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模拟高原冲击伤早期伤情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翁格文 杨志焕 +1 位作者 李晓炎 尹友国 《创伤外科杂志》 1999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原冲击伤伤情和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和减压舱复制大鼠高原冲击伤模型。观察形态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形态学观察主要可见肺出血和肺水肿,伤后全血粘度明显升高,直至伤后6小时尚未恢复,... 目的探讨高原冲击伤伤情和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和减压舱复制大鼠高原冲击伤模型。观察形态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形态学观察主要可见肺出血和肺水肿,伤后全血粘度明显升高,直至伤后6小时尚未恢复,血球压积在冲击伤暴露后有一过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冲击伤 血液流变学 早期伤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压力对大鼠冲击伤伤情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志焕 尹友国 +2 位作者 李晓炎 翁格文 刘大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4-276,共3页
文中介绍了不同环境压力(53.99kPa、61.33kPa和96.60kPa)对大鼠冲击伤伤情的影响。冲击波超压峰值为190.40kPa,正压持续时间为10ms,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气压降低,冲击波所引起的大鼠死亡率明显... 文中介绍了不同环境压力(53.99kPa、61.33kPa和96.60kPa)对大鼠冲击伤伤情的影响。冲击波超压峰值为190.40kPa,正压持续时间为10ms,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气压降低,冲击波所引起的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肺损伤程度明显加重。伤后6h时53.99kPa、61.33kPa和96.60kPa暴露组的死亡率分别36.8%、25%和0%,肺出血面积分别为653.21±652.25mm2、313.50±357.25mm2和63.75±69.01mm2,肺体指数分别为1.505%±0.77%、1.31%±0.65%和0.93%±0.21%。结果揭示环境气压降低可降低动物对冲击波的耐受性,使死亡率增加,肺损伤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死亡率 环境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致伤参数对兔胸部撞击伤后心血管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2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翁格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8期463-464,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胸部撞击伤后心血管系统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胸部撞击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越重 ;撞击面积增大 ,心血管系...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胸部撞击伤后心血管系统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胸部撞击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越重 ;撞击面积增大 ,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并不随之加重 ;收缩末期撞击对心脏的损伤较重 ,舒张末期撞击对大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 ;死亡率与驱动压力、撞击面积成正比 ;舒张末期撞击死亡率上升。结论 :致伤参数不同 ,对胸部撞击伤后心血管系统的损伤程度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撞击伤 致伤参数 心脏损伤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谱对心肌挫伤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2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翁格文 《创伤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比较心脏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谱(ME)在心肌挫伤(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造成中度至重度CC,分别在伤前、伤后4小时、8小时和24小时抽血测定血清cTn-T和ME含量。结果伤后4小时,血清cTn-T和ME... 目的比较心脏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谱(ME)在心肌挫伤(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造成中度至重度CC,分别在伤前、伤后4小时、8小时和24小时抽血测定血清cTn-T和ME含量。结果伤后4小时,血清cTn-T和ME含量明显升高(P<0.01),持续至伤后24小时。其中cTn-T在伤后24小时升高最为明显,ME有所下降,但仍然明显高于伤前(P<0.01)。结论cTn-T和ME对CC的早期诊断均有意义,但CTn—T的敏感性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肌钙蛋白-T 心肌酶谱 心肌挫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钝性胸部创伤后伤情与不同致伤参数的关系
5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2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翁格文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兔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各器官伤情与不同致伤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观察其对胸部各器官的伤情影响及其对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胸部各器官伤情越重:撞击面... 目的 探讨兔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各器官伤情与不同致伤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观察其对胸部各器官的伤情影响及其对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胸部各器官伤情越重:撞击面积越大,对胸壁和肺的损伤较重,但心脏伤情并不随之加重:收缩末期撞击对心脏的损伤较重,舒张末期撞击对大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生存率与驱动压力、撞击面积成反比:舒张末期撞击生存率下降。结论 致伤参数不同,对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各器官伤情的影响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胸部创伤 致伤参数 驱动压力 撞击面积 收缩末期撞击 舒张末期撞击 肺损伤 心脏损伤 胸壁损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次声冲击波伤后脑和脊髓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狄凤桐 何福全 +9 位作者 孙丽娟 魏文清 武新友 王正国 杨志焕 李晓炎 王克万 翁格文 杨恒文 狄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747-748,共2页
