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发展高性能穷人计算机——记者胡永生对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的专访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永生 《计算机与农业》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高性能计算机影响到各行各业。当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万亿次,100万亿次,乃至1000万亿次时,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将进入一个更高级阶段。中国如何发展计算机事业,令人关注。为此科技日报记者胡永生对李国杰先生进行专访,对发展战略有全面论... 高性能计算机影响到各行各业。当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万亿次,100万亿次,乃至1000万亿次时,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将进入一个更高级阶段。中国如何发展计算机事业,令人关注。为此科技日报记者胡永生对李国杰先生进行专访,对发展战略有全面论述。为有利农业领域专家和读者对这方面的了解,特转发此文主要内容,扩大宣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 运算速度 PC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积分换元法视角下的连续卷积公式
2
作者 胡永生 《高等数学研究》 2025年第2期4-9,共6页
主要研究如何从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中借力,在二重积分换元法的视角下,认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有关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所涉及的卷积公式这一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卷积公式的来由,进而熟练掌握使用卷积公式来处理相关问题.
关键词 二重积分 换元法 二维随机变量 雅可比行列式 卷积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数字素养教育:实践进展、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2023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论坛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永生 刘畅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
文章基于“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主题论坛上26位专家的发言要旨,采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图书馆参与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意义、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的实践进展。结果表明,学者关注的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热点问题包括... 文章基于“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主题论坛上26位专家的发言要旨,采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图书馆参与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意义、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的实践进展。结果表明,学者关注的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热点问题包括科研素养、数字学术服务和数字脱瘾等。结合政策举措,预判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依托人工智能素养内容框架开展教学设计;善用技术工具拓展AIGC教学方式;重视数字伦理和社会责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教育 人工智能素养 数字伦理 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in条件下奇摄动单边界层问题的初值方法
4
作者 胡永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研究初值方法在处理奇摄动Robin单边界层问题中的应用.该方法建立在奇摄动边界层理论基础上,可以用于解决具有单侧边界层现象的奇摄动两点边值问题.首先将给定的奇摄动两点边值问题转化为三个一阶初值问题,再将所得到的三个初值问题分... 研究初值方法在处理奇摄动Robin单边界层问题中的应用.该方法建立在奇摄动边界层理论基础上,可以用于解决具有单侧边界层现象的奇摄动两点边值问题.首先将给定的奇摄动两点边值问题转化为三个一阶初值问题,再将所得到的三个初值问题分别求解,最后得到原问题的近似,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所得到的近似解能与精确解、数值解达到较好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摄动 单边界层 Robin边界条件 初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40年变迁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如花 胡永生 石乐怡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5,共7页
40年来,武汉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经历了文献检索课萌芽与探索阶段、文献检索课与计算机信息检索课共存互补阶段、计算机信息检索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型及发展阶段和信息素质教育向数字素养教育转型及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其发展源于国家政... 40年来,武汉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经历了文献检索课萌芽与探索阶段、文献检索课与计算机信息检索课共存互补阶段、计算机信息检索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型及发展阶段和信息素质教育向数字素养教育转型及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其发展源于国家政策牵引、专业框架指导、师生需求驱动、新兴技术赋能四个方面的动因,其发展经验主要体现在开展馆院(系)合作、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元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内容拓展、重视课程资源建设、推进信息素养教学研究等方面。未来,武汉大学图书馆将开展更加广泛的数字素养教育合作,强化多元场景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质教育 数字素养教育 文献检索 武汉大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在功能神经外科的应用
