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学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永清 唐举玉 +39 位作者 刘元波 周征兵 蒋灿华 张兴 张世民 芮永军 杨晓东 巨积辉 孙向东 丁小珩 周小兵 魏在荣 杜青晏 臧梦青 俞芳 刘族安 杨曦 魏鹏 宋达疆 李赞 战杰 聂开瑜 郭峰 吴攀峰 王欣 崔怀瑞 谢松林 刘俊 刘亦杨 李士民 范新宇 何晓清 王腾 聂广辰 赵刚 刘军 石小田 张春 唐茂林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9,共11页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股前外侧为组织供区、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LCFA)穿支为供血系统的外科皮瓣。ALTF作为一种经典的“万能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重建领域。为了对A...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股前外侧为组织供区、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LCFA)穿支为供血系统的外科皮瓣。ALTF作为一种经典的“万能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重建领域。为了对ALTF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与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牵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多名从事显微修复重建外科的专家共同讨论,拟定《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旨在进一步推广其临床应用并展示我国学者在ALTF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真皮内注射治疗鼻唇沟褶皱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胜伟 吕长胜 +2 位作者 黄绿萍 臧梦青 归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29-831,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丽诗美)真皮内注射治疗鼻唇沟皱褶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鼻唇沟严重度在中重度之间的女性受试者27名,使用丽诗美行双侧鼻唇沟真皮内注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双盲评价鼻唇...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丽诗美)真皮内注射治疗鼻唇沟皱褶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鼻唇沟严重度在中重度之间的女性受试者27名,使用丽诗美行双侧鼻唇沟真皮内注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双盲评价鼻唇沟皱褶严重程度和改进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鼻唇沟皱褶改善明显。术后数天有轻度疼痛、肿胀、瘙痒、淤青,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透明质酸真皮内注射适合中老年女性中重度鼻唇皱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美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berg皮瓣在面部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金骥 刘元波 +3 位作者 宋彬 朱珊 臧梦青 刘东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Li mber g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9例面部肿物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Li mber g皮瓣修复创面。其中肿瘤患者3例;色素痣患者6例。结果:9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未出现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色泽、质地较好;伤... 目的:观察Li mber g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9例面部肿物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Li mber g皮瓣修复创面。其中肿瘤患者3例;色素痣患者6例。结果:9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未出现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色泽、质地较好;伤口Ⅰ期愈合,随访3~6月未见肿物或色素痣复发,瘢痕不明显,形态满意。结论:Li mberg皮瓣修复面部中小缺损创面效果良好。设计原则包括:将旋转瓣设计在临近皮肤最松弛区域并且最好完整覆盖一个凸出的美学单位;如果局部旋转后发生猫耳畸形,可以使用皮下蒂皮瓣或者改良的Li mber g皮瓣(DuFour ment el皮瓣);如缺损为圆形,用阅读者皮瓣(t he r eadi ng manpr ocedur e)效果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缺损 Limberg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截骨颧骨降低术治疗颧上颌复合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被引量:5
4
作者 牛峰 宋涛 +8 位作者 俞冰 刘剑锋 宋彬 唐晓军 王太玲 臧梦青 尹琳 雷华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842-844,共3页
目的:评价L形截骨颧骨降低术治疗颧上颌复合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效果。方法:颧上颌复合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致面中份畸形13例,颧上颌复合体不同程度向前外侧突出,经下睑缘及口内切口入路,在切除上颌骨、颧骨以及眼眶内大部分增生骨质的... 目的:评价L形截骨颧骨降低术治疗颧上颌复合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效果。方法:颧上颌复合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致面中份畸形13例,颧上颌复合体不同程度向前外侧突出,经下睑缘及口内切口入路,在切除上颌骨、颧骨以及眼眶内大部分增生骨质的同时,行L形截骨颧骨降低,小夹板坚强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12月,无复发。13例患者的外形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功能没有障碍。