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张平 杨朴 +3 位作者 陈国强 常永乾 胡延林 孙辉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3期267-268,275,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 目的 探讨基于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的针对性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进食情况、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2组的间接吞咽测试、直接吞咽测试GUSS评分、EAT-10评分、SWAL-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2组的间接吞咽测试与直接吞咽测试GUS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的EAT-10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11.97,P值均<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结论 基于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的针对性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饮食情况,改善生存质量,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针对性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在髌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延林 杨朴 +5 位作者 陈国强 段庆华 孙辉 宋玉佩 鲁娟娟 薛芬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 目的:观察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和随访3个月后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ADL评分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O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DL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可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膝关节活动度,还可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 膝关节活动度 ADL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学与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延林 虞冬辉 +1 位作者 金小红 胡焕娣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学与事件相关电位 (P30 0 )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 3 0例观察高压氧治疗与一般治疗前后 ,用认知能力甄别检查法 (CCSE)、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 (ADAS)作神经心理学测试后 ,...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学与事件相关电位 (P30 0 )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 3 0例观察高压氧治疗与一般治疗前后 ,用认知能力甄别检查法 (CCSE)、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 (ADAS)作神经心理学测试后 ,再做听觉Oddball序列研究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ERPs)的P3成分进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高压氧 (HBO)治疗血管性痴呆的CCSE、ADAS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P3潜伏期 (P3PL) ,P3波幅 (P3AMP)差异显著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血管性痴呆 神经心理学 事件相关电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延林 段庆华 +1 位作者 薛芬 宋玉佩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究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究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有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智能精神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延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8期3400-340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治疗,康复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治疗,康复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ADL、NIHSS评分以及G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康复治疗组[(56.89±9.75)分比(39.25±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NIHSS评分为(3.01±2.02)分,低于对照组的(4.62±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GST水平高于对照组[(19.11±7.36)分比(16.89±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ST水平,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训练 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神经缺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延林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3期367-368,共2页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发病率较高的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呕吐、昏迷、偏瘫。偏瘫患者轻者尚能活动,但步伐不稳,易摔倒,严重患者丧失生活能力,一般卧床不起。...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发病率较高的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呕吐、昏迷、偏瘫。偏瘫患者轻者尚能活动,但步伐不稳,易摔倒,严重患者丧失生活能力,一般卧床不起。偏瘫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按照肌力分级,轻瘫为4~5级,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不完全性瘫痪为2~4级,影响部分日常生活,全瘫0~1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目前偏瘫患者的病因较为复杂,基本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联,而偏瘫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康复治疗和护理,本研究分析神经松动术对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做比较,取得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疾病 偏瘫患者 血管阻塞 意识障碍 脑部血管 作业治疗 轻瘫 常见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在诊断早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的价值
7
作者 胡延林 刘忠和 +1 位作者 李秀英 金小红 《咸宁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57-159,共3页
检测30例糖尿病患者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22例(占70.33%)。并对神经传导速度与年龄、病程、空腹血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提示MCV、SCV与早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密切相关性。
关键词 运动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诊断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国强 王亚 +3 位作者 孙辉 杨朴 鲁娟娟 胡延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963-4966,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β、核因子(NF)-κB、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动态... 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β、核因子(NF)-κB、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干扰电、超短波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法联合牵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评价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情况。使用表面肌电仪检测并记录患者左右两侧的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采集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和血浆,检测血清HMGB1、IL-1β、NF-κB浓度,血浆血栓素B2浓度。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VAS明显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右侧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明显低于左侧(P<0.01);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1);其中各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干扰电、超短波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联合检测可用于预测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动态关节松动术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1Β 核因子ΚB 血栓素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启军 胡延林 +1 位作者 都兴锋 李世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5-339,共5页
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仪器设备、测量装置及20余年的数据处理过程和体会.利用桥梁基础勘察、隧道工程勘察两个应用实例,论述了新老高密度电阻率观测系统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结论是针对不同项目的勘查地质任务,要采用不同的测... 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仪器设备、测量装置及20余年的数据处理过程和体会.利用桥梁基础勘察、隧道工程勘察两个应用实例,论述了新老高密度电阻率观测系统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结论是针对不同项目的勘查地质任务,要采用不同的测量装置施工.多年来工作成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查中具有仪器轻便、施工便捷、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成果可信等优势,是工程勘查领域一种可行有效的勘查方法.文中也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A-MN-B装置 桥基、隧道勘查及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植入变性骨骼肌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月楼 胡延林 陈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172-3173,T001,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血管的变性骨骼肌桥接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40只日本大耳白兔左侧面神经上颊支缺损10mm为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B两组,A组用血管植入的自体变性骨骼肌修复,B组作为对照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结果:术后6个月电生... 目的:探讨植入血管的变性骨骼肌桥接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40只日本大耳白兔左侧面神经上颊支缺损10mm为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B两组,A组用血管植入的自体变性骨骼肌修复,B组作为对照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结果:术后6个月电生理检测:A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NAP)(920±436)μV,振幅积分(NAPA)(0.79±0.14)mV·ms,而B组NAP(1103±486)μV,NAPA(0.93±0.26)mV·ms,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神经传导速度(NCV)(32.6±4.3)m/s,而B组NCV(42.5±5.7)m/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肌桥中段再生神经纤维图像分析:A组神经纤维总数(4042±719)条和神经纤维密度(15.2±1.9)%,B组相应指标分别是(4481±689)条和(16.4±2.1)%,两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植入自体变性骨骼肌可有效引导神经再生并修复面神经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植入 变性骨骼肌 修复 面神经缺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薛芬 鲁娟娟 +3 位作者 陈国强 孙辉 胡延林 宋玉佩 《全科护理》 2018年第16期1977-1979,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脑卒中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脑卒中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吞咽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改善脑卒中病人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变性骨骼肌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月楼 胡延林 吴红年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45-46,T005,共3页