6
作者 高润石 张国君 +3 位作者 王雪原 王秀梅 遇涛 胡永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5-531,共7页
研究背景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检查在功能神经外科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临床对这些复杂数据的管理有所欠缺。本研究尝试建立一套可行的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并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规范临床诊疗流程、分析影... 研究背景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检查在功能神经外科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临床对这些复杂数据的管理有所欠缺。本研究尝试建立一套可行的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并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规范临床诊疗流程、分析影像学数据产生节点及梳理数据流动线路、建立存储命名规则,以及搭建存储服务器、培训专业人员等措施,设计并应用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以术前结构序列、其他术前影像、电极术后CT、电极重建、术后CT/MRI共5类数据的归档率作为主要评估指标,以数据归档消耗的总人·时和每例病例消耗的平均人·时作为次要评估指标。结果未进行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对照组,64例)的情况下,总人力消耗为192人·时,平均为3人·时/例;进行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数据管理组,50例)的情况下,总人力消耗84人·时,平均为1.68人·时/例。数据管理组术前结构序列[100%(50/50)对32.81%(21/64);χ^(2)=11.383,P=0.001]、其他术前影像[96%(48/50)对26.56%(17/64);χ^(2)=13.839,P=0.000]、电极术后CT[96%(48/50)对32.81%(21/64);χ^(2)=10.409,P=0.001]、电极重建[96%(48/50)对32.81%(21/64);χ^(2)=10.409,P=0.001]、术后CT/MRI[96%(48/50)对15.63%(10/64);χ^(2)=22.169,P=0.000]数据归档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设计契合临床的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合理设置数据收集和归档节点,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归档率,节约人力资源,保障临床数据的完备存储和临床诊疗的顺畅运行,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神经成像 电子数据处理 卫生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颅颈肌张力障碍的长期与短期随访疗效比较
7
作者 赵倬翎 任志伟 +2 位作者 胡永生 张国君 李建宇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45-250,256,共7页
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颅颈肌张力障碍(CCD)患者的长期与短期疗效的差异情况。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GPi DBS的24例难治性颅颈肌张力障碍患者,使用Burke-Fahn-Ma... 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颅颈肌张力障碍(CCD)患者的长期与短期疗效的差异情况。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GPi DBS的24例难治性颅颈肌张力障碍患者,使用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BFMDRS)评估肌张力障碍的严重程度和残疾情况。BFMDRS评分在术前、术后6个月和最近一次随访三个时间点分别进行评估。结果16例患者的初始症状为眼睑痉挛,7例患者表现为痉挛性斜颈,只有1例患者表现为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平均随访时间为(37.5±23.5)个月(6~84个月)。3个时间点的BFMDRS-M总分平均分别为13.3±9.4、5.0±4.7(改善率为55.3%,P<0.01)、4.5±3.6(改善率为56.6%,P<0.01)。5例(20.8%)患者的手术效果评级为差(BFMDRS评分改善率<30%)。结论GPi DBS治疗难治性CCD具有长期疗效,但临床结果并不稳定,整体改善较为有效。对于患有特定类型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可能会考虑GPi以外的靶点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颈肌张力障碍 苍白球内侧部 脑深部电刺激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止痛手术治疗中枢性疼痛 被引量:20
8
作者 胡永生 李勇杰 +4 位作者 石长青 张宇清 朱宏伟 马凯 张晓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脑立体定向止痛手术治疗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CP)的临床应用。方法:CP患者12例,包括丘脑或桥脑梗塞6例、丘脑出血2例、丘脑坏死1例、脊髓损伤或病变3例。局麻下行单纯毁损右侧中脑脊髓丘脑束1例、左侧丘脑腹后外侧核(theven... 目的:研究脑立体定向止痛手术治疗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CP)的临床应用。方法:CP患者12例,包括丘脑或桥脑梗塞6例、丘脑出血2例、丘脑坏死1例、脊髓损伤或病变3例。局麻下行单纯毁损右侧中脑脊髓丘脑束1例、左侧丘脑腹后外侧核(theventralisposterolateralisnucleus,VPL)1例、双侧扣带回前部2例,联合毁损疼痛对侧中脑脊髓丘脑束或三叉丘系加双侧扣带回前部8例。采用视觉模拟尺(visualanalogscale,VAS)和McGill疼痛问卷量表(McGillpainquestion-naire,MPQ)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前后患者使用镇痛剂的种类和最大剂量。