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1
作者 钱志君 蔡燕文 +1 位作者 邓佩仪 李彩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耳鼻咽喉科CRS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接受辛夷散联... 目的探究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耳鼻咽喉科CRS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接受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照组接受氦氖激光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指标[鼻黏膜纤毛清除率(cilia clearance rate,MCC)和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以及机体免疫功能指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的变化。同时此用Lun-Kennedy、Lund-Mackay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客观症状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和影响机制。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2%(56/59)、81.82%(45/55),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un-Kennedy、Lund-Mackay评分以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TR、MC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LR-9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47%(5/59),与对照组(3.64%,2/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CRS具有显著的治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该治疗对患者的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有积极影响,通过调节TLR-9的水平,可能改善CRS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散 氦氖激光 鼻-鼻窦炎 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 机体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台秘要》治疗口疮用药规律研究
2
作者 刘珊 蔡燕文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5年第1期40-42,47,共4页
目的分析《外台秘要》中治疗口疮的用药规律,为口疮提供中医治疗思路。方法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治疗口疮所用方中的药物进行排序、计算,分别建立方剂统计表、常用药物频率统计、药物类型统计、服用方式统计等。结果在《外台秘要》中共... 目的分析《外台秘要》中治疗口疮的用药规律,为口疮提供中医治疗思路。方法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治疗口疮所用方中的药物进行排序、计算,分别建立方剂统计表、常用药物频率统计、药物类型统计、服用方式统计等。结果在《外台秘要》中共有18首治疗口疮的相关方剂,共76味药,除去重复,共计32味药。单味药频次最高为升麻,其次为黄柏、大青、竹叶、黄连等。结论《外台秘要》中治疗口疮的方剂以清热泻火药为主,部分使用温里类中药,主要归心、胃与肺经;主要采取内服的方法,常配合多种贴敷与涂擦等外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台秘要 口疮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46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靖岚 陈丽芬 +3 位作者 李键邦 黄志豪 陈穗锋 蔡燕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9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剩46例(脱落3例)进行常... 目的探讨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9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剩46例(脱落3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剩46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的中医疗效及残余症状的发生情况。运用眩晕调查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dizziness questionnaire,UCLA-DQ)评估患者的眩晕病情程度。使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患者的生活影响程度。使用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2个月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65%和80.43%,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头晕、漂浮感、走路不稳的发生数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频率、眩晕程度的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眩晕频率、眩晕程度的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DHI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HI各项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搏动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比对照组高,搏动指数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减轻眩晕症状及程度,降低眩晕对生活影响程度,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麻止眩方 穴位贴敷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残余症状 临床疗效 眩晕症状 生活影响程度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脾疏肝汤联合声音疗法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耳鸣伴焦虑情绪的影响
4
作者 林靖岚 陈丽芬 +1 位作者 王莹 蔡燕文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1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补脾疏肝汤联合声音疗法治疗慢性耳鸣伴焦虑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选64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声音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声音疗法基础上给予补脾疏肝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 目的:观察补脾疏肝汤联合声音疗法治疗慢性耳鸣伴焦虑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选64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声音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声音疗法基础上给予补脾疏肝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THI、VA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为5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疏肝汤联合声音疗法治疗慢性耳鸣效果较好,能减轻耳鸣症状,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耳鸣 焦虑情绪 肝郁脾虚型 补脾疏肝汤 声音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探讨健脾化痰祛瘀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燕文 钱志君 陈丽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2439-2442,共4页
目的基于“痰瘀互结理论”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诊治的BBPV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86例,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 目的基于“痰瘀互结理论”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诊治的BBPV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86例,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健脾化痰祛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血流峰值]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DHI评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A、LVA、RVA均显著快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总缓解率为90.7%(39/43),对照组总缓解率为76.7%(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祛瘀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疗效更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 健脾化痰祛瘀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蔡燕文 张雪玲 钱志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63-464,共2页
