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多知识点与群体特征的个性化知识推荐方法
1
作者 蔡林沁 刘昱辰 +1 位作者 任波 蔡志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3-1031,共9页
个性化知识点推荐是智慧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旨在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和提升学习效果。现有基于深度知识追踪的推荐方法,难以直接处理包含多知识点的综合性习题。仅依赖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状态进行推荐,存在数据稀疏和结果单一的问题。提出... 个性化知识点推荐是智慧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旨在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和提升学习效果。现有基于深度知识追踪的推荐方法,难以直接处理包含多知识点的综合性习题。仅依赖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状态进行推荐,存在数据稀疏和结果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知识融合深度知识追踪与群体特征协同过滤性的个性化知识点推荐方法,将习题对应的多个知识点视为习题特征,引入多热编码表示习题与知识点间的关系,对学习者知识状态建模;通过考虑目标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者群体的近邻信息,获得相似学习者,并利用协同过滤算法获取群体学习偏好进行知识点推荐。该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多知识点习题推荐,同时挖掘群体学习特征,提升推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知识融合 知识追踪 协同过滤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网络安全威胁发现及解决方法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瀚洲 周洺宇 +2 位作者 刘建伟 蔡林沁 李东禹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0-346,共7页
发现及解决5G网络安全威胁是保障5G网络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概述5G网络的新特征,分析了5G网络所面临的独特安全挑战,系统地探讨了5G安全威胁发现方法,从功能架构的角度对5G安全威胁进行分类,概述了安全威胁的解决... 发现及解决5G网络安全威胁是保障5G网络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概述5G网络的新特征,分析了5G网络所面临的独特安全挑战,系统地探讨了5G安全威胁发现方法,从功能架构的角度对5G安全威胁进行分类,概述了安全威胁的解决方法与处置措施,并展望相关技术对未来5G安全威胁发现及解决的影响,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一个5G安全威胁发现与解决方法的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安全挑战 威胁检测方法 安全威胁分类 威胁处置措施 最佳安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煤矿虚拟环境体系建模 被引量:7
3
作者 蔡林沁 罗志勇 +1 位作者 王颋 王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5,共5页
基于Multi-agent技术,研究了煤矿虚拟环境的体系结构建模方法,提出了Multi-agent煤矿虚拟环境的层次化体系模型及其形式化描述。该模型由硬件、网络及操作系统层、几何物理层、Multi-agent层和人机界面层组成。同时,设计了具有感知、运... 基于Multi-agent技术,研究了煤矿虚拟环境的体系结构建模方法,提出了Multi-agent煤矿虚拟环境的层次化体系模型及其形式化描述。该模型由硬件、网络及操作系统层、几何物理层、Multi-agent层和人机界面层组成。同时,设计了具有感知、运动、行为、认知及内部属性的虚拟矿工Agent模型,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了虚拟矿工Agent的开发,构建了用于井下安全检查行为仿真的虚拟环境系统,实现了虚拟环境的交互式控制及井下安全行为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煤矿虚拟环境 虚拟矿工 行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井下安全事故虚拟现实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蔡林沁 张优东 +2 位作者 杨卓 虞继敏 张建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14-2920,共7页
结合多智能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井下安全事故仿真虚拟环境模型,通过构建典型事故致灾智能体的行为规则与通信机制,仿真井下事故中人-机-环境致灾因素间的复杂交互特性。构建了虚拟矿工智能体模型,将反映井下矿工生理心理特征的内部... 结合多智能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井下安全事故仿真虚拟环境模型,通过构建典型事故致灾智能体的行为规则与通信机制,仿真井下事故中人-机-环境致灾因素间的复杂交互特性。构建了虚拟矿工智能体模型,将反映井下矿工生理心理特征的内部属性与其行为选择机制结合,实现了井下事故中人的行为仿真。通过井下典型掘进跑车事故的虚拟现实仿真实验,实现了井下安全事故致灾因素的交互式分析,为煤矿井下安全事故仿真提供了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虚拟现实 虚拟矿工 安全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过程控制分析与管理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蔡林沁 谢阅 马绍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0-142,共3页
统计过程控制(SPC)分析与管理系统,实现了SPC数据的计算机采集与处理,大大提高了SPC分析的效率与准确性,对推动目前国内SPC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介绍了SPC分析与管理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其数据采集... 统计过程控制(SPC)分析与管理系统,实现了SPC数据的计算机采集与处理,大大提高了SPC分析的效率与准确性,对推动目前国内SPC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介绍了SPC分析与管理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 控制图 数据采集 RS—4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决策训练的虚拟人行为认知模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蔡林沁 梅涛 孙怡宁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8-371,424,共5页
基于人工生命方法和Agent理论,建立了用于井下虚拟现实决策训练的智能虚拟矿工(Intelligent Virtual Miner,简称IVMiner)模型。IVMiner集成了感知、运动、行为、认知等组件,能产生逼真的拟人行为。为了实现IVMiner的复杂行为控制,根据... 基于人工生命方法和Agent理论,建立了用于井下虚拟现实决策训练的智能虚拟矿工(Intelligent Virtual Miner,简称IVMiner)模型。IVMiner集成了感知、运动、行为、认知等组件,能产生逼真的拟人行为。为了实现IVMiner的复杂行为控制,根据简化的包容式结构,建立了IVMiner的层次化行为控制模型;在认知规划中,研究了虚拟决策训练的任务知识表达模型和IVMiner的路径规划方法,实现了其全局路径规划。最后,在PC机上实现了IVMiner的行为仿真系统,能满足IVMiner的行为控制和初步的决策训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 行为控制 认知 路径规划 虚拟矿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C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被引量:6
7
作者 蔡林沁 谢阅 李凤保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2年第10期675-677,共3页
SPC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了SPC数据的计算机采集与处理 ,大大提高了SPC分析的效率与准确性 ,对推动目前国内SPC应用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具体介绍了SPC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及软件实现和处理功能。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数据采集 控制图 统计过程控制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