将术后不同时间的VAS、MPQ评分与术前的评分进行比较,采用小样本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1个月之内,11例止痛效果稳定,1例VPL毁损疼痛有所恢复,全部病例不再使用麻醉镇痛剂,VAS评分和MPQ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8例对侧中脑加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2例术后12周内疼痛加重,另6例术后6个月止痛效果满意,VAS评分和MPQ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均不服用麻醉镇痛剂。单纯VPL毁损术后6周疼痛加重;单纯中脑毁损术后第7周疼痛复发,单纯双侧扣带回前部毁损2例,分别于术后11周和8个月疼痛复发。结论:脑立体定向止痛手术对CP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中脑加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的效果好于单纯中脑、VPL核或扣带回前部毁损,超过1年的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疼痛 脑立体定向手术 中脑毁损术 扣带回切开术 脑立体定向 止痛效果 手术治疗 中脑脊髓丘脑束 VAS评分 扣带回前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脲-乙烯基聚合物复合水分散液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永生 陶勇 胡春圃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2,共4页
以蓖麻油、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GE 210)、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原料合成了聚氨酯脲-乙烯基聚合物(PUA)复合水分散液,并研究了这类水分散体系的粒子形态、流变性能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分别由蓖麻油以及蓖麻油与GE 2... 以蓖麻油、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GE 210)、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原料合成了聚氨酯脲-乙烯基聚合物(PUA)复合水分散液,并研究了这类水分散体系的粒子形态、流变性能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分别由蓖麻油以及蓖麻油与GE 210质量比为1/l合成的PUA分散液中的分散相呈现出较好的核壳结构,分散液的粘度较小,接近于牛顿流体,且体系的电位绝对值和临界聚沉浓度较大。由GE 210合成的PUA复合水分散液中未观察到规则的分散粒子,分散液的粘度较大,表现为假塑性流体,且对电解质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脲 乙烯基聚合物 复合水分散液 粒子形态 流变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后根入髓区毁损术对幻肢痛的治疗作用初探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永生 李勇杰 张晓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脊髓后根 治疗作用 幻肢痛 毁损术 顽固性疼痛 治疗方法 ROOT 文献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皮质电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永生 李勇杰 +3 位作者 陶蔚 张晓华 张宇清 李建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皮质电刺激术(motor cortex stimulation,MCS)治疗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方法脑卒中后疼痛9例,脊髓损伤后疼痛3例,幻肢痛2例。均行MCS治疗,同期植入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疗效。... 目的研究运动皮质电刺激术(motor cortex stimulation,MCS)治疗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方法脑卒中后疼痛9例,脊髓损伤后疼痛3例,幻肢痛2例。均行MCS治疗,同期植入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术后疼痛均不同程度减轻,1个月以内镇痛疗效较满意,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随访1-5年,多数病人镇痛效果出现波动,调整刺激参数后仍能获得镇痛疗效,疼痛较术前减轻10%-90%,脑卒中后疼痛的长期疗效要好于脊髓损伤后疼痛和幻肢痛。结论 MCS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疗效肯定、可调节等优点,术后刺激参数的调整对疗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 脑卒中后 疼痛 脊髓损伤后 幻肢痛 运动皮质电刺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推广策略 搭建互动平台——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推广服务创新 被引量:22
12
作者 胡永生 陆敏 张珈利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78,91,共4页
武汉大学图书馆建立有效的推广策略,系统策划推广内容;设计吉祥物"小布"作为图书馆代言人与读者互动,引导读者积极参与图书馆活动,形成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双赢格局。
关键词 推广策略 互动平台 武汉大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Th1/Th2平衡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永生 张庆林 +7 位作者 田志刚 魏海明 张建华 李刚 庞琦 王成伟 金澎 孙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细胞因子调节Th1/Th2平衡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IFN-γ+IL-4单抗或IL-4+IFN-γ单抗与脑胶质瘤细胞共同孵育,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并用MTT方法检测其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 