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乳腺浸润性筛状癌1例 被引量:7
1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3 位作者 杨月红 谢永辉 邓雅尹 梅启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0-581,共2页
患者男性,71岁,因右乳腺肿块1周就诊。检查:乳晕下可触及-2cm×1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欠光滑,无压痛,乳头无溢液,稍内陷,皮肤无破溃乳头。门诊彩超提示:右侧乳腺实质性包块,双侧乳腺增生,乳腺穿刺组织活检提示为... 患者男性,71岁,因右乳腺肿块1周就诊。检查:乳晕下可触及-2cm×1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欠光滑,无压痛,乳头无溢液,稍内陷,皮肤无破溃乳头。门诊彩超提示:右侧乳腺实质性包块,双侧乳腺增生,乳腺穿刺组织活检提示为乳腺癌,遂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筛状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间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2 位作者 杨月红 邓雅尹 罗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8,42,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肌间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50~68岁,平均61岁。肿块位于上臂和后枕部肌肉间。肿瘤... 目的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肌间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50~68岁,平均61岁。肿块位于上臂和后枕部肌肉间。肿瘤大体边界清楚,有薄包膜;切面呈灰黄至灰白色,黏液样。组织学形态以成熟脂肪组织、增生的梭形细胞或星状细胞、黏液样及纤维化间质等为主要成分,在不同区域以不同的比例7昆杂构成;梭形细胞或星状细胞伸出细长分枝状胞质突起是其形态特征之一,无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梭形细胞CD34、bcl-2和vimentin强(+),desmin、SMA、CK和EMA(-);其中1例S-100灶性(+);Ki-67阳性率〈1%。结论肌间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是一良性肿瘤,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组化表型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医师资格考试“影子学科” 被引量:6
3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1 位作者 刘亚昆 陈星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7-1907,共1页
医师资格考试(医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设置的强制性卫生行业从业人员准入考试。现行医考大纲规定考试内容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人文、预防医学组成。其中基础医学所含二级学科为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 医师资格考试(医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设置的强制性卫生行业从业人员准入考试。现行医考大纲规定考试内容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人文、预防医学组成。其中基础医学所含二级学科为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医考“影子学科”的含义为:病理生理学虽然不是医考大纲的指定科目,但考试题目又确实只能用病理生理学知识来解答。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600道题目中,与病理生理学知识密切相关的考题至少有32道,远多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10—15道。该类考题涉及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缺氧、休克、ARDS、MODS、呼吸衰竭、肝肾衰竭、心衰等病理生理学知识。237名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参加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其中单项选择题40道:1—30题为常规病生考题,31—40题为2012年医考原题(与病生学知识密切相关),分别统计考题得分率,结果为71%:63%。可见医考考题更难,分析原因与题干更长、临床知识结合更紧密、临床思维能力要求更高有关。但事后问卷调查结果却显示有76%的学生更喜欢医考考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微偏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3 位作者 阎红琳 余鑫鑫 赵丽娜 徐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4例MDA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4例MDA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55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水样或黄绿色浓稠样排液及不规则出血。征象为子宫颈肥大。1例B超示:子宫颈囊肿。阴道镜检查均示:子宫颈性状改变,见异型血管。HPV均阴性,TCT无异常。镜下可见分化较好的腺体,生长方式杂乱无序,并向深层浸润,腺体周围可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核异型性不明显,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部,核分裂象可见。子宫颈深部腺体邻近厚壁血管或淋巴管。免疫表型:4例MUC6均(+),3例CEA(+),ER、PR、p16均(-),2例p53(+),1例CA125(+),Ki-67增殖指数10%~30%。结论 MDA是子宫颈腺癌的一种罕见的高度分化型,病理医师在诊断时应与临床进行多学科讨论,充分考虑患者病史,对于存在阴道大量排液,子宫颈肥大,组织学表现为胃型黏液性癌的患者,要警惕MDA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微偏腺癌 病理学特征 多学科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腺样囊性癌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2 位作者 杨月红 文登虎 石玉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16,共2页
患者男性,59岁,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发现颈部肿大,不胖疼痛,发热,咳嗽,胸闷不适,无声嘶、呛咳、无怕热、多汗、无手足发麻,未进行任何治疗。
关键词 状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病理特点 诊断 治疗 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黏液亚型)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袁修学 杨月红 +4 位作者 梅启慧 聂秀 郭涛 邓雅尹 袁静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黏液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乳腺黏液亚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中、老年女性,均以发现乳腺肿块就诊...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黏液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乳腺黏液亚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中、老年女性,均以发现乳腺肿块就诊。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漂浮在黏液中,瘤细胞外周有一透明的腔隙。免疫组化:Her-2(3+),腺体外周EMA(+),ER、PR和EGFR(-),Ki-67增殖指数为30%。Her-2的FISH检测结果为(+)。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黏液亚型)是一种罕见的预后差的乳腺恶性肿瘤,需要与乳腺单纯型黏液癌进行鉴别,依据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黏液亚型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柱状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分析1例CCV-PTC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4岁,发现右颈部肿块25年,组织学显示:肿瘤有一层较厚的包膜,肿瘤... 目的探讨柱状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分析1例CCV-PTC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4岁,发现右颈部肿块25年,组织学显示:肿瘤有一层较厚的包膜,肿瘤细胞柱状、假复层排列,形成乳头状、滤泡状、小梁状、复杂的腺管状和实片状。免疫表型:TTF1、p16(+),TG、Cyclin D1、p53弱(+),CK19、ER、PR、CDX2、Villin、HMBE-1均(-)。结论 CCV-PTC是一种少见的更具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亚型,依据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柱状细胞亚型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与我国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1
