意预警区域选取、一键式发布预警... 基于WebGIS、HTTP通信、数据库等技术,制定了一键式预警信息发布规范,有效整合了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手机等预警发布终端,开发了气象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平台,实现了地图综合显示、气象数据叠加、任意预警区域选取、一键式发布预警信息等功能,提高了预警信息发布的可视化水平,保证了多终端预警信息发布的高效性、一致性。该系统的一键式信息发布技术,为气象预警发布开拓了新思路,能够有效提升业务水平和预警发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预警信息 一键式 发布系统 统一通信协议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无线传感网观测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亚 罗希昌 +1 位作者 陈浩 江春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6-1052,共7页
针对传统自动气象站对电力和通讯基础设施依赖性强,应用环境受到限制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观测节点。气象观测节点的硬件系统以CC2530芯片为核心,使用锂电池供电,通过模拟和数字接口连接气象传感器,射频部... 针对传统自动气象站对电力和通讯基础设施依赖性强,应用环境受到限制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观测节点。气象观测节点的硬件系统以CC2530芯片为核心,使用锂电池供电,通过模拟和数字接口连接气象传感器,射频部分工作在2.4GHz。软件系统以TinyOS操作系统为基础,开发了基于LEPS协议的多跳路由协议和气象传感器驱动程序。在野外环境中对气象观测节点的功耗、通信距离、传感器及组网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气象观测节点在没有电力和通信基础设施的环境中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多跳自组织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适合在高山、海岛、沙漠等艰苦地区进行部署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TINYOS 多跳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goDB的气象数据存储检索系统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浩 张亚 +2 位作者 罗希昌 张亚力 刘文静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0年第8期100-104,共5页
近年来气象数据呈现多源化和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不能满足气象数据发展的需求。结合气象数据的地理空间特点,提出一种基于MongoDB的气象数据存储检索系统。本系统对气象数据建立空间索引,加快了气象数据的查询效率,... 近年来气象数据呈现多源化和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不能满足气象数据发展的需求。结合气象数据的地理空间特点,提出一种基于MongoDB的气象数据存储检索系统。本系统对气象数据建立空间索引,加快了气象数据的查询效率,为精细化、格点化预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海量的气象数据,MongoDB具有强大的存储和检索能力,各个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关系型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MONGODB 存储 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市县一体化气象业务平台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浩 张亚 +1 位作者 刘承晓 罗希昌 《信息技术》 2016年第4期121-125,共5页
基于传统IT架构的气象业务系统需要各级气象业务单位自行建设和维护,这不仅给市县级气象部门带来了人员和资金压力,也造成了数据冗余和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研究并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市县一体化气象业务平台,分析了气象数... 基于传统IT架构的气象业务系统需要各级气象业务单位自行建设和维护,这不仅给市县级气象部门带来了人员和资金压力,也造成了数据冗余和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研究并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市县一体化气象业务平台,分析了气象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与处理流程和服务支撑系统的SOA实现方案,阐述了基于云计算业务平台的市县一体化气象业务布局。研究分析表明,基于云计算的市县一体化气象业务平台能够有效整合现有IT资源,促进气象业务的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提高气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数据中心 气象业务 虚拟化 S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避暑气象条件时空分布特征
9
作者 吴丹娃 吴林林 +3 位作者 姚镇海 罗希昌 孙帅 张亚力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4期59-67,共9页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避暑资源状况,利用CLDAS数据,分析2002-2021年7、8月长江三角洲地区温湿指数的旬、月、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避暑气候适宜区进行评估。基于相关系数法探讨了不同地形地表条件下海拔高度、地...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避暑资源状况,利用CLDAS数据,分析2002-2021年7、8月长江三角洲地区温湿指数的旬、月、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避暑气候适宜区进行评估。基于相关系数法探讨了不同地形地表条件下海拔高度、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等地理因子对温湿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象条件和地形特点共同决定了温湿指数的分布状况。7月,温湿指数为[21.5,25.5)的避暑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安徽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浙江中部和南部山区;8月,除上述地区外,江苏和安徽最北部也转为避暑适宜区,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避暑适宜区面积占比由7月的12.81%增加到8月的17.82%。(2)地理因子对温湿指数的影响在长江三角洲南部山区表现最为明显,温湿指数与海拔高度呈强负相关(R=-0.86),与地表温度呈中度正相关(R=0.65),与植被覆盖度弱相关;长江三角洲中部城市群,温湿指数与地表温度呈中度正相关(R=0.54),与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度基本不相关;长江三角洲北部平原地区,温湿指数的分布与地理因子关系不大,这一带避暑条件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象因素。(3)土地利用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温湿指数的分布,从而影响避暑气象条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DAS 温湿指数 长江三角洲 避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交警专用气象手机客户端APP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陈浩 罗希昌 +1 位作者 张亚 孙添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第8期30-31,共2页
本文基于移动端的高速气象服务系统结合了智能客户端、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远程通信等技术,将高速气象的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做成可视化的移动端系统。本系统有着多要素、精细化、格点数据的支撑,结合精细化、网格化的地理数据信息... 本文基于移动端的高速气象服务系统结合了智能客户端、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远程通信等技术,将高速气象的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做成可视化的移动端系统。本系统有着多要素、精细化、格点数据的支撑,结合精细化、网格化的地理数据信息能够提供定时、定量、定点精准服务。本系统采用Android开发语言,具有很强的跨平台性、操作方便,交警只需要一部手机(删除),极大提高了交警部门对恶劣气象信息及预警的快速接收和处置能力,实现了道路交通现场和指挥中心的有效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设计 手机客户端 移动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