8
作者 侯杰 李鹏华 +2 位作者 蔡林沁 高思航 项盛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培养具备国际化背景和全球视野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才培养模式现状,探讨了当前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模式培养改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培养具备国际化背景和全球视野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才培养模式现状,探讨了当前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模式培养改革举措和相应的实践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实践效果及其分析。论文对我国自动化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提供有效启迪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国际化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国际交流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V颜色空间正交立体视觉目标检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蔡林沁 郑雪松 王牛 《新型工业化》 2013年第1期79-88,共10页
针对机器人操作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与精确性,需采用视觉技术,将遥操作作为辅助性的方式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因此,本文提出了采用HSV颜色空间基于正交视觉进行立体检测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设置CCD相机的光轴中心为垂直状... 针对机器人操作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与精确性,需采用视觉技术,将遥操作作为辅助性的方式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因此,本文提出了采用HSV颜色空间基于正交视觉进行立体检测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设置CCD相机的光轴中心为垂直状态,对图像实时采集,转换为HSV颜色空间对其目标识别,通过对其视觉标定,测量出目标空间位置。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立体视觉 HSV颜色空间 视觉标定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过程控制(SPC)及其在一汽大柴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林沁 袁小兵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7-79,共3页
统计过程控制 (SPC)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汽大柴将SPC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开发了SPC分析与管理系统。文中介绍了SPC理论及一汽大柴SPC分析与管理系统的网络环境、数据采集和软件功能。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 数据采集 控制图 中国一汽大连柴油机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控制系统》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林沁 虞继敏 +1 位作者 向敏 唐晓铭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6期105-106,共2页
本文介绍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课程改革主要内容,提出了"基础知识+专题讲座"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案例+问题+讨论"的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加强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践教... 本文介绍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课程改革主要内容,提出了"基础知识+专题讲座"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案例+问题+讨论"的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加强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系统 教学体系 研究性学习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混合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14
12
作者 蔡林沁 谢阅 李凤保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2年第8期7-8,共2页
基于Web混合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了传统C/S模式成熟的技术特长和目前流行的Web技术,不仅具有业务处理、事故预测、辅助决策等多种功能,且有效地实现的集团公司与部门领导间的信息交流及部门内的资源共享。本文具体介绍... 基于Web混合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了传统C/S模式成熟的技术特长和目前流行的Web技术,不仅具有业务处理、事故预测、辅助决策等多种功能,且有效地实现的集团公司与部门领导间的信息交流及部门内的资源共享。本文具体介绍了基于Web混合模式的煤矿通防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案及系统基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混合模式 煤矿安全 管理信息系统 B/S模式 C/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林沁 岑明 +2 位作者 虞继敏 蒋建春 向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第15期41-42,46,共3页
研究自动化专业实践体系中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创新方法、实践体系创新平台设计与开发、过程监控与创新能力考核策略等相关内容。实践表明,这些策略和方法在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中取得良好效果,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 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林沁 杨万秀 +1 位作者 郭鹏 向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20期99-100,103,共3页
紧密结合新工科建设需要,以学生能力培养所需知识点为主线,理工结合,构建自动化专业课程新体系。深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出基础性、验证性、综合性多层次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课上课下学习强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 紧密结合新工科建设需要,以学生能力培养所需知识点为主线,理工结合,构建自动化专业课程新体系。深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出基础性、验证性、综合性多层次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课上课下学习强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保障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工程素质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体系 工程教育 自动化专业 金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脑胶质瘤影像分析的混合现实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林沁 易文渊 +1 位作者 黄宇婷 代宇涵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47-3369,共23页
