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健脾清肝和胃方对脾胃虚弱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吕迎春 赵炜 +2 位作者 蔡翠珠 韩广明 陈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0-2833,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清肝和胃方对脾胃虚弱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观察组给予益气健脾清肝和胃方,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GERDQ评分、UES...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清肝和胃方对脾胃虚弱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观察组给予益气健脾清肝和胃方,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GERDQ评分、UES静息压、LES静息压、炎症因子(CRP、IL-6、TNF-α)、脑肠肽相关指标(GAS、MTL、VIP)、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GERDQ评分、炎症因子、VIP降低(P<0.05);UES静息压、LES静息压、GAS、MTL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清肝和胃方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脾胃虚弱型胃食管反流患者中医证候,减轻炎症及VIP水平,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清肝和胃方 胃食管反流 脾胃虚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香和胃丸辅助常规西医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及对溃疡愈合、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海涛 方邦江 +2 位作者 刘德喜 蔡翠珠 吕迎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探讨沉香和胃丸辅助常规西医治疗在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溃疡愈合、胃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沉香和胃丸辅助常规西医治疗在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溃疡愈合、胃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沉香和胃丸辅助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Hp转阴率、治疗前后溃疡愈合、中医证候积分、胃运动功能、胃黏膜形态学评分、免疫炎症相关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1.48%(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p转阴率(92.59%)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食少纳呆、胃脘胀满、神疲乏力、大便溏泄等证候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溃疡底部厚苔及溃疡周围再生上皮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胃排空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胃窦收缩频次较对照组降低,胃窦收缩幅度及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性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腺体密度、慢性炎症细胞和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黏膜厚度等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胃黏膜组织COX-2、NF-κB表达及血清TIMP-1、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沉香和胃丸辅助常规西医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胃溃疡患者胃运动功能,促进溃疡愈合,这可能与抑制COX-2、NF-κB表达,降低血清TIMP-1、MMP-9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沉香和胃丸 胃运动功能 胃黏膜形态 溃疡愈合 COX-2 NF-κB
原文传递
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蔡翠珠 黄少君 +1 位作者 曾露慧 柯维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300...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300 mg/d,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APRI、TGF-β和LSM水平,比较治疗前后HBV-DNA含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5%(73/8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0.00%(64/80)(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APRI和LS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HBV-DNA和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浊解胀汤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控制病毒感染增殖情况的同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浊解胀汤 乙肝肝硬化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HBV-DNA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逆益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蔡翠珠 黄少君 +1 位作者 曾露慧 柯维珠 《陕西中医》 2020年第11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研究降逆益中汤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及对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全部入选患者按乱数表法分别划分入常规组及治疗组,两组均61例,常规组采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 目的:研究降逆益中汤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及对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全部入选患者按乱数表法分别划分入常规组及治疗组,两组均61例,常规组采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降逆益中汤治疗,4周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症状、炎性因子的变化,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36%)高于常规组(86.89%),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常规组良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反酸、烧心、腹痛、腹胀、嘈杂、嗳气、失眠积分较前降低(P<0.05),且两组对比治疗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持平(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hs-CRP、IL-18均较前降低(P<0.05),且两组对比治疗组更低(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治疗组为1.64%,两组不良反应持平(P>0.05)。结论:降逆益中汤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更好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降逆益中汤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蔡翠珠 黄少君 刘海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0期1765-1768,1818,共5页
目的观察治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MLT)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提供治疗思路。方法将2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给予铝碳酸镁片... 目的观察治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MLT)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提供治疗思路。方法将2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给予铝碳酸镁片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治胃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率、胃镜疗效、中医证候量表评分、ML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镜疗效分级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和血浆MLT水平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可以升高血浆胃动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胃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肝胃不和型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通络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蔡翠珠 王磊 刘德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穴位注射及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通络汤(龟甲、鳖...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穴位注射及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通络汤(龟甲、鳖甲、枸杞子、桑寄生、菊花、生地黄、牡丹皮、丹参、郁金、当归尾、川芎、红花、桃仁、蜈蚣、地龙、全蝎、白芍、桑叶、牛膝)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数评分及血脂、血清半胱氨酸的变化。结果:1)经4周治疗,2组均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ADL指数评分(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改善(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阴通络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通络汤 穴位注射 脑梗死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冰冻切片免疫组化中组织的固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蔡翠珠 张红 贾晓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7期78-79,共2页
