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形理论的旅游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青岛崂山为例 被引量:24
1
作者 菊春燕 贾永刚 +2 位作者 潘玉英 周绪 单红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95,共11页
在地质灾害研究中,诱发因素分析是灾害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人类频繁活动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要素。青岛崂山景区是国家级旅游景点,而旅游产业在增加该地区经济收入和促进该地区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 在地质灾害研究中,诱发因素分析是灾害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人类频繁活动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要素。青岛崂山景区是国家级旅游景点,而旅游产业在增加该地区经济收入和促进该地区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人类活动(例如开挖道路、修建休息地、游客接待处),从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地质环境,加速了地质灾害隐患的产生。在旅游景区的背景条件下,利用GIS技术将分形理论引入到地质灾害的空间分析中,针对旅游地质灾害影响因子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基于分形理论所得结果,显示出村镇分布、居住区、旅游公路、旅游景点以及景区道路这5个因素是影响较大的因素。研究表明,基于GIS的分形理论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从非线性角度分析地质灾害空间区域的分布特征对旅游业发达地区地质灾害的深入研究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分形理论 危险性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崂山地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菊春燕 王治良 +3 位作者 刘真 刘建昌 谭长伟 贾永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0-458,共9页
青岛崂山地区一直都存在着地质灾害及隐患,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更是加剧了改造环境的人类工程地质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崂山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的存在,而且增强了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 青岛崂山地区一直都存在着地质灾害及隐患,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更是加剧了改造环境的人类工程地质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崂山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的存在,而且增强了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更是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有些已经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区内开展地质灾害研究,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青岛崂山区为实证,针对旅游背景条件下地质灾害隐患存在区域已经建立的灾害监测系统,对监测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和气候因素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强降雨仍然是灾害引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与隐患的存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本文为崂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地质灾害变形方面的参考资料,并为旅游地区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质灾害研究拓宽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灾害 变形监测 气候因素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教师如何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理念 被引量:10
3
作者 菊春燕 孟梅 李松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4年第5期71-74,共4页
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但是在众多教学模式中,青年教师初进课堂,如何有效地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最先遇到的难题。本文借鉴翻转课堂的设计理念,针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环境的特点,将教学模式分为三个基... 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但是在众多教学模式中,青年教师初进课堂,如何有效地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最先遇到的难题。本文借鉴翻转课堂的设计理念,针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环境的特点,将教学模式分为三个基本环节的循环过程,使课堂中与课堂外的教学活动有机组合,以帮助青年教师构建适宜现代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通过该教学模式方法来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构建起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知课堂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教学授课模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授课模式 翻转课堂 循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系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其流域环境的初步探讨——以吐鲁番市和鄯善县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菊春燕 刘志辉 周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4-176,180,共4页
应用分形理论,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吐鲁番市和鄯善县水系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从分维数上揭示了这两个研究区内水系空间分布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该地区水系网络结构简单的原因,及其流域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系... 应用分形理论,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吐鲁番市和鄯善县水系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从分维数上揭示了这两个研究区内水系空间分布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该地区水系网络结构简单的原因,及其流域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系现状进行了探讨,为分形理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水系空间分布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体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分析
5
