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械设计基础的双语教学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苗志滨 苗淑杰 +2 位作者 马武学 刘春香 刘喜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8期239-239,共1页
机械设计基础是大中院校工科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的双语教学对学生丰富机械专业英语词汇和接受国际先进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理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对现阶段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 机械设计基础是大中院校工科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的双语教学对学生丰富机械专业英语词汇和接受国际先进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理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对现阶段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以及教学改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典型数控铣切削参数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苗志滨 丛晓红 +3 位作者 苗淑杰 李伟 刘喜平 刘长喜 《机械工程师》 2013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提出一种典型数控铣加工中切削参数的优化方法。利用测量啮合角来表示切削力的大小,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建立表示切削力的数学模型。利用模糊逻辑理论拟合切削参数数据集,使拟合后的切削参数数据集能够在实际加工中具有通用性。根据工件的... 提出一种典型数控铣加工中切削参数的优化方法。利用测量啮合角来表示切削力的大小,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建立表示切削力的数学模型。利用模糊逻辑理论拟合切削参数数据集,使拟合后的切削参数数据集能够在实际加工中具有通用性。根据工件的几何特征来计算啮合角,从而判定切削力以确定各加工区域的进给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参数 数控铣削 模糊逻辑 工艺规划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铣削加工参数的多参量智能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苗志滨 李伟 +2 位作者 苗淑杰 刘喜平 王百成 《机械工程师》 2009年第10期84-86,共3页
提出了一种通用和智能的确定数控铣床进给速度的办法。首先简化切削力模型,并给出一个加工参数数据库的例子。建立一种基于径向和轴向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为输入的模糊系统来预测切削力。然后确定零件的几何特征,计算几何特征的接触角度... 提出了一种通用和智能的确定数控铣床进给速度的办法。首先简化切削力模型,并给出一个加工参数数据库的例子。建立一种基于径向和轴向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为输入的模糊系统来预测切削力。然后确定零件的几何特征,计算几何特征的接触角度,并寻找它们最佳进给率。最后,给出应用此方法的一个切削例子,并对结果在CATIACAD/CAM系统中进行了模拟以显示次方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参数测定 数控铣削 数控工艺规划 模糊逻辑系统 智能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快速迭代滤波分解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
4
作者 苗志滨 殷再航 +2 位作者 蒙占彬 丛晓红 崔哲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3-2131,共9页
针对传统特征提取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不能充分表征振动信号磨损特征导致磨损状态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快速迭代滤波分解方法(Direct fast iterative filtering decomposition,dFIF)结合黏菌优化支持向量机(Slime mould alg... 针对传统特征提取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不能充分表征振动信号磨损特征导致磨损状态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快速迭代滤波分解方法(Direct fast iterative filtering decomposition,dFIF)结合黏菌优化支持向量机(Slime mould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machine,SMA-SVM)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首先,通过直接快速迭代滤波分解方法(dFIF)对铣刀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其次,对分解产生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使用加权稀疏峭度指标(Weighted sparseness kurtosis,WSK)进行计算评分,选择评分高的IMF进行降噪重构;最后,利用黏菌优化支持向量机(SMA-SVM)构建分类优化模型,将重构信号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降维后输入优化模型,进行刀具磨损状态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刀具磨损识别率高达99.8%,相比较于对比实验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铣刀的4种磨损状态,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快速迭代滤波分解 刀具磨损识别 支持向量机 黏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ACE的CAN总线通讯程序的开发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悦新 武中峰 +1 位作者 孙远涛 苗志滨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基于dSPACE标准组件系统及CAN通讯特点,进行CAN网络通讯系统设计。实现基于CAN总线模块之间的通讯。结果表明,这种仿真平台能快速构建系统和模型,具有在线调参、实时仿真、目标代码快速原型化等优点,仿真精度高,可靠性好,节约研制成本,... 基于dSPACE标准组件系统及CAN通讯特点,进行CAN网络通讯系统设计。实现基于CAN总线模块之间的通讯。结果表明,这种仿真平台能快速构建系统和模型,具有在线调参、实时仿真、目标代码快速原型化等优点,仿真精度高,可靠性好,节约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 dSPACE通信程序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耿瑞光 金大桥 +1 位作者 苗志滨 李伟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碳氢燃料是交通运输领域动力装置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组分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为了研究碳氢燃料的点火、燃烧以及排放物等特性,需要采用相对简单的替代模型。在对常用石油基碳氢燃料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对国内... 碳氢燃料是交通运输领域动力装置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组分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为了研究碳氢燃料的点火、燃烧以及排放物等特性,需要采用相对简单的替代模型。在对常用石油基碳氢燃料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对国内外涉及车用燃料和航空用燃料的柴油和煤油的替代燃料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 碳氢化合物 燃烧 替代物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段成燕 王金 +1 位作者 刘春香 苗志滨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33期200-200,共1页