关键词 爆炸次声冲击波伤 脊髓 实验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冲击伤的特点和临床分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袁良礼 杨志焕 +5 位作者 尔兰芝 李晓炎 柳宝明 尹友国 朱广智 翁格文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6-288,共3页
为建立眼冲击伤的动物模型和观察伤情特点,作者们采用BST-Ⅲ型生物激波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进行了临床、病理、电镜、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及视诱发电位等项的检测。结果对3种实验动物模型,证明冲击了波能造成严重的眼损伤:如瞳孔... 为建立眼冲击伤的动物模型和观察伤情特点,作者们采用BST-Ⅲ型生物激波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进行了临床、病理、电镜、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及视诱发电位等项的检测。结果对3种实验动物模型,证明冲击了波能造成严重的眼损伤:如瞳孔缩小、眼压升高、眼睑、结膜、角膜、巩膜、葡萄膜,晶状体、视网膜和眼眶的损伤。其中以晶状体和视网膜的损伤严重。另外有二只眼球被击出眶外。按照眼损伤的严重性,将眼冲击伤分成:轻、重、极重3型。并探讨不同伤情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激波管 内质网 眼外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致伤条件撞击对兔钝性胸部创伤伤情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3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周继红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各器官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胸部各器官的伤情影响及其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胸部各器官伤情越重 ;撞击面积越大 ,对...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各器官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胸部各器官的伤情影响及其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胸部各器官伤情越重 ;撞击面积越大 ,对胸壁和肺的损伤较重 ,但心脏伤情并不随之加重 ;收缩末期撞击对心脏的损伤较重 ,舒张末期撞击对大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 ;死亡率与驱动压力、撞击面积成正比 ;舒张末期撞击死亡率上升。结论 致伤参数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胸部创伤 致伤参数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传播的三个时段模拟实验中动物肺的损伤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海斌 王正国 +5 位作者 杨志焕 刘宝松 李晓炎 宁心 翁格文 石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4-269,共6页
利用自制的冲击波分段模拟舱 ,对 6 0只家兔和 2 0只大鼠进行了冲击波分段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肺冲击伤可能主要发生在冲击波减压段 ;冲击波压缩段可能不直接引起明显的肺损伤 。
关键词 冲击波 肺损伤 传播 模拟实验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撞击时胸壁的动力学响应及心脏损伤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宝松 王正国 +2 位作者 翁格文 杨志焕 李晓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撞击条件下胸壁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心脏病理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可能机制,分析胸壁的粘弹性运动过程及其与伤情间的关系。方法: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以准静态和动态撞击方式进行兔胸部正、侧向撞击致伤,... 目的:探讨不同撞击条件下胸壁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心脏病理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可能机制,分析胸壁的粘弹性运动过程及其与伤情间的关系。方法: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以准静态和动态撞击方式进行兔胸部正、侧向撞击致伤,观察心脏损伤的病理特点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分析致伤物理参数和胸壁动力学响应与伤情间的量效关系。结果:粘性标准相同时,准静态正向胸部撞击时心脏损伤最重,其次是动态正向撞击组,准静态侧向和动态侧向撞击时心脏伤情较轻。心脏病理改变表现为心内膜下出血、心肌挫伤、心肌纤维断裂。心电图改变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异位性早搏、室性节律、室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压缩幅度相关。结论:心脏损伤与胸部撞击的粘性标准密切相关,心脏损伤机制与心脏侧壁发生高速、过度变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伤 粘性标准 心脏损伤 心律失常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欣建 王正国 +2 位作者 朱佩芳 李晓炎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 :评价不同内固定器械的三维稳定性和对椎管的减压作用 ,为今后临床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13例中、重度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标本进行不同内固定器械的固定 ,判断和观察脊柱节段的三维稳定性、椎管减压情况... 