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北杏树台矿床中的硫铋锑镍矿和派克矿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范成模
曹崇耀
-
机构
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4-242,T002,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硫铋锑镍矿和派克矿与五元素矿化有关,产于富含砷镍矿和红砷镍矿的脉状矿石中,并形成特征的硫铋锑镍矿-派克矿共生组合。根据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和类质同象系列的研究,杏树台硫铋锑镍矿和派克矿属于中低温热液矿物,并形成于含矿溶液由富Ni向富Bi演变的成矿作用过程。它们晶出于砷镍矿,红砷矿之后,辉铋矿、自然铋之先。 硫铋锑镍矿在我国属首次发现。硫铋锑镍矿-派克矿共生组合在国外有关文献中尚无报道。笔者在研究杏树台五元素建造的基础上指出,硫铋锑镍矿-派克矿共生是Bi,Ni硫化物的一种极为特征的产出形式,并认为,类似的矿物共生也应见于世界其他地区。
-
关键词
硫铋锑镍矿
派克矿
矿物
热液矿床
-
Keywords
hauchecornite
parkerite
meso-epithermal deposit
Hebei
-
分类号
P578.2
[天文地球—矿物学]
-
-
题名中国前寒武纪层控铜矿的矿石组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2
-
-
作者
范成模
曹崇耀
宫晓华
-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2年第S1期139-154,171,共17页
-
文摘
本文是研究中国前寒武纪层控铜矿矿石组构特征的初步总结。所研究的层控铜矿床既有早前寒武纪的,也有属于晚前寒武纪的。虽然早、晚前寒武纪层控铜矿床在地质特征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张秋生,1981),但是这些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早、晚雨寒武纪层控铜矿床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查明矿石组构的演化特征。
-
关键词
矿石结构
铜矿床
前寒武纪
层控
脉状构造
重结晶作用
矿床形成
变质矿床
碳酸盐岩
矿体形态
-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杏树台矿区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因讨论
- 3
-
-
作者
曹崇跃
范成模
-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0-92,共3页
-
文摘
杏树台矿区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因,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资料认为,它是由沉积泥砂质岩石经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均质混合岩。本文根据其产出特征,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及稀土元素分配的研究,认为其原岩是晚太古高Al<sub>2</sub>O<sub>3</sub>型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系,是壳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1.地质背景杏树台矿区位于太行山南段,大地构造为华北陆台山西台背斜赞皇隆起区。矿区出露地层为五台群石家栏组,黑云母K-Ar法年龄为23.74亿年(常子文,1961)。石家栏组分为三个岩段:下段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中段为斜长角闪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上段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条带状铁硅质岩。变质程度相当于绿帘角闪岩相—铁铝榴石角闪岩相。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与水下玄武质火山活动有关的基性火山岩。
-
关键词
前寒武系
片麻状花岗岩
英云闪长-奥长花岗岩系
-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