随着我院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进行,为把CDIO工程教育的核心思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贯穿于整个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中,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理论、实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随着我院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进行,为把CDIO工程教育的核心思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贯穿于整个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中,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理论、实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针对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探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教学模式 综合设计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和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百成 苗淑杰 +2 位作者 须莹 苗志滨 王蕊 《人力资源管理》 2013年第10期127-127,共1页
本文论述了工程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工程机械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特征。在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以卡特工程机械(ThinkBIG项目)为基础,培养服务于整个工程机械的... 本文论述了工程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工程机械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特征。在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以卡特工程机械(ThinkBIG项目)为基础,培养服务于整个工程机械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质量 技术工程师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苗淑杰 赵桐 +2 位作者 马慧良 苗志滨 刘亚娟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96-99,共4页
为确定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装载性能的关键参数,以装载质量为指标,以填装口距地面高度、压实板与竖直面最大角度及装载角为影响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法并运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建立了响应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试验... 为确定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装载性能的关键参数,以装载质量为指标,以填装口距地面高度、压实板与竖直面最大角度及装载角为影响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法并运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建立了响应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显示最优参数组合为:填装口距地面高度为868.94mm、压实板与竖直面最大角度为50°和装载角为66.97°,此时装载质量为7.697吨,为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整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车 压缩式 响应曲面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精品课建设,推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
10
作者 苗淑杰 刘春香 苗志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9期117-118,共2页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促进了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精品课程 建设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微加工技术制造微结构模板中纳米级高分子聚合物的自组装
11
作者 邹新宇 黄宜军 +3 位作者 丛彦茹 何永玲 潘宇晨 苗志滨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0,共6页
介绍一种利用非对称聚合的三嵌段共聚物(SEBS(Styrene-Ethylene-Butylene-Styrene(SEBS))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特性制造大规模整齐排列纳米阵列的分层方法,该方法混合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策略。通过AFM(原子... 介绍一种利用非对称聚合的三嵌段共聚物(SEBS(Styrene-Ethylene-Butylene-Styrene(SEBS))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特性制造大规模整齐排列纳米阵列的分层方法,该方法混合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策略。通过AFM(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硅基上各式各样的微观结构被用来作为球形和高长径比圆柱形聚合物排列的模板。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微加工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多畴有序阵列的定向排列,并利用硅基的形貌来控制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过程。这种"图外延"的方法可以被应用在软硬混合的情况下,即凝聚态物质系统。此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的混合运用,是一种新颖的实现分子自组装和普遍采用的形态学约束相并行的有效办法,同时也是实现二者并行的基础及沟通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聚合物 微结构模板 AFM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rris-改进LBP的特征匹配及目标定位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震 张照崎 +5 位作者 朱留存 苗志滨 王骥月 李修明 赵成龙 张坤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8-576,共9页
为满足机器人伺服抓取中定位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Harris及改进局部二值模式(LBP)的特征匹配和目标定位快速算法.首先采用Harris检测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然后提出一种新的特征点描述子定义方法,先利用胡矩确定特征方向,再根... 为满足机器人伺服抓取中定位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Harris及改进局部二值模式(LBP)的特征匹配和目标定位快速算法.首先采用Harris检测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然后提出一种新的特征点描述子定义方法,先利用胡矩确定特征方向,再根据特征方向对局部图像做标准化处理,提取标准化局部图像LBP特征作为特征点描述子;最后通过计算两张图像中各特征点描述子间的汉明距离实现特征匹配,再根据匹配结果估计单应性矩阵,定位目标在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匹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检测 特征匹配 目标定位 局部二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rris-Hist的特征匹配及目标定位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震 张照崎 +5 位作者 苗志滨 朱留存 李修明 麦冬 张坤伦 周瑞凯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341,共9页
