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对海拔的响应
1
作者 蒋志仁 蒋志成 +1 位作者 王军梅 冯金元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不同海拔和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对于维护高寒山地地区的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7月于海拔2700、2900、3100、3300 m的青海云杉林样地挖取不同土层土样进行处理,通过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 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不同海拔和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对于维护高寒山地地区的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7月于海拔2700、2900、3100、3300 m的青海云杉林样地挖取不同土层土样进行处理,通过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海拔、不同土层之间的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差异,采用Adonis多元方差分析海拔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海拔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增加均呈减小的趋势,而土壤有机碳密度随着土层的增加没有明显趋势。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范围在127.63~62.17 g/kg,土壤有机碳密度在5.53~4.28 kg/m^(2),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密度除了海拔2900 m没有差异,其余海拔样地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海拔变化,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集中在10 cm土层,而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集中在10 cm和20 cm土层。海拔对各土层有机碳形成的差异均有显著影响,仅显著影响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形成的差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对海拔的变化比土壤有机碳密度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土层深度 海拔梯度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耐瘠宜机收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2
作者 蒋志成 冯定明 +3 位作者 田红琳 阎应红 李鸿 周茂林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3期1-6,共6页
2020年,在重庆市铜梁区对基于氮肥减施20%试验条件下的36个玉米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间比法比较其产量,并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评判机收综合适应性,旨在筛选适宜西南地区种植的机收类型玉米新品种,加快优良品种推广步伐。结果表明,与... 2020年,在重庆市铜梁区对基于氮肥减施20%试验条件下的36个玉米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间比法比较其产量,并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评判机收综合适应性,旨在筛选适宜西南地区种植的机收类型玉米新品种,加快优良品种推广步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29个品种增产,增产率1.98%~64.94%,7个品种减产,减产率4.23%~24.48%;机收综合适应性表现较好的品种分别为雅玉6188、真玉2369、渝单8075、黔543、正昊玉201及湘荟玉1号,不仅产量较高,且抗倒性、穗位整齐度、机收质量均较好。认为在重庆独特丘陵地貌及气候特点区域,宜机收玉米品种不仅需要产量较高,还需具有抗倒力强、籽粒含水率较低等优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玉米 机收 品比试验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丘陵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密肥效应
3
作者 蒋志成 田红琳 +5 位作者 冯定明 刘水泉 张光列 庞家文 李清虎 周茂林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5期15-19,共5页
为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以渝青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优化种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一次项、所有因素二次项以及磷钾间相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显著;鲜产大于75 t·hm^(-2)的优化栽... 为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以渝青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优化种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一次项、所有因素二次项以及磷钾间相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显著;鲜产大于75 t·hm^(-2)的优化栽培措施是:种植密度6.64万~6.96万株·hm^(-2)、纯氮301.59~310.26 kg·hm^(-2)、P 2O 587.64~93.69 kg·hm^(-2)和K 2O 73.79~80.15 kg·hm^(-2)。建立的数学模型回归项显著,产量与所设因子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回归关系,各因子的水平设置基本恰当,模型可以用作预测预报。各因素对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X_(1))>氮肥(X_(2))>钾肥(X_(4))>磷肥(X_(3)),四个因子的二次项均达显著水平,因子间的互作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氮肥互作效应最大的组合为:X_(1)=0.5,X_(2)=0.5,即密度6.75万株·hm^(-2),氮肥用量315 kg·hm^(-2)。磷肥与钾肥互作效应最大的组合为:X_(3)=0,X_(4)=0,即磷肥用量90 kg·hm^(-2),钾肥用量75 kg·hm^(-2),最高产量时经济效益可达44448.01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渝青玉3号 密度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硒处理对糯玉米籽粒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郑阳 杨华 +3 位作者 付忠军 蒋志成 黄永川 周茂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99-1901,共3页
