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放开采覆岩变形分区和矿压显现模拟研究
1
作者 翟新献 郭钊洋 +2 位作者 方建厂 张志勇 赵晓凡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6,共11页
目前综放开采是我国特厚煤层安全高效矿井主要的采煤方法,综放开采上覆岩层变形移动规律,直接影响到工作面矿压显现、液压支架选型、放顶煤工艺和参数选择等问题。以耿村煤矿13200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利用相似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研... 目前综放开采是我国特厚煤层安全高效矿井主要的采煤方法,综放开采上覆岩层变形移动规律,直接影响到工作面矿压显现、液压支架选型、放顶煤工艺和参数选择等问题。以耿村煤矿13200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利用相似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变形移动垮落全过程、覆岩变形分区和矿压显现特征。结果表明:①确定出综放工作面上覆存在多层关键层岩层即下位、中位、上位和主关键层。依据关键层垮落失稳特征,将综放开采上覆岩层变形移动全过程划分为4个变形阶段(I、II、III、IV),各变形阶段与不同层位的关键层垮落失稳有关。②综放开采下位关键层垮落失稳以后,随着工作面推进度继续增加,处于裂隙带内的中位、上位和主关键层先后垮落失稳前与其下部岩层出现离层;关键层垮落失稳前,在其下部岩层中形成垮落拱,垮落拱的高度和宽度均与工作面推进度成正相关。③综放工作面上覆各关键层垮落失稳引起超前支承压力的峰值应力集中系数升高;当下位关键层垮落失稳时,工作面出现“大周期来压”现象,来压步距较大,但来压强度较低;当中位、上位、主关键层垮落时,将引起下位关键层同时垮落,工作面出现“小周期来压”现象,工作面来压步距较小,但来压强度较高。研究结果为耿村煤矿缓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关键层 垮落拱 超前支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掘进巷道两帮卸压钻孔合理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翟新献 任柱安 +4 位作者 方建厂 张志勇 卢德芳 赵晓凡 郭钊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前钻孔卸压技术为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掘进期间防冲主要措施之一,钻孔布置和参数决定着卸压效果。目的为了探讨特厚煤层掘进巷道两帮卸压钻孔合理布置参数,方法基于耿村煤矿综放工作面运输巷道地质采矿条件,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掘进巷... 目前钻孔卸压技术为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掘进期间防冲主要措施之一,钻孔布置和参数决定着卸压效果。目的为了探讨特厚煤层掘进巷道两帮卸压钻孔合理布置参数,方法基于耿村煤矿综放工作面运输巷道地质采矿条件,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掘进巷道两帮在单排布置时孔深、孔径、孔间距,双排布置时排距等不同参数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云图和两帮垂直应力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单排布置卸压钻孔时,随着孔深、孔径递增,巷道两帮高应力区逐渐向深部围岩转移,而巷道两帮浅部围岩处于低应力区。(2)当钻孔孔深、孔径达到一定值时,巷道两帮支承压力由“单峰型”转化为“双峰型”,浅部围岩处于临界卸压状态;随着孔深、孔径继续增加,巷道两帮处于过度卸压状态。(3)利用卸压后、无卸压时巷道两帮高应力区向深部围岩的转移量ΔL、峰值应力处距巷道表面距离的比值η表示临界卸压和过度卸压状态,确定出卸压钻孔的合理参数。在耿村煤矿13230综放工作面运输平巷进行超前钻孔卸压和锚网索+36U型可缩性金属支架二级支护后,对巷道两帮实施钻孔卸压防冲,效果显著。结论研究结果对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巷道掘进期间的卸压防冲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回采巷道 钻孔卸压 支承压力 钻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煤矿复采煤柱塑性区特征及采准巷道支护技术 被引量:29
3
作者 翟新献 钱鸣高 +1 位作者 李化敏 李永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3799-3802,共4页
平顶山新华区为全国重点采煤县(区),区内小煤矿井田位于平顶山煤业集团所属矿井浅部报废水平内,主要开采大型矿井开采后遗留煤柱。煤柱受力状态可简化为平面应力状态,受两侧长壁工作面采动影响,煤柱塑性区宽度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煤... 平顶山新华区为全国重点采煤县(区),区内小煤矿井田位于平顶山煤业集团所属矿井浅部报废水平内,主要开采大型矿井开采后遗留煤柱。煤柱受力状态可简化为平面应力状态,受两侧长壁工作面采动影响,煤柱塑性区宽度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煤层厚度、煤层硬度、煤层与顶底板岩层界面的粘结性能、煤层埋深。当煤层硬度一定时,随着煤层与顶底板界面粘结性能的提高,煤柱塑性区宽度增长的速度递减;当煤层顶底板粘结性能一定时,随煤层埋深的增加,煤柱塑性区宽度增加。大量的现场观测研究表明,在一定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稳定性和变形特性与围岩应力和围岩岩性关系,是围岩应力与围岩岩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引用围岩有效载荷系数C来进行解释。当C≤0.45时,巷道围岩处于稳定状态;当C>0.45时,巷道围岩开始出现流变。当前新华区小煤矿采深通常为200~400 m,不同硬度的煤层采准巷道围岩有效载荷系数相对较小,围岩处于稳定或较稳定状态,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新华区小煤矿采准巷道采用刚性木棚支护是较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小煤矿 复采煤柱 有效载荷系数 塑性区 采准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翟新献 邵强 +1 位作者 王克杰 李化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50,共4页