8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114-114,121,共2页
目的:了解PBL教学在我国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收集97所本科医学院校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我国,21%(20/97)的医学院校进行了病理生理学的PBL教学改革,其中95%(19/20)的学校只是在少数学生的理论... 目的:了解PBL教学在我国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收集97所本科医学院校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我国,21%(20/97)的医学院校进行了病理生理学的PBL教学改革,其中95%(19/20)的学校只是在少数学生的理论教学中尝试了PBL,出版了第一部病理生理学PBL教材。结论:我国的病理生理学PBL教学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仍需继续深化,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病理生理学 医学教育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病理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阎红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97-199,共3页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对病理学科的重视,对于优秀病理医师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完善我国病理医师培养模式尤其是高水平病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本文全面分析了湖北省病理学研究生...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对病理学科的重视,对于优秀病理医师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完善我国病理医师培养模式尤其是高水平病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本文全面分析了湖北省病理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生教育规模小,远远不能满足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对病理医生需求;门类窄,普遍为病理学学术型研究生,缺乏病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类的实用型人才;异质化,教学组织、培养过程欠缺质量控制,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针对以上问题,为适应当代病理学发展的要求,本文提出加强研究生教育水平的策略:医教协同,实施学校和医院一体化资源统筹;合理制定病理学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双管齐下,大力发展病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组建教学联盟加强质量控制,注重过程管理,优化培养体系,从而提高病理人才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抑制剂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的新突破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修学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反应 抗凝血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蛋白C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修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62-1662,共1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Ps)的变化及葛根素(Puerarin,Pue)对该变化的影响. 方法:6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葛根素治疗组,...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Ps)的变化及葛根素(Puerarin,Pue)对该变化的影响. 方法:6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葛根素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复制脓毒症模型;分别于CLP后2、8、16小时尾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浆F1+2、DD、TM和Ps含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分子标志物 大鼠血浆 脓毒症 葛根素 ELISA法检测 凝血酶调节蛋白 水平 凝血酶原片段 盲肠结扎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12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08年第21期58-59,共2页
概述PBL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其内涵,分析PBL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现状,指出当前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学中面临的困难,提出推进PBL教学模式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跟丛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修学 夏小丽 +3 位作者 龚立刚 袁静萍 曾盼 杨月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30-430,434,共2页
患者女性,37岁.右足跟因鞋子摩擦破溃出血1月余,愈合后皮下出现一个暗紫色的斑块状新生物,遂来我院门诊就诊,给予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巨检:小块带皮肤组织,0.5 cm ×0.5 cm×0.4 cm大小;切面暗红色.镜检:病变位于真皮的网状层... 患者女性,37岁.右足跟因鞋子摩擦破溃出血1月余,愈合后皮下出现一个暗紫色的斑块状新生物,遂来我院门诊就诊,给予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巨检:小块带皮肤组织,0.5 cm ×0.5 cm×0.4 cm大小;切面暗红色.镜检:病变位于真皮的网状层内,由增生的不规则形毛细血管型血管结节组成(图1),结节周边可见扩张成新月形的血管腔,结节呈炮弹头样向腔内突起(图2),结节内毛细血管管腔原始、不明显,主要由增生的短梭形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周细胞组成(图3).免疫组化:血管内皮细胞CD34(+)(图4),血管周细胞SMA(+)(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状血管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血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杨月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9期7066-706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观察分析1例子宫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子宫血管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容易误诊误治。结论:子宫血管瘤虽然为罕见的良性肿瘤,但它可危及患...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观察分析1例子宫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子宫血管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容易误诊误治。结论:子宫血管瘤虽然为罕见的良性肿瘤,但它可危及患者生命,故临床医师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子宫/病理学/诊断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教材插图建设 打造病生精品教材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修学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