以喷施和拌种等方式对糯玉米进行硒处理,通过籽粒中硒含量及其营养物质含量、蒸煮品质、穗部性状、产量等分析,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方式硒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糯玉米籽粒的硒含量;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均有增加趋势;各处理间的穗... 以喷施和拌种等方式对糯玉米进行硒处理,通过籽粒中硒含量及其营养物质含量、蒸煮品质、穗部性状、产量等分析,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方式硒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糯玉米籽粒的硒含量;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均有增加趋势;各处理间的穗部性状和蒸煮品质没有较大差异,田间产量随硒处理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硒处理不会影响糯玉米的品质,还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再生力的遗传效应分析
5
作者 蒋志成 任天举 《南方农业》 2007年第2期11-14,共4页
采用增广NCII交配设计,利用3年的试验结果,研究了杂交水稻再生力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996年和1999年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存在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显性性质主要表现为超显性,显性方向在1996年为减效基因显性,1999年为双向显性;200... 采用增广NCII交配设计,利用3年的试验结果,研究了杂交水稻再生力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996年和1999年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存在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显性性质主要表现为超显性,显性方向在1996年为减效基因显性,1999年为双向显性;2001年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但同样存在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显性性质为双向的部分显性。说明再生力特性的基因效应随亲本的遗传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再生力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缓释肥在渝单8号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6
作者 田红琳 杨华 +4 位作者 许明陆 蒋志成 周汝平 柯剑鸿 周茂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68,共3页
采用田问试验,根据缓释肥释放养分的特点,结合玉米精简栽培技术,探索重庆地区市面上不同种类的缓释肥与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缓释肥处理增产效果都好于常规施肥,增产幅度为7.62%~15.67%,效果最好的为沃夫特(6... 采用田问试验,根据缓释肥释放养分的特点,结合玉米精简栽培技术,探索重庆地区市面上不同种类的缓释肥与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缓释肥处理增产效果都好于常规施肥,增产幅度为7.62%~15.67%,效果最好的为沃夫特(6763.5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15.67%,汉枫虽然产量也高,但属于纯氮型缓释肥,生产中需要研究添加合理的磷、钾配比。结合单位面积生产边际效益来看,施用缓释肥是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渝单8号 缓释肥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缓释肥在玉米简化栽培中的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茂林 冯定明 +5 位作者 蒋志成 田红琳 李鸿 周汝平 文思帆 苟茂海 《作物研究》 2019年第4期267-270,共4页
选用重庆市售8种缓释肥,以常规施肥(一底三追)为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缓释肥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玉米一次性施用缓释肥,产量差异明显,增产幅度在-7.7%~11.03%,增产最明显的是沃夫特缓释肥,比常规... 选用重庆市售8种缓释肥,以常规施肥(一底三追)为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缓释肥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玉米一次性施用缓释肥,产量差异明显,增产幅度在-7.7%~11.03%,增产最明显的是沃夫特缓释肥,比常规施肥增产11%以上,与对照产量相近的还有百事达、史丹利、万植缓释肥,这4种缓释肥料适宜重庆市的玉米轻简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肥 缓释肥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田红琳 杨华 +5 位作者 蒋志成 李晔 周汝平 余波 崔俊娟 许明陆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5期28-32,共5页
为探明玉米新品种‘渝单30’在重庆地区的最适播期及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播期延后,生育期天数缩短、百粒重及产量降低,株高、穗位高随播期... 为探明玉米新品种‘渝单30’在重庆地区的最适播期及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播期延后,生育期天数缩短、百粒重及产量降低,株高、穗位高随播期的延后而增加,穗部性状变化不显著。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也随之增加,穗长、穗粗、茎粗、行数、行粒数等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到一定阀值后,密度增加,产量和百粒重则减少。3种播期下产量表现为A1>A2>A3,4种密度下产量表现为B3>B4>B2>B1,播期密度互作下产量表现为A1B3>A1B4>A2B3>A2B4>A3B3>A3B4>A2B2>A1B1>A2B1>A3B1。因此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确定了A1B3是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主要景观植物病虫害种类与危害情况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孔祥义 蒋志成 +2 位作者 李世龙 肖春雷 李劲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65-67,共3页
调查了三亚市鱼尾葵、椰子、假槟榔、凤凰木、三角梅、酸豆树、印度紫檀、苏铁、小叶榕、高山榕、刺桐等主要景观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情况,初步了解了各种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寄主。
关键词 三亚 景观植物 病虫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的无人机中继布局优化软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妍文 霍帅珂 +3 位作者 陈伟桢 朱秋明 李浩 蒋志成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4期60-63,69,共5页