平顶山市新华区为全国重点产煤县 (区 ) ,区内煤矿以乡镇小煤矿为主 ;小煤矿井田多位于平顶山煤业集团大型矿井浅部报废水平内 ,主要开采残留煤柱和采后剩余底部煤层。笔者根据新华区小煤矿生产的特点 ,总结、规范了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 平顶山市新华区为全国重点产煤县 (区 ) ,区内煤矿以乡镇小煤矿为主 ;小煤矿井田多位于平顶山煤业集团大型矿井浅部报废水平内 ,主要开采残留煤柱和采后剩余底部煤层。笔者根据新华区小煤矿生产的特点 ,总结、规范了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井田开拓、采煤方法 ,重点研究了房柱式采煤法采准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 ,特别是保持煤房稳定、提高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特殊支护问题 ;同时结合小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煤炭行业的法律、法规 ,提出了小煤矿采煤方法改进的技术措施。上述研究成果 ,对规范我国小煤矿的采煤方法、提高小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推动小煤矿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生产 开采技术 柱式采煤法 煤层 壁式采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软岩锚注支护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翟新献 涂兴子 +3 位作者 李如波 李明远 李鹏远 郭春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问题一直是煤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以平顶山八矿丁四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工业性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对锚喷和锚注支护两种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问题一直是煤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以平顶山八矿丁四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工业性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对锚喷和锚注支护两种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与锚喷支护相比,锚注支护巷道浅部围岩的高应力区向深部围岩转移,巷道浅部围岩处于应力降低区,改善了巷道围岩应力环境;(2)锚注支护巷道围岩的位移量均小于锚喷支护对应位置围岩的位移量,所以锚注支护对巷道顶板和两帮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提出并实施了巷道围岩二次注浆技术措施,研究了注浆工艺和注浆参数。实施后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软岩巷道 锚注支护 变形机理 数值模拟 二次注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机头硐室锚注和底板卸压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翟新献 秦龙头 +2 位作者 陈成宇 赵高杰 李文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63-1372,共10页
新庄煤矿胶带暗斜井沿煤层布置,暗斜井内铺设强力胶带输送机,第二部机头硐室变形破坏明显。研究该硐室锚注加固和底板卸压技术,对于硐室围岩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硐室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工业性试... 新庄煤矿胶带暗斜井沿煤层布置,暗斜井内铺设强力胶带输送机,第二部机头硐室变形破坏明显。研究该硐室锚注加固和底板卸压技术,对于硐室围岩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硐室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工业性试验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硐室围岩岩性差,受井筒保护煤柱固定支承压力的作用,硐室围岩应力高、围岩有效载荷系数较大,造成硐室底臌和围岩变形破坏严重。(2)与卸压前相比,硐室底板开挖卸压槽以后,明显降低了硐室底板围岩铅垂应力和两帮围岩水平应力,而硐室顶板围岩铅垂应力、两帮水平位移量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底板卸压槽有利于硐室围岩的长期稳定。变形严重的机头硐室采用锚(索)网喷联合支护翻修以后,底板开挖卸压槽,硐室顶板、两帮采用注浆锚杆注浆,且两帮、底板(含卸压槽)采用锚索束注浆。项目实施以后硐室围岩处于稳定状态,现场工业性试验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 底板卸压槽 注浆加固 锚索束 煤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硐室顶板卸压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翟新献 秦龙头 +2 位作者 赵高杰 陈成宇 李文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50,共7页
为了保持深部硐室的长期稳定,降低硐室维修费用,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以新庄煤矿暗斜井第2部大断面机头硐室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计算研究了大断面硐室顶板卸压巷道的卸压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卸压以后硐室顶底板围岩垂直应力均大幅减... 