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衰宁胶囊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高芳 王少清 罗阳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006-1008,共3页
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保护残余肾功能一直是腹膜透析研究领域的热点。中医药在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进展的治疗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成药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也成为了研究热点[1]。大量研究[2~4... 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保护残余肾功能一直是腹膜透析研究领域的热点。中医药在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进展的治疗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成药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也成为了研究热点[1]。大量研究[2~4]已经证实肾衰宁胶囊能改善残余肾功能,降低血肌酐、尿素水平,延缓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进展。有研究[5]报道肾衰宁胶囊能保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但对于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是否有保护作用的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肾衰宁胶囊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肾功能 腹膜透析患者 肾衰宁胶囊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慢性肾衰竭 生存质量 中医药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治疗全身型MG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海 刘勇 +1 位作者 刘磊 罗阳燕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析他克莫司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9例全身型MG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分组,观察组53例,采用他克莫司治疗,并细分亚组,A组28例(他克莫司剂量... 目的探析他克莫司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9例全身型MG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分组,观察组53例,采用他克莫司治疗,并细分亚组,A组28例(他克莫司剂量2mg·d^(-1)),B组25例(他克莫司剂量3mg·d^(-1)),收取同期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的16例纳入对照组,均持续治疗12w,比较各组短期疗效,治疗前、治疗4、8、12w评估MG定量评分(QMG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ADL),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亚组和对照组治疗4、8、12w的QMGS评分与ADL评分均呈不断降低趋势,且观察(A、B)组治疗8、12w的QMGS评分与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治疗4、8、12w的QMGS评分与ADL评分减少幅度略优于观察A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组治疗有效率为82.14%,观察B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0%,观察(A、B)组短期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与B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经对症干预后不良反应缓解,未发生因药物反应严重而停止用药情况,各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2~3mg·d^(-1))治疗全身型MG短期疗效较佳,可降低QMGS、ADL评分,减少肌无力危象及再住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他克莫司 短期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p38 MAPK/NF-κB通路及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罗阳燕 高芳 +1 位作者 魏梦婷 毛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764-767,I0002,共5页
目的:探究鸢尾素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洛替尼组、低中高剂量鸢尾素组(n=6)。给... 目的:探究鸢尾素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洛替尼组、低中高剂量鸢尾素组(n=6)。给药结束后腹主动脉抽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含量,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p38 MAPK、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水平、p38 MAPK、NF-κB、MMP-9和TNF-α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FBG、Scr及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并出现肾小球肿胀、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现象,肾脏中p38 MAPK、NF-κB、MMP-9、TNF-α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厄洛替尼组、低中高剂量鸢尾素组血清FBG、Scr及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肾小球肥大、肾小球硬化和胶原沉积程度逐渐减轻,肾脏中p38 MAPK、NF-κB、MMP-9及TNF-α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鸢尾素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通路表达,降低肾小球炎症及纤维化水平,达到改善DN的目的,可能作为DN潜在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鸢尾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降压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芳 王少清 +1 位作者 马欣 罗阳燕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25-528,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强化降压治疗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规律腹膜透析患者68例,随机分为标准血压组(n=33)和严格血压组(n=35),标准血压组患者血压控制在130~140 mmHg/80~90 mmHg,严格血压组患者血压控制在120~130 mmHg/70~80 mm... 目的观察强化降压治疗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规律腹膜透析患者68例,随机分为标准血压组(n=33)和严格血压组(n=35),标准血压组患者血压控制在130~140 mmHg/80~90 mmHg,严格血压组患者血压控制在120~130 mmHg/70~80 mmHg,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残余肾功能的相关指标,分析两组血压水平与残余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访期间,严格血压组发生心肌缺血梗死1例,标准血压组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残余肾功能均有下降,且在随访12个月时相关残余肾功能指标较入组时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严格血压组残肾每周KT/V较标准血压组更高(P<0.05);随访12个月,严格血压组每周KT/V、残肾GFR、尿量均高于标准血压组(P<0.05)。随访6个月,严格血压组残肾GFR较标准血压组下降率降低(P<0.05);随访12个月,严格血压组残肾每周KT/V、残肾GFR、尿量的下降率明显低于严格血压组(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残肾每周KT/V、残肾GFR、残肾每周CCr及尿量均成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影响残肾GFR,舒张压影响残肾GFR和残肾每周KT/V(P<0.05)。结论将血压控制在120~130 mmHg/70~80 mmHg,能够延缓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丢失;强化降压治疗对腹透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残肾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强化降压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芳 王少清 罗阳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182-1183,共2页