结论:L形截骨颧骨降低术治疗颧上颌复合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除美容整形外的又一推广应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异常增殖 颧上颌复合体 L形颧骨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por在颧骨颧弓低平畸形矫正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尹琳 刘剑锋 +6 位作者 俞冰 唐晓军 牛峰 臧梦青 雷华 王太玲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介绍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颧骨颧弓低平畸形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9例先天性或外伤所致颧骨颧弓低平畸形以Medpor作为移植材料,在颧骨颧弓表面贴附充填。结果:随访6月~7年,49例颧部低平畸形均获得矫正,外形效果满意,... 目的:介绍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颧骨颧弓低平畸形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9例先天性或外伤所致颧骨颧弓低平畸形以Medpor作为移植材料,在颧骨颧弓表面贴附充填。结果:随访6月~7年,49例颧部低平畸形均获得矫正,外形效果满意,无感染、假体外露等并发症。结论:Medpor置入矫正颧骨颧弓低平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 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配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 被引量:2
6
作者 金骥 刘元波 +3 位作者 宋彬 朱珊 臧梦青 刘东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881-1883,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配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注射在耳垂瘢痕疙瘩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耳垂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患者从术后10天开始以磁铁片加压。持续至少3个月;结合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4次,术后第3、40、80、120天各一次。结果:随...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配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注射在耳垂瘢痕疙瘩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耳垂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患者从术后10天开始以磁铁片加压。持续至少3个月;结合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4次,术后第3、40、80、120天各一次。结果:随访6月~2.5年,12例耳垂瘢痕疙瘩获得不同程度矫正,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切除配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注射联合应用是矫正耳垂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垂 瘢痕疙瘩 磁铁加压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和替代方案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杜青晏 臧梦青 +3 位作者 朱珊 李杉珊 陈子翔 刘元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和手术替代方案。方法回顾在2009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计划实施ALT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45例,修复自腹股沟到膝关节范围内的缺损,分析ALT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和手术替代方案。方法回顾在2009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计划实施ALT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45例,修复自腹股沟到膝关节范围内的缺损,分析ALT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该皮瓣不可用时采用的替代方案。结果45例患者中,按计划成功实施的ALT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共39例(86.7%);因不存在合适的ALT区穿支血管,手术变更为其他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共6例(13.3%),其中,其他穿支螺旋桨皮瓣的穿支血管的源血管包括股直肌支者2例,旋股外侧动脉横支,股动脉,股深动脉,膝上外侧动脉各1例。2块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1块皮瓣经保守治疗后成活;1块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应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清创后继发创面。结论ALT穿支螺旋桨皮瓣可修复自腹股沟到膝关节范围内的缺损;在ALT区穿支血管不可用时,以来自股直肌支、股动脉、膝上外侧动脉或股深动脉等邻近的穿支血管为蒂,同样可以切取螺旋桨皮瓣修复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血管 螺旋桨皮瓣 软组织修复 替代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分类的41例远端蒂股前外侧皮瓣回顾性临床研究
8
作者 杜青晏 臧梦青 +4 位作者 朱珊 童德迪 李杉珊 陈子翔 刘元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9-554,559,共7页
目的探讨远端蒂股前外侧(distally based anterolateral thigh,dALT)皮瓣的特点及手术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患者,以dALT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将以降支为蒂者定义为... 目的探讨远端蒂股前外侧(distally based anterolateral thigh,dALT)皮瓣的特点及手术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患者,以dALT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将以降支为蒂者定义为Ⅰ型皮瓣,以斜支为蒂者为Ⅱ型皮瓣,以横支为蒂者为Ⅲ型皮瓣,对比不同类型皮瓣的血管蒂长度、修复的缺损位置以及皮瓣转归。结果Ⅰ型皮瓣24块,Ⅱ型皮瓣13块,Ⅲ型皮瓣4块。Ⅰ型皮瓣血管蒂较短,修复的缺损主要位于大腿远端1/3和膝关节前/外侧(62.5%,15/24);Ⅱ型和Ⅲ型皮瓣血管蒂较长,修复的缺损主要位于膝关节后/内侧和小腿近端1/3(84.7%,11/13;100.0%,4/4)。Ⅲ型皮瓣的并发症发生率(50.0%)和皮瓣坏死率(25.0%)较高。结论dALT皮瓣术前应注意评估可切取的血管蒂长度,术中需注意血管解剖、小心操作,避免破坏逆行血供,影响皮瓣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皮瓣 逆行皮瓣 软组织修复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并指畸形诊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斌 高伟阳 +11 位作者 刘波 田晓菲 胡勇 沈小芳 张红星 白晨平 汪洋 臧梦青 丁建 谭为 韩刚 孙文海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03-309,312,共8页