目的研究外源性细胞因子调节Th1/Th2平衡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IFN-γ+IL-4单抗或IL-4+IFN-γ单抗与脑胶质瘤细胞共同孵育,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并用MTT方法检测其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脑胶质瘤细胞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强于Th1类(P<0.01),IFN-γ+IL-4单抗可以增强IFN-γ的表达,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IL-4+IFN-γ单抗则使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所增强,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也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结论外源性的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单抗可以调节Th1/Th2平衡,逆转Th2优势,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细胞 细胞因子 TH1/TH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TT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继发性内脏痛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永生 曹伯旭 +10 位作者 赵倬翎 杜涛 袁文茜 宋学军 刘小立 万有 樊碧发 韩济生 Aziz Q Giamberardino MA Barke A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1-405,共5页
慢性内脏痛(chronic visceral pain, CVP)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疾病,发病率高。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并没有对慢性内脏痛作出系统描述。慢性继发性内脏痛(chronic secondary visceral pa... 慢性内脏痛(chronic visceral pain, CVP)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疾病,发病率高。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并没有对慢性内脏痛作出系统描述。慢性继发性内脏痛(chronic secondary visceral pain, CSVP)是指继发于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等内脏器官的疾病或潜在疾病所产生的慢性疼痛,可因持续性的炎症、血管机制或机械因素所致,疼痛强度的变化不一定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完全一致。并且潜在疾病治愈后,慢性内脏痛可持续存在。本文介绍了ICD-11中关于慢性继发性内脏痛的新分类方法,该方法能够简化诊断过程,并有助于更准确地收集流行病学相关的数据。此外,新的分类能够促进慢性继发性内脏痛的个体化治疗,并激励相关科学研究。必须区分慢性继发性内脏痛与慢性原发性内脏痛,因为他们各自为独立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ICD-11 慢性疼痛 慢性内脏痛 慢性盆腔痛 慢性腹痛 慢性胸痛 慢性继发性疼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类细胞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不均衡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永生 张庆林 +7 位作者 田志刚 魏海明 李刚 庞琦 冯进波 许晓群 王成伟 孙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不均衡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IFN-γ、IL-2和IL-4、IL-6、IL-10、IL-13分别代表Th1和Th2类细胞因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基因在62例脑胶质瘤组织、4株脑胶质瘤细胞株...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不均衡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IFN-γ、IL-2和IL-4、IL-6、IL-10、IL-13分别代表Th1和Th2类细胞因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基因在62例脑胶质瘤组织、4株脑胶质瘤细胞株、15例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人正常脑组织、良性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脑胶质瘤组织和脑胶质瘤细胞株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占优势(P<0.01),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亦表现出Th2类细胞因子优势表达的趋势,而人正常脑组织和良性脑膜瘤组织中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脑胶质瘤中Th2类细胞因子的优势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逃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细胞因子 TH1/TH2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面阵的红外预警系统及其探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永生 陈钱 +1 位作者 顾国华 钱惟闲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前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普遍采用红外焦平面传感器,线阵FPA使系统达到了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然而由于线阵FPA扫描系统的固有限制,IRST系统不能实现任意方位的潜在目标跟踪,而采用面阵FPA的IRST系统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但帧... 目前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普遍采用红外焦平面传感器,线阵FPA使系统达到了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然而由于线阵FPA扫描系统的固有限制,IRST系统不能实现任意方位的潜在目标跟踪,而采用面阵FPA的IRST系统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但帧积分时间内探测器的扫描运动使图像存在严重的拖尾,给目标探测带来了影响。介绍了一种基于面阵FPA的全方位红外预警系统设计,并对采用线阵和面阵FPA探测器的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通过目标能量累积技术弥补目标拖尾对面阵FPA扫描系统探测性能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能量累积技术可以使面阵IRST达到接近线阵IRST的探测距离,同时具有更低的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预警系统 面阵红外焦平面阵列 扫描系统 探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 被引量:13
