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患者术后最关心的8大问题
1
作者 罗鲜樟 罗振华 李德卫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10期60-61,共2页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措施。但患者术后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今天,我们就针对患者关心的8个术后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关键词 肝癌患者 患者术后 治疗肝癌 答疑解惑 术后问题 关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春梅 曾建挺 +1 位作者 罗鲜樟 刘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索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PHC术后CTC阳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CTC数目变化、毒副作... 目的探索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PHC术后CTC阳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CTC数目变化、毒副作用、无瘤存活时间。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2组存活率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结果治疗开始后2组在各检测时间点CTC数目分别为:3个月(2.1±1.2 vs 3.8±1.2)、6个月(1.9±1.3 vs 4.0±1.4)、12个月(1.5±1.2 vs 4.5±1.5)、18个月(1.6±1.4 vs 5.5±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2、5.96、8.17、12.33、P值均<0.000 1)。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CTC数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10,P<0.000 1)。对照组随着时间推移,CTC数目较前明显增多。治疗组无瘤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5.279,P=0.021 6),疾病进展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2.4)个月vs(10.8±2.3)个月,t=4.31,P<0.05)]。观察期内2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2例、肝功能损伤2例、骨髓抑制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且未影响治疗药物的使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Ⅲ级及以上副作用。结论替吉奥可使PHC根治术后CTC阳性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延长,并未增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替吉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治疗能治哪些癌
3
作者 罗鲜樟 石兵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4期19-19,共1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能的不断提升,癌症治疗的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多,比如利用激光的光动力治疗(PDT)。这种新型治疗方法的出现为部分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光动力治疗是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激发富集于肿瘤组织中的光敏药物进行疾病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能的不断提升,癌症治疗的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多,比如利用激光的光动力治疗(PDT)。这种新型治疗方法的出现为部分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光动力治疗是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激发富集于肿瘤组织中的光敏药物进行疾病治疗的新方法。激光与肿瘤组织内的光敏药物,在生物组织中氧的参与下发生I、Ⅱ型光化学反应,产生氧自由基和单态氧等物质,从而使肿瘤细胞破坏、凋亡。目前主要用于部分实体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可用于癌前病变和某些良性肿瘤病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药物 癌症治疗 光动力治疗 特定波长 光化学反应 单态氧 癌前病变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黄了,真的是肝病吗
4
作者 罗鲜樟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2年第10期18-18,共1页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你最近皮肤变黄了,是不是肝出问题了哟?”真是这样吗?胆道受阻也会导致黄疸其实,引起我们皮肤发黄的原因不仅仅是肝病。在医学上,由疾病引起的皮肤发黄或眼睛变黄,我们称之为黄疸。在成年人中,常见...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你最近皮肤变黄了,是不是肝出问题了哟?”真是这样吗?胆道受阻也会导致黄疸其实,引起我们皮肤发黄的原因不仅仅是肝病。在医学上,由疾病引起的皮肤发黄或眼睛变黄,我们称之为黄疸。在成年人中,常见的黄疸包括3种类型:第一是我们大众熟悉的肝细胞性黄疸,就是因为肝细胞受损所致;第二是因为胆管受阻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第三是红细胞被破坏导致的溶血性黄疸。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黄疸都是因为肝生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肝细胞受损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肝病 红细胞 皮肤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患者,不断努力
5
作者 罗鲜樟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2年第1期86-86,共1页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对医学专业还不是很感兴趣,而是结合自己对于未来工作的规划填报了土木工程专业。但是造化弄人,最后我被录取院校调剂到了临床医学专业。当时我有些不能接受,但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感,...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对医学专业还不是很感兴趣,而是结合自己对于未来工作的规划填报了土木工程专业。但是造化弄人,最后我被录取院校调剂到了临床医学专业。当时我有些不能接受,但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感,才逐渐转变想法。记得大一第一学期放假回到农村老家,其实那时我也才刚迈入医学殿堂的门槛,可老乡们认为我是大学生、学医的,所以都来向我咨询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化弄人 临床医学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第一学期 大学生 高考填报志愿 使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rf2、HO-1水平与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治疗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振华 罗鲜樟 +1 位作者 张杰峰 卿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1701-1704,1708,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变化与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及50例健康者纳入肝病组、对照组。肝病... 目的 探究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变化与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及50例健康者纳入肝病组、对照组。肝病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应答良好组及应答不良组。比较肝病组及对照组、肝病组治疗前后、应答良好组及应答不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清Nrf2、HO-1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应答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肝病组患者ALT、ASL、ALP、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及血清Nrf2、HO-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组治疗后ALT、ASL、ALP、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降低,血清Nrf2、HO-1水平升高(P<0.05)。肝病组治疗应答不良率为33.67%,应答良好组治疗前及治疗后ALT、ASL、ALP、TBIL、DBIL水平低于应答不良组,血清Nrf2、HO-1水平高于应答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治疗前AST、TBIL、DBIL、ALP、Nrf2、HO-1水平是影响治疗应答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血清Nrf2、HO-1水平与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治疗应答效果相关,检测其水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胆汁淤积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肾联合移植中胃十二指肠动脉的重建 被引量:5