并指畸形(Syndactyly)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表现为相邻指/趾间软组织和(或)骨骼不同程度的融合,可伴发多指、屈指、短指、先天性指间关节融合等。表现变异性及不完全外显率,使并指畸形的诊疗缺乏清晰的路径。多年来对该疾病... 并指畸形(Syndactyly)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表现为相邻指/趾间软组织和(或)骨骼不同程度的融合,可伴发多指、屈指、短指、先天性指间关节融合等。表现变异性及不完全外显率,使并指畸形的诊疗缺乏清晰的路径。多年来对该疾病的处理以经验为依据,缺乏对基因学研究的了解和治疗策略的参考。为进一步规范并指畸形的诊疗,更新治疗策略,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手部先天畸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手整形专委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分会四肢畸形学组,汇集全国10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制定"先天性并指畸形诊疗的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并指畸形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眼睑外翻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峰 雷华 +6 位作者 刘育凤 宋涛 俞冰 刘剑锋 李慧超 臧梦青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用皮肤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眼睑外翻。方法:各种原因所致的眼睑外翻10例,外翻程度0~Ⅱ度,松解复位外翻的眼睑,于上睑切取7~10mm宽的梭形皮肤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缝植于患侧眼睑皮肤缺损处,油纱卷... 目的:探讨用皮肤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眼睑外翻。方法:各种原因所致的眼睑外翻10例,外翻程度0~Ⅱ度,松解复位外翻的眼睑,于上睑切取7~10mm宽的梭形皮肤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缝植于患侧眼睑皮肤缺损处,油纱卷施压包扎。供区上睑行重睑整形术。结果:除1例单侧下睑Ⅱ度外翻改善为0度外翻,其余病例眼睑外翻完全矫正。随访3~12月,无复发。移植的复合组织瓣色泽、质地同受区皮肤,供区重睑形态良好。结论:皮肤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轻中度瘢痕性眼睑外翻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眼睑外翻 游离移植 眼睑复合组织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por假体植入联合颏部水平截骨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宋彬 臧梦青 +6 位作者 尹琳 王太玲 雷华 牛峰 金骥 张智勇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经口内入路,行Medpor假体植入联合颏部水平截骨纠正面部不对称畸形。结果:临床治疗14例,面部畸形均得到良好矫正。结论:这一手术方法是修复半侧颜面短小的理想方法,二期可配合其他...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经口内入路,行Medpor假体植入联合颏部水平截骨纠正面部不对称畸形。结果:临床治疗14例,面部畸形均得到良好矫正。结论:这一手术方法是修复半侧颜面短小的理想方法,二期可配合其他辅助方法完成对畸形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MEDPOR 颏部水平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por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骥 刘元波 +3 位作者 宋彬 朱珊 臧梦青 刘东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先天性第一、二鳃弓综合征以Medpor作为移植材料,在下颌骨体和角区表面贴附充填。结果:随访3个月~2年,5例面部不对称畸形获得矫正,外形效果满意,1... 目的:观察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先天性第一、二鳃弓综合征以Medpor作为移植材料,在下颌骨体和角区表面贴附充填。结果:随访3个月~2年,5例面部不对称畸形获得矫正,外形效果满意,1例出现感染、假体外露,最后取出。结论:Medpor置入矫正第一、二鳃弓综合征造成的面部不对称畸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必须结合严密的无菌操作、合理的雕刻固定技术,和术后轻柔的加压包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 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短期效果研究
13
作者 甘承 孔征东 +22 位作者 冉小叶 乔淑冬 章一新 岳璐 王英杰 毕会 杨冬 马红彤 陈媛 柴红丽 贾莹 马辰浩 陈子翔 李科 汪淼 薛立果 赵思文 文科 尹琳 丁波 朱珊 刘元波 臧梦青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3,共14页
