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康复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梁之孔 郭浩 +1 位作者 蔡宇璐 何晓飞 《吉林医学》 2025年第1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预康复对于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1月武警江苏总队医院开展ACL损伤术前康复锻炼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进行ACL重建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肌肉萎缩情况及患者主... 目的:探讨预康复对于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1月武警江苏总队医院开展ACL损伤术前康复锻炼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进行ACL重建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肌肉萎缩情况及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个月、3个月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观察组患者肌肉萎缩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双侧膝关节股四头肌围度差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康复对于ACL重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同时患者住院满意度高,更利于重返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康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康复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全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蔡宇璐 何晓飞 +2 位作者 梁之孔 马牙南 高锋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康复对全关节镜下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武警江苏总队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在全关节镜下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修复手术的36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系统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系统康复组18例... 目的研究系统康复对全关节镜下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武警江苏总队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在全关节镜下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修复手术的36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系统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系统康复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治疗,系统康复组同时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术后1周、4周和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在术后4周、12周和24周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系统康复组术后4周、12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康复组患者术后4周、12周、24周AOFA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经系统康复的踝关节功能较一般治疗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系统康复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麻醉对肿瘤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影响
3
作者 张捍平 刘华 +1 位作者 江婧 蔡宇璐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590-594,599,共6页
目的系统性回顾区域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RA)对肿瘤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并筛选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Embase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0-09-04关于RA与肿瘤远期预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目的系统性回顾区域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RA)对肿瘤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并筛选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Embase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0-09-04关于RA与肿瘤远期预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通过提取时间-事件数据[风险比(hazard ratio,HR)]计算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 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合并效应量。结果本研究纳入8个RCT共3337例患者。与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相比,RA对RFS(HR,-0.07;95%CI,-0.22~0.08)、OS(HR,0.05;95%CI,-0.2~0.11)、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tumor progress,TTP)(HR,0.03;95%CI,-0.36~0.41)、5年RFS[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1.26;95%CI,0.66~2.4]和5年OS(RR,1.19;95%CI,0.73~1.96)无影响。基于研究设计、患者特征和肿瘤类型的亚组分析也表明RA对RFS和OS没有影响。结论没有明显的证据支持RA能够改善肿瘤患者术后的远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麻醉 全身麻醉 肿瘤 复发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宇璐 黄素辉 +1 位作者 梁之孔 陆忠辉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第3期856-858,868,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理疗科2018-07至2020-04实施上肢手术伤病员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实验组(n=30),其中实施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组织麻醉者... 目的对比研究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理疗科2018-07至2020-04实施上肢手术伤病员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实验组(n=30),其中实施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组织麻醉者为对照组,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3h、6h、12h、24h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实施操作时间327±25s较对照组麻醉实施操作时间282±22s长(P<0.05);观察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麻醉效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优良率更高,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h、6h、12h疼痛评分中,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术中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后疼痛控制上较传统异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均较佳,应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夜百服宁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5
作者 蔡宇璐 梁之孔 +1 位作者 石东浩 何晓飞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第11期1379-1380,共2页
日夜百服宁在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流涕、咽痛等症状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我院2020年一患者服用日夜百服宁后出现以胃肠道反应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休克,病情危重,紧急处理后转危为安,提示我们在临床... 日夜百服宁在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流涕、咽痛等症状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我院2020年一患者服用日夜百服宁后出现以胃肠道反应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休克,病情危重,紧急处理后转危为安,提示我们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要严格询问病史,遇到过敏体质患者用药更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休克 日夜百服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巡”工作前后武警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梁之孔 徐凯 +2 位作者 严怀宁 蔡宇璐 何晓飞 《人民军医》 2021年第9期829-832,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以训练伤防控知识巡讲、重点训练伤病巡诊、训练伤流行病学巡调为主要内容的全军新兵军事训练伤防控"三巡"工作期间,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武警某部2018年和2019年度新兵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8... 目的:调查分析以训练伤防控知识巡讲、重点训练伤病巡诊、训练伤流行病学巡调为主要内容的全军新兵军事训练伤防控"三巡"工作期间,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武警某部2018年和2019年度新兵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8和2019年度武警某部开展"三巡"工作前后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统计训练伤发生率、损伤类型、时间分布及致伤训练课目等。结果:"三巡"工作开展后新兵军事训练伤总体发生率,较"三巡"工作开展前非常显著下降(P<0.01);新兵训练伤大多为骨与关节损伤,其次为软组织损伤,其他损伤发生率较低。训练伤致伤课目以3000 m跑和体能训练占比较大,其次为战术和队列训练,专业训练占比较低;"三巡"工作开展前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集训前9周训练伤发生较少,10~12周显著升高,且"三巡"工作开展后训练伤峰值出现时间向后延迟1周,因训练伤住院治疗的新兵有所减少。结论:"三巡"工作开展后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军事训练伤 “三训”工作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