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例无绳胶囊内镜检查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华容 刘红专 周雪梅 《西南军医》 2006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通过对无绳胶囊内镜检查情况分析,评价胶囊内镜检查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7例疑小肠疾病或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病人或体检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检查无不适感,15例完成小肠检查,2例胶囊分别滞留... 目的通过对无绳胶囊内镜检查情况分析,评价胶囊内镜检查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7例疑小肠疾病或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病人或体检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检查无不适感,15例完成小肠检查,2例胶囊分别滞留于食管、胃。7例不明原因胃肠道出血中5例完成小肠检查,均发现了小肠病变。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无痛苦、无创、安全的上消化道检查,是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胃肠道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5修饰DC融合瘤苗体内抗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波 刘红专 +1 位作者 蔡华容 李丽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将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细胞和小鼠胃癌细胞MFC进行融合,同时以CD44v5进行修饰,研究CD44v5修饰DC融合瘤苗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①在PEG的作用下,DC细胞和MFC细胞进行融合,利用HAT/HT系统... 目的将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细胞和小鼠胃癌细胞MFC进行融合,同时以CD44v5进行修饰,研究CD44v5修饰DC融合瘤苗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①在PEG的作用下,DC细胞和MFC细胞进行融合,利用HAT/HT系统筛选出纯净融合细胞株。在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将pUC19-CD44v5转染到肿瘤融合细胞中表达;②荷瘤小鼠接种融合瘤苗,观测小鼠的生存期及种植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小鼠生存期延长,种植瘤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变。结论CD44v5修饰的DC融合细胞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强大抗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5 树突状细胞 细胞融合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修饰DC融合瘤苗抗胰腺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波 刘红专 +1 位作者 蔡华容 李丽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1期1603-1605,共3页
目的:探讨CD44v6修饰树突状细胞(DC)融合瘤苗抗胰腺癌的作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1)取小鼠骨髓细胞在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的诱导下体外大量扩增DC细胞;(2)在PEG的作用下,进行DC和小鼠胰腺癌细胞(TD2... 目的:探讨CD44v6修饰树突状细胞(DC)融合瘤苗抗胰腺癌的作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1)取小鼠骨髓细胞在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的诱导下体外大量扩增DC细胞;(2)在PEG的作用下,进行DC和小鼠胰腺癌细胞(TD2)的融合,并利用HAT/HT系统筛选出纯净融合细胞株;(3)Lipofectamine2000的介导下,将pBud-CD44v6转染到肿瘤融合细胞中表达;(4)荷瘤小鼠接种融合瘤苗,测量肿瘤大小。结果:成功构建了CD44v6修饰的DC/TD2融合瘤苗;免疫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小鼠骨髓来源的DC在PEG作用下成功与TD2细胞融合,同时以CD44v6加以修饰,且融合细胞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强大抗胰腺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树突状细胞 细胞融合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曾波 刘红专 +2 位作者 蔡华容 李丽玲 江小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0期1462-1463,共2页
目的:探讨CD44v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成为预防和治疗胰腺癌的新靶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CD44v6在胰腺癌中过表达或高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86.6%,在正常胰腺... 目的:探讨CD44v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成为预防和治疗胰腺癌的新靶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CD44v6在胰腺癌中过表达或高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86.6%,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低表达或无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22.7%。结论:CD44v6的表达与胰腺癌有密切的关系,对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发病机理以及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胰腺癌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经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袁国钧 蔡华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经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内镜下治疗的NVUGIB患者254例,依照术后再出血与否分为再出血组76例及未出血组178例。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经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内镜下治疗的NVUGIB患者254例,依照术后再出血与否分为再出血组76例及未出血组178例。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VUGIB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入院心率>100次/min、上消化道肿瘤出血、Ⅰa级出血、开始内镜治疗时间>24h、出血病变直径>2cm、单一内镜治疗方式、出血量>800mL、后续质子泵抑制剂(PPIs)不足及凝血酶原时间≥17s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a级出血、恶性肿瘤出血、出血病变>2cm、单一内镜治疗方式及后续PPIs缺乏与NVUGIB内镜治疗止血成功后再出血的发生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Ⅰa级出血、恶性肿瘤出血、出血病变>2cm、后续PPIs不足及凝血酶原时间≥17s为NVUGIB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再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胃肠道并发症相关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蔡华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3期195-196,共2页
