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铋掺杂碳基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双酚A的分析
1
作者 花娇娇 刘林东 +7 位作者 刘琦 陈亮 刘成 李鑫雨 黄芯蕾 王旭 黄家乐 郭磊磊 《山西化工》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为研究铋掺杂碳基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双酚的性能,利用热解法制备负载铋的氮掺杂碳材料(Bi-CN),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Bi-CN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去除双酚A(PBA)过程中溶液初始pH值、氧化剂PMS浓度、催化剂Bi-CN含量对去除率的影... 为研究铋掺杂碳基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双酚的性能,利用热解法制备负载铋的氮掺杂碳材料(Bi-CN),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Bi-CN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去除双酚A(PBA)过程中溶液初始pH值、氧化剂PMS浓度、催化剂Bi-CN含量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i-CN能有效活化PMS降解PBA,pH为9.0时铋掺杂碳基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Bi-CN+PMS)体系氧化性能最高,并且随着氧化剂浓度和催化剂含量的增加,对BPA的去除率也在不断升高,Bi-CN+PMS体系去除BPA更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掺杂碳氮材料 去除 双酚A 过一硫酸盐 准一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花娇娇 杨立军 +1 位作者 姬永庆 陈琼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43-253,270,共12页
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是20世纪50年代新发现的草药,药用历史较短,但因其具有明显的抗结核和抗肿瘤作用而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随着猫爪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了解到猫爪草具有解毒、消肿散结、祛痰的较好疗效,... 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是20世纪50年代新发现的草药,药用历史较短,但因其具有明显的抗结核和抗肿瘤作用而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随着猫爪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了解到猫爪草具有解毒、消肿散结、祛痰的较好疗效,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结核、咽炎等疾病的治疗。猫爪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类、黄酮类、苷类及有机酸、挥发油,具有抗肿瘤、抗结核等作用。对猫爪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新型杂环化合物进行综述,旨在为猫爪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杂环化合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耿晓桐 花娇娇 +2 位作者 白向茹 朱乃亮 陈琼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0-85,共6页
试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地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价QH-1、金九两种质地黄菊花心、非菊花心、整体块根部位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地黄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 mL/g、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 试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地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价QH-1、金九两种质地黄菊花心、非菊花心、整体块根部位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地黄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 mL/g、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此时地黄总黄酮提取率为0.1302%。两种质地黄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非菊花心>菊花心,QH-1地黄菊花心、非菊花心、整体块根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16、0.009、0.009 g/L,金九地黄菊花心、非菊花心、整体块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06、0.009、0.010 g/L;QH-1地黄菊花心、非菊花心、整体块根的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54、0.035、0.047 g/L,金九地黄菊花心、非菊花心、整体块根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24、0.032、0.034 g/L。研究表明,地黄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可以作为天然绿色抗氧化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总黄酮 菊花心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豆粕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花娇娇 刘琦 +2 位作者 耿晓桐 赵丽平 潘岩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35-39,共5页
以豆粕为原料,优化豆粕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以大豆异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等影响因素,确定豆粕大豆... 以豆粕为原料,优化豆粕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以大豆异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等影响因素,确定豆粕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豆粕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体积分数60%的乙醇作萃取剂,液料比30∶1(mL∶g),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该工艺下的豆粕大豆异黄酮得率的平均值为3.89 mg/g,此试验值与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值3.95 mg/g相差不大。在此优化工艺基础上,以维生素C为对照考察豆粕大豆异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提取液中大豆异黄酮浓度为0.8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6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响应面法 豆粕 大豆异黄酮 提取工艺 超声辅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9
5
作者 花娇娇 耿晓桐 刘琦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猫爪草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的干燥块根,具有有机酸、生物碱、香豆素、黄酮、多糖、多酚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护肝、治疗肺结核、抗炎、抑菌、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从猫爪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猫爪草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的干燥块根,具有有机酸、生物碱、香豆素、黄酮、多糖、多酚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护肝、治疗肺结核、抗炎、抑菌、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从猫爪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猫爪草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耿晓桐 刘琦 +3 位作者 花娇娇 段亚琦 赫丁轩 乔新荣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53-54,61,共3页