目的:观察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割治组(28例),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疗程为1个月;割治组采用鼻丘、鼻中隔前端黏膜割治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 目的:观察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割治组(28例),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疗程为1个月;割治组采用鼻丘、鼻中隔前端黏膜割治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86.7%,割治组总有效率89.3%,2组相比较(P>0.05);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显效率20.0%,总有效率63.3%,割治组显效率67.8%,总有效率92.9%,2组比较(P<0.01)。治疗后1个月,2组在鼻痒、流涕、喷嚏、鼻塞、鼻部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2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6个月,割治组在鼻痒、流涕、喷嚏、鼻塞、鼻部体征评分有进一步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对照组鼻痒、流涕、喷嚏、鼻塞、鼻部体征评分较治疗后1个月上升,其中鼻痒、流涕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但喷嚏、鼻塞、鼻部体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2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丙酸氟替卡松 割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蔡燕文 李彩云 黎柱培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LPRD)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140例LPR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掷硬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70例)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LPRD)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140例LPR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掷硬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70例)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RSI、RF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LPRD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肯定,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咽喉疾病 中医辨证分型 质子泵抑制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期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蔡燕文 黎柱培 钱志君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0期1415-1416,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偏曲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单纯鼻骨骨折整复术,实验组行1期鼻骨骨折整复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结果术后,实验...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偏曲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单纯鼻骨骨折整复术,实验组行1期鼻骨骨折整复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结果术后,实验组的鼻腔外形及鼻腔通气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实验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1期鼻骨复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改善患者的鼻通气功能及减少塌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鼻骨骨折 鼻中隔偏曲 鼻骨骨折整复术 鼻中隔矫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散结汤佐治肺脾气虚型小儿腺样体肥大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蔡燕文 黎柱培 汪泳涛 《国医论坛》 2018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通窍散结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肺脾气虚型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诊疗基础上配合通窍散结汤治... 目的:观察通窍散结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肺脾气虚型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诊疗基础上配合通窍散结汤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评分、鼻咽侧位片鼻咽腔比率(A/N)值及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调查表(OSA-18)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散结汤治疗肺脾气虚型腺样体肥大患儿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腺样体肥大 肺脾气虚型 通窍散结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敏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燕文 张雪玲 李彩云 《湖北中医杂志》 2011年第5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鼻敏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鼻窦炎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敏灵口服。结果经过12周治疗,... 目的观察鼻敏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鼻窦炎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敏灵口服。结果经过12周治疗,除对照组嗅觉减退症状改善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他症状VAS评分及症状平均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症状VAS平均评分变化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经过12周治疗,鼻窦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两组间疗效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鼻敏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鼻窦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鼻敏灵 丙酸氟替卡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及对IgE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燕文 丁桂玲 黎柱培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较高及对血清IgE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采用单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激素组、割治组、联合组,各30例,激素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 目的:探讨中医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较高及对血清IgE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采用单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激素组、割治组、联合组,各30例,激素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割治组给予鼻丘、鼻中隔前端黏膜割治治疗,联合组在割治治疗后加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及血清IgE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割治组和激素组(80.00%VS 53.33%VS 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割治组和激素组(96.67%VS 76.67%VS 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联合组症状体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血清IgE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割治法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明显提高患者早期和远期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gE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割治法 鼻内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夏枯扶桑丸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雪玲 蔡燕文 余日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788-790,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夏枯扶桑丸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方法:将48例87眼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44眼)及治疗组(24例43眼),治疗组采用加味夏枯扶桑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剂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1)在突眼度、CAS积分... 目的:观察加味夏枯扶桑丸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方法:将48例87眼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44眼)及治疗组(24例43眼),治疗组采用加味夏枯扶桑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剂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1)在突眼度、CAS积分指标观察中,治疗组在治疗后1、3月的显效率、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睑退缩、上睑迟落指标观察中,治疗组在治疗后1月的显效率、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2组在突眼度、CAS评分、上睑退缩、上睑迟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组间显效率、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嗳气泛酸5例、胃脘部不适10例、纳差12例(以患者自诉为标准),治疗组出现1例纳差。结论:加味夏枯扶桑丸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中医药疗法 加味夏枯扶桑丸/治疗应用 强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玲 蔡燕文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5期489-490,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患者严格控制饮食,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500弘...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患者严格控制饮食,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500弘g,3次/d,15d为1个疗程,用1-2个疗程。结果:28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愈25例,好转3例,随访6-12月未发现复发。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注射液 糖尿病 眼肌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图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李彩云 蔡燕文 +2 位作者 周小冰 卢子忱 唐广发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646-653,共8页