建立了一个无人机作为中继的通信网络系统,并通过对中继链路和高空中继覆盖区域进行几何建模,推导获得了无人机在一定飞行高度的信号覆盖区域。在此基础上,基于Google Earth和Visual C++6.0软件平台,开发了一套无人机中继系统可视化网... 建立了一个无人机作为中继的通信网络系统,并通过对中继链路和高空中继覆盖区域进行几何建模,推导获得了无人机在一定飞行高度的信号覆盖区域。在此基础上,基于Google Earth和Visual C++6.0软件平台,开发了一套无人机中继系统可视化网络优化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操作简便且运行稳定,能够实现无人机的静态最优布置与动态飞行路径规划,对于解决网络节点高速和大范围移动导致的网络中断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歌地球 无人机 移动自组网 中继平台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Density on the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Maize in Chongqing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红琳 杨华 +5 位作者 蒋志成 张丕辉 李晔 周汝平 崔俊娟 许明陆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2期2640-2643,共4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ost suitable sowing period and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new com variety ‘Yudan 30' In Chongqing region, using split plot experiment design, the 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ost suitable sowing period and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new com variety ‘Yudan 30' In Chongqing region, using split plot experiment design, the 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main a- 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maize in the field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Chongqing,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could shorten the fertility peri- od, and reduce 100-grain Weight and yield, but could increase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panicle trait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density increasing,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also increased, while ear length, ear diameter, stem diameter, row number and kernel number also decreased. 100-grain weight and yield also in- 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ensity, but to a certain threshold, yield and 100-grain weigh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ensity. The yield of 3 sowing periods pre- sented as AI〉A2〉A3, the yield of 4 kinds of density presented as B3〉EH〉B2〉B1, and the yield under sowing time and density interaction presented as AIB3〉A1B4〉 A2.B3〉A2.B4〉A3B3〉 A3B4〉A2.B2〉A1BI〉A2BI〉A3BI. So proper eady sowing and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could raise the yield of maize per unit area, and AIB3 was the optimum planting configuration in Chongqing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 Sowing time DENSITY Agronomic traits Y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机耕机播技术增效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茂林 蒋志成 +1 位作者 郑阳 田红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1-364,共4页
研究表明,机耕、机播节时节本增效明显,优于常规挖地、点播,适宜在西南山地、丘陵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但目前适宜山地的小型微耕机播机具有漏播、重播、播种深度不足的缺陷。土壤质地对播种影响较大,其中试验重壤土播种的产量比人工点播... 研究表明,机耕、机播节时节本增效明显,优于常规挖地、点播,适宜在西南山地、丘陵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但目前适宜山地的小型微耕机播机具有漏播、重播、播种深度不足的缺陷。土壤质地对播种影响较大,其中试验重壤土播种的产量比人工点播低;而在沙壤土播种的产量比人工点播高,且增产效果波动明显。说明微动力机播机械尚不能完全适应南方山地土壤情况,需要进一步改进。手提式播种机虽节本低于动力微耕,但在黏性土、板结土以及坡地使用效果好。人工滚筒式播种器播种最快,节本比动力微耕高1倍,但播种比较浅,且无法调整播种密度,适宜在沙土、沙壤土和耕作质量好、疏松的壤土中使用,但也需进一步改进完善播种深度及增加播种密度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整地 机耕机播技术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的打字软件设计开发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志成 《电子世界》 2013年第10期145-146,共2页
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软件设计具有键位练习与测试、拼音打字速度练习与测试、五笔打字练习与测试和打字游戏模块的打字软件。
关键词 打字速度 软件设计 开发 VB C程序设计 打字软件 打字游戏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中坑开门式出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志成 丘华生 +1 位作者 周杰 张明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4期306-306,314,共2页
本文论述了超大超深基坑中,以坑中坑的方式在支护桩上开设洞口先行开挖土方再结构施工,坑中坑施工进度不受大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进度的影响。既节约了总体施工工期,又节约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超大超深基坑 坑中坑 开门式出土 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玉米耐密增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茂林 蒋志成 +3 位作者 柯剑鸿 田红琳 苟茂海 郑阳 《南方农业》 2012年第10期25-30,共6页