为促进半夏的研究利用及药用价值开发,从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针对目前发展困境的应对措施,为半夏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半夏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胞外多糖半夏内生真菌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立军 花娇娇 +3 位作者 崔晨旭 贾艳娇 陈琼 赫丁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为优化高产胞外多糖(EPS)半夏(Pinellia ternata)内生真菌的发酵工艺条件,从半夏内生真菌中筛选出高产EPS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其抗氧化和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 为优化高产胞外多糖(EPS)半夏(Pinellia ternata)内生真菌的发酵工艺条件,从半夏内生真菌中筛选出高产EPS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其抗氧化和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菌株BX-2,经鉴定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110 h、接种量8%,此条件下菌株BX-2的EPS产量为7.38 mg/mL,相较于优化前提高了63.64%;当EPS质量浓度为1.2 mg/mL时,其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43%、62.71%、48.63%;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55 mg/mL。菌株BX-2产的EP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与降血糖能力,在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或降血糖剂方面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内生真菌 胞外多糖 发酵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琦 耿晓桐 +2 位作者 花娇娇 张雯雯 赵丽平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含有多糖、三萜类、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糖、降血脂、抗肿瘤、抗心衰、治疗妇科疾病、保肝、免疫、镇静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从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茯苓的研究提供参...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含有多糖、三萜类、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糖、降血脂、抗肿瘤、抗心衰、治疗妇科疾病、保肝、免疫、镇静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从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茯苓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块根菊花心直径与其总苯乙醇苷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耿晓桐 刘琦 +2 位作者 花娇娇 赫丁轩 乔新荣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沁怀、1706两个种质地黄生育期内菊花心、非菊花心及整体块根中总苯乙醇苷含量变化差异,为地黄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0%甲醇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并以毛蕊花糖苷作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332 nm处测... 目的:比较沁怀、1706两个种质地黄生育期内菊花心、非菊花心及整体块根中总苯乙醇苷含量变化差异,为地黄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0%甲醇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并以毛蕊花糖苷作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332 nm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两个种质地黄整体块根中总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随生育期延长呈缓慢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沁怀地黄于10月31日达到高峰,1706于10月10日达到高峰;两个种质地黄生育期内菊花心部位总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均高于非菊花心部位,菊花心、非菊花心及整体块根中总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菊花心直径与总苯乙醇苷含量显著正相关,1706和沁怀地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80。结论:菊花心相关特征可作为地黄道地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初步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菊花心 总苯乙醇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VOCs的测定方法
10
作者 刘琦 耿晓桐 +4 位作者 赵丽平 沈翔 罗婧 花娇娇 张雯雯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4期219-222,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挥发性恶臭有机物,并定性定量分析了进水中的挥发性恶臭有机物。测定某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甲苯含量为21.4378μg/L;四氯乙烯含量为1.2986μg/L;乙苯含量为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挥发性恶臭有机物,并定性定量分析了进水中的挥发性恶臭有机物。测定某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甲苯含量为21.4378μg/L;四氯乙烯含量为1.2986μg/L;乙苯含量为0.2198μg/L;对二甲苯含量为0.8989μg/L;庚醛含量为2.1032μg/L;二甲基三硫醚含量为1.9981μg/L;对甲酚含量为125.1442μg/L;萘含量为1.3453μg/L;吲哚含量为17.9143μg/L。九种挥发性恶臭有机物标准曲线的拟合度(R2)范围在0.9906到0.99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3.692%1到11.7781%,检出限均在μg/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 挥发性恶臭有机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类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改初探
11
作者 刘琦 耿晓桐 +3 位作者 花娇娇 张雯雯 赵丽平 罗婧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期52-54,共3页
在农林类等院校有机化学公共基础课中,有机化学实验占据重要的比例。在此类课程中要突破传统教学环境,实施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虚拟实验室操作能力、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并建立有效的教师评分机制。本文结合... 在农林类等院校有机化学公共基础课中,有机化学实验占据重要的比例。在此类课程中要突破传统教学环境,实施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虚拟实验室操作能力、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并建立有效的教师评分机制。本文结合信阳农林学院的教改初步成果,介绍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评分机制三方面的改革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内容 教学方法 评分机制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材料降解苯酚的研究
12
作者 花娇娇 陈卫 +7 位作者 张浩杰 刘成 李倩 余慧敏 王星烁 赵静怡 刘琦 郭磊磊 《山西化工》 2025年第3期7-9,13,共4页
采用热解法,以葡萄糖溶液、尿素、双氰胺为原材料制备氮掺杂碳材料CN-800,并对其降解苯酚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了CN-800+过硫酸盐(PS)体系,催化剂CN-800的添加量,氧化剂过硫酸盐(PS)的浓度,初始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采用热解法,以葡萄糖溶液、尿素、双氰胺为原材料制备氮掺杂碳材料CN-800,并对其降解苯酚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了CN-800+过硫酸盐(PS)体系,催化剂CN-800的添加量,氧化剂过硫酸盐(PS)的浓度,初始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N-800能有效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苯酚,当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7 g/L,氧化剂浓度为3 mmol/L,初始pH为10时,苯酚降解率可达到97.8%。CN-800+PS体系降解苯酚的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氮掺杂碳材料在PS体系中催化降解苯酚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材料 过硫酸盐 降解率 催化剂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的BOPPPS课堂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花娇娇 刘琦 潘岩 《学园》 2023年第4期33-35,共3页
大学物理课程是农林类院校开设的基础必修课,目前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和改进。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物理课程的课堂教学。BOPPPS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引入、学习目标、课前测试、参与式学习... 大学物理课程是农林类院校开设的基础必修课,目前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和改进。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物理课程的课堂教学。BOPPPS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引入、学习目标、课前测试、参与式学习、课后测试和总结六个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以流体力学中的“理想流体的流动”一节为例,展示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BOPPPS教学模式 理想流体的流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