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基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载文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耿敬北 徐以中 陈子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3,共6页
本文基于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内涵、起源与发展、国内与国际语境,从历年刊文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视角对迄今为止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关于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载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呈总体上升... 本文基于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内涵、起源与发展、国内与国际语境,从历年刊文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视角对迄今为止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关于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载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研究内容呈多维度特征,但广度与深度较欠缺;研究理论基础广泛;实证研究偏少,但逐年上升;本土创新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以高校外语教学要素为主。总体而言,国内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针对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未来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外语教学 综述 外语类核心期刊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话语跨学科研究述评 被引量:7
2
作者 耿敬北 陈子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4-97,107,共5页
信息科技的发展促生了诸多新兴多模态话语形式,这些话语的纷繁与复杂使得多模态话语的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目前为止,多模态话语跨学科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虽然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社会符号学、交互社会学、认知科学、人类学、民族学、传... 信息科技的发展促生了诸多新兴多模态话语形式,这些话语的纷繁与复杂使得多模态话语的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目前为止,多模态话语跨学科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虽然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社会符号学、交互社会学、认知科学、人类学、民族学、传播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融合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暴露出跨学科研究维度不够宽广、研究深度欠缺、实证研究较少、跨学科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滞后、国内研究匮乏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建议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与多模态话语研究相关的跨学科团队建设和跨学科人才培养,重视微观研究与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研究 跨学科 融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耿敬北 韩青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2-66,共5页
具身认知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儿童语言习得有着紧密的关联,基于此对江苏省某市市区5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小学生身体被禁锢于狭小的活动空间,英语课堂缺乏丰富的具身教学活动。根据调查结果和具身认知观,构建... 具身认知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儿童语言习得有着紧密的关联,基于此对江苏省某市市区5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小学生身体被禁锢于狭小的活动空间,英语课堂缺乏丰富的具身教学活动。根据调查结果和具身认知观,构建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式的小学英语教学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小学英语 教学模式 身体 教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构建研究——以纪录片《孔子》(国际版)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耿敬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8-54,共7页
基于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语言、思维与文化障碍,结合视觉文化和新媒体时代语境,文章运用多模态语篇理论构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探索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并从跨文化语境、文化体系转换、... 基于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语言、思维与文化障碍,结合视觉文化和新媒体时代语境,文章运用多模态语篇理论构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探索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并从跨文化语境、文化体系转换、跨文化叙事转换、跨文化模态转换、跨文化多模态语篇设计、语篇跨文化传播媒介选择等层面分析了纪录片《孔子》(国际版)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构建过程,旨在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典籍 跨文化传播 多模态语篇 纪录片《孔子》(国际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词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5
5
作者 耿敬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4-57,共4页
鉴于中国古典诗词特殊的语言形式和审美内涵、对外翻译难、西方对中国文化误读、中西方审美差异等因素使中国古典诗词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文章提出了中国古典诗词多模态语篇构建、中西方相关诗词对比分析与同步出版、诗词与中国其他... 鉴于中国古典诗词特殊的语言形式和审美内涵、对外翻译难、西方对中国文化误读、中西方审美差异等因素使中国古典诗词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文章提出了中国古典诗词多模态语篇构建、中西方相关诗词对比分析与同步出版、诗词与中国其他文化融合、诗词跨文化传播的选择性、诗词跨文化传播渠道的拓宽等多个出路,希望能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出跨文化传播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跨文化传播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外语学习中冒险精神及外语教学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耿敬北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外语学习中,冒险精神与自我语言意识、自信心、自尊心、师生关系及学习动机紧密相关。它对外语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但又并非是简单的线形关系。有关这些方面的分析对相关外语教学策略的运用将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外语学习 冒险精神 因素 外语教学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小城市语言环境建设与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耿敬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6-68,共3页
