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63
1
作者 韩广 汤锋武 +4 位作者 张赛 蒋显锋 云晨 陈旭义 苗翠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10-215,共6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86例经X线、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和腰椎间孔狭窄(85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86例经X线、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和腰椎间孔狭窄(85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情况、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分析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减少[1.00(0.00,1.50)分对8.50(7.75,9.25)分;Z=2.825,P=0.050];Macnab标准优良率达95.45%(273/286)。286患者中神经损伤8例(2.80%)、术区出血和神经根周围血肿形成6例(2.10%)、硬脊膜囊破裂1例(0.35%)、肌肉痉挛3例(1.05%)、感染1例(0.35%)、术后复发4例(1.40%),均予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总体疗效满意,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柞问鼎切除术 绛皮 内窥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手术 做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不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汤锋武 陈旭义 +3 位作者 蒋显锋 韩广 赵长宇 苗翠云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入路与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椎间孔入路(63例)及椎板间入路(26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分...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入路与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椎间孔入路(63例)及椎板间入路(26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分析比较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时间、卧床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跟踪分析各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下平均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85 min及66 min,平均卧床时间为8.6 h及8.5 h,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8 d及3.9 d。椎间孔入路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8.9±1.8)分,术后3 w为(1.4±0.3)分、术后3个月为(0.9±0.2)分、术后6个月为(0.5±0.1)分;椎板间入路组术前VAS评分为(8.7±2.4)分,术后3 w为(1.1±0.3)分、术后3个月为(0.9±0.2)分、术后6个月为(0.7±0.2)分。术后6个月,椎间孔入路组优良率89.6%,椎板间入路组92.0%。两组均无永久性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均能获得满意疗效。根据腰椎间盘突出不同类型和部位,选择正确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椎间孔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脊柱内镜术后椎间盘源性脊神经后支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云晨 韩广 +7 位作者 蒋显锋 田海滨 苗翠云 梁佳敏 符锋 李杰 汤锋武 邰爽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脊柱内镜术后椎间盘源性脊神经后支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了36例脊柱内镜术后椎间盘源性脊神经后支疼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8例。射频消融组采用X线...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脊柱内镜术后椎间盘源性脊神经后支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了36例脊柱内镜术后椎间盘源性脊神经后支疼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8例。射频消融组采用X线影像引导下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保守治疗,每次75mg、每日2次,共3周。两组均随访6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状况,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患者腰部功能恢复程度,观察手术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相当;治疗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射频消融组为1.83±0.71比5.67±0.77,药物组为2.22±0.43比5.28±0.67,均P<0.05);而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则逐渐升高,但射频消融组明显低于药物组(分:3个月为2.00±0.59比3.39±0.70,6个月为2.17±0.51比3.61±0.50,均P<0.05),而且射频消融组术后疼痛疗效优良率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疼痛疗效优良率:94.44%(17/18)比22.22%(4/1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优良率:77.78%(14/18)比44.44%(8/18),均P<0.05〕。射频消融组无感染和脊神经前支损伤并发症,药物组有6例出现轻微胃部不适,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是治疗脊柱术后椎间盘源性腰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比保守药物治疗更能有效地长期缓解疼痛,对功能恢复更好,且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腰椎间盘 射频 消融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颅脑外伤并眶内异物患者的护理
4
作者 苗翠云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5期270-270,共1页
1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18岁,于3月26日因乘坐他人驾驶摩托车与树干发生碰撞,致头部及眼眶受伤,速送入当地医院就诊,在该院行开颅手术治疗后转诊我院急诊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颅骨骨折,颅内积气,眶内异物,眼眶骨折",为进一步诊治,急... 1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18岁,于3月26日因乘坐他人驾驶摩托车与树干发生碰撞,致头部及眼眶受伤,速送入当地医院就诊,在该院行开颅手术治疗后转诊我院急诊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颅骨骨折,颅内积气,眶内异物,眼眶骨折",为进一步诊治,急诊以"颅脯外伤开颅术后"收入院。患者自受伤以来,神志清,精神差,无意识不清,无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3℃,脉搏121次/分、呼吸21次/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眶内异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