作者 菊春燕 王承武 +2 位作者 唐爽 张艳 阿力木江·吐斯依提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112-115,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向“互联网+”教学模式转变,尤其是线上学习方式突破传统教学场所的限制,学习途径和方式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模式的改变。该文通过调查高校学生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后的体验,分析当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向“互联网+”教学模式转变,尤其是线上学习方式突破传统教学场所的限制,学习途径和方式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模式的改变。该文通过调查高校学生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后的体验,分析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大多数受访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是有明显效果的,但是在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和交流交互方面的评分相对较低。因此,短期内的评价较难测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潜在性、间接性和长期性优势这一类的教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体验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分析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以新疆鄯善县绿洲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绪 刘志辉 +3 位作者 菊春燕 戴维 易莉 姜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1-236,共6页
土地利用馒被变化是影响陆地碳循环的一个重要因子。依据鄯善平原绿洲群1990、1999两年9月TM与SPOT4(P)的融合影像以及2004年9月SPOT5(XS/XI)影像数据,采用混合分类法对研究区土地覆被进行分类,估算其变化面积以及林地与各土地... 土地利用馒被变化是影响陆地碳循环的一个重要因子。依据鄯善平原绿洲群1990、1999两年9月TM与SPOT4(P)的融合影像以及2004年9月SPOT5(XS/XI)影像数据,采用混合分类法对研究区土地覆被进行分类,估算其变化面积以及林地与各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转换。结果显示:1990~1999年、1999~2004年研究区林地面积年变化率分别为+4.59%、-1.70%,植被碳库1999年比1990年增加了264.13×10^3t,2004年较之1999年减少了70.75×10^3t,但2004年植被碳储量较1990年上升212.04×10^3t,研究区总体上为一小的净碳汇。15a间天然草地的植被碳储量一直下降,并在后期呈现更为严峻的态势。说明在极端干旱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仍面临极大挑战。如何实现丰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人居生存环境相协调,做好土地、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需更为深入、审慎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干旱区 土地利用馒被变化 陆地植被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地下水位降幅对天然植被衰退过程的影响分析——以新疆鄯善南部绿洲群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绪 刘志辉 +2 位作者 戴维 菊春燕 王云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综合运用RS、GIS及地理统计学的理论、技术,监测干旱区地下水位降幅对天然植被衰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部分绿洲位于20-30m降幅之间,并由北向南呈环状递减;天然植被覆盖变化敏感区域居于5~8m降幅之内,超过10m降幅将... 综合运用RS、GIS及地理统计学的理论、技术,监测干旱区地下水位降幅对天然植被衰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部分绿洲位于20-30m降幅之间,并由北向南呈环状递减;天然植被覆盖变化敏感区域居于5~8m降幅之内,超过10m降幅将出现严重退化区;天然植被大面积向绿洲东北方向退缩,15年间典型研究区天然植被面积减少近1/2,半固定沙丘面积增大而将成为新的沙尘策源地,绿洲生态环境更为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降幅 天然植被衰退 R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中国城市CO2排放数据集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博峰 刘晓曼 +86 位作者 陆军 王金南 刘红光 陈洋 陈占明 丛建辉 崔志鹏 代春艳 董会娟 方恺 冯彤 郭杰 李芬 孟凡鑫 唐伟 王庚哲 谢运生 张建军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布买日也木·买买提 蔡伟光 曾胜 常盼 陈前利 陈振国 单钰理 丁冠乔 独威 范敏 冯相昭 干晓宇 高壮飞 谷雨 何凌昊 何姚 胡鸣明 黄丽珍 黄桥 贾小平 菊春燕 蓝菁 李爽 李松 李耀光 李照令 刘合林 刘婧文 刘庆燕 刘竹 逯飞 马贤磊 欧金沛 潘栋 沈杨 税月 孙露 谭效时 唐敏 唐袆祺 王柯 王思亓 王香爱 王晓培 吴家杰 吴雪萍 肖连香 邢文婷 徐丽笑 叶瑞克 袁子坤 张飞云 张袆 张明 张琦峰 张曦文 张宇 赵晶 赵胜男 郑思伟 周来友 朱天琦 曹丽斌 冯乐 李栋 李一静 龙瀛 孙瑞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2005年是中国承诺碳减排目标的基准年份,因而也是中国城市碳减排战略制定和近中期低碳转型的基准年份和对照年份。中国城市2005年CO_2排放数据的一致性、全面性和精准性对于中国所有城市和每个具体城市的目标考核和评估都有重要意义。... 2005年是中国承诺碳减排目标的基准年份,因而也是中国城市碳减排战略制定和近中期低碳转型的基准年份和对照年份。中国城市2005年CO_2排放数据的一致性、全面性和精准性对于中国所有城市和每个具体城市的目标考核和评估都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CHRED 2.0)、城市层面统计数据以及大量现场调研和走访,建立2005年中国城市CO_2排放数据集,包括工业能源排放、工业过程排放、农业排放、服务业排放、城镇生活排放、农村生活排放、交通排放7个部门的直接排放数据和间接排放数据。该数据集的建立汇总了86名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在企业、城市不同行业与部门、城市工业和城市总化石能源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大量的交叉验证和数据分析,有效保障了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城市碳排放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差异和空间格局差异。排放前10的城市几乎比排放后10的城市的排放量高出两个数量级。高排放城市基本都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东部城市直接排放占全国直接排放比例最高,达到44.59%,其次是西部城市21.76%,中部城市22.70%,东北城市1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CO 2排放数据集 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技术的近40a新疆昌吉州冰川变化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志辉 王红娟 +3 位作者 裴欢 田万荣 菊春燕 周绪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充分挖掘已有的地形图、冰川目录数据,并以三个典型研究区(乌鲁木齐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博格达地区)为代表,利用多源、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和资料,借助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新技术对新疆昌吉州冰川的消融率进行分析和计算,经济、... 充分挖掘已有的地形图、冰川目录数据,并以三个典型研究区(乌鲁木齐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博格达地区)为代表,利用多源、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和资料,借助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新技术对新疆昌吉州冰川的消融率进行分析和计算,经济、便利地获得了该区域冰川面积及其变化量.本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RS GIS 新疆昌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李燕 牛奥博 +1 位作者 徐彪 菊春燕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4期61-63,共3页
绿色消费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绿色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消费行为 在校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哈密地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晓华 菊春燕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0年第5期464-465,415,F0004,共4页