目的探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9至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与创面治疗科应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技术治疗的AD患者进行前瞻性探索性研究。术前使用高频超声定位颈... 目的探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9至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与创面治疗科应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技术治疗的AD患者进行前瞻性探索性研究。术前使用高频超声定位颈深淋巴结及颈外静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双侧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通过耳后皮下注射吲哚菁绿进行淋巴造影,确定Ⅱ区及Ⅲ区淋巴结的显影情况;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切开皮肤后,暴露颈外静脉、颈内静脉及Ⅱ、Ⅲ区淋巴结,并选择邻近静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完成端侧或端端吻合。术前评估包括:简明智能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得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得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损害越大;AD协作研究组日常活动量表(ADCS-ADL),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神经精神问卷(NPI),得分越高表示行为和情绪症状越严重。术后进行相同量表检测,观察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精神症状的变化。结果共纳入4例AD患者,男1例,女3例,年龄58~79岁,病程均超过2年,通过脑脊液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确诊。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双侧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平均每例患者完成4.3个淋巴结静脉吻合(2~7个/例)。手术时长平均6.5 h(5.5~8.5 h),术中出血量少(均少于50 ml)。术后6 h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4.1 d(3.5~5.0 d)。术后并发症包括坠积性肺炎1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1例,一过性谵妄1例,均经治疗或观察后痊愈,无不良影响。患者术后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及焦虑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及家属报告生活质量提高,情绪稳定性和社交能力增强,证实该手术具有安全性及潜在认知改善效果。随访1个月时,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显示,4例患者MMSE评分较术前平均增加0.8分,2例完成了ADAS-Cog评价的患者得分均下降(较术前分别减少1.0分和11.3分),反映了在该阶段患者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4例患者ADCS-ADL和NPI评分结果差异较大,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结论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可能为AD提供新的外科干预途径,但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颈深淋巴结 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认知障碍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Monobloc牵引成骨术在颅面成骨发育不全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臧梦青 归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7,共4页
1 Monobloc牵引成骨术应用概况颅面成骨发育不全是由颅骨、颅底及中面部多条骨缝过早闭合而引起的颅面部发育畸形,包括Crouzon、Apert、Pfeiffer和Carpenter等综合征,其中以Crouzon和Apert综合征最为常见。1978年,Ortiz—Monasterio... 1 Monobloc牵引成骨术应用概况颅面成骨发育不全是由颅骨、颅底及中面部多条骨缝过早闭合而引起的颅面部发育畸形,包括Crouzon、Apert、Pfeiffer和Carpenter等综合征,其中以Crouzon和Apert综合征最为常见。1978年,Ortiz—Monasterio应用额面部整块前移手术对Crouzon综合征畸形进行了矫正,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发育不全 牵引成骨术 治疗效果 颅面部 APERT综合征 CROUZON 发育畸形 额面部
原文传递
连续皮瓣转移技术修复体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东红 刘元波 +6 位作者 于盛吉 朱珊 宋彬 臧梦青 金骥 丁强 郭苓玲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巨大皮瓣或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在切取一个巨大皮瓣或肌皮瓣的同时,同期掀起一个比较小的皮瓣、肌皮瓣或穿支皮瓣,用于修复前一个皮瓣或肌皮瓣的供瓣区。自2008年初以来,应用上述方法共治疗瘢痕或体表... 目的探讨一种巨大皮瓣或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在切取一个巨大皮瓣或肌皮瓣的同时,同期掀起一个比较小的皮瓣、肌皮瓣或穿支皮瓣,用于修复前一个皮瓣或肌皮瓣的供瓣区。自2008年初以来,应用上述方法共治疗瘢痕或体表巨大恶性肿瘤患者13例。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供区的形态无明显畸形,效果满意。结论连续皮瓣转移技术可以确保修复重建外科医师在切取巨大的组织瓣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无须担心供瓣区的关闭问题,并可恢复皮瓣受区和供瓣区的功能,达到美学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 供瓣区 连续皮瓣转移技术
原文传递
脐旁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前臂黑色素痣
16
作者 刘东红 刘元波 +3 位作者 朱珊 臧梦青 丁强 金骥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60-161,共2页
前臂黑色素痣位于暴露部位,不仅影响美观,且易与衣物等长期摩擦,存在恶变可能,需要及早治疗.面积较小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液氮冷冻、激光汽化、化学腐蚀等,或行黑痣切除缝合术;面积较大、1次不能完全切除者,多采用分次切除或植皮进行... 前臂黑色素痣位于暴露部位,不仅影响美观,且易与衣物等长期摩擦,存在恶变可能,需要及早治疗.面积较小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液氮冷冻、激光汽化、化学腐蚀等,或行黑痣切除缝合术;面积较大、1次不能完全切除者,多采用分次切除或植皮进行修复[1].自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笔者采用脐旁穿支皮瓣转移修复前臂黑色素痣6例,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旁穿支皮瓣 前臂 黑色素痣
原文传递