2009—2011年连续3年对玉米不同品种、密度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重庆地区每667m2种植4000~4200株的高密度,较常规3000株密度增产10.75%~20.34%,并远远高于农民当前大面积生产产量,增密增产趋势明显。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应证重庆市具有承载... 2009—2011年连续3年对玉米不同品种、密度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重庆地区每667m2种植4000~4200株的高密度,较常规3000株密度增产10.75%~20.34%,并远远高于农民当前大面积生产产量,增密增产趋势明显。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应证重庆市具有承载适当密植的温光资源条件。根据本试验研究结果,推荐将增密1000株/667m2和配套选用耐密品种作为重庆市当前玉米增产增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密性 增产增效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个玉米新组合比对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红琳 许明陆 +4 位作者 周汝平 周茂林 蒋志成 柯剑鸿 崔俊娟 《南方农业》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加速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宜西南地区种植,农艺性状好、抗逆、高产、品质优的玉米新品种,于2010—2011年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普通玉米新品种(组合)PY1号、PY2号、PY3号、PY4号、PY5号、PY6号、PY7号、PY8号进... 为加速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宜西南地区种植,农艺性状好、抗逆、高产、品质优的玉米新品种,于2010—2011年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普通玉米新品种(组合)PY1号、PY2号、PY3号、PY4号、PY5号、PY6号、PY7号、PY8号进行了品比试验。通过对新组合的产量性状、株型及抗逆性等进行分析评议,发现PY5号的产量、生育期、商品性、抗性等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重庆市及周边地区生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组合) 比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龙钊 梁静 蒋志成 《教师》 2015年第23期125-126,共2页
贫困生认定的研究已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本文首先分析了贫困生认定现状,包括认定材料的随意性、认定过程的主观性以及认定方法的局限性;其次,介绍了灰色系统和BP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最后,确定了贫困生认定的指标体系,并... 贫困生认定的研究已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本文首先分析了贫困生认定现状,包括认定材料的随意性、认定过程的主观性以及认定方法的局限性;其次,介绍了灰色系统和BP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最后,确定了贫困生认定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基本理论,构建了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生 认定模型 灰色系统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渝青玉3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文俊 杨华 +2 位作者 郑阳 蒋志成 柯剑鸿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0年第6期21-22,共2页
渝青玉3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采用"玉米热带种质×玉米温带种质"的杂优利用模式选育的粮草兼用型青贮玉米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本文简介了该品种的选育研究过程,并对其特征特性、适应性、栽培... 渝青玉3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采用"玉米热带种质×玉米温带种质"的杂优利用模式选育的粮草兼用型青贮玉米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本文简介了该品种的选育研究过程,并对其特征特性、适应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作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渝青玉3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红琳 蒋志成 +5 位作者 刘春英 李晔 周汝平 崔俊娟 胡伟 许明陆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2期13-15,共3页
选用高产、稳产、广适普通玉米品种“渝单30”为研究对象,采用3500株·(667 m^(2))^(-1)的种植密度,以当地生产上常用的稀大行(1~1.2 m)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同密度下“缩行扩株”对渝单30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用高产、稳产、广适普通玉米品种“渝单30”为研究对象,采用3500株·(667 m^(2))^(-1)的种植密度,以当地生产上常用的稀大行(1~1.2 m)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同密度下“缩行扩株”对渝单30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渝单30在0.9 m行距时产量最高,行距间产量性状表现为0.9 m行距>0.8 m行距>0.7 m行距>1 m行距>1.2 m行距>0.6 m行距。因此,重庆丘陵山区将现有生产上“稀大行”种植模式改为0.9 m、0.8 m行距,同单位土地面积上可以增加种植行数,集约化利用土地,减少漏光损失,平衡种群内竞争,最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行距 产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玉米种质在西南山地粮饲兼用型玉米创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文俊 郑阳 +3 位作者 杨华 蒋志成 况良开 黄爱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64-65,共2页
简要阐述了选育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的重要意义、西南山地兼用型玉米育种创新实践及热带种质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创新中的利用价值,以期为西南山地粮饲兼用型玉米的育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粮饲兼用型玉米 热带种质 育种创新 西南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