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毒、瘀”病机论治疑难疾病 被引量:9
1
作者 罗运凤 高洁 +7 位作者 柴艺汇 李文 秦忠 刘怀全 张旭飞 于海洋 蒋志滨 陈云志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1期59-62,共4页
疑难病主要为慢性非传染病,其病情复杂,病程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疑难疾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正气亏虚为本,瘀毒互阻为标,具有"虚、毒、瘀"的共性病机。... 疑难病主要为慢性非传染病,其病情复杂,病程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疑难疾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正气亏虚为本,瘀毒互阻为标,具有"虚、毒、瘀"的共性病机。中医对疑难疾病的治疗具有传统优势,从整体调节,大多从"虚、毒、瘀"论治,以补虚扶正,化瘀解毒为治疗大法,标本兼顾,疗效显著。本文基于"虚、毒、瘀"病机,对疑难疾病的中医治法进行论述,为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机 本虚标实 疑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对TNBS诱导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α、5-HT及肝组织SCD1、5-HT2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蒋志滨 高洁 +4 位作者 李文 方镕泽 张毅 罗运凤 陈云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59,I0015,共4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TNF-α、5-HT及肝脏组织SCD1、5-HT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柳氮磺砒啶组。造模后,...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TNF-α、5-HT及肝脏组织SCD1、5-HT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柳氮磺砒啶组。造模后,药物干预4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5-HT含量,Real-Time QPCR法检测肝脏组织SCD1、5-HT2受体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5-HT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肝脏SCD1表达下调,5-HT2受体表达上调(P<0.05);痛泻要方干预后,血清TNF-α、5-HT均含量下降,同时肝脏SCD1表达上调(P<0.05),5-HT2受体表达下调(P<0.05)。结论痛泻要方可能通过调控肝脏SCD1与肠道5-HT的平衡,下调TNF-α等促炎因子,发挥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肝郁脾虚证 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脂质代谢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旭飞 罗运凤 +2 位作者 高洁 陈云志 蒋志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9-746,共8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肝脏脂质代谢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52只),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联合束缚应激+饮食失节造模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模...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肝脏脂质代谢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52只),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联合束缚应激+饮食失节造模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及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通过HE、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大鼠结肠与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5-HT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5-HT_(2A)R、SCD1、SREBP-1、LC3、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溃疡灶累及结肠全层,肝脏组织脂滴形成增多,血清5-HT水平升高(P<0.01),肝脏SCD1蛋白表达降低(P<0.01),5-HT_(2A)R、SREBP-1、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可修复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少肝脏组织脂滴形成,降低血清5-HT水平(P<0.01)和肝脏5-HT_(2A)R、SREBP-1、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P<0.05,P<0.01),升高肝脏SCD1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痛泻要方补脾柔肝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外周5-HT作用于肝脏5-HT_(2A)R表达,维持肝脏脂质代谢稳态以及改变肝细胞自噬水平,从而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影响缓解期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溃疡性结肠炎 肝郁脾虚证 外周5-羟色胺 肝脏脂质代谢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的肠道菌群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艳 高洁 +4 位作者 柴艺汇 秦忠 李倩 罗运凤 陈云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因极高致残和致死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在治疗方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成功,但完全治愈仍然是一个挑战;因此,对该类疾病的防治研究急待挖掘出新的突破口。中医学对心肠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认识较...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因极高致残和致死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在治疗方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成功,但完全治愈仍然是一个挑战;因此,对该类疾病的防治研究急待挖掘出新的突破口。中医学对心肠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认识较早,明确提出了"心与小肠相表里"的经典理论,此传统理论为临床从心肠相关思维论治ASCVD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与ASCVD的主要病理基础(脂质代谢紊乱、免疫调节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不断涌现,肠道菌群与ASCVD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文章拟以从"心与小肠相表里"这一理论角度出发,探讨肠道菌群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以期为该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与小肠相表里 肠道菌群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黔产刺梨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波洋 赵玲婕 +6 位作者 罗运凤 管连城 于海洋 赵洁 张旭飞 蒋志滨 陈云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53-358,共6页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黔产刺梨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刺梨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柳氮磺嘧啶组(0.3 g/kg)。观察...