7
作者 罗鲜樟 王心强 +6 位作者 陈艳 宫念樵 朱兰 曾凡军 张伟杰 陈知水 明长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96-500,共5页
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中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的经验,分析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对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13年8月施行68例胰腺移植,其中65例胰肾同期移植及3例肾移植后胰腺移植。60例采用联合切取法获取供者肝胰肾,肝... 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中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的经验,分析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对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13年8月施行68例胰腺移植,其中65例胰肾同期移植及3例肾移植后胰腺移植。60例采用联合切取法获取供者肝胰肾,肝总动脉末端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段分配给肝脏,胰腺移植前常规重建胃十二指肠动脉;8例联合切取胰肾,保留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果8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完好,无需重建。1例因动脉吻合张力过大未行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59例重建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重建失败。65例恢复胃十二指肠动脉血液供应。术后15例(22.1%)发生19‘次外科并发症,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出血(8.8%)、移植胰血栓形成(2.9%)、移植胰坏死性胰腺炎(1.5%)、感染(10.3%)。5例因外科并发症切除移植胰,原因为移植胰血栓形成(2例)、十二指肠吻合口出血(2例)及坏死性胰腺炎(1例)。63例停用胰岛素,65例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可保证移植胰腺和十二指肠节段的良好血液供应,可能有助于降低胰腺移植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移植 胃十二指肠动脉 血管重建 外科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罗鲜樟 明长生 +5 位作者 宫念樵 王心强 曾凡军 张伟杰 陈知水 陈孝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分析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治疗及结果。方法统计2000年1月至2(111年12月施行的胰。肾联合移植术6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外科并发症将受者分为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分析手术治疗的原因,评估再次手术对受者... 目的分析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治疗及结果。方法统计2000年1月至2(111年12月施行的胰。肾联合移植术6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外科并发症将受者分为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分析手术治疗的原因,评估再次手术对受者及移植物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术后1年内,受者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3例)、心脑血管意外(2例)、消化道出血(1例)。感染及心脑血管意外是导致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5/6)。56例胰腺手术成功,术后(14±8)d完全停用胰岛素,外科并发症导致移植胰腺切除4例。15例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术后接受透析的时间为(33±12)d,其余受者肾功能均在术后2~7d恢复正常,带移植物功能死亡是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3/6)。外科并发症发生率为25%(15/60)。外科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切口感染、移植胰腺血管栓塞及移植胰胰腺炎,外科并发症降低了术后1年受者及移植胰腺的存活率,而对肾脏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率高,明显降低了受者和移植胰存活率,是影响术后早期受者和移植胰存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移植 肾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胰肾联合移植53例术后长期存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明长生 罗鲜樟 +4 位作者 宫念樵 曾凡军 张伟杰 陈知水 陈孝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3-527,共5页
目的分析53例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施行的53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情况,分析受者死亡原因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原因。结果3、5和8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0.1%、89.1%... 目的分析53例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施行的53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情况,分析受者死亡原因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原因。结果3、5和8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0.1%、89.1%和80.0%,3、5和8年移植胰腺存活率分别为84.9%、84.S%o和60.0%,3、5和8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O%、82.6%和53.3%。受者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4例)、移植肾功能丧失(2例)、心血管急症(1例)和脑卒中(1例)。移植胰腺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带功能受者死亡、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和带功能受者死亡。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远期效果良好,感染、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是受者死亡和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腺移植 肾移植 排斥反应 长期存活
原文传递
弓形虫可溶性抗原混合液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10
作者 王升 方正明 +7 位作者 黄霞 蔡兰军 余道武 方泽民 唐燕雷 罗鲜樟 宫念樵 明长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弓形虫可溶性抗原混合液(STAgs)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在冰浴中超声粉碎弓形虫速殖子制备弓形虫STAgs。实验分为3组,每组受者9只。STAgs组和急性排斥反应(AR)组:供者为Balb/c小鼠,受者... 目的探讨弓形虫可溶性抗原混合液(STAgs)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在冰浴中超声粉碎弓形虫速殖子制备弓形虫STAgs。实验分为3组,每组受者9只。STAgs组和急性排斥反应(AR)组:供者为Balb/c小鼠,受者为C57BL/6小鼠,移植前4d两组受者分别皮下注射STAgs5μg和磷酸盐缓冲液100ul,同系对照组供、受者均为C57BL/6小鼠,术前未进行任何处理。分组后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后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术后第7天每组处死3只受者,获取移植心脏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排斥反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心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结果同系移植组在观察终点100d时均存活,AR组和STAgs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分别为(6.7±0.5)和(70.8±3.5)d,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同系移植组、AR组和STAgs组移植心排斥反应分级分别为0级、Ⅲ~Ⅳ级和0~I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STAgs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少于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STAgs能显著延长小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减轻移植心脏的排斥反应,具体机制可能与弓形虫STAgs可影响TH1/Tst2比例相关,也可能通过刺激机体产生脂氧素A4抑制树突状细胞活化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属 可溶性抗原 心脏移植 小鼠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