当前混合现实(MR)技术在数字医疗领域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以脑胶质瘤医学影像分析混合现实技术为对象,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3D UNet的MR脑胶质瘤定位与区域分割算法,采用基于面绘制方法对脑胶质瘤影像进行多结构组织的三维绘制与优化,... 当前混合现实(MR)技术在数字医疗领域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以脑胶质瘤医学影像分析混合现实技术为对象,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3D UNet的MR脑胶质瘤定位与区域分割算法,采用基于面绘制方法对脑胶质瘤影像进行多结构组织的三维绘制与优化,提出了基于交互式无标识和基于标识图的移动混合现实三维注册跟踪与视觉空间共享算法,实现MR多设备的第三视角空间实时共享,设计并实现了面向脑胶质瘤医学影像分析的混合现实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MR脑胶质瘤检测、分割与三维重建,通过MR移动设备的实时共享,实现脑胶质瘤医学影像混合现实分析,有效支撑脑胶质瘤辅助诊断与治疗,也为手术术前规划、医学教育培训等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 医学影像 脑胶质瘤 深度学习 面绘制 空间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切换模糊控制
16
作者 蔡林沁 张振华 虞继敏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1-265,共5页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解决了一些特殊场合不便于线缆铺设的问题。从控制系统角度减小无线网络中随机延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针对一类被控对象为非线性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系统中产生了随机延时,提出一种切换...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解决了一些特殊场合不便于线缆铺设的问题。从控制系统角度减小无线网络中随机延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针对一类被控对象为非线性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系统中产生了随机延时,提出一种切换模糊控制方法。首先基于T-S模糊模型将对象线性化,设计求解不同延时下的最优状态反馈模糊控制器,再用网络传输延时作为切换信号,将闭环控制系统转化为一个切换模糊控制模型,通过切换模糊控制,实现对整体非线性系统的逼近与控制。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非线性 时变延时 切换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17
作者 蔡林沁 虞继敏 唐晓铭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17年第4期233-235,共3页
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需求,讨论了《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课程改革主要内容.提出了“基础知识+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新课程教学体系,采用“案例+问题”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加强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践... 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需求,讨论了《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课程改革主要内容.提出了“基础知识+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新课程教学体系,采用“案例+问题”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加强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系统 卓越工程师培养 研究性学习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型的多机电力系统模糊控制
18
作者 蔡林沁 熊娟 虞继敏 《科技信息》 2013年第5期214-215,共2页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一直是电力系统研究中的重难点,其中发电机组的励磁控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考虑到电力系统的状态不可测及多变量、非线性等特点,设计状态观测器,对典型非线性的电力系统很好地利用T-...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一直是电力系统研究中的重难点,其中发电机组的励磁控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考虑到电力系统的状态不可测及多变量、非线性等特点,设计状态观测器,对典型非线性的电力系统很好地利用T-S模糊模型逼近,从而有效地简化了电力系统数学模型。此方法使系统在保证良好地暂态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仿真结果表情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系统在大干扰下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电力系统 T-S模糊控制 模糊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虚拟植物分枝结构三维重建 被引量:10
19
作者 屈洪春 朱庆生 +3 位作者 蔡林沁 曾令秋 郭明伟 吕中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4718-4721,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的虚拟植物分枝结构三维自动重建方法。首先建立控制分枝结构生长的二维层次自动机模型。对同种植物不同植株生长单元和叶元两级组织的形态和几何数据进行采样,用隐马尔可夫树分析生长单元的统计特征及转移关系,... 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的虚拟植物分枝结构三维自动重建方法。首先建立控制分枝结构生长的二维层次自动机模型。对同种植物不同植株生长单元和叶元两级组织的形态和几何数据进行采样,用隐马尔可夫树分析生长单元的统计特征及转移关系,隐状态标记具有不同统计特征的各类生长单元,并采用半马尔可夫链描述产生各类生长单元的叶元序列。多尺度分析结果作为二维层次自动机模型的参数,自动控制三维重建过程。仿真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够较真实地自动重建同种植物分枝结构的三维模型,能满足虚拟农业实验室的植物建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植物 植物分枝结构 自动机 三维重建 多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学业述评智能生成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熊余 王盈 +2 位作者 蔡婷 周松 蔡林沁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教师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学业述评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要求。但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常常难以对每个学生精准客观评价,导致撰写的学生学业述评存在模板化、公式化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业数据来实现述评的自... 教师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学业述评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要求。但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常常难以对每个学生精准客观评价,导致撰写的学生学业述评存在模板化、公式化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业数据来实现述评的自动生成,为辅助教师开展个性化述评提供决策支撑。为此本研究充分挖掘学生学业个性化的认知特征,利用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语言生成技术,构建面向学生学业述评的智能生成模型。首先设计偏科分析、进退步挖掘以及优差生判别等与学生学业认知相关的特征分析子模块,然后将特征分析结果融合原数据表内容,以输出准确且个性化的学生学业述评。通过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系统数据集上的实证研究,证明设计的模型在各项指标上优于基线模型,达到了较好的性能效果。最后,为推进智能化的学业述评发展,建议要大力推动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及评价技术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认知智能 学业述评 自然语言生成 个性化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