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黔产刺梨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刺梨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柳氮磺嘧啶组(0.3 g/kg)。观察大鼠外观、动作行为以及血便;采集大鼠血清与大鼠结肠,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结肠Myd88、NF-κB p50、NF-κB p65、TLR4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Myd88、NF-κB p50、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结果:刺梨根水煎液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炎症损伤,特别是刺梨根水煎液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刺梨根水煎液高剂量组结肠病理损伤得到显著改善,刺梨根水煎液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肠Myd88、NF-κB p50、TLR4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肠Myd88、NF-κB p50、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刺梨根水煎液可有效缓解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并改善炎症损伤,刺梨根水煎液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根 溃疡性结肠炎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免疫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周艳 高洁 +6 位作者 柴艺汇 秦忠 张孟之 李倩 罗运凤 李文 陈云志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1期89-92,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滑膜炎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表现为长期存在的炎症和明显的关节破坏,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RA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免疫紊乱占首要地位。维生素D(VD)属于类固醇化合物,...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滑膜炎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表现为长期存在的炎症和明显的关节破坏,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RA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免疫紊乱占首要地位。维生素D(VD)属于类固醇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诸多研究表明VD缺乏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调控免疫系统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本文就VD在RA发病中的免疫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维生素D 免疫机制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藏精”理论探讨不同生长发育期大鼠股骨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
7
作者 任慧敏 陈伟 +4 位作者 罗运凤 吴雍真 王宗陵 柴艺汇 陈云志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发育期大鼠股骨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即1月龄组、3月龄组、9月龄组、18月龄组。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大鼠股骨形态学改变情况;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发育期大鼠股骨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即1月龄组、3月龄组、9月龄组、18月龄组。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大鼠股骨形态学改变情况;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大鼠股骨Klotho mRNA表达的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大鼠股骨Klotho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1月龄组骨小梁体积较小;3月龄组骨小梁体积变大;9月龄组骨小梁出现较多且较为明显的裂纹,少量骨细胞发生坏死;18月龄组的骨髓腔内骨细胞发生坏死。RT-PCR检测显示,与18月龄组比较,1月龄组、3月龄组股骨Klotho mRNA表达上升(P<0.05),与9月龄组的Klotho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WB结果显示,与18月龄组比较,1月龄组及3月龄组股骨Klotho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9月龄组Klotho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生长发育时期Klotho下降,其骨的生长发育可能与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藏精理论 不同生长发育期大鼠 KLOTHO MRNA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SERT,肝脏5-HT_(2A)R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罗运凤 高洁 +7 位作者 柴艺汇 李文 秦忠 陈云志 姚瑶 岳剑平 李常伟 蒋志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1,共7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5-羟色胺转运体(SERT),肝脏5-羟色胺(5-HT)2A受体(5-HT_(2A)R)蛋白及血清5-HT,炎症因子等表达的影响,探讨肝郁脾虚证候基础及痛泻要方干预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5-羟色胺转运体(SERT),肝脏5-羟色胺(5-HT)2A受体(5-HT_(2A)R)蛋白及血清5-HT,炎症因子等表达的影响,探讨肝郁脾虚证候基础及痛泻要方干预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kg^(-1)),柳氮磺嘧啶组(0.3 g·kg^(-1))。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束缚应激+饮食失节建立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1 d后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结肠、肝脏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9,5-H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SERT,肝脏5-HT_(2A)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形成明显溃疡,肝脏脂滴形成增加。血清IL-6,IL-9,5-HT水平上升,SOD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肠SERT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肝脏5-HT_(2A)R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高、中剂量组及柳氮磺嘧啶组结肠病理损伤得到改善,肝脏脂滴形成减少。痛泻要方各剂量组及柳氮磺嘧啶组血清IL-6,IL-9,5-HT水平均下降,SOD水平明显上升(P<0.05)。痛泻要方高、低剂量组及柳氮磺嘧啶组结肠SERT蛋白表达量上升,痛泻要方中、低剂量组及柳氮磺嘧啶组肝脏5-HT_(2A)R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痛泻要方可能通过上调结肠SERT的表达,从而降低5-HT的含量,调节肠道动力及感觉系统;抑制IL-6,IL-9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降低5-HT含量及肝脏5-HT_(2A)R表达,升高SOD水平,调节情志及肝脏脂质代谢,发挥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6(IL-6) IL-9 5-羟色胺(5-HT) 5-羟色胺转运体(SERT) 5-HT_(2A)受体(5-HT_(2A)R)
