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数字化激励、企业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
1
作者 苏屹 姜诗源 刘传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选取2013—2020年中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成长理论探讨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数字化水平在两者间发挥中介... 选取2013—2020年中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成长理论探讨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数字化水平在两者间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相较于非创业板上市公司,政府数字化激励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更显著。政府应重视数字化激励,鼓励企业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结论可为政府顶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企业数字化发展及创新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企业创新 数字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蔡氏混沌的隐性知识转移仿真研究
2
作者 苏屹 刘桐赫 张傲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过程已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分析隐性知识转移阻力变化对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及形态的影响,在梳理现有隐性知识转移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混沌理论构建蔡氏混沌隐性知识转移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隐性知识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过程已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分析隐性知识转移阻力变化对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及形态的影响,在梳理现有隐性知识转移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混沌理论构建蔡氏混沌隐性知识转移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隐性知识在主体间转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隐性知识转移具有初始状态敏感性等混沌特征,随着知识主体间合作与竞争平衡关系的变化,输出方转移意愿、输出方转移能力、接收方吸收动机、合作信任强度、互动交流程度也随之变化,隐性知识转移呈现出隐性知识转移全阻力类型、隐性知识转移高阻力类型、隐性知识转移中阻力类型、隐性知识转移低阻力类型以及隐性知识转移零阻力类型5种类型。基于仿真研究结果,提出隐性知识转移效果提升对策,同时,为隐性知识具有反馈机制的双向非线性转移过程研究提供新的量化方法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转移 知识管理 混沌理论 蔡氏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价值共创对品牌年轻化的影响
3
作者 杨栩 张志琦 苏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数字技术是实现企业“线上+线下”多样化发展,保证多方价值共创平台建立与维护,实现企业品牌年轻化的关键。本文将数字技术划分为数字技术实体应用和数字技术线上推广两个维度、将价值共创划分为C2C价值共创和B2C价值共创两个维度,运用... 数字技术是实现企业“线上+线下”多样化发展,保证多方价值共创平台建立与维护,实现企业品牌年轻化的关键。本文将数字技术划分为数字技术实体应用和数字技术线上推广两个维度、将价值共创划分为C2C价值共创和B2C价值共创两个维度,运用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数字技术与价值共创对品牌年轻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实体应用、数字技术线上推广对品牌年轻化和价值共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与品牌年轻化的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因此,应完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搭建品牌共创平台,重视共创平台维护,加强平台合作与互动,识别绑定忠实消费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价值共创 品牌年轻化 实体应用 线上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的专利价值评估研究
4
作者 孙笑明 滕若彤 +2 位作者 苏屹 王璐瑶 张琳婧 《科技管理学报》 2024年第5期27-39,共13页
科学准确的专利价值评估对企业识别和巩固技术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也是企业进行投融资决策的关键依据,但在专利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专利价值会经历显著波动。然而,现有评估方法主要依赖静态分析,忽视了技术发展的动态特性。... 科学准确的专利价值评估对企业识别和巩固技术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也是企业进行投融资决策的关键依据,但在专利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专利价值会经历显著波动。然而,现有评估方法主要依赖静态分析,忽视了技术发展的动态特性。目前关于动态评估专利价值的研究仍存在显著空白。本文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对传统收益法进行了创新性改进。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专利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引入专利技术衰减率以修正技术分成率,并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折现率,对专利价值进行分阶段计算,从而实现基于专利技术发展视角的专利价值动态评估。通过对烟台民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数据的案例分析发现,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改进后的收益法评估结果更接近市场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该研究验证了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在专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潜力,为提升专利价值评估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专利价值 分成率 折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对待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争鸣
5
作者 苏屹 《武术研究》 2025年第3期59-61,69,共4页
现代竞技武术脱胎于传统武术是不争的事实,然伴随着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争一直未休,究其原因就是人们用传统武术的依恋情结多于理性认知,以致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举步维艰、饱受垢弊,从而使得传统武术成为现代竞技... 现代竞技武术脱胎于传统武术是不争的事实,然伴随着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争一直未休,究其原因就是人们用传统武术的依恋情结多于理性认知,以致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举步维艰、饱受垢弊,从而使得传统武术成为现代竞技武术发展道路上的一种桎梏。文章通过逻辑推理,客观理性地分析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差异,力图对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中有所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现代竞技武术 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超效率DEA的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宁宁 苏屹 郭秀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7,共11页
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方程,测算智能制造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 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方程,测算智能制造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涨幅较小,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高研发高转化和低研发低转化类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创新效率优势明显,个体和行业差异均较大;科技水平、资产规模、创新基础环境、股权集中度对两阶段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支持、人才结构、市场结构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经济转化效率存在负向影响。最后,从制定合理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完善科技投入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合理调整创新人才结构4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企业 创新效率 超效率DEA模型 技术研发 经济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栩 连志凤 苏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35,共10页