分析不同版次人卫版病理生理学教材对插图的使用状况,探讨改进插图建设的必要性与有效途径,倡导建设病理生理学精品教材。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材 插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修学 阎红琳 +1 位作者 成红豆 袁静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724-724,729,共2页
患者男性,14岁。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血,多为成口鲜血,一天数口,量不多,无发热、盗汗、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增强CT示气管下端(近分叉处)右侧壁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肿瘤性病变。肺动脉血管造影示支气管内占位,考... 患者男性,14岁。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血,多为成口鲜血,一天数口,量不多,无发热、盗汗、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增强CT示气管下端(近分叉处)右侧壁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肿瘤性病变。肺动脉血管造影示支气管内占位,考虑为肿瘤性病变。肿瘤标记物全套检查正常。局麻下行纤支镜活检术及全麻下电子支气管镜气道肿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黏液表皮样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整合
17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2 位作者 陈星星 刘亚昆 曾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85-1885,共1页
课程整合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更是PBL教学的必然要求;它包括横向(基础-基础)和纵向(基础-临床)整合,受困于体制原因而难以真正实施。现行的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器官病理生理学,不成体系、前... 课程整合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更是PBL教学的必然要求;它包括横向(基础-基础)和纵向(基础-临床)整合,受困于体制原因而难以真正实施。现行的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器官病理生理学,不成体系、前后重复、缺乏完整性衔接,不利于学生整体临床知识构建,无法实行BL教学。由此,我们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对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即打破传统的章节安排次序,以知识集约的形式将其整合为4个主单元:(1)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及肝、肾功能障碍;(2)缺氧、低氧血症、ARDS和呼吸功能障碍;(3)应激、休克、DIC和MODS;(4)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和心功能不全。教学过程中坚持"基于系统、面向临床"的原则,坚持以问题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系统化、临床化,既减少了教学内容的重叠,又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该模式很好地促进了基础结合临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综合思维能力。应当指出,教学内容的整合程度不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帮助学生形成"整合学习"的能力而胜任岗位才是整合教学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器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2 位作者 杨月红 夏小莉 曾燕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6-767,771,共3页
目的探讨扁桃体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扁桃体横纹肌肉瘤进行HE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并复习文献讨论。结果镜检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由异型性明显的大圆形、多边形和梭形细胞组成,并可见蝌蚪样、带状和... 目的探讨扁桃体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扁桃体横纹肌肉瘤进行HE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并复习文献讨论。结果镜检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由异型性明显的大圆形、多边形和梭形细胞组成,并可见蝌蚪样、带状和多核细胞,胞质丰富红染,核大偏位。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Myoglobin。结论在多形性横纹肌肉瘤中少数为带状及蝌蚪状细胞,绝大多数为圆形细胞,后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免疫组化能增加诊断的正确性,应与扁桃体间叶组织可能发生的其他肉瘤相鉴别,同时横纹肌肉瘤的亚型区分对治疗也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小汗腺导管癌1例
19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3 位作者 姚鹏 高英 曾盼 杨月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492-492,499,共2页
患者女性,69岁。反复四肢皮疹搔痒20余年,发现左前臂肿块4年余。肿块呈0.5 cm大小的隆起性结节,表面皮肤正常。胃镜活检诊断:(胃窦)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肠镜活检诊断:(直肠)黏膜慢性炎伴糜烂。乳腺B超示乳腺未见明... 患者女性,69岁。反复四肢皮疹搔痒20余年,发现左前臂肿块4年余。肿块呈0.5 cm大小的隆起性结节,表面皮肤正常。胃镜活检诊断:(胃窦)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肠镜活检诊断:(直肠)黏膜慢性炎伴糜烂。乳腺B超示乳腺未见明显异常。肺CT示肺内少许间质性病变。肝CT示肝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小汗腺导管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病理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20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4-1904,共1页
目的:分析我国病理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现状。方法:收集31个省市105所医学院校的病生精品课程建设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1)建设卓有成效。47%(49/105)的医学院校建成了病理生理学精品课程,其中国家级5门、省级27门、校级17门;53%(56/105... 目的:分析我国病理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现状。方法:收集31个省市105所医学院校的病生精品课程建设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1)建设卓有成效。47%(49/105)的医学院校建成了病理生理学精品课程,其中国家级5门、省级27门、校级17门;53%(56/105)的学校尚未建成任何级别的精品课程。(2)示范作用显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单位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同济医学院、湘雅医学院、中山医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前4所学校均为985高校,是我国医学教育的翘楚,极具示范意义;而南方医科大学的病生精品课程网站内容最丰富、交互性最好。(3)地域不均衡明显。截至2013年,全国尚有39%(12/31)的省没有建成省级以上的病生精品课程;而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等南方地区,这可能与经费投入有关。(4)重申报、轻建设趋向严重。只有不到29%(14/49)的精品课程网站能正常运行;没有一个精品课程网站能坚持同步更新教学内容。结论:我国病理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但地域不均衡性突出,重申报轻建设等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