目的 探讨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2 2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自体变性骨骼肌组 ,采用自体变性骨骼肌修复兔面神经上颊支 8mm缺损 ,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组和对照组。并进行电生理、形态学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 术后 2 0周自体变... 目的 探讨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2 2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自体变性骨骼肌组 ,采用自体变性骨骼肌修复兔面神经上颊支 8mm缺损 ,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组和对照组。并进行电生理、形态学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 术后 2 0周自体变性骨骼肌组面神经缺损获修复 ,其再生神经的形态和电传导功能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变性骨骼肌 修复 面神经缺损 实验 自体神经移植 电生理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变性骨骼肌对面神经缺损的修复(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月楼 胡延林 吴红年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64-165,共2页
背景:面神经缺损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采用较多的有带蒂颈肌移植术和自体神经移植术等修复面神经缺损,恢复面肌的功能,但上述方法均有其缺点和局限性,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寻求一种新的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材料是目前研究... 背景:面神经缺损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采用较多的有带蒂颈肌移植术和自体神经移植术等修复面神经缺损,恢复面肌的功能,但上述方法均有其缺点和局限性,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寻求一种新的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自体变性骨骼肌替代神经材料对面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面神经功能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的解剖学教研室和神经科。材料:实验于2002-04/09在咸宁医学院神经组化研究室进行。选择日本大耳白兔22只,随机分为3组:A组8只以自体变性骨骼肌移植修复,B组8只以自体神经移植修复,C组6只作为正常对照。方法:22只日本大耳白兔左侧面神经上颊支缺损8mm为模型,术后20周分别对各组实验动物的上颊支神经(含移植体)及其支配的面肌进行电生理学检测及形态学图像观测。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电生理检测结果和形态学观察。结果:电生理学检测:在神经干动作电位,面肌复合动作电位,神经传导速度3项对应指标的组间比较,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形态学图像分析:神经纤维数:A组(2559±1683)条,B组(2658±1295)条,C组(3253±1564)条;神经纤维直径:A组(4.01±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再生 骨骼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置管管饲法配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芬 杨付莲 +1 位作者 鲁娟娟 胡延林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6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口腔置管结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入住本科室的3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按照医嘱给予胃管鼻饲留... 目的探讨间歇口腔置管结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入住本科室的3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按照医嘱给予胃管鼻饲留置饮食或给予间歇置管管饲法,并给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口间歇置管管饲法配合球囊扩张术,同时给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歇口腔置管结合球囊扩张术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置管管饲法 球囊扩张术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国强 胡延林 +2 位作者 宋玉佩 王杨 雪芬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8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综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综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通过吞咽功能评估表(SSA)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周、4周、8周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吞咽障碍SS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SSA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此外观察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8.57%(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54.29%(19/3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综合康复训练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的行为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延林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6年第5期86-88,共3页
行为控制、强调人的内在因素、大学生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青年人.如何运用行为科学的规律去分析、研究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行为,是高等院校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大学生 行为控制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行为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智慧实验室的建设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艳姣 王海军 胡延林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140-146,共7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中存在信息孤岛、管理难度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提出了智慧实验室建设目标和思路。通过构建智慧物联网、整合智慧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虚实融合的智慧教学空间,构建基于大数... 针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中存在信息孤岛、管理难度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提出了智慧实验室建设目标和思路。通过构建智慧物联网、整合智慧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虚实融合的智慧教学空间,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价体系等智慧实验室建设实践,推进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效率和利用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实时全面的数据支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智慧实验室 物联网 大数据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塌陷区的探测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启军 胡延林 +1 位作者 都兴锋 林向东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7期66-68,共3页
白山市杨树林煤矿附近的采空塌陷区,已对南侧铁路的正常运行构成危害,需对其进行治理,为此选用瞬变电磁法探测该采空塌陷区的范围。根据该区的施工条件,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中心回线装置进行探测,其施工参数为发射回线边长50m;... 白山市杨树林煤矿附近的采空塌陷区,已对南侧铁路的正常运行构成危害,需对其进行治理,为此选用瞬变电磁法探测该采空塌陷区的范围。根据该区的施工条件,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中心回线装置进行探测,其施工参数为发射回线边长50m;接收回线边长5m、20匝、接收线框面积500m2;供电电流50A,采样率为4μs。共布设测线3条,其中2条平行铁路,线距25、点距10m;一条垂直铁路,点距25m。依据其1线、2线及3线TEM等视电阻率剖面图的低阻异常,判定该采空塌陷区在2线的在590~710m及3线的0~125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中心回线 采空塌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活断层控制性浅层地震探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海鹰 屈学贤 +3 位作者 都兴峰 胡延林 刘益永 王力斌 《吉林地质》 2007年第3期48-52,共5页
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干扰和震源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采用了横波、纵波联合探测的方法。对野外数据采集横波激发采用了150 kg冲击锤的机械震源多次叠加,纵波激发采用了Bidirectional,TRacToR9030型3T可控震源多次... 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干扰和震源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采用了横波、纵波联合探测的方法。对野外数据采集横波激发采用了150 kg冲击锤的机械震源多次叠加,纵波激发采用了Bidirectional,TRacToR9030型3T可控震源多次叠加,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断层 地震探测方法 可控震源 垂直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启军 林向东 +1 位作者 胡延林 都兴锋 《吉林地质》 2009年第2期99-101,共3页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的基本原理及井下施工技术。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对解决巷道掘进迎头方向的水害隐患及确保巷道安全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勘查手段,可以为煤矿地质保障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 超前探测 掘进迎头 重叠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