目的寻找一种胰腺冰冻切片免疫组化过程中的最佳组织固定方式。方法将20例冰冻组织OCT包埋后置于冰冻机切片8~10μm,每例组织各切5张片,各分成5组,接着分别采用以下5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固定10min,即丙酮4°C固定法(A组)、丙酮室温固... 目的寻找一种胰腺冰冻切片免疫组化过程中的最佳组织固定方式。方法将20例冰冻组织OCT包埋后置于冰冻机切片8~10μm,每例组织各切5张片,各分成5组,接着分别采用以下5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固定10min,即丙酮4°C固定法(A组)、丙酮室温固定法(B组)、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法(C组)、10%甲醛室温固定法(D组)、Bouin液室温固定法(E组),然后0.01MPBS冲洗5min×3次,枸橼酸电炉热修复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组的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比其他组好。结论丙酮4°C固定比4%多聚甲醛、10%甲醛、Bouin液固定较好保存胰腺中PKCa抗原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冰冻切片 组织固定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德喜运用治胃汤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翠珠 王磊 刘德喜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0期2334-2336,共3页
治胃汤具有疏肝清热,和胃止痛之功,刘德喜教授运用其治疗各型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食管反流病,每获良效。刘德喜教授在临证时,以《黄帝内经》为源头,提倡"脾胃转枢"理论;重视李东垣的《脾胃论》,但又不囿于东垣;同... 治胃汤具有疏肝清热,和胃止痛之功,刘德喜教授运用其治疗各型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食管反流病,每获良效。刘德喜教授在临证时,以《黄帝内经》为源头,提倡"脾胃转枢"理论;重视李东垣的《脾胃论》,但又不囿于东垣;同时主张以"运、降"为顺,依五行从肝论治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德喜 治胃汤 脾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秦艽鳖甲汤治疗骨转移癌痛经验举隅 被引量:1
9
作者 蔡翠珠 刘德喜 王磊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9期76-77,共2页
整理跟师学习临床过程中刘德喜教授运用秦艽鳖甲汤治疗癌痛的经验,总结刘教授治疗骨转移癌痛的经验。得出结论:秦艽鳖甲汤能明显减轻骨转移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骨转移癌痛 秦艽鳖甲汤 刘德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调中消痞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建平 蔡翠珠 刘德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817-820,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调中消痞方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55例。中药组给予健脾调中消痞方加减口服治疗,西药组给予... 【目的】观察健脾调中消痞方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55例。中药组给予健脾调中消痞方加减口服治疗,西药组给予莫沙必利、兰索拉唑口服治疗。治疗持续1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半年,观察2组复发情况。【结果】(1)经过1个月治疗后,2组脘腹胀满、胃脘隐痛、纳差食少、嗳气呃逆等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组对各项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2)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4.5%,优于西药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半年,中药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5.8%;西药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7.8%。中药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调中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气滞型 健脾调中消痞方/治疗应用 脾胃转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合复方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吕迎春 蔡翠珠 马贞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3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合复方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肝胆湿热证)的疗效,及对血清核因子-κB(NF-κB)、胆囊收缩素(CCK)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四逆散合复方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肝胆湿热证)的疗效,及对血清核因子-κB(NF-κB)、胆囊收缩素(CCK)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性抗感染、止痛解痉、促进胆汁分泌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四逆散合复方茵陈蒿汤加减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5 d后血清NF-κB、CCK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5 d后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5 d后血清NF-κB、CCK及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除对照组CRP外),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观察组有4例(11.43%)、对照组有8例(22.86%)患者中转手术治疗。结论四逆散合复方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能提高老年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肝胆湿热证)的疗效,降低中转手术比例,可能与其通过改善NF-κB调控,抑制炎症介质表达,调节胆汁分泌及排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固醇结石 四逆散 茵陈蒿汤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胃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迎春 赵炜 +2 位作者 蔡翠珠 韩广明 黎兴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治胃丸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0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疗法组与中西结合组,各52例。三联疗法组给予西药抗HP三联疗法,中西结合组在三联疗法组基础上联合治胃丸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 目的探讨治胃丸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0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疗法组与中西结合组,各52例。三联疗法组给予西药抗HP三联疗法,中西结合组在三联疗法组基础上联合治胃丸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疾病相关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及治疗4周、8周后Hp根除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组胃脘疼痛、脘痞腹胀、口苦口臭、大便黏滞、胃灼热反酸评分及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11(IL-1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低,中西结合组低于三联疗法组(P<0.05);2组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生长激素(GH)水平升高,中西结合组高于三联疗法组(P<0.05)。治疗8周后,中西结合组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高于三联疗法组(P<0.05)。结论西药三联基础上联合治胃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能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疾病相关因子水平,促进Hp转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治胃丸 幽门螺旋杆菌 中医证候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德喜运用“脾胃转枢理论”论治脾胃病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建平 蔡翠珠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6期25-26,共2页
介绍刘德喜教授运用"脾胃转枢理论"论治脾胃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脾胃转枢"是脾胃通过回旋运转、变化与中和作用,使脏腑之气、阴阳水火维持上下升降、内外出入的正常运动。临床针对"脾胃转枢"失常患者,... 介绍刘德喜教授运用"脾胃转枢理论"论治脾胃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脾胃转枢"是脾胃通过回旋运转、变化与中和作用,使脏腑之气、阴阳水火维持上下升降、内外出入的正常运动。临床针对"脾胃转枢"失常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与调畅情志,枢转脾胃气机是其诊治的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脾胃转枢 名医经验 刘德喜
原文传递
中西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14
