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并不能降低非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2,共1页
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活化受损且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髙冇研究表明,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无论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如何.使用活性维生素D均可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了解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 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活化受损且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髙冇研究表明,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无论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如何.使用活性维生素D均可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了解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能否降低非继发性屮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液透析患者 活性维生素D 心血管事件 受体激动剂 疾病风险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死亡风险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95-895,共1页
已经明确,使用实时超声可以减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使用实时超声引导进行不同部位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因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旨在比较实时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 已经明确,使用实时超声可以减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使用实时超声引导进行不同部位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因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旨在比较实时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IJV)与锁骨下静脉(SCV)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韩国的3所三级学术医院参加了这项多中心随机研究.研究人员将1 4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JV组(n=742)通过右侧IJV穿刺置管,SCV组(n=742)通过右侧SCV穿刺置管.主要评价指标是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其他评价指标包括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所需时间、尝试穿刺次数和导管位置.结果显示:两组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JV组为0.1%,SCV组为0.7%;P=0.248).在IJV组中,0.1%的患者发生误穿动脉;在SCV组中,误穿动脉发生率为0.6%,气胸发生率为0.1%.IJV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SCV组(98.4%比95.9%,P=0.004),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所需时间和中位尝试次数均明显低于SCV组(P值分别为<0.001和0.006).SCV组导管错位发生率明显高于IJV组(5.9%比0.4%,P<0.001).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IJV与SCV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非常低;与IJV穿刺置管相比,SCV穿刺置管没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并发症发生率 实时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中心静脉置管术 研究人员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再灌注治疗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51-1251,共1页
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血管内再灌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大血管闭塞的获益是有时间依赖性的,但它对预后的影响和最终能否对临床操作有指导规范作用还不确定.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明确AIS患者接受血管内再灌注治疗时... 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血管内再灌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大血管闭塞的获益是有时间依赖性的,但它对预后的影响和最终能否对临床操作有指导规范作用还不确定.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明确AIS患者接受血管内再灌注治疗时间与预后的关系.研究人员对美国国家卒中治疗质量登记数据库(get with the guidelines-stroke)中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最终随访至2017年4月15日.纳入6 756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经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发病至治疗时间在8 h以内.主要评价指标:实际再灌注水平(改良的溶栓治疗脑梗死评分2b-3)、自主活动、整体残疾〔改良Rankin量表(mRS)〕和出院去向、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院内病死率/濒临死亡出院.结果显示:6 756例患者年龄为(69.5±14.8)岁,51.2%(3 460/6 756)为女性,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7(12,22)分,发病至治疗时间为230(170,305) min,入院至治疗时间为87(62,116) min,85.9%的患者(5 433/6 324)有再灌注.sICH发生率为6.7%(449/6 693),患者院内病死率/临终关怀出院率为19.6%(1 326/6 756).出院时,36.9%的患者(2 132/5 783)能独立行走,23.0%的患者(1 225/5 334)具有功能自主性(mRS 0~2分).对发病至治疗时间进行校正分析发现,时间-预后呈非线性关系,30~270 min的斜率要大于271~480 min.在30~270 min时间窗内,发病至治疗时间每缩短15 min,均可提高患者出院时独立行走的可能性〔绝对增加1.14,95%可信区间(95%CI)为0.75~1.53〕,降低院内病死率/临终关怀出院率(绝对减少0.77,95%CI为-0.07^-0.47)和sICH风险(绝对减少0.22,95%CI为-0.40^-0.03).缩短入院至治疗的时间同样可改善患者预后,在30~120 min时间窗内,入院至治疗时间每缩短15 min, 康复出院率均有提高(绝对增加2.13,95%CI为0.81~3.44),院内病死率/临终关怀出院率亦有所下降(绝对减少1.48,95%CI为-2.60~0.36).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大血管闭塞致AIS患者,血管内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与改善预后显著相关.这些发现为尽量缩短AIS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尽早血管内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随机临床试验 血管内 临床操作 回顾性研究 大血管闭塞 卒中治疗
原文传递
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改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9
4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8-1028,共1页
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价依据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人员将1220例血管造影提示血管显著狭窄(FFR<0.80)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依据FFR指导PCI治疗... 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价依据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人员将1220例血管造影提示血管显著狭窄(FFR<0.80)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依据FFR指导PCI治疗并配合药物治疗(FFR—PCI组),另一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主要评价指标为死亡、心肌梗死或紧急血管重建组成的复合终点事件。结果显示:最终纳入888例患者,其中FFR—PCI组447例,药物治疗组441例,随访期5年。随访结束后,FFR—PCI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13.9%比27.0%,风险比为0.45,95%可信区间(95%CI)=0.34~0.63,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患者 血流储备分数 稳定型 预后 常规药物治疗 研究人员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MODS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喻文(编译)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4-814,共1页
