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棕榈酰转移酶修饰的NOD2在小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中的作用
1
作者 周程继 唐勇 +4 位作者 江朋 胡周全 卫伟 王国安 付晓飞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804-809,共6页
目的探讨棕榈酰转移酶(ZDHHC5)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在小鼠心肺复苏(CPR)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4只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ZDHHC5-si组和NOD2-si组,每组6只。空白组无需任何处理,其余3组进行CPR造模。CPR造... 目的探讨棕榈酰转移酶(ZDHHC5)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在小鼠心肺复苏(CPR)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4只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ZDHHC5-si组和NOD2-si组,每组6只。空白组无需任何处理,其余3组进行CPR造模。CPR造模前ZDHHC5-si组和NOD2-si组小鼠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ZDHHC5 siRNA和NOD2 siRNA。改良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NSS)评估各组造模后24 h、48 h和72 h的神经功能。72 h后采集血液标本和脑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脑组织ZDHHC5和NOD2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比色法及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别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Cleaved Caspase-3、ZDHHC5及NOD2的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脑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TUNEL染色病理切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其他3组mNSS评分,IL-1β、TNF-α、IL-6、MDA和MPO的表达水平,Cleaved Caspase-3、ZDHHC5和NOD2的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脑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加重。与对照组比较,ZDHHC5-si组和NOD2-si组上述指标降低(P<0.05),脑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减轻。与NOD2-si组比较,ZDHHC5-si组上述指标降低(P<0.05),脑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进一步减轻。结论在小鼠CPR模型中,NOD2受ZDHHC5的调控后可产生棕榈酰化修饰的NOD2,进而促使炎性因子释放并引起神经细胞凋亡,损伤脑组织并影响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脑损伤 脂化作用 神经保护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 棕榈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及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晓晶 胡周全 +2 位作者 虎琼华 崔巍 张鸣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0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迁移率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样本HMGB...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迁移率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样本HMGB1、PCT水平,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根据患者28 d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对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行回归分析。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275,P=0.019);PCT与APACHEⅡ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469,P<0.001);生存组HMGB1、PCT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Alb、HMGB1、PCT是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lb与HMGB1、PCT均呈负相关(r=-0.398、r=-0.274,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PCT水平不仅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迁移率蛋白-1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评估效力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周全 江朋 +2 位作者 唐勇 徐宝丽 张蜀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99-704,共6页
目的 探究入院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及溶栓后即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并接受... 目的 探究入院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及溶栓后即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评估效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就诊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急诊入院时NIHSS评分、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以及入院时实验室资料,并计算入院时SII。根据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入院时SII、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对患者短期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评估效力。结果 共纳入213例患者,其中预后不良者8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距溶栓时间、入院时尿酸、入院时SII、入院后空腹血糖、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是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SII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15,灵敏度为55.7%,特异度为84.0%;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66,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2.8%;入院时SII联合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75,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77.6%,阳性预测值为72.5%,阴性预测值为87.4%。入院时SII与急诊入院时NIHSS评分、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入院时SII能预测AIS患者溶栓治疗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与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联合可提高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