作者 王少英 蔡翠珠 +1 位作者 朱叶 彭宝珍 《现代中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妇炎酱薏汤加西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妇炎酱薏汤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灌肠,对照组采用青霉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甲硝唑溶液静滴,... 目的观察妇炎酱薏汤加西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妇炎酱薏汤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灌肠,对照组采用青霉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甲硝唑溶液静滴,α-糜蛋白酶肌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治疗组痊愈93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妇炎酱薏汤加西药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中西药疗法 妇炎酱薏汤加药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两种给药途径辅助持续引流治疗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田小文 蔡翠珠 +3 位作者 赵如峰 王方 徐世双 王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考察万古霉素脑室和鞘内灌注两种给药途径辅助持续引流治疗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颅内压和脑脊液指标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选取三亚市中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患者共180例,按抽签法随... 目的:考察万古霉素脑室和鞘内灌注两种给药途径辅助持续引流治疗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颅内压和脑脊液指标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选取三亚市中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患者共18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分别在侧脑室与腰大池联合持续引流的基础上给予万古霉素(20 mg溶入5 mL生理盐水中)脑室和鞘内灌注治疗,q12h,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感染控制时间,治疗前后体温、颅内压和脑脊液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9.67±1.10)d]显著短于对照组[(11.84±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温、颅内压、脑脊液中蛋白质和白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脑脊液中葡萄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鞘内灌注给药辅助持续引流治疗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可有效加快病情康复进程,降低患者体温和颅内压,并有助于改善脑脊液相关指标,疗效优于脑室灌注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脑室灌注 鞘内灌注 脑外伤 颅内感染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调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贤家 符士颖 +1 位作者 蔡翠珠 吕迎春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5期547-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和调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Notch1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2 mg/kg)、和调健脾方低剂量组(2.82 g/kg)... 目的:探讨和调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Notch1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2 mg/kg)、和调健脾方低剂量组(2.82 g/kg)、和调健脾方高剂量组(5.64 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匹维溴铵组、和调健脾方低剂量组、和调健脾方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给药14 d。给药周期结束后,检测大鼠排便频率、粪便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NF-κB、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结肠黏膜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肠绒毛变短、增厚、脱落,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匹维溴铵组及和调健脾方高剂量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和调健脾方低剂量组仍可见明显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排便频率、粪便含水量、血清IL-2、TNF-α、DAO水平、结肠组织NF-κB、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匹维溴铵组、和调健脾方低剂量组、和调健脾方高剂量组大鼠排便频率、粪便含水量、血清IL-2、TNF-α、DAO水平、结肠组织NF-κB、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且和调健脾方高剂量组大鼠排便频率、粪便含水量、血清IL-2、TNF-α、DAO水平、结肠组织NF-κB、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和调健脾方低剂量组(均P<0.05);和调健脾方高剂量组各指标与匹维溴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和调健脾方可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腹泻症状,减轻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和调健脾方抑制NF-κB、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NF-κB/Notch1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和调健脾方 排便频率 粪便含水量 炎症反应 NF-κB/Notch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金丸合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YKL-40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翁学运 陈克山 +1 位作者 林书仲 蔡翠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5-168,共4页
目的研究左金丸合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左金丸合四逆散联合柳氮磺... 目的研究左金丸合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左金丸合四逆散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1个疗程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前、1个疗程后肠镜下评分及血清因子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肠镜下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个疗程后肠镜下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33(IL-33)]、YKL-40、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个疗程后炎症因子、YKL-40、HIF-1α、MM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金丸合四逆散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反应,降低YKL-40、HIF-1α、MMP-1的表达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金丸合四逆散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甲壳质酶蛋白40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科学探微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翠珠 《科技资讯》 2008年第2期167-167,共1页
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要突出"六性"即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渗透性、实践性、... 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要突出"六性"即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渗透性、实践性、灵活性。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教师在课前和活动开始时,应做好活动的定向引导,在活动进行中,要适时地加以组织和指导,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促进学生认识上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课 数学实践活动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用课文实例 促进有效学习——谈借助课文例子引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做法与体会
19
作者 蔡翠珠 《科技资讯》 2008年第17期193-,共1页
引用课文实例来讲解课文,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促进与提高。
关键词 引用实例 促进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理气方辅助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
20
作者 吕迎春 蔡翠珠 +1 位作者 王恩行 黎兴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91-2094,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理气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及对胃电图参数和血清脑肠肽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FD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脾理气方治疗,均... 目的探讨健脾理气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及对胃电图参数和血清脑肠肽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FD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脾理气方治疗,均连续治疗4 w。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7分整体症状量表(GOSS)评分、胃电图参数[餐后/餐前功率、波形反应面积(RA)]测评及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肽(VIP)的测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餐后/餐前功率、RA、MT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GOSS评分、GAS、CCK、VI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理气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FD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电图参数,调节脑肠肽激素分泌,促进胃动力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健脾理气方 脑肠肽 胃动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