为了保持深部硐室的长期稳定,降低硐室维修费用,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以新庄煤矿暗斜井第2部大断面机头硐室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计算研究了大断面硐室顶板卸压巷道的卸压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卸压以后硐室顶底板围岩垂直应力均大幅减小,且底板垂直应力减小的幅度较大;顶板卸压对硐室顶板的扰动较小;卸压以后硐室顶底板和两帮围岩水平应力、水平位移均明显减小,所以顶板卸压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大断面硐室顶板卸压巷道的参数和卸压区域,并提出了卸压巷道掘出以后,采用定向抛掷爆破法进行顶板区域卸压的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硐室 顶板卸压 卸压参数 围岩应力场 暗斜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耿村煤矿综放开采覆岩移动和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翟新献 孙乐乾 +2 位作者 涂兴子 李如波 卢德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山压力和围岩控制一直是综放开采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义马矿区耿村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地质采矿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矿压观测的方法,对综放工作面覆岩移动和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综放工作面上... 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山压力和围岩控制一直是综放开采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义马矿区耿村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地质采矿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矿压观测的方法,对综放工作面覆岩移动和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综放工作面上方老顶形成"三铰拱"形砌体结构,该结构初次失稳和周期性失稳造成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老顶来压后,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趋于稳定,主要表现在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和塑性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2)综放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步距14.4~17.5 m,平均16.2 m,顶板来压动载系数1.81~2.04,平均1.92,顶板来压明显但较缓和。顶板来压期间支架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为其额定工作阻力的72.2%,选用ZF8600/18/35D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合理。研究结果可为义马矿区综放开采围岩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矿压显现 覆岩变形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开采上覆巨厚砾岩层变形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翟新献 赵晓凡 +2 位作者 涂兴子 李如波 卢德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3,共8页
放顶煤开采时上覆巨厚砾岩层垮落直接影响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了研究放顶煤开采上覆巨厚砾岩层变形移动规律,以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综放工作面特厚煤层及其上覆巨厚砾岩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放顶... 放顶煤开采时上覆巨厚砾岩层垮落直接影响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了研究放顶煤开采上覆巨厚砾岩层变形移动规律,以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综放工作面特厚煤层及其上覆巨厚砾岩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放顶煤开采时上覆巨厚砾岩层变形移动全过程。结果表明:(1)随着煤层开采,依据巨厚砾岩层裂隙场的特征,巨厚砾岩层变形移动和垮落的全过程分为下位和上位垮落过程,其中下位砾岩层初次断裂时垮落体形态为梯形,上位砾岩层断裂控制着地表的变形;(2)当工作面停采后,巨厚砾岩层裂隙演化发展具有较明显的时间效应;(3)下位砾岩层初次垮落步距650. 0 m,周期垮落步距175. 0 m,上位砾岩层初次垮落步距825. 0 m,地表下沉系数0. 267。研究结果可为耿村煤矿巨厚砾岩层下综放开采提供安全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放顶煤开采 巨厚砾岩层 变形移动 裂隙场 初次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煤八矿硐室围岩控制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翟新献 涂兴子 +3 位作者 李如波 李明远 李鹏远 郭春生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1-3,共3页
平煤八矿二水平轨道下山绞车房硐室,采用锚(索)网喷支护以后,硐室两帮开裂、顶板喷层脱落且底鼓严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硐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硐室围岩岩性差、地应力高和采动影响是造成硐室围岩收敛... 平煤八矿二水平轨道下山绞车房硐室,采用锚(索)网喷支护以后,硐室两帮开裂、顶板喷层脱落且底鼓严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硐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硐室围岩岩性差、地应力高和采动影响是造成硐室围岩收敛和底鼓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钢丝绳网锚杆支护-底板卸压槽-围岩注浆联合支护新方案,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硐室围岩变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 围岩变形 底鼓 卸压槽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转弯期间安全运行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新献 康全玉 +1 位作者 王福忠 涂兴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611,共6页