在城市交流频繁、人口流动加快、网络交际全面进入城市生活的新时期,中小城市的语言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当前中小城市语言环境建设方面,老问题依然存在,新问题不断涌现。针对老问题,中小城市语言环境建设应提升语言意识、实... 在城市交流频繁、人口流动加快、网络交际全面进入城市生活的新时期,中小城市的语言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当前中小城市语言环境建设方面,老问题依然存在,新问题不断涌现。针对老问题,中小城市语言环境建设应提升语言意识、实施柔性规范、完善监督与评估体制、循序渐进多层次规划。针对新时期中小城市在网络用语、外来务工人员语言状况、外语服务能力、地方方言的继承和使用等方面存在的新问题,应采取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切合中小城市语言环境现状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小城市 语言环境 建设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诗歌美学批评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以爱伦·坡诗歌《致海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耿敬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08-113,共6页
英美诗歌呈现出视觉、听觉、嗅觉、动觉等多种感官上的美感,具有明显的多模态性,继而使英美诗歌美学批评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成为可能。文章通过构建英美诗歌语篇多模态分析框架,以爱德加·爱伦·坡的《致海伦》为例,从诗歌语篇的... 英美诗歌呈现出视觉、听觉、嗅觉、动觉等多种感官上的美感,具有明显的多模态性,继而使英美诗歌美学批评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成为可能。文章通过构建英美诗歌语篇多模态分析框架,以爱德加·爱伦·坡的《致海伦》为例,从诗歌语篇的语境层、内容层和表达层对诗歌产生的语境、诗歌文字模态的意义功能、诗歌文本内外呈现出的多模态特征以及诗歌的模态关系进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和阐释。诗歌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是从跨学科视角对英美诗歌研究的一次拓展性探索,希望本研究范式能够对英美诗歌批评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诗歌 美学批评 多模态语篇分析 《致海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视域下音乐表意功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耿敬北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85-87,共3页
多模态语篇分析中,语言符号的三大元功能和图像符号的视觉语法被广泛应用,听觉语法研究涉及较少。在多模态视域下,文章分别从交际、认知、语言元功能三个视角对音乐的交际功能进行分析,发现音乐交际和认知过程呈现多模态化特征,同时也... 多模态语篇分析中,语言符号的三大元功能和图像符号的视觉语法被广泛应用,听觉语法研究涉及较少。在多模态视域下,文章分别从交际、认知、语言元功能三个视角对音乐的交际功能进行分析,发现音乐交际和认知过程呈现多模态化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三大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音乐 交际 认知 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对西方诗歌的接受看中国诗词对外传播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敬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0-133,138,共5页
中国从国外引进西方诗歌并非是完全被动和盲目的,也是学习西方语言、国内近代思潮发展和美学发展需要,是在意识形态、制度的操控下有意识、有选择的译介和学习过程。中国诗词文化对外传播过程却没有国外诗歌在国内传播那么顺利,根本原... 中国从国外引进西方诗歌并非是完全被动和盲目的,也是学习西方语言、国内近代思潮发展和美学发展需要,是在意识形态、制度的操控下有意识、有选择的译介和学习过程。中国诗词文化对外传播过程却没有国外诗歌在国内传播那么顺利,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接受心理、语言学习、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的不对称性。我们需在中外诗词文化融合、国际汉语推广、诗词国际传播媒体开发、诗词对外传播的政府间和民间交流诸多方面下功夫,寻找和修正中国诗词对外传播的路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诗歌 中国诗词 对外传播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英语词汇与语法的语体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耿敬北 《钦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2-45,共4页
法律英语是普通法国家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逐步形成的自己所特有的表达模式和规范,它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法律英语不仅难在普通词、专业术语词、外来词、古旧词混杂,同义词、近义词堆砌;而且句子冗长,概念复杂。
关键词 法律英语 词汇 语法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生态空间规划及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敬北 陈子娟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分析了大运河生态功能特征以及保障措施,针对大运河宿迁段生态环境存在的河道污染严重、生态空间被挤占、存在滥捕、滥砍、滥伐现象等问题,结合自然生态空间、人文生态空间、经济生活空间,探讨了大运河宿迁段生态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大运河宿迁段 生态空间 生态功能 规划与建设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城市公共标识翻译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耿敬北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8期155-156,共2页
根据对中小城市N市公共标识的翻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N市公共标识的翻译主要存有外文的拼写、语法、语用、拼音化、翻译缺失等问题,以及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外语翻译人才质量差、缺乏翻译标准与规范、以及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诸... 根据对中小城市N市公共标识的翻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N市公共标识的翻译主要存有外文的拼写、语法、语用、拼音化、翻译缺失等问题,以及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外语翻译人才质量差、缺乏翻译标准与规范、以及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因素。并鉴于以上问题,对N市公共标识外语翻译的优化进行了相关策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公共标识 翻译现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权势和等同关系看“小姐”一词在社会称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敬北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7-58,共2页