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关键,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旨在评价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SAP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研究人员将40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2... 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关键,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旨在评价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SAP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研究人员将40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禁食、胃肠减压、静脉注射生长抑素)和HVHF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HVHF治疗),观察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肝肾功能变化,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并分析并发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容量血液滤过 疗效评价 并发症 MOD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原文传递
氟哌啶醇和齐拉西酮并不能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或休克患者的谑妄症状 被引量:8
6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08,共1页
目前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i詹妄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者将存在少动型或多动型请妄的急性呼吸衰竭或休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推注氟哌喘醇(最高剂量... 目前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i詹妄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者将存在少动型或多动型请妄的急性呼吸衰竭或休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推注氟哌喘醇(最高剂量为20 mg/d )、齐拉西酮(最高剂量为40mg/d )或安慰剂:研究人员根据患者请妄情况(通过ICU意识迷糊评估法检测)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12h间隔对试验药物或安慰剂的剂量进行减半或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休克患者 齐拉西酮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ICU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情况调查--一项国际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5-545,共1页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特别容易受到压力性损伤,但是目前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国际多中心调查,旨在了解有关成人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来自90个国家1117个ICU的13254例...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特别容易受到压力性损伤,但是目前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国际多中心调查,旨在了解有关成人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来自90个国家1117个ICU的13254例患者的数据显示,共发生了6747处压力性损伤,其中有3997处(59.2%)是在ICU住院期间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流行病学情况 ICU患者 流行病学调查 重症监护病房 流行病学数据 数据显示 多中心调查
原文传递
球囊面罩通气能够降低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率 被引量:7
8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7-297,共1页
低氧血症是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增加患者心搏骤停和死亡风险。在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期间使用球囊面罩装置进行正压通气能否预防低氧血症且不增加误吸风险仍然存在争议。为此,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关键词 气管插管期 低氧血症 重症患者 面罩通气 插管期间 球囊 发生率 随机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氧疗用于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前的预氧合: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202,共1页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lCU)中,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已经广泛用于气管插管前的预氧合,然而目前尚无大型随机研究评估其有效性。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价在ICU快速序列插管(RSI)期间使用HFNC对非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进...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lCU)中,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已经广泛用于气管插管前的预氧合,然而目前尚无大型随机研究评估其有效性。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价在ICU快速序列插管(RSI)期间使用HFNC对非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进行预氧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对象为需要在ICU进行气管插管的非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研究人员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RSI期间通过HFNC进行预氧合(HFNC组),另一组通过标准的呼吸囊面罩(SM0)进行预氧合(SMO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临床试验 气管插管 危重患者 高流量 氧合 氧疗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接受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镇静的预后并无明显差异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2-562,共1页
目前指南建议。针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成人患者,可以使用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进行轻度镇静。但这两种镇静剂在可唤醒性、免疫力和炎症方面存在差异。在脓毒症机械通气成人患者中使用它们进行轻度镇静对预后是否会有不同的影响尚不清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成人患者 机械通气 丙泊酚 脓毒症 镇静 免疫力 可唤醒
原文传递
低温治疗并不能改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86,共1页
严重颅脑损伤后,预防性低温治疗被认为可以保护神经并改善患者的远期神经功能预后。为此,有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旨在比较预防性低温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差异。
关键词 神经功能预后 颅脑损伤患者 低温治疗 随机临床试验 颅脑损伤后 研究人员 常规治疗 预防性
原文传递
院外心肺复苏的气道管理:喉管与气管插管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07,共1页
急诊医务人员通常对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进行气管内插管(ETI)或采用声门上气道装置〔如喉管(LT)〕进行气道管理。但目前OHCA患者的最佳气道管理方法尚未明确。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受试对象为美国2015年12月1日至2... 急诊医务人员通常对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进行气管内插管(ETI)或采用声门上气道装置〔如喉管(LT)〕进行气道管理。但目前OHCA患者的最佳气道管理方法尚未明确。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受试对象为美国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4日预期进行高级气道管理的3004例OHCA患者。研究人员将27个紧急医疗服务(EMS)机构随机分配到13个群组中,分别采用LT或ETI作为初始气道管理策略,以3~5个月的间隔交替轮换。主要评价指标为患者72 h存活情况;次要评价指标包括自主循环恢复(ROSC)情况、存活出院率、出院时神经功能良好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定义为神经功能良好〕和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心搏骤停 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喉管 多中心临床试验 存活出院率 自主循环恢复
原文传递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MODS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喻文(编译)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3-753,共1页
近期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价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将35例MODS患者分为RCA组和无肝素血液净化组(HFBP组),根据Marshall MODS评分... 近期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价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将35例MODS患者分为RCA组和无肝素血液净化组(HFBP组),根据Marshall MODS评分标准评价MODS的严重程度,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血压、滤器使用寿命和更换频率、抗凝指标、主要代谢和电解质指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枸橼酸抗凝 MODS 有效性 安全性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研究 研究人员
原文传递