17
作者 胡永生 周燕妮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6,共6页
新信息环境下,为应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挑战,武汉大学图书馆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开展虚实结合的阅读推广实践。虚拟馆员"小布"展示出活泼、活力、活跃的特色,建立起图书馆与读者的情感纽带;图书馆开展读书节、文化活动月两大主... 新信息环境下,为应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挑战,武汉大学图书馆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开展虚实结合的阅读推广实践。虚拟馆员"小布"展示出活泼、活力、活跃的特色,建立起图书馆与读者的情感纽带;图书馆开展读书节、文化活动月两大主题文化活动,推出文华讲坛和"文华书潮"两大阅读品牌,推进多元文化活动,向读者传递温暖、个性、新潮的理念。虚实结合的阅读推广实践打造了校园阅读推广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虚拟馆员 阅读推广 情感纽带 多元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图书馆到电子知识空间的信息组织模式转变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永生 黄如花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5年第6期62-66,87,共6页
文章论述了从数字图书馆到电子知识空间转变的必要性,描述了电子知识空间信息组织模式的特点及其应具有的功能,最后对NSDL和CSDL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 信息组织 数字图书馆 e—knowledge 信息服务 电子知识空间 NSDL CS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可再生原料合成聚氨酯脲水分散液——成膜后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永生 陶勇 胡春圃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6-310,共5页
以不同组成的蓖麻油和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GE 2 10 )等原料合成了聚氨酯脲 (PUU)水分散液 ,研究了蓖麻油 GE 2 10的组成对PUU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GE 2 10合成的PUU虽软硬段间存在一定的相容性 ,但其中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 以不同组成的蓖麻油和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GE 2 10 )等原料合成了聚氨酯脲 (PUU)水分散液 ,研究了蓖麻油 GE 2 10的组成对PUU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GE 2 10合成的PUU虽软硬段间存在一定的相容性 ,但其中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高 ,硬段形成较好的有序结构 ,导致PUU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但弹性模量和硬度下降 .在蓖麻油合成的PUU中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及硬段有序结构均受到化学交联结构的抑制 ,故PUU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 ,但弹性模量及硬度较高 .由蓖麻油与GE 2 10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合成的PUU膜 ,具有优良的综合平衡的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脲 水分散液 形态 力学性能 膜结构 PUU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加扣带回联合毁损术治疗中枢性疼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永生 李勇杰 +4 位作者 石长青 张宇清 马凯 张晓华 朱宏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研究对侧中脑加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术治疗中枢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方法中枢性疼痛6例,包括丘脑或桥脑梗死3例、丘脑出血2例、脊髓损伤1例。局麻下联合毁损疼痛对侧中脑脊髓丘脑束加双侧扣带回前部3例,联合毁损对侧三叉丘系加双... 目的研究对侧中脑加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术治疗中枢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方法中枢性疼痛6例,包括丘脑或桥脑梗死3例、丘脑出血2例、脊髓损伤1例。局麻下联合毁损疼痛对侧中脑脊髓丘脑束加双侧扣带回前部3例,联合毁损对侧三叉丘系加双侧扣带回前部3例。采用直观模拟疼痛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和McGill疼痛问卷量表(McGillpainquestionnaire,MPQ)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进行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前后患者使用镇痛剂的种类和最大剂量。将术后不同时间的VAS、MPQ评分与术前的评分进行比较,采用小样本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全部不再使用麻醉镇痛剂,3个月以内止痛效果满意,VAS评分和MPQ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1例术后13周疼痛逐渐复发,另5例术后6个月止痛疗效稳定,VAS评分和MPQ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侧中脑加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术能有效消除中枢性疼痛,超过1年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疼痛 中脑毁损术 扣带回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