针对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三矿倾斜长壁工作面轨道斜巷的长运距、多转弯、超大坡度等条件,设计制造和安装了SQ-120/132P型无极绳牵引车连续运输系统,代替多部调度绞车串联运输系统,实现连续直达辅助运输。对轨道斜巷底板轨道的铺... 针对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三矿倾斜长壁工作面轨道斜巷的长运距、多转弯、超大坡度等条件,设计制造和安装了SQ-120/132P型无极绳牵引车连续运输系统,代替多部调度绞车串联运输系统,实现连续直达辅助运输。对轨道斜巷底板轨道的铺设质量提出基本要求;建立了弯道转弯时牵引列车受力分析理论模型;推导出转弯期间牵引车理论运行速度与牵引列车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随着牵引列车质量的增加,牵引车正常运行的速度将减小。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得到不同条件下牵引车合理运行速度。研究结论有助于无极绳连续运输系统安全性能的提高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绳牵引车 安全运行 轨道斜巷 超大坡度 多转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顶煤承载能力和支架工作阻力的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翟新献 苏承东 +1 位作者 李仕明 刘中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4-58,88,共6页
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是综放开采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顶煤力学性质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顶煤破坏时的强度满足主应力表示的莫尔-库仑强度准则。根据综放工作面顶煤体的受力特点,运用损伤力学应变等效原理,建立了综放工作面... 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是综放开采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顶煤力学性质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顶煤破坏时的强度满足主应力表示的莫尔-库仑强度准则。根据综放工作面顶煤体的受力特点,运用损伤力学应变等效原理,建立了综放工作面控顶距内顶煤体受力力学模型。从顶煤体承载能力的角度,研究综放面支架-顶煤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推出了支架工作阻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随顶煤强度的提高而增加的矿山压力显现。研究结论对综放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体 综放工作面 支架工作阻力 损伤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松软薄煤层刨煤机开采可刨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翟新献 李小军 李宝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24-428,444,共6页
依据目前国内外刨煤机开采实践,提出了煤层可刨性综合指标计算方法,将薄煤层可刨性划分为5类,即极易刨、易刨、一般、难刨和极难刨.根据曹窑煤矿坚硬顶板松软薄煤层地质条件和矿压显现规律,计算出薄煤层可刨性综合指标值,表明该薄煤层... 依据目前国内外刨煤机开采实践,提出了煤层可刨性综合指标计算方法,将薄煤层可刨性划分为5类,即极易刨、易刨、一般、难刨和极难刨.根据曹窑煤矿坚硬顶板松软薄煤层地质条件和矿压显现规律,计算出薄煤层可刨性综合指标值,表明该薄煤层的可刨性属于一般类型.最后优化出了薄煤层刨煤机开采设备配套方案,为曹窑煤矿进行刨煤机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刨煤机开采 可刨性 坚硬顶板 软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放顶煤支架在较薄厚煤层中应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新献 段现军 +3 位作者 康全玉 王庆武 冯忠印 陈永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24-28,共5页
炮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在河南乃至全国中型矿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炮面机械化程度低,而且存在较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针对红岭煤矿较薄厚煤层单体支柱炮放开采的地质条件,系统地观测了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分析计算了工作面来压步距、来... 炮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在河南乃至全国中型矿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炮面机械化程度低,而且存在较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针对红岭煤矿较薄厚煤层单体支柱炮放开采的地质条件,系统地观测了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分析计算了工作面来压步距、来压强度,以及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等有关参数.根据红岭煤矿开采煤层围岩属于易控制围岩,计算了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提出了取代目前炮采放顶煤开采的综放工作面配套设备方案.研究结论为今后红岭煤矿实施轻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和安全高效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薄厚煤层 炮采放顶煤工作面 工作阻力 单体液压支柱 轻型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 被引量:10
15
