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权力主导下大学的隐秘行动与生存策略——基于“弱者的武器”视角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4
1
作者 蒋达勇 王金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09,共6页
在国家与大学的互动中,国家因其对权力和资源的掌控而处于强势地位。大学则往往通过"应付"、"转化"甚至"反叛"等曲折隐蔽、不露声色的行动,对行政权力的嵌入和干预实施着零星却持续不断、充满韧性的抵抗... 在国家与大学的互动中,国家因其对权力和资源的掌控而处于强势地位。大学则往往通过"应付"、"转化"甚至"反叛"等曲折隐蔽、不露声色的行动,对行政权力的嵌入和干预实施着零星却持续不断、充满韧性的抵抗。大学各种"弱者的武器"式的抵抗,既反映出其弱者的身份,也体现了其生存的策略,更折射着其价值的扭曲。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大学治理,应当祛除对行政权力的盲从与依附,寻求政党、国家、社会与大学的分工合作与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国家 行政权力 大学治理 隐秘行动 生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达勇 卢晓中 +5 位作者 刘晖 屈哨兵 罗海鸥 戴青云 郑文 陈伟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0,共16页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蒋达勇指出,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的改革部署,四个方面的关键着力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基于自信自立的立德树人,二是基于国家需求的发展...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蒋达勇指出,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的改革部署,四个方面的关键着力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基于自信自立的立德树人,二是基于国家需求的发展定位,三是基于创新引领的质量提升,四是基于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卢晓中回应了高校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在哪里,指出塑造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需要重点突破的两大问题是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制与机制变革。刘晖把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同发展作为贯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思考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思考如何优化结构,处理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类型层次和科类层次的关系,思考如何深化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在遵从理论逻辑、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思维、综合治理,探寻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同发展的最优解。探索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模式,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屈哨兵分别立足时代、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立足大学、立足文化作出了回答。罗海鸥谈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首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注重主体自修,激发内生动力,第三,人在哪里,教育就在那里。戴青云谈到,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一是突显类型特色,高水平建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二是完善体系结构,贯穿“本—硕—博”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三是打造院校梯队,形成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国模式。郑文提出,一体改革是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中国创举,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精髓就是一体改革,广东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的新思路是:明确支撑服务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紧密结合政府有关基础教育的重大行动部署,大力提高广东教师教育的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层次。陈伟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胜法宝,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之一,继续发挥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全面深化改革价值,第一是系统设计、整体优化“政产学”的共生关系,为产教融合型城市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第二是着力打造各类平台,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第三是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保证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一体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新动能新优势 高等教育四要素 教育开放 教育家精神 教师教育 职教师资 产教融合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的演绎与信仰的构建——从仪式的视角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被引量:7
3
作者 蒋达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关键词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高校党建工作 仪式活动 基层党组织 信仰 演绎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过密化”:大学治理的实践误区及转型 被引量:7
4
作者 蒋达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0,共6页
中国大学治理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大学功能多元一体、组织结构庞杂交错、制度机制繁复冲突,这既有大学发展理念杂糅的原因,也是各方力量嵌入干预的结果,同时还受制度创新迷信的干扰,最终导致大学产生制度供给超过实际制度需求、外部制度嵌... 中国大学治理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大学功能多元一体、组织结构庞杂交错、制度机制繁复冲突,这既有大学发展理念杂糅的原因,也是各方力量嵌入干预的结果,同时还受制度创新迷信的干扰,最终导致大学产生制度供给超过实际制度需求、外部制度嵌入挤压内生制度空间的"制度过密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既要政府部门主动转变观念、减少干预,也要大学更加自主自治,共同推动大学的功能卸载、组织再造和制度重构,防止大学治理滑入更为严重的"制度过密化"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制度供给 嵌入性制度 内生性制度 “制度过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澳教师教育合作:历史回顾与发展前瞻——关于推进粤澳教师教育深度合作的构想 被引量:7
5
作者 蒋达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本文从教师教育在粤澳合作中的战略意义角度切入,在细致梳理粤澳两地在教师教育领域合作的历史阶段与突出特点的基础上,立足于粤澳双方所共同面临的发展形势和教师教育的客观需求,提出基于全方位合作和综合改革基础上教师教育"区... 本文从教师教育在粤澳合作中的战略意义角度切入,在细致梳理粤澳两地在教师教育领域合作的历史阶段与突出特点的基础上,立足于粤澳双方所共同面临的发展形势和教师教育的客观需求,提出基于全方位合作和综合改革基础上教师教育"区域协同"的构想。围绕这一新构想,文章提出了建立职前联合培养机制、搭建职后培训合作平台、促进教育科学研究合作、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优势领域合作办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澳合作 教师教育 区域协同 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治理:政府、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厘定与重塑 被引量:6
6
作者 蒋达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4,共5页
现代大学既是政府与社会力量交汇的场所,也是政府与社会分离对立、互嵌交错和有机互动的一个"公共空间"和"治理平台"。百余年来,政府、社会与大学之间复杂的动态关联始终是导引和影响中国大学改革发展的基本线索与... 现代大学既是政府与社会力量交汇的场所,也是政府与社会分离对立、互嵌交错和有机互动的一个"公共空间"和"治理平台"。百余年来,政府、社会与大学之间复杂的动态关联始终是导引和影响中国大学改革发展的基本线索与核心问题。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呈现出基于合作主义精神之"强政府—强社会"的逻辑走向,政府应该致力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大学则应集中于功能重组和使命聚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政府 社会 强政府-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党建:一种嵌入性的制度建构 被引量:12