原文传递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炎症性肠病及肠易激综合征异病同治机理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罗运凤 高洁 +8 位作者 柴艺汇 李文 秦忠 张孟之 刘怀全 任慧敏 张旭飞 陈云志 蒋志滨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8-12,共5页
痛泻要方是治疗肝郁脾虚型腹痛泄泻之经典效方,对于肝郁脾虚型炎症性肠病及肠易激综合征均有显著疗效。炎症性肠病(IB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在病程中可出现相同的病机——肝郁脾虚,可运用“异病同治”理论以痛泻要方从疏肝健脾论治。痛... 痛泻要方是治疗肝郁脾虚型腹痛泄泻之经典效方,对于肝郁脾虚型炎症性肠病及肠易激综合征均有显著疗效。炎症性肠病(IB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在病程中可出现相同的病机——肝郁脾虚,可运用“异病同治”理论以痛泻要方从疏肝健脾论治。痛泻要方可通过调节免疫、改善氧化应激、纠正肠道菌群、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干预肝郁脾虚型IBD及IBS。本文基于肝郁脾虚证型以及痛泻要方治疗IBD及IBS共同的作用机制,从现代医学角度阐释痛泻要方对两病异病同治的机理,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要方 异病同治 机制
原文传递
五味子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0
作者 罗运凤 高洁 +4 位作者 柴艺汇 李文 秦忠 陈云志 蒋志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3-96,共4页
五味子是常用的收涩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主要化学成分有木脂素、多糖、挥发油等,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糖尿病、失眠、肿瘤等。本文对五味子的化... 五味子是常用的收涩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主要化学成分有木脂素、多糖、挥发油等,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糖尿病、失眠、肿瘤等。本文对五味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为五味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5-HT信号系统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旭飞 蒋志滨 +2 位作者 高洁 罗运凤 陈云志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116-2121,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缓解期以肝郁脾虚为基本证候,痛泻要方为基础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信号系统在UC的肠道功能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神经内分泌改变等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5-HT主要通过与肠道、...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缓解期以肝郁脾虚为基本证候,痛泻要方为基础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信号系统在UC的肠道功能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神经内分泌改变等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5-HT主要通过与肠道、大脑、外周神经、肝脏等不同组织器官间的各型5-HT受体(5-HT receptor,5-HTR)结合发挥多种生理调控作用。UC等肠道疾病肝郁脾虚证候与“脑肠轴”和“肝肠轴”假说有微妙的相通之处,同中医的“整体观念”相吻合。痛泻要方可通过调节5-HT相关分子系统,干预不同类别的肠道疾病。从中医角度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疾病,均可采用疏肝补脾、祛湿止泻的治法。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则和“辨证论治”的内涵,临证抓住证候的本质,只要其本质矛盾相同,“异病”也可以“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肝郁脾虚证 5-羟色胺 痛泻要方 “脑肠轴” “肝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干预酒精性肝病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志滨 高洁 +4 位作者 张旭飞 罗运凤 柴艺汇 李文 陈云志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6-10,共5页
当归补血汤是由黄芪、当归按5:1配伍而成的经典名方,专为血虚发热、发燥而设,能改善多种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是指长期饮酒所导致的一系列与酒精有关的肝损伤慢性疾病,与维生素D系统密切相关,涉及NRF2、ALDH2等信号通路及VDR基因多态性... 当归补血汤是由黄芪、当归按5:1配伍而成的经典名方,专为血虚发热、发燥而设,能改善多种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是指长期饮酒所导致的一系列与酒精有关的肝损伤慢性疾病,与维生素D系统密切相关,涉及NRF2、ALDH2等信号通路及VDR基因多态性,其中NRF2信号通路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氧化应激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NRF2是治疗ALD的重要靶点。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提出: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维生素D系统调控NRF2/ALDH2等信号通路干预ALD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酒精性肝病 维生素D系统 NRF2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艳 柴艺汇 +5 位作者 秦忠 张孟之 李倩 罗运凤 陈云志 高洁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4-78,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失认、记忆功能障碍、执行能力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称为老年性痴呆。近年来,AD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AD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AD对于医学...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失认、记忆功能障碍、执行能力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称为老年性痴呆。近年来,AD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AD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AD对于医学界来说也是一个难解之题。因此,研发新药防治AD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查阅已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对中医药如何防治该疾病进行综述,为今后治疗AD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机制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从肝脏HNF4α及肠腑5-HT交互作用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D作用机制
14
作者 蒋志滨 高洁 +4 位作者 罗运凤 张旭飞 李常伟 岳剑平 陈云志 《湖北中医杂志》 2021年第10期56-58,共3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程顽固、迁延反复,病变涵盖肠内、外的特异性炎症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典型临床症状、炎症改变以及病理损伤主要集中在肠道及其上皮组织,肠外病变则主要包括肝脏、皮肤以及肌肉关节骨骼...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程顽固、迁延反复,病变涵盖肠内、外的特异性炎症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典型临床症状、炎症改变以及病理损伤主要集中在肠道及其上皮组织,肠外病变则主要包括肝脏、皮肤以及肌肉关节骨骼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肝郁脾虚 痛泻要方 肝核因子4 5-羟色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