作者 翟新献 周英 郭文兵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煤炭工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因此,修订和完善采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采矿工程专业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煤炭工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因此,修订和完善采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2010年10月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家委员会的认证工作。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得到实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采矿工程专业 课程优化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工作面顶板岩层移动相似模拟研究 被引量:53
16
作者 翟新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67-1671,共5页
根据相似理论,以义马常村煤矿开采条件为地质原型,采用中比例相似材料模型进行重复试验,研究近距离煤层上层煤开采时顶板岩层移动特征,重点研究上层煤采后下层煤放顶煤开采时,垮落带高度和裂隙带层位的变化,揭示了“砌体梁”结构向高层... 根据相似理论,以义马常村煤矿开采条件为地质原型,采用中比例相似材料模型进行重复试验,研究近距离煤层上层煤开采时顶板岩层移动特征,重点研究上层煤采后下层煤放顶煤开采时,垮落带高度和裂隙带层位的变化,揭示了“砌体梁”结构向高层位的发展,以及“岩-矸”类拱结构的存在,说明了放顶煤工作面以静载荷为主、动载系数较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放顶煤工作面 岩层移动 相似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分层综放开采顶煤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翟新献 李仕明 +1 位作者 杜建鹏 李小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杨村煤矿走向长壁底分层放顶煤开采具体地质条件,利用深基观测孔系统地观测了距煤层底板不同高度的煤层,以及顶板垮落岩层的位移与工作面煤壁距离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综放面顶煤始动点位置,以及煤壁前后方顶煤运移规律.将顶煤沿工作... 针对杨村煤矿走向长壁底分层放顶煤开采具体地质条件,利用深基观测孔系统地观测了距煤层底板不同高度的煤层,以及顶板垮落岩层的位移与工作面煤壁距离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综放面顶煤始动点位置,以及煤壁前后方顶煤运移规律.将顶煤沿工作面推进方向依次划分为原岩应力区、弹性区、塑性区和散体区4个变形分区,实测了得到了各个分区范围,其中在塑性区内顶煤处于顶煤体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的峰后区,顶煤体属于损伤变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顶煤 运移规律 底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开切巷锚梁网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翟新献 白占芳 孙玉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282-287,共6页
义马耿村煤矿综放工作面开采易自燃煤层,采用开切巷沿煤层顶板布置.为此首先对开切巷锚梁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对巷道顶板围岩进行了深基点位移观测,同时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巷道两帮进行了松动圈测定,在此基础上讨... 义马耿村煤矿综放工作面开采易自燃煤层,采用开切巷沿煤层顶板布置.为此首先对开切巷锚梁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对巷道顶板围岩进行了深基点位移观测,同时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巷道两帮进行了松动圈测定,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大断面巷道锚杆与围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最后说明了锚梁网支护效果.本研究成果对大断面巷道锚梁网支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开切巷 锚梁网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斜井变形破坏与煤柱之间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翟新献 杨小林 曾宪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共3页
针对千秋煤矿暗斜井穿岩巷道的特点、采动对暗斜井的影响状况 ,阐述了暗斜井在保护煤柱固定支承压力作用下 ,利用拱形可缩性金属支架、锚喷网支护进行一、二次大修的过程。利用围岩有效载荷系数 ,解释了暗斜井变形破坏机理 ,最后指出了... 针对千秋煤矿暗斜井穿岩巷道的特点、采动对暗斜井的影响状况 ,阐述了暗斜井在保护煤柱固定支承压力作用下 ,利用拱形可缩性金属支架、锚喷网支护进行一、二次大修的过程。利用围岩有效载荷系数 ,解释了暗斜井变形破坏机理 ,最后指出了大面积卸压是保持暗斜井长期稳定的经济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斜井 煤柱 变形破坏 大面积卸压 锚喷网支护 金属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煤层采区上山与煤柱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翟新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根据平煤集团八矿多煤层开采地质条件 ,实测了各煤层移动支承压力显现 ,以及固定支承压力显现 ,指出巷道围岩有效载荷系数升高是底板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 ;研究了两侧采空时采区上山合理煤柱宽度 ,以及采区内不同煤组上山的布置问题 ... 根据平煤集团八矿多煤层开采地质条件 ,实测了各煤层移动支承压力显现 ,以及固定支承压力显现 ,指出巷道围岩有效载荷系数升高是底板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 ;研究了两侧采空时采区上山合理煤柱宽度 ,以及采区内不同煤组上山的布置问题 .研究成果对深部开采多煤层采区上山布置具有指导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 采区上山 支承压力 围岩 有效载荷系数 底板 变形破坏 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