7
作者 蒋达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38,共3页
针对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中制度化诉求日益突出的现实,从制度建设是否必然促进高校党的建设,进而促进学校发展这一问题出发,运用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在深入分析制度在高校治理中的作用、高校的制度类型及不同类型制度的实践绩效的基础上,... 针对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中制度化诉求日益突出的现实,从制度建设是否必然促进高校党的建设,进而促进学校发展这一问题出发,运用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在深入分析制度在高校治理中的作用、高校的制度类型及不同类型制度的实践绩效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一种外部嵌入的制度建构,高校党建必须与大学的规则、文化、传统与精神这些内生性制度相契合的观点。这为我们反思目前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嵌入性制度 内生性制度 制度过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考核管理:一种跨文化的比较与建构——南洋理工大学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5
8
作者 蒋达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9,206,共11页
教师考核管理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激发教师创新活力、提高大学质量水平的关键抓手。南洋理工大学教师考核评价既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经验,也具有结合学校自身特色的个性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教师考核管理制度,要针对现阶段教... 教师考核管理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激发教师创新活力、提高大学质量水平的关键抓手。南洋理工大学教师考核评价既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经验,也具有结合学校自身特色的个性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教师考核管理制度,要针对现阶段教师考核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对比分析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差异,从程序方法、对象区分、内容指标、机制设计、组织实施、结果运用等多个维度统筹布局和精心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考核管理 跨文化比较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农村基层政权的建构与发展——对农村基层政权改革进路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蒋达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83,共3页
人民公社制度是建国后第一个完整的农村基层政权架构,但人民公社体制在维护了新生政权稳定的同时,却使农村的活力和生命力逐步趋向消亡。替代人民公社制度的“乡政村治”模式是内在地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又... 人民公社制度是建国后第一个完整的农村基层政权架构,但人民公社体制在维护了新生政权稳定的同时,却使农村的活力和生命力逐步趋向消亡。替代人民公社制度的“乡政村治”模式是内在地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但由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等原因,使农村基层政权又一次面临困境。中国农村基层政权构建只有置于中国当下正在全力推进现代化这一现实背景下来讨论,才能获得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基层政权 建构 发展 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型政府: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达勇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8-45,共8页
对于中国这类后发赶超型的国家来说,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有别于自由主义市场竞争模式和全能主义国家计划体制,"发展型政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塑造了高等教育治理的"第三条道路"。但是,由... 对于中国这类后发赶超型的国家来说,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有别于自由主义市场竞争模式和全能主义国家计划体制,"发展型政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塑造了高等教育治理的"第三条道路"。但是,由于面临政府嵌入与大学自治、政治逻辑与教育规律、等级管理与自由竞争、运动式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资源掌控与权力寻租等深层次的理论挑战和实践困局,"发展型政府"高等教育治理模式迫切需要在"引、放、管、服"的变革与转型中实现自我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型政府 高等教育治理 理论模型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行一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广东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达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5,共5页
广东先于国家层面的统一部署,率先启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后发赶超的内在追求,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国家治理格局中地方政府的自主行动空间。广东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构... 广东先于国家层面的统一部署,率先启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后发赶超的内在追求,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国家治理格局中地方政府的自主行动空间。广东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开放的大学竞争发展格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及政府、大学与社会之间协同共治这四个方面的探索,一定程度上切中了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难题,孕育着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后发赶超 多元竞争 协同共治 中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培养的区域协同:粤澳两地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达勇 王赵雄 《教师教育论坛》 2014年第1期22-26,74,共6页
粤澳两地通过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五位一体"的深层次改革,构建起教师协同培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单一学校培养教师的资源限制问题;通过优质资源的本土转化,促进... 粤澳两地通过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五位一体"的深层次改革,构建起教师协同培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单一学校培养教师的资源限制问题;通过优质资源的本土转化,促进了区域文化融合,解决了单一体系培养教师的模式趋同问题;通过灵活多元的成长通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解决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脱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扩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养 区域协同 实践探索 模式 理论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决策体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的战略抓手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达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30,共4页
我国高校决策存在主体过于集中、程序不尽完善、论证不够充分、监督相对乏力等突出问题。构建中国特色高校科学决策体系,必须坚持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协调、中枢统筹与分散治理相结合、自主办学与外部参与相沟通等原则,重点在构建中枢... 我国高校决策存在主体过于集中、程序不尽完善、论证不够充分、监督相对乏力等突出问题。构建中国特色高校科学决策体系,必须坚持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协调、中枢统筹与分散治理相结合、自主办学与外部参与相沟通等原则,重点在构建中枢系统、完善程序规则、建立支持平台、强化监督执行等方面下工夫,适度扩大决策参与主体,强化决策咨询论证,完善教授治学内涵,努力形成多方参与、职责清晰、运行有序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内部治理 决策体系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的大学治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达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66,159,共4页