腹壁下动脉及其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偲 刘元波 +2 位作者 臧梦青 朱珊 陈博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缺损的手术设计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6例患者,分别采用以腹壁下动脉主干或穿支为蒂的螺旋桨皮瓣(共17个皮瓣),修复腹部、腰部、大腿近端、胸腹部和会阴部缺损.供瓣区均直接拉拢缝... 目的 探讨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缺损的手术设计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6例患者,分别采用以腹壁下动脉主干或穿支为蒂的螺旋桨皮瓣(共17个皮瓣),修复腹部、腰部、大腿近端、胸腹部和会阴部缺损.供瓣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7个皮瓣中,10个皮瓣为腹壁下动脉穿支为蒂的螺旋桨皮瓣,其中9个皮瓣全部成活,1个皮瓣尖端部发生坏死;7个皮瓣为腹壁下动脉主干为蒂的螺旋桨皮瓣,其中6个皮瓣全部成活,1个皮瓣由于术后发生严重感染而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创面清洁后,缺损直接拉拢缝合.随访1~7年,瘢痕患者挛缩症状明显改善,肿瘤患者无复发.结论 选择恰当的病例,以腹壁下动脉主干或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腹部、腰部、大腿近端和会阴部缺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有效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螺旋桨皮瓣 带蒂皮瓣 缺损修复
原文传递
联合多个预扩张带蒂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彭涛 刘元波 +2 位作者 臧梦青 朱珊 陈博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方法对本组13例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别联合应用预扩张的带蒂肩胛区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单侧或双侧脐旁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13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 目的探讨大面积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方法对本组13例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别联合应用预扩张的带蒂肩胛区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单侧或双侧脐旁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13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脐旁皮瓣和1例术后肩胛皮瓣的远端出现静脉回流不畅,经皮瓣表皮针刺放血和按摩处理后,静脉回流良好,皮瓣成活;有8例患者在术后远期进行了皮瓣去脂修薄及切口瘢痕整形术,使治疗效果趋于完善。结论对于经过选择的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情况联合应用多个预扩张带蒂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软组织缺损 带蒂皮瓣 组织扩张术
原文传递
旋股外侧动脉斜支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臧梦青 朱珊 +4 位作者 陈博 李杉珊 韩婷璐 谢婷珺 刘元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蒂的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1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27例躯干和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5例,女12例,年龄3~73岁,平均27.7岁。包括...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蒂的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1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27例躯干和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5例,女12例,年龄3~73岁,平均27.7岁。包括烧伤后瘢痕挛缩16例,肿瘤根治切除11例。应用以斜支为蒂的带蒂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16例,远端蒂皮瓣11例。结果2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仅1例近端蒂皮瓣出现术后静脉回流不畅,术后5 d缓解,未影响皮瓣成活。以斜支为蒂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8 cm^32 cm×12 cm,平均血管蒂长度8.2 cm;以斜支为蒂的远端蒂股前外侧皮瓣切取范围为9 cm×7 cm^24 cm×8 cm,平均血管蒂长度为18.6 cm。随访3个月至7年,平均17.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色泽与受区周围皮肤相似。肿瘤患者无复发;膝关节周围瘢痕挛缩患者术后膝关节基本可伸直,伸屈功能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蒂的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较好。斜支为蒂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剥离简单,操作快捷,供区损伤相对较小;斜支为蒂的远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距离远,修复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6
20
作者 臧梦青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69-472,共4页
近年来,针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开展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均属病理性瘢痕,表现为皮肤真皮网状层的纤维异常增生。这种异常增生源于损伤导致的真皮内慢性... 近年来,针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开展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均属病理性瘢痕,表现为皮肤真皮网状层的纤维异常增生。这种异常增生源于损伤导致的真皮内慢性炎症反应,一些风险因素通过增加炎症反应的强度和延长炎症反应的时间,影响瘢痕的进程和转归。了解相关风险因素,可有效开展患者教育,并预防病理性瘢痕的发生;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建立了包含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疗体系。近期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这些治疗和预防方式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该体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发生机制 诊断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