为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共生理论,论文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生系统,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生模式,并运用熵值-DEMATEL法探析实现数字经... 为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共生理论,论文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生系统,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生模式,并运用熵值-DEMATEL法探析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互惠共生的关键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以互惠共生为主的多种共生模式,以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为主要表现形式;共生模式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无明显关联;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呈现出互惠共生—单利共生/竞争互害—互惠共生的交替上升规律;数字经济发展类因素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互惠共生的关键因素,生态环境类因素是实现互惠共生发展中最为明显的被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资源环境承载力 共生模式 LOTKA-VOLTERR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研究 被引量:113
8
作者 苏屹 姜雪松 +1 位作者 雷家骕 林周周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61,共18页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复杂社会系统,其主要包含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资源子系统、创新环境子系统三个部分,并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等复杂性系统特征,传统的还原论和线性处理方法无法全面地解决这...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复杂社会系统,其主要包含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资源子系统、创新环境子系统三个部分,并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等复杂性系统特征,传统的还原论和线性处理方法无法全面地解决这一问题。借鉴B-Z反应这一非线性化学反应,选择创新效果、创新潜力、创新配置三个状态变量隐喻B-Z反应中的三种主要物质,外界综合投入指数隐喻B-Z反应的控制参数,三个状态变量的调整参数隐喻B-Z反应中的反应速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从演进阈值增减性来看:近一年的发展中,黑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甘肃、宁夏、青海9个省级行政区的阈值增大,说明经过一年的发展,9个省级行政区域相对于上一年远离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演进点。另一方面,从演进阈值大小来看:创新能力较强省份和创新能力较弱省份的区域创新系统的阈值趋于两极化,创新能力较强省份的阈值部分极大,部分极小;创新能力较弱省份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的三个状态变量(创新效果、创新配置、创新潜力),从增强创新效果、优化创新配置、提升创新潜力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协同演进 协同学 B-Z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测度与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苏屹 李柏洲 喻登科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7-174,共18页
对国内外关于知识存量测度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在吸收已有文献成果的基础上,从自有知识存量和外溢知识吸收两方面来构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测度模型。选择我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1998-2009年中国统计年... 对国内外关于知识存量测度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在吸收已有文献成果的基础上,从自有知识存量和外溢知识吸收两方面来构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测度模型。选择我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1998-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存量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份额比例测度法、普通离散系数法、集中度测度法等方法,分别对我国2000-2008年期间的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公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区域创新系统之间存在着知识存量的不公平性,知识不公平会造成"知识富二代"的出现,将进一步加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处理好区域知识的公平性问题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知识存量 公平性 测度 知识富二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苏屹 周文璐 +1 位作者 崔明明 赵健宇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6,共10页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企业创新归根结底就是员工创新,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提高企业的绩效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企业中高质量领导方式是推动员工创新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共享授权型领导可以通过权力分享使员工产生更多的创新行为,...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企业创新归根结底就是员工创新,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提高企业的绩效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企业中高质量领导方式是推动员工创新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共享授权型领导可以通过权力分享使员工产生更多的创新行为,以内部人身份感知作为中介变量,以员工的性别、婚姻状况和年龄段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共享授权型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我国企业的员工作为研究样本,收集318份有效调查问卷,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检验、内部一致性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共享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在这两个变量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性别、婚姻状况和年龄段会对共享授权型领导、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员工创新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从重视非正式领导风格、提升内部人身份感知和重视员工个体差异性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授权型领导 内部人身份感知 员工创新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苏屹 安晓丽 +1 位作者 孙莹 果颖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8-411,共14页
针对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问题,结合系统论的相关理论,从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检验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并选取我国31个省市2009~2013年的数据展开实... 针对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问题,结合系统论的相关理论,从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检验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并选取我国31个省市2009~2013年的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只有少数发达省市处于高度协调耦合阶段;东中西部地区修正耦合度有显著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上海、天津等省市发生了耦合度质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耦合度 评价指标体系 测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前沿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分析 被引量:44
12
作者 苏屹 李柏洲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33,共9页