目的 :评价不同内固定器械的三维稳定性和对椎管的减压作用 ,为今后临床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13例中、重度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标本进行不同内固定器械的固定 ,判断和观察脊柱节段的三维稳定性、椎管减压情况和椎间植骨的固定作用。结果 :Steffee,Kaneda器械可使重度爆裂骨折在屈曲、后伸及侧弯方向上较好地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Harrington在后伸时可保持稳定 ,在前屈、侧弯时虽优于Luque ,但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 ;在旋转方向上 ,除Kaneda外的其余器械与正常对照的差异明显(P<0.05)。当椎间植骨后 ,除Luque外的所有器械节段的稳定性明显增加 ,但轴向旋转也仅有Kaneda能阻止节段的活动。除后伸活动外 ,Luque器械与其余器械组对节段的稳定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严重爆裂骨折以前路减压、植骨及Kaneda最理想 ;Steffee即可保持节段稳定 ,又可使椎管间接减压 ;Harrington的稳定作用不甚理想 ,但对椎管减压最佳 ;Luque无稳定和减压作用 ,应避免使用 ;脊柱前中柱植骨可防止继发后凸畸形和器械固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撞击时胸壁的动力学响应与胸部损伤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宝松 王正国 +3 位作者 翁格文 宁心 徐红 李晓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准静态撞击时胸壁动力学响应过程及其与损伤的关系。方法:在犬胸壁肋骨、胸骨等部位布放加速度传感器,监测胸壁运动过程,结合撞击物理参数分析胸壁的动力学响应与损伤的关系。结果:胸壁的粘性标准是预测胸部伤情的可... 目的:探讨胸部准静态撞击时胸壁动力学响应过程及其与损伤的关系。方法:在犬胸壁肋骨、胸骨等部位布放加速度传感器,监测胸壁运动过程,结合撞击物理参数分析胸壁的动力学响应与损伤的关系。结果:胸壁的粘性标准是预测胸部伤情的可靠参数,变形量、压缩响应和变形速度与损伤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当撞击速度较低而变形量较大时,损伤形式演变成“挤压型”;当撞击速度高而变形量较低时,则演变为“冲击型”损伤。撞击能量、速度和撞击力对损伤的预测是间接的,机体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上的差异影响了它们间的相关性。高速撞击时损伤的防护应以减小变形速度为主,选择一种能降低体壁运动加速度和变形速度的材料对损伤的防护是有益的。结论:胸壁的变形运动过程是影响胸部损伤的关键,粘性标准是预测胸部伤情的可靠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伤 粘性标准 致伤参数 动力学响应 胸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中、小动物的迅速减压舱的研制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海斌 王正国 +5 位作者 杨志焕 刘宝松 李晓炎 宁心 翁格文 石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研制一种新型的、适用于中、小动物的迅速减压舱。通过138 次空载实验和36 例动物( 家兔) 实验发现:该装置的减压幅度和减压时间可调,减压幅度最大可达980665Pa,减压时间为7~336ms;减压时间与节流面积近似呈... 研制一种新型的、适用于中、小动物的迅速减压舱。通过138 次空载实验和36 例动物( 家兔) 实验发现:该装置的减压幅度和减压时间可调,减压幅度最大可达980665Pa,减压时间为7~336ms;减压时间与节流面积近似呈反比关系,与减压幅度呈“负相关”;减压精度较高,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肺损伤,伤情重复性较好;能模拟多种迅速减压环境,尤其是减压速率很快的减压环境,可为冲击伤和减压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救治研究提供重要的致伤模型和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迅速减压舱 减压舱 致伤模型 动物实验 减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对心肌挫伤后左心室功能判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1 位作者 王正国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挫伤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致成中度至重度心肌挫伤,分别在伤前、伤后30 m in、1、2、4、6、8 h 和24 h 采用SPECT检查左心室功能。结果:心肌挫伤后,左心室功能... 目的:探讨心肌挫伤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致成中度至重度心肌挫伤,分别在伤前、伤后30 m in、1、2、4、6、8 h 和24 h 采用SPECT检查左心室功能。结果:心肌挫伤后,左心室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障碍,而对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结论:心肌挫伤后利用SPECT检查左心室功能对诊断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挫伤 SPECT 左心室功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挫伤后心肌酶谱和心脏肌钙蛋白-T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2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观察心脏肌钙蛋白 T(cTn T)和心肌酶谱(ME)在心肌挫伤(CC)后含量变化及其对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BCT)模型 ,致成中度至重度CC ,分别在伤前、伤后4、8和24h抽血测定血清cTn T和ME含量。结果 :伤后4h ,血清cTn ... 目的 :观察心脏肌钙蛋白 T(cTn T)和心肌酶谱(ME)在心肌挫伤(CC)后含量变化及其对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BCT)模型 ,致成中度至重度CC ,分别在伤前、伤后4、8和24h抽血测定血清cTn T和ME含量。结果 :伤后4h ,血清cTn T和ME含量明显升高(P<0.01) ,持续至伤后24h。其中cTn T在伤后24h升高最为明显 ,ME有所下降 ,但仍然明显高于伤前(P<0.01)。结论 :cTn T和ME对CC的早期诊断均有意义 ,但cTn T的敏感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挫伤 心脏肌钙蛋白-T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早期复合高渗醋酸盐溶液复苏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16