目的:探讨红外热像图检测在鼻咽癌(NPC)诊断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52例NPC患者作为试验组,并与同期52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两组均接受红外热像图检测,计算ROI(额窦、上颌窦、筛窦、颈部... 目的:探讨红外热像图检测在鼻咽癌(NPC)诊断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52例NPC患者作为试验组,并与同期52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两组均接受红外热像图检测,计算ROI(额窦、上颌窦、筛窦、颈部淋巴结分区ⅡB区、面部)的平均温度。结果:试验组ROI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温度显著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红外热像图检测对NPC诊断的敏感性达70.1%,特异性为88.8%。结论:红外热像图检测在NPC诊断中显示出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无创、低成本的NPC诊断方法提供了有力证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图检测 鼻咽癌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蔡燕文 张雪玲 黎柱培 《光明中医》 2011年第6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观察耳周穴位注射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突发性耳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肌注结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患耳耳周穴位注射甲钴胺结合常规治疗。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 目的观察耳周穴位注射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突发性耳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肌注结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患耳耳周穴位注射甲钴胺结合常规治疗。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眩晕伴随症状总有效率方面均为100%,无差异。在改善耳鸣、耳闷感伴随症状的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周穴位注射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及改善伴随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聋 突发性耳聋 甲钴胺 耳周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割治法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黎柱培 蔡燕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割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60例变应性鼻炎首次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割治法,观察组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和肺经蕴热型),分别应用...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割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60例变应性鼻炎首次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割治法,观察组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和肺经蕴热型),分别应用温肺止流丹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减、肾气丸加减和辛夷清肺饮加减。疗程为1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症状和体征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IL-4、IFN-γ和CRP水平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割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割治法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雪玲 蔡燕文 《眼科学报》 2004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36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设36例(3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对照...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36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设36例(3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水肿、房水混浊、纤维素样渗出、瞳孔后粘连、后囊混浊等前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老年性白内障,但经过正确处理,总体预后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33 mmoL/L以下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安全的:术中尽量减少器械在前房的操作次数,减少对角膜内皮和虹膜的损伤,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使用激素眼药水滴眼,有效活动瞳孔,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汪泳涛 蔡燕文 陈穗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6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和鼻渊通窍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和鼻渊通窍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复发率8.11%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鼻渊通窍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晓蓓 蔡燕文 +2 位作者 李坤鹏 何玉弟 林月嫦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SS)发作后3个月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的变化。方法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对28例(28只眼)PSS患者发作眼眼压控制后3 d内及3个月的双眼RNFLT进行测量,发作眼与对侧眼的RNFLT进行比较,不同时间... 目的观察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SS)发作后3个月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的变化。方法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对28例(28只眼)PSS患者发作眼眼压控制后3 d内及3个月的双眼RNFLT进行测量,发作眼与对侧眼的RNFLT进行比较,不同时间点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PSS发作眼组急性发作3 d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及各象限厚度与发作3个月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S发作眼组急性发作3 d内及3个月后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及各象限厚度分别与同时期的对侧眼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S属于一种预后较好的疾病,短期内反复发作无视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相干光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图检测诊断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彩云 蔡燕文 +1 位作者 卢子忱 唐广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8期2499-2501,250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红外热像图的特征及与传统CT诊断的相关性,建立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红外热像图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东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6~12岁患儿,其中5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作为试验组,37...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红外热像图的特征及与传统CT诊断的相关性,建立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红外热像图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东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6~12岁患儿,其中5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作为试验组,37例分泌性中耳炎不伴慢性鼻窦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红外热像图检测和CT检查,单盲比较CT和红外热像图诊断儿童鼻窦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试验组上颌窦区红外热像图检测平均温度为(36.72±0.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1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筛窦区红外热像图检测平均温度为(36.59±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8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对照组温度x+s作为基线值来判断患儿是否患有鼻窦炎,红外热像图诊断儿童上颌窦炎的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83.3%;诊断儿童筛窦炎的灵敏度为71.7%,特异度为80.0%。上颌窦、筛窦红外热像图温度与相应窦区CT评分有一定相关性(r=0.713、0.280,P<0.05)。结论红外热像图检查能够很好地反映儿童鼻窦炎症范围和程度,可作为诊断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重要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图 儿童慢性鼻-鼻窦炎 诊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