选择中国31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对31个省市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各区域创新绩效差距较大,全国区域平均创新绩效为0.362258,这说明中国普遍存在着非效率现象.同时,发现系统开放程度、技术... 选择中国31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对31个省市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各区域创新绩效差距较大,全国区域平均创新绩效为0.362258,这说明中国普遍存在着非效率现象.同时,发现系统开放程度、技术市场成熟度、系统协作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市场化程度等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促进影响.另一方面,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企业科技投入强度和政府投入强度对于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前沿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 绩效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与概念辨析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苏屹 周文璐 吴雷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阐述自主创新提出背景,对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自主创新与模拟创新、合作创新之间关系,从创新性、价值网络、知识管理三个维度,对自主创新进行研究,指出自主创新与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渐进型创新、构建型创... 在阐述自主创新提出背景,对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自主创新与模拟创新、合作创新之间关系,从创新性、价值网络、知识管理三个维度,对自主创新进行研究,指出自主创新与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渐进型创新、构建型创新、模组型创新、破坏型创新、延续型创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合作创新 模仿创新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演化的动力要素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苏屹 李柏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09,共6页
在对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演化阶段——孕育生成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演化阶段的特点,得出各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为:政企导向、系统经济、创新网络、网络系统和系统钝化。并对区域创新... 在对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演化阶段——孕育生成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演化阶段的特点,得出各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为:政企导向、系统经济、创新网络、网络系统和系统钝化。并对区域创新系统衰退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引起区域创新系统钝化的因素,使创新主体和政策制定者能及时采用适当的规避措施,以保证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健康运行。最后,构建由以上驱动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演化的动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生命周期 演进 动力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度门限回归分析的区域创新系统R&D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苏屹 安晓丽 雷家骕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9-738,共10页
基于2009~2013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为门限变量,探究R&D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与滞后三期的专利授权量及R&D投入与滞后... 基于2009~2013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为门限变量,探究R&D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与滞后三期的专利授权量及R&D投入与滞后4期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门限效应。且当耦合度低于0.349时,R&D投入与滞后3期的专利授权量及R&D投入与滞后4期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均呈负相关;当耦合度高于0.620时,R&D投入与滞后3期的专利授权量呈正相关;当耦合度高于0.585时,R&D投入对滞后4期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耦合度 门限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苏屹 林周周 王铁男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6,共10页
为深入分析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本文采用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以区域消化吸收能力为门限变量,实证考察了不同门限效应下省际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 为深入分析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本文采用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以区域消化吸收能力为门限变量,实证考察了不同门限效应下省际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际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不仅仅限于简单线性关系或U型及倒U型关系,而存在着以区域消化吸收能力为双重门限的复杂非线性显著特征,且两个门限估计值均通过了LR统计量的真实性检验;区域消化吸收能力处于小于-1.923、[-1.923,1.344]、大于1.344时,省际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4252、0.4482、0.4637,其促进作用大致呈现出阶梯式上升的趋势;中国区域消化吸收能力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且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区域间差异程度逐渐加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省际知识溢出壁垒、提高区域消化吸收能力以及缩小区域差距等对策,以期为促进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提供有效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知识溢出 区域创新绩效 区域消化吸收能力 非线性 门限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型领导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屹 周文璐 吴雷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0,共3页
共享型领导是国际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领导方式之一。在对共享型领导发展进程和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共享型领导的结构和测量方法,进而对共享型领导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展望和总结共享型领导方式的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共享型领导 情境因素 团队绩效 效能 结构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17
18
作者 苏屹 李柏洲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共4页
在对国内外关于原始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较为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原始创新内涵、原始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模式3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企业原始创新决策和实践,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原始创新 内涵 能力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改变的累积:原始创新成果的产生——以屠呦呦诺贝尔奖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屹 林周周 +1 位作者 李新 雷家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5,共5页
青蒿素研发获得诺贝尔奖,标志着我国原始性创新的重大突破。借鉴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初始条件—远离平衡态—偏差放大—分形"的思路,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蒿素研发全过程,分析了原始创新成果产生的... 青蒿素研发获得诺贝尔奖,标志着我国原始性创新的重大突破。借鉴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初始条件—远离平衡态—偏差放大—分形"的思路,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蒿素研发全过程,分析了原始创新成果产生的原理。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原始创新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原始创新 诺贝尔奖 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能力的波动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苏屹 李柏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7,共5页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动态研究视角,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内在规律","人、财、政策"和"区域...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动态研究视角,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内在规律","人、财、政策"和"区域创新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区域创新能力在增强过程中具有动态波动性的特点。并建立了区域创新能力波动的测定模型,为进一步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波动 区域创新系统 创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