病例 女,45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因“维持性腹膜透析5个月,意识不清2d,抽搐2次”,于2016年5月3日入院.腹膜透析处方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1.5%PD液1500 ml,经腹腔灌注,3次/d,腹膜透析全天超滤200~300 ml,尿量800 ml/d左右.... 病例 女,45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因“维持性腹膜透析5个月,意识不清2d,抽搐2次”,于2016年5月3日入院.腹膜透析处方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1.5%PD液1500 ml,经腹腔灌注,3次/d,腹膜透析全天超滤200~300 ml,尿量800 ml/d左右.入院查体:血压160/74 mmHg,神志不清,意识模糊,轻度贫血貌,面色苍白,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壁膨隆,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入院后辅助检查:血红蛋白82g/L,血小板221×109/L.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9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 U/L,白蛋白26.9 g/L,尿素氮34.56 mmol/L,肌酐964.1 mol/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3.89 [ml/(min· 1.73m2)],葡萄糖14.80 mmol/L,钾5.61 mmol/L,离子钙0.97.mmol/L,磷1.89 mmol/L;甲状旁腺激素435 pg/ml;β2微球蛋白16.2 mg/L,B型钠尿肽2012 pg/ml.头颅CT提示未见出血、占位等病变(图1);头颅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及左侧卵圆中心长T1、T2信号的异常改变(图2).入院后4h内发作两次抽搐,发作时伴双眼凝视,第1次持续约1 min,自行缓解;第2次持续2 min,静推安定后缓解,患者进入持续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腹膜透 尿毒症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血透转腹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芳 王少清 罗阳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初始血液透析(HD)转腹膜透析(PD)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规律随访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为初始HD转PD组(A组30例),初始PD治疗组(B组82例... 目的:探讨初始血液透析(HD)转腹膜透析(PD)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规律随访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为初始HD转PD组(A组30例),初始PD治疗组(B组82例)。分析两组患者残肾功能、透析充分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生存率等临床指标。结果:(1) A组在开始行PD治疗时RRF及尿量较B组明显减少(P <0.05)。(2)截止随访时间时,两组患者总KT/V、总CCr、Hb、Alb、Ca2+、P3-、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A组患者1年生存率略高于B组(95%vs 93.8%);3年生存率(83.1%vs 89.5%)、5年生存率(55.4%vs 62.1%)分别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 A组中死亡患者的Charlsons积分高于非死亡组,总KT/V、总Ccr低于非死亡组,合并糖尿病的比例更高(80%vs 16%)(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A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合并症评分(Charlsons积分)。结论:初始HD转PD的患者透析充分性、并发症的控制以及早期(1年、3年)生存率与初始PD患者基本相当。合并症评分可能是影响HD转PD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腺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罗阳燕 卫怡勋 +1 位作者 毛楠 王少清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6期78-81,共4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其受体可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糖原合成和脂肪生成,以及控制体质量的作用。此外,GLP-1还能通过舒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其受体可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糖原合成和脂肪生成,以及控制体质量的作用。此外,GLP-1还能通过舒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利尿排钠等作用影响血压,减轻血管病变和保护心血管。近年来,GLP-1的胰腺外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生物学功能 胰腺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晓珊 熊嫚 +2 位作者 王少清 罗阳燕 汪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4期375-376,共2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主要与钙磷代谢紊乱、FGF23水平增高、骨对PTH抵抗等[1]相关,临床表现为骨损害、皮肤瘙痒、软组织钙化、外周神经及心血管病变[2,3],严...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主要与钙磷代谢紊乱、FGF23水平增高、骨对PTH抵抗等[1]相关,临床表现为骨损害、皮肤瘙痒、软组织钙化、外周神经及心血管病变[2,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住院率。SHPT通过生化异常、骨状态、血管钙化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热消融治疗 超声引导 钙磷代谢紊乱 常见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 软组织钙化 心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对高糖诱导的人足细胞自噬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亚兰 马欣 +2 位作者 罗阳燕 奉娅 毛楠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0-388,共9页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的人足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足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高糖组(HG组)、25 nmol/L利拉鲁肽组(HG+Lir25组)、50 nmol/L利拉鲁肽组(HG+Lir50组)、利拉鲁肽+LY294002组(HG+Lir+LY29...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的人足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足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高糖组(HG组)、25 nmol/L利拉鲁肽组(HG+Lir25组)、50 nmol/L利拉鲁肽组(HG+Lir50组)、利拉鲁肽+LY294002组(HG+Lir+LY294002组)和利拉鲁肽+3-MA组(HG+Lir+3-MA组)。CCK-8检测足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Hoechst33342染色分别检测足细胞凋亡率和凋亡形态学;透射电镜、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足细胞中自噬小体和自噬标志物LC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中凋亡、自噬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HG组足细胞活力及Bcl-2、Bcl-2/Bax、LC3Ⅱ/LC3Ⅰ、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及Bax、p62、p-mTOR/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可见较多胞核固缩的足细胞,自噬小体数量和LC3蛋白的绿色荧光斑点数量减少。与HG组比较,HG+Lir25、HG+Lir50组足细胞活力、Bcl-2、Bcl-2/Bax、LC3Ⅱ/LC3Ⅰ、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Bax、p62、p-mTOR/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减少胞核固缩的足细胞数量,增加自噬小体数量和LC3蛋白的绿色荧光斑点数量,且HG+Lir 50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与HG+Lir50组比较,HG+Lir+LY294002、HG+Lir+3-MA组可调节PI3K/Akt/mTOR通路,且能减弱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活力、凋亡和自噬的改善作用。结论 利拉鲁肽可能通过PI3K/Akt/mTOR通路促进高糖诱导的人足细胞自噬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足细胞 高糖 自噬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原文传递
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腹透液纤连蛋白和TGF-β1水平的作用
10
作者 罗阳燕 王少清 +3 位作者 高芳 沈艳 张万军 李莉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以及纤连蛋白(FN)和TGF-β1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四家医院因终末期肾脏病进行PD治疗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仅进行PD治疗;试验组则在PD治疗的基础上口服...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以及纤连蛋白(FN)和TGF-β1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四家医院因终末期肾脏病进行PD治疗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仅进行PD治疗;试验组则在PD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持续12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肾功能(RRF)、尿量、残肾Kt/V、残肾肌酐清除率(Ccr)、纤维连接蛋白(FN)、TGF-β1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RRF、残肾Kt/V、残肾C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试验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腹透液中的FN、TGF-β1水平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的治疗后水平(均P<0.01)。结论尿毒清颗粒可以改善PD患者残余肾功能,降低腹透液的FN、TGF-β1水平,提示还可能具有抑制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颗粒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腹膜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