针对目前机器人伺服定位抓取中定位精度和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rris-Hist的快速特征匹配及目标定位算法.首先,采用Harris检测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然后,提出一种新的特征点描述子定义方法,计算特征点圆形邻域内像素点灰度直... 针对目前机器人伺服定位抓取中定位精度和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rris-Hist的快速特征匹配及目标定位算法.首先,采用Harris检测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然后,提出一种新的特征点描述子定义方法,计算特征点圆形邻域内像素点灰度直方图刻画特征点,通过计算两幅图像中各特征点描述子间的距离实现特征匹配;最后,根据匹配结果,估计单应性矩阵,定位目标在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匹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能满足机器人伺服定位抓取中定位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检测 特征匹配 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转法分析行星轮系的受力
14
作者 刁彦飞 苗志滨 《机械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3-54,共2页
众所周知,在设计齿轮时,对于定轴轮系的受力分析是比较容易进行的,而对行星轮系则存在一定的困难。难处就在于各齿轮轮齿间的约束反力不易确定。本文将对这一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利用反转法解决问题的途径。1定轴轮系轮齿间的约束... 众所周知,在设计齿轮时,对于定轴轮系的受力分析是比较容易进行的,而对行星轮系则存在一定的困难。难处就在于各齿轮轮齿间的约束反力不易确定。本文将对这一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利用反转法解决问题的途径。1定轴轮系轮齿间的约束反力的确定如图1所示,齿轮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约束反力 转化轮系 反转法 从动轮 主动轮 齿轮轮齿 原行星 受力分析 压力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动导数测试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恩霞 苗志滨 刁彦飞 《机械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2-13,共2页
研究了动导数测试装置设计方案的结构特点及技术关键。
关键词 风洞试验 飞机模型 动导数 测试装置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效率值建立考虑摩擦时机器的运动方程
16
作者 刁彦飞 苗志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5-30,共6页
机器的运动方程能全面地真实地反映机器运转的状况.为此,准确地建立运动方程,便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机器运转时总避免不了摩擦的存在.因此,研究如何建立考虑摩擦时机器的运动方程的问题,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用意... 机器的运动方程能全面地真实地反映机器运转的状况.为此,准确地建立运动方程,便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机器运转时总避免不了摩擦的存在.因此,研究如何建立考虑摩擦时机器的运动方程的问题,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利用机械效率值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对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通用的结论,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下加以应用.并归纳了相关的注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方程 等效力学模型 机械效率 摩擦 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客教育背景下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永玲 吴飞 +2 位作者 韦建军 苗志滨 周纬远 《时代汽车》 2021年第15期62-64,共3页
近几年来,创客教育一直备受关注,较大的推进了各大高校的教学工作。这一背景下,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第二课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为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 近几年来,创客教育一直备受关注,较大的推进了各大高校的教学工作。这一背景下,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第二课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为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企业见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下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构建机械工程专业第二课堂培养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教育 高校 第二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旋转变换在凸轮廓线设计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刁彦飞 苗志滨 《机械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5-56,共2页
论述了坐标旋转变换在凸轮廓线设计中的应用,对几种常见凸轮廓线的设计进行了举例说明,并给出了明确的直角坐标表达形式。
关键词 坐标旋转变换 从动件位移 凸轮 廓线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留学生工程训练车工教学改革
19
作者 刘树胜 苗志滨 +2 位作者 李派霞 赵成龙 周纬远 《时代汽车》 2022年第17期82-84,共3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不断增加~([1]),文章根据实际,详细论述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工程训练车工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从留学生生源构成、留学生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方法实施、考核...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不断增加~([1]),文章根据实际,详细论述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工程训练车工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从留学生生源构成、留学生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方法实施、考核方式等方面,初步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留学生工程训练车工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留学生教学 工程训练 车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视野下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途径的实践和探索——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20
作者 何永玲 韦建军 +3 位作者 张挺 苗志滨 吴飞 鲁娟 《装备制造技术》 2021年第3期224-226,247,共4页
针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难题,通过我国新冠疫情仅仅用2个多月得以有效控制的原因分析,凝练出工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以北部湾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例,从融合思政教育的课程教学大纲制订、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 针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难题,通过我国新冠疫情仅仅用2个多月得以有效控制的原因分析,凝练出工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以北部湾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例,从融合思政教育的课程教学大纲制订、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融合思政教育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建设等方面构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取得良好效果。希望能给工科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启迪 途径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