现代国家权力集中、组织构造、职能行使、民主发展的内涵决定了其自建构伊始就必然对大学进行整合,现代大学治理深深嵌套于现代国家的治理框架之中。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与大学治理之间经历曲折的实践路径,呈现独特的治理生态。... 现代国家权力集中、组织构造、职能行使、民主发展的内涵决定了其自建构伊始就必然对大学进行整合,现代大学治理深深嵌套于现代国家的治理框架之中。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与大学治理之间经历曲折的实践路径,呈现独特的治理生态。大学既因生存、发展和竞争需求对国家深度依赖,同时也因学术自由和自治对国家嵌入进行拒斥。现代国家与大学正是在这种互动中相互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国家 现代国家 大学治理 嵌入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学术与生活:中国大学功能与结构的重塑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达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2,共8页
结构功能主义是中国大学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进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应现代国家建构的需要,中国大学逐步形成了集政治组织、学术共同体和生活社区于一身的"三位一体"式功能承载和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容纳校长、教授、师生... 结构功能主义是中国大学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进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应现代国家建构的需要,中国大学逐步形成了集政治组织、学术共同体和生活社区于一身的"三位一体"式功能承载和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容纳校长、教授、师生和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的"一核多元"式组织构造。这种多元化的功能与结构本质上是传统社会和单位体制的一个缩影,内在蕴含着难以调适的理论冲突和实践张力。现代大学治理应该聚焦和回归学术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在推动单位体制的解构过程中对大学的功能与结构进行厘定、重塑和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能主义 “三位一体” “一核多元” 单位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达勇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11-113,共3页
本文从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问题出发,在总结人才质量观的基本标准和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培养创新型人才... 本文从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问题出发,在总结人才质量观的基本标准和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着力点以及如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强国 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一场语意含混的争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达勇 《现代教育论丛》 2008年第11期24-28,共5页
本文从高等教育质量在近年来倍受争议这一现实出发,着力对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所展开的这场争论本身进行检视和反思。在对这场争论中的概念内涵、衡量标准、分析对象以及话语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梳理的基础上,文章认为这其实是一场概... 本文从高等教育质量在近年来倍受争议这一现实出发,着力对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所展开的这场争论本身进行检视和反思。在对这场争论中的概念内涵、衡量标准、分析对象以及话语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梳理的基础上,文章认为这其实是一场概念混淆、标准不明、对象不清,各种话语表达杂糅其中的争论。这一立论对于厘清"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对象、标准,促进人们对高等教育进行更为理性和深入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 争论 大众化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委员会撬动大学治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达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2-46,共5页
在行政权力过于突出、挤压学术权力生长空间的背景下,学术委员会重组因承载强化教授治学、彰显学术独立的使命而备受关注。H大学的改革实践表明:重组学术委员会、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已经成为国家与大学的改革共识;在国家与社会界限尚不... 在行政权力过于突出、挤压学术权力生长空间的背景下,学术委员会重组因承载强化教授治学、彰显学术独立的使命而备受关注。H大学的改革实践表明:重组学术委员会、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已经成为国家与大学的改革共识;在国家与社会界限尚不清晰的现阶段,学术与行政更宜保持适度分离又协同配合;国家层面教育改革嵌入性制度的落地,既需要大学内生性制度的承接与融通,也需要具体实践中的磨合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学术委员会 行政权力 技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厄与突围: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与建议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达勇 《高教论坛》 2009年第3期42-45,共4页
文章从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领域日益突显的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检视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推进策略和速度进行了反思。文章认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突显的矛盾与问题,核心在于原有师范教育体系的迅速崩塌,而新... 文章从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领域日益突显的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检视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推进策略和速度进行了反思。文章认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突显的矛盾与问题,核心在于原有师范教育体系的迅速崩塌,而新的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在此基础上,文章强调要注意良好的愿望在实施过程中发生扭曲的现象,并就如何继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转型 推进策略 制度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于内涵、重点与方法的反思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达勇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文章从近年来提高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重点和方法这三个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检视。文章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丰富的发展性概念,不能简单讨论高等教育质量是上升还是下滑,更不宜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评估... 文章从近年来提高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重点和方法这三个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检视。文章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丰富的发展性概念,不能简单讨论高等教育质量是上升还是下滑,更不宜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评估大众化阶段多样化的质量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职能定位来看,重点在人才培养;从学校层次来看,重点在新建院校;从地域范围来看,重点在西部高校。高等教育领域"基于竞争性的项目导向型管理模式"在激发高等学校参与竞争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竞争性 项目导向型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