糖尿病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代谢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能够引发人体器官、组织,尤其是胃肠道、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中,胃肠道病变的发生率较高,且因胃肠道功能受损直接影响患者的... 糖尿病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代谢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能够引发人体器官、组织,尤其是胃肠道、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中,胃肠道病变的发生率较高,且因胃肠道功能受损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对其生存质量的威胁更为紧迫,因此糖尿病胃肠道并发症更受医疗界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作者深入研究糖尿病胃肠道并发症发病机制,总结糖尿病诊疗经验,现作如下分析和汇总,旨在为糖尿病胃肠道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肠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式呼吸训练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蔡华容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一2021年4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FTS理念护理,观察组在FTS理念...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一2021年4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FTS理念护理,观察组在FTS理念护理基础上联合腹式呼吸训练,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术后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7.06%)高于对照组(81.6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0%)低于对照组(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分、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F-36中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护理能有效促进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式呼吸训练 快速康复外科 胃肠功能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经假体取上消化道异物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华容 刘红专 +2 位作者 李丽玲 谢晓燕 周雪梅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5年第6期306-307,共2页
目的我们采用在胃镜下经假体取上消化道异物,以避免操作过程中异物对咽喉部及食管的损伤,提高取出成功率。方法针对32例吞服异物或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异物的病人异物所在部位、大小、形态,将假体套入胃镜,在胃镜引导下,... 目的我们采用在胃镜下经假体取上消化道异物,以避免操作过程中异物对咽喉部及食管的损伤,提高取出成功率。方法针对32例吞服异物或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异物的病人异物所在部位、大小、形态,将假体套入胃镜,在胃镜引导下,将异物拖入假体后取出或随假体一同取出。结果32例上消化道异物均顺利取出,无明显咽喉部及食管损伤者,成功率100%。结论凡是吞入的异物有内镜检查适应证的病人的异物均可通过假体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假休 上消化道异物
原文传递
硫糖铝混悬凝胶混合血凝酶与血管夹用于防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邹龙 邓倩曦 +4 位作者 袁国钧 蔡华容 蹇琴 靳艳 李玲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903-1905,共3页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凝胶混合血凝酶用于防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发现直结肠息肉,并行内镜下肠道息肉黏膜切除术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药物组和血管夹组,每组各56例,...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凝胶混合血凝酶用于防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发现直结肠息肉,并行内镜下肠道息肉黏膜切除术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药物组和血管夹组,每组各56例,分别予以术后创面喷洒硫糖铝混悬凝胶混合血凝酶及血管夹止血处理,观察两种方法操作时间、止血成功率、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药物组和血管夹组分别有15例和13例出现术中即时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观察均成功止血,未追加其他止血方法。药物组和血管夹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58±16)、(192±94)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药物组无再出血,血管夹组1例再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创面均愈合良好。结论硫糖铝混悬凝胶混合血凝酶用于防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血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糖铝混悬凝胶 血凝酶 血管夹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原文传递
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国钧 蔡华容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5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内镜止血治疗的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止血方法包括注射、喷洒药物、机械止血、热凝及联合止血,且所有患者均完成Rockall再... 目的: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内镜止血治疗的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止血方法包括注射、喷洒药物、机械止血、热凝及联合止血,且所有患者均完成Rockall再出血风险评估,分析内镜止血治疗ANVUGIB的可行性。结果:(1)86例患者首次内镜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4.19%,再出血率为13.95%;(2)低危组肾上腺素注射止血、联合止血成功率为100.00%;中危组机械止血、热凝止血成功率为100.00%;高危组联合止血成功率较高,为91.67%;(3)Forrest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止血成功率较高,病变直径≥2cm患者内镜止血成功率降低,机械止血及热凝止血再出血率为0,联合止血再出血率高(16.67%),其次为喷洒药物止血(14.29%)。结论:对ANVUGIB患者作内镜下止血处理,微创,且止血成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止血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