小潮气量通气策略并不能缩短非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9-1149,共1页
目前尚不确定是否应该在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症患者中使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优于中等潮气量通气策略。这是一项在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20... 目前尚不确定是否应该在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症患者中使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优于中等潮气量通气策略。这是一项在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20日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该研究纳入非ARDS患者,且预期患者开始接受机械通气后的24 h内不能拔管。受试对象随机接受小潮气量(n=477)或中等潮气量(n=484)机械通气。主要评价指标为患者不需要机械通气的天数和28 d生存率;其他评价指标包括: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患者ICU治疗期间、住院期间、28 d和90 d的病死率,ARDS、肺炎、严重肺不张或气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机械通气时间 小潮气量 重症患者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随机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脓毒性休克患者肾上腺皮质候选基因表达与氢化可的松临床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1-791,共1页
临床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不同脓毒性休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同的情况,目前导致这种现象的机制不明,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患者的肾上腺调控失衡有关。为此,澳大利亚学者进行了一项比较氢化可的松与安慰剂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效果的... 临床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不同脓毒性休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同的情况,目前导致这种现象的机制不明,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患者的肾上腺调控失衡有关。为此,澳大利亚学者进行了一项比较氢化可的松与安慰剂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效果的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旨在明确肾上腺皮质基因表达是否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预后及其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皮质类固醇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肾上腺皮质 安慰剂 氢化可的松 临床反应 临床预后
原文传递
针对ICU患者家属陪护的一项临床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6-676,共1页
危重患者家属需要为患者进行各种艰难的医疗决策,这个过程会给家属带来巨大的压力,并引起各种心理问题,从而作出不利于患者预后的决策。最近,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旨在了解重症加强治疗病房(mu)患者家属陪护是否会给家属带... 危重患者家属需要为患者进行各种艰难的医疗决策,这个过程会给家属带来巨大的压力,并引起各种心理问题,从而作出不利于患者预后的决策。最近,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旨在了解重症加强治疗病房(mu)患者家属陪护是否会给家属带来心理压力,及其能否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研究者纳入5家ICU的危重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常规组)或由多学科ICU团队提供的家庭支持干预护理(干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家属陪护 临床试验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危重患者 心理压力 干预护理 医疗决策
原文传递
氯己定敷料可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一项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20-1520,共1页
既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添加氯己定(CHG)敷料可降低导管(中心静脉和动脉)相关性血流感染(CABSI)的发生率,然而H前尚缺乏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真实世界的数据研究,评估了持续使用导管和逐步引人CHG敷料(海绵... 既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添加氯己定(CHG)敷料可降低导管(中心静脉和动脉)相关性血流感染(CABSI)的发生率,然而H前尚缺乏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真实世界的数据研究,评估了持续使用导管和逐步引人CHG敷料(海绵或凝胶)导管对CABS1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2006到2014年有18286例患者人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日91292山导尿管日155242 d〕,共记录了111例CABSI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氯己定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 导尿管 真实世界数据 敷料 住院日
原文传递
基于治疗药物监测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剂量优化对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障碍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0-150,共1页
为了解抗菌药物用量不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是否相关,为此,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了解根据治疗药物监测(TDM)指导抗菌药物用量能否提高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
关键词 治疗药物监测 脓毒症患者 器官功能障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抗菌药物用量 预后不良 剂量优化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镇静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疗效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8-1148,共1页
临床实践指南推荐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镇静,但有研究显示,DEX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人群中具有不一样的预后,提示DEX的疗效在不同人群中具有异质性。为此,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了解DEX疗效在不... 临床实践指南推荐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镇静,但有研究显示,DEX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人群中具有不一样的预后,提示DEX的疗效在不同人群中具有异质性。为此,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了解DEX疗效在不同人群的异质性,并试图根据患者年龄和其他特定因素来筛选出具有较低或较高90 d病死率患者人群。研究人员对3904例预计接受有创通气>24 h的成人危重患者进行分析,这些患者均参加了一项比较DEX镇静与常规治疗的多国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果显示:在>65岁的患者中,与常规治疗相比,DEX与较低的90 d病死率相关〔优势比(odds ratio,OR)为0.83,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0.68~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机械通气患者 临床实践指南 有创通气 危重患者 可信区间 特定因素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抗血栓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和稳定型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项随机临床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35,共1页
目前有关抗血栓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和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试验数据非常有限。为此.最近有日本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旨在评价抗血栓药物治疗房颤和稳定型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该试验研究者共招募了2236例房颤患者... 目前有关抗血栓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和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试验数据非常有限。为此.最近有日本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旨在评价抗血栓药物治疗房颤和稳定型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该试验研究者共招募了2236例房颤患者,他们均在1年前(或更早)接受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血管造影证实患有冠状动脉疾病但无需进行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 随机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数据 冠状动脉疾病 疗效及安全性 抗血栓药物 疗效与安全性 血运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