作者 邱俊 周继红 +4 位作者 朱佩芳 刘大维 翁奇 侯淦泉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58-1058,共1页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早期 复合高渗醋酸盐溶液 复苏 酸碱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性胸部创伤后血浆部分激素含量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3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周继红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 (BCT)后体内部分激素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兔 12只 ,采用BIM 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BCT模型 ,分别在伤前、伤后 2、4、8、2 4h采血测定甲状腺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 Ⅱ (AⅠ、AⅡ )、胰岛素及C 肽含量。...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 (BCT)后体内部分激素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兔 12只 ,采用BIM 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BCT模型 ,分别在伤前、伤后 2、4、8、2 4h采血测定甲状腺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 Ⅱ (AⅠ、AⅡ )、胰岛素及C 肽含量。结果 伤后 2 4h内血浆甲状腺素 (T3、T4 )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含量进行性下降 (P <0 .0 1) ;AⅠ和AⅡ含量升高 ,其中AⅠ在伤后 4h升高最为明显 (P <0 .0 1) ,AⅡ在伤后 8h升高最为明显 (P <0 .0 1) ;胰岛素和C肽含量升高 ,在伤后 8h升高最为明显 (P <0 .0 5 ) ;结论 BCT后体内部分激素发生明显改变 ,这可能是BCT后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钝性胸部创伤 心脏功能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ambient pressure on the severity of blast injury in rats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志焕 尹友国 +3 位作者 李晓炎 翁格文 刘大维 赵敏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3年第4期326-330,共5页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mbient pressures of 53.99,61.33 and 96.60 kPa on theseverity of blast injury were observed in rats.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incident shock wavewas 190.40 kPa in its peak pressure and 10 ms ...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mbient pressures of 53.99,61.33 and 96.60 kPa on theseverity of blast injury were observed in rats.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incident shock wavewas 190.40 kPa in its peak pressure and 10 ms in its duration, both the mortality and the severityof lung injury were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ambient pressure.Themortality rate of the rats in the 6th hour after exposure was 0%,25% and 36.8% and the hem-orrhagic area on the lungs was 63.75+69.01,313.50+357.25 and 653.21+652.25 squaremilimeters when the ambient pressure was 96.60,61.33 and 53.99 kPa respectively.In addi-tion, the lung/body index was 0.93+0.21%,1.31+0.65% and 1.50+0.77% respectively.Itis believed that the decrease of the ambient pressure might decrease the tolerance of the rat to theimpact of blast waves to result in higher mortality and more extensive hemorrhage on the lu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INJURY AMBIENT pressure MORTALITY INJURY SEVERITY R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暴露与耳蜗血流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志华 翁格文 +1 位作者 宋学政 尹嘉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6期356-358,共3页
人们围绕着噪声对耳蜗血流的影响做了不少工作,但结果相互矛盾,而且有关脉冲噪声对耳蜗血流影响的报道很少,对噪声引起的耳蜗血流的改变与听力及毛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也尚未明了。为此我们设计了本实验。以期进一步了解脉冲噪声对耳蜗... 人们围绕着噪声对耳蜗血流的影响做了不少工作,但结果相互矛盾,而且有关脉冲噪声对耳蜗血流影响的报道很少,对噪声引起的耳蜗血流的改变与听力及毛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也尚未明了。为此我们设计了本实验。以期进一步了解脉冲噪声对耳蜗血流的影响,以及耳蜗血流改变与听力及毛细胞损伤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噪声 耳蜗血流 听力损失
原文传递
噪声对豚鼠耳蜗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志华 翁格文 +1 位作者 尹嘉才 曾一同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7-100,共4页
本文利用氢清除法观察了噪声对豚鼠耳蜗血流的影响。暴露丁■KHz115dB或124.5dBSPL 噪声中30分钟后,耳蜗血流显著降低,切断同侧颈交感神经后,声暴露虽也引起耳蜗血流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结果提示耳蜗血流下降可... 本文利用氢清除法观察了噪声对豚鼠耳蜗血流的影响。暴露丁■KHz115dB或124.5dBSPL 噪声中30分钟后,耳蜗血流显著降低,切断同侧颈交感神经后,声暴露虽也引起耳蜗血流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结果提示耳蜗血流下降可能是声损伤的原因之一,噪声可能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耳蜗血流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耳蜗血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