按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哈密地区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并结合前人所获得的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从资源的丰度、品质、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等方面评价了哈密地区旅游资源,总结出哈密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类型较丰富、分布不... 按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哈密地区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并结合前人所获得的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从资源的丰度、品质、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等方面评价了哈密地区旅游资源,总结出哈密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类型较丰富、分布不均衡、资源品质一般、特品级旅游资源缺乏;人文旅游资源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且特色明显,但自然旅游资源仍有较大开发潜力等主要特征。该分析与评价结果可为该地区决策的制定提供战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地区 旅游资源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雪纯 菊春燕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8-908,共11页
公园绿地和城市功能空间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研究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优化公园绿地合理布局,促进城市功能空间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耦... 公园绿地和城市功能空间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研究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优化公园绿地合理布局,促进城市功能空间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在分析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析二者空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与城市各功能空间形成了内密外疏、圈层式递减、向西北方向扩展的空间聚集特征。(2)公园绿地与城市各功能空间的分布重心均与城市中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公园绿地、居住空间、交通运输空间、公共服务空间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休闲娱乐空间、商业空间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3)公园绿地与城市各功能空间耦合协调的主导类型为中度失调型,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中部高、东西两侧和南北两翼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人口因素、交通条件是影响公园绿地与城市各功能空间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则是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数据 公园绿地 城市功能空间 耦合协调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亚茹 李莉 菊春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2-320,共9页
[目的]研究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ESV)的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区生态服务功能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2000,2010,2018年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遥感、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 [目的]研究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ESV)的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区生态服务功能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2000,2010,2018年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遥感、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景观指数模型研究了天山北坡城市群ESV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①天山北坡城市群主要用地类型为未利用地和草地,建设用地的单一动态度变化最大,动态变化幅度达2.7%;土地利用转移变化主要发生在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之间,以草地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入最为突出。②近20 a研究区ESV总量从1410.76亿元减少到1400.17亿元,共计损失10.59亿元,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支持服务的ESV减少最多。③研究区ESV呈现出西北部和中部高,北部和东南部低的空间格局;2000-2018年研究区ESV景观格局发生显著的变化,低、中、高ESV区的景观格局表现为研究前期破碎异质化,后期集聚同质化。[结论]针对不同等级的ESV区,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恶化,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改善其生态服务价值,降低城市群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推动区域生态景观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城市群 土地利用 生态服务价值 空间演变 景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Tobit模型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鹏 菊春燕 +2 位作者 李莉 李润 郝雪纯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8,共11页
选取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度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然后基于面板Tobit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 选取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度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然后基于面板Tobit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中部、西部、东部三大区域中生态福利绩效格局为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观察期内有8个省级行政区生态福利绩效平均值处于相对有效状态;投资型环境规制对全国,中部、西部地区生态福利绩效有抑制作用,收费型环境规制对全国,中部、西部地区生态福利绩效有正面影响;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城市化率、研发投入水平和绿化水平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 面板Tobit模型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向勤 菊春燕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0,共8页
城市绿色空间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是诸多领域如地理学、生态学、城市学、社会学等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网络检索资源,对国内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与研究内容分析相结合,探索国内外在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热点的异... 城市绿色空间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是诸多领域如地理学、生态学、城市学、社会学等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网络检索资源,对国内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与研究内容分析相结合,探索国内外在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热点的异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城市绿色空间研究侧重于城市生态、规划和景观格局的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遥感技术和统计分析;国外城市绿色空间研究侧重于环境、生态服务对于公众健康影响,研究方法主要是空间分析和社会调查法等。检索出的文献研究内容虽有不同,但都趋向于对生态空间的研究。