称谓语是说话人用来称呼与其对话者的用语。"小姐"一词是当代汉语语言生活中的一个极为常见的称谓语,因此在"权势"和"等同"语义对立模式基础上,分析"小姐"称谓语的历史演化、语用特点以及交际... 称谓语是说话人用来称呼与其对话者的用语。"小姐"一词是当代汉语语言生活中的一个极为常见的称谓语,因此在"权势"和"等同"语义对立模式基础上,分析"小姐"称谓语的历史演化、语用特点以及交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语 小姐 权势 等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外语教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敬北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0-51,68,共3页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是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和重构,它为拓宽外语教学思路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背景,提出外语教学的平等开放性、整体生态性、自组织性、人本主义、开放性评价体系原则,试图探索新的外语教学途径。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课程理论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听力理解的多模态认知模式研究
16
作者 耿敬北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5-58,共4页
多模态听力理解的认知模式是通过多模态的认知加工,构建能够减轻认知负荷的多模态心理情景。二语听力理解的多模态认知模式与传统听力认知模式相比,可以显著促进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提高听力成绩。
关键词 二语听力理解 多模态认知模式 心理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论英语中情态隐喻的功能探究
17
作者 耿敬北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144-146,共3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把隐喻式从类别上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情态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人际语法隐喻中的情态隐喻,进而探讨情态隐喻研究在社论英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把隐喻式从类别上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情态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人际语法隐喻中的情态隐喻,进而探讨情态隐喻研究在社论英语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论英语 语法隐喻 情态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区提示标识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与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子娟 耿敬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8-41,133,共14页
我国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景区标识的规范性问题,而景区标识设计合理与否又与景区的服务水平和人文关怀密切相关。其中景区提示标识设计就存在图文关系不合理、措辞生硬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语言元功能与图像视觉语法理论,对景区4类... 我国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景区标识的规范性问题,而景区标识设计合理与否又与景区的服务水平和人文关怀密切相关。其中景区提示标识设计就存在图文关系不合理、措辞生硬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语言元功能与图像视觉语法理论,对景区4类提示标识语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标识的交际本质是标识构建者与游客之间的人际交际,需遵循礼貌和劝说原则;4类标识中的第一类提示标识更能体现语言元功能,符合图像视觉语法。本文又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从语篇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和多模态语篇交际的心理认知机制两个视角对第一类景区标识模态间的协同与关联机制做了进一步分析,证实了第一类标识多模态语篇构建符合心理认知机制,能够较好地实现语篇交际意图。依据对4类标识语篇的对比分析和第一类标识心理认知分析,本文还提出了景区提示标识的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提示标识 多模态语篇分析 元功能 视觉语法 心理认知机制 构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多模态话语分析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子娟 耿敬北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72-77,共6页
从历年刊文量、研究内容等视角对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载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多模态话语分析刊文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研究对象涉及语类广泛,研究内容呈多维度特征,但存在重复研究、研究不足、研究空白、国外理论... 从历年刊文量、研究内容等视角对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载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多模态话语分析刊文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研究对象涉及语类广泛,研究内容呈多维度特征,但存在重复研究、研究不足、研究空白、国外理论评述和应用性研究多本土化研究少等特征,总体而言,中国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还处于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多模态话语分析 回顾 展望 外语类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及其语体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子娟 耿敬北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7-69,134,共4页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名词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出发点,着重阐述法律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及其语体特征,有助于理解法律英语的规律性,促进法律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提高有关人员阅读普通法国家的法律原文和对该法系法律进行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 法律英语 名词化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