基于国内研究的现状和国外相关研究的开展,本文提出我国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应以居民福祉为重心,加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融入社会调查法,直观地了解居民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空间 CITESPACE 生态功能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活垃圾影响因素的权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艳杰 菊春燕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8期116-119,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垃圾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影响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的影响因素对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极为重要,但生活垃圾的影响因素较为繁杂。通过影响因素的确定,构建AHP模型,基于层次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垃圾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影响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的影响因素对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极为重要,但生活垃圾的影响因素较为繁杂。通过影响因素的确定,构建AHP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生活垃圾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加权,探讨影响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的影响因素权重值,其中人口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生活方式和GDP。通过分析为生活垃圾管理提供相应对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乌鲁木齐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特征分析及发展对策
17
作者 向勤 菊春燕 韩林林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7期45-53,共9页
做好城镇-农业-生态3类空间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做好空间特征分析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结合2005、2008、2012、2016和2018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技术研究乌鲁木齐市... 做好城镇-农业-生态3类空间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做好空间特征分析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结合2005、2008、2012、2016和2018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技术研究乌鲁木齐市3类空间变化的规律,通过数据发现2005—2018年乌鲁木齐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减少,城镇空间面积增加;结合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和可达性因子,运用GeoSOS-FLUS模型,设定城镇空间发展、农业空间发展和生态空间发展情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类空间面积变化较为显著,同时城镇空间的发展与生态空间面积存在一定负向关系,因此在未来城镇建设时,要重视农业-生态空间保护工作,坚守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协调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农业-生态空间 驱动因子 GeoSOS-FLUS 情景分析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秾大云上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ArcGIS课程为例
18
作者 唐爽 菊春燕 布买日也木·买买提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9期117-120,共4页
智慧教学网络云平台的发展推动了高校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借助秾大云上平台开展“ArcGIS软件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实验类课程的改革途径。围绕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课程各个环节重新进行设计和建设,为学生... 智慧教学网络云平台的发展推动了高校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借助秾大云上平台开展“ArcGIS软件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实验类课程的改革途径。围绕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课程各个环节重新进行设计和建设,为学生提供方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视角来评价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优化课程设计、简化教学管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ArcGIS软件 实验操作类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卷调查的新疆某地居民个人年生态足迹测算及分析
19
作者 史博 菊春燕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5期72-78,共7页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供的个人生态足迹计算软件,以新疆兵团某地居民为例,利用软件测算个人年生态足迹,分析探讨个人年生态足迹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假设全球居民采用相同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A类(年消耗小于等于1个...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供的个人生态足迹计算软件,以新疆兵团某地居民为例,利用软件测算个人年生态足迹,分析探讨个人年生态足迹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假设全球居民采用相同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A类(年消耗小于等于1个地球承载力)和B类(年消耗超出1个地球承载力)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B类居民相对A类居民来说,其特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年龄偏大或年收入较高。B类居民消耗的林地占比远高于A类居民,并且直接能源在碳足迹中的占比也高于A类居民。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年龄、年收入对生态足迹影响比较显著,文化程度对生态足迹影响不显著,其中年收入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为居民低碳生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问卷调查 多因素方差分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为例
20
作者 陶艳杰 菊春燕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7年第12期17-20,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垃圾不断增加,已成为兵团第五师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缓解居民生活垃圾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法进行分析,在兵团第五师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兵团第五师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垃圾不断增加,已成为兵团第五师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缓解居民生活垃圾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法进行分析,在兵团第五师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兵团第五师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兵团第五师生活垃圾处理的对策,为兵团第五师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处理现状 对策 兵团第五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