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六亚甲基四胺和柔性芳香羧酸构筑的两个一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厚群 肖伟 +2 位作者 李艳霞 胡春燕 鲍光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905,共7页
利用六亚甲基四胺分别与苯氧乙酸、Cu(NO_3)_2·3H_2O及2,4-二氯苯氧乙酸、Zn(NO_3)_2·6H_2O反应,得到了2个新的一维配位聚合物,{[Cu_2(pa)_4](μ_2-hmt)}_n(1)和{{{[Zn_3(dcpa)_4(OH)]_2(μ_2-dcpa)_2}(μ_2-hmt)}·5H_2O... 利用六亚甲基四胺分别与苯氧乙酸、Cu(NO_3)_2·3H_2O及2,4-二氯苯氧乙酸、Zn(NO_3)_2·6H_2O反应,得到了2个新的一维配位聚合物,{[Cu_2(pa)_4](μ_2-hmt)}_n(1)和{{{[Zn_3(dcpa)_4(OH)]_2(μ_2-dcpa)_2}(μ_2-hmt)}·5H_2O}n(2)(Hpa=苯氧乙酸,Hdcpa=2,4-二氯苯氧乙酸,hmt=六亚甲基四胺)。2个配合物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及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4个苯氧乙酸根桥联2个Cu^(2+)形成[Cu_2(COO)_4]双核结构,相邻的[Cu_2(COO)_4]双核单元由六亚甲基四胺桥联成一维的"zigzag"链;在配合物2中,6个2,4-二氯苯氧乙酸根和2个OH^-桥联6个Zn^(2+)形成六核{[Zn_3(dcpa)_4(μ_3-OH)]2(μ_2-dcpa)_2}结构单元,然后相邻的六核单元由2个六亚甲基四胺桥联成一维双链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四胺 苯氧乙酸 2 4-二氯苯氧乙酸 Cu^2+ ZN^2+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普通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厚群 胡春燕 +2 位作者 李艳霞 孙婷婷 王义华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21期225-227,共3页
《普通化学》是面向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林学、动科、生工、食品、环工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课程组分析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这几年的... 《普通化学》是面向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林学、动科、生工、食品、环工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课程组分析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普通化学 教学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厚群 孙婷婷 +2 位作者 李艳霞 卢丽敏 王义华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9期179-180,共2页
阐述了无机化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探讨了研究性教学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无机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厚群 钟宇菲 +2 位作者 贺雪梅 谭桂霞 王义华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9年第11期175-175,190,共2页
主要探讨了无机化学教学中实施师德师风建设传承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师德师风 无机化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构建的环状双核Zn(Ⅱ),Cd(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5
作者 袁厚群 胡春燕 +3 位作者 鲍光明 肖伟 孙婷婷 邢永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5-1200,共6页
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咪唑及2,2′-联吡啶为配体构筑了2种配合物[Zn2(npa)2(Im)4](1)和[Cd2(npa)2(2,2′-bipy)2(H2O)2]·2H2O(2)(npa2-=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Im=咪唑,2,2′-bipy=2,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咪唑及2,2′-联吡啶为配体构筑了2种配合物[Zn2(npa)2(Im)4](1)和[Cd2(npa)2(2,2′-bipy)2(H2O)2]·2H2O(2)(npa2-=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Im=咪唑,2,2′-bipy=2,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了配合物1和2的热稳定性。2个配合物均为双核分子,具有M2C8O4十四元大环结构。配合物1的双核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3D网络结构,配合物2的双核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2D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邻苯二甲酸 咪唑 2 2'-N -联吡啶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5-二硝基苯甲酸和2,2′-联吡啶的Cu(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春燕 肖伟 +2 位作者 陶白龙 谭高好 袁厚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7-263,共7页
以3,5-二硝基苯甲酸(3,5-Hdnbc)和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与Zn2+和Cu2+反应,得到了4个配合物[Zn(3,5-dnbc)2(2,2′-bipy)(H2O)]·(3,5-Hdnbc)(1),[Cu(3,5-dnbc)2(2,2′-bipy)(H2O)](2),[Cu(2,2′-bipy)2(3,5-dnbc)](NO3)&#... 以3,5-二硝基苯甲酸(3,5-Hdnbc)和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与Zn2+和Cu2+反应,得到了4个配合物[Zn(3,5-dnbc)2(2,2′-bipy)(H2O)]·(3,5-Hdnbc)(1),[Cu(3,5-dnbc)2(2,2′-bipy)(H2O)](2),[Cu(2,2′-bipy)2(3,5-dnbc)](NO3)·2(3,5-Hdnbc)(3),和[Cu(2,2′-bipy)2Cl](3,5-dnbc)·(3,5-Hdnbc)(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热重分析。4个配合物均为单核分子。配合物1中,Zn2+离子是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配合物2中,Cu2+离子是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结构;配合物3和4中,Cu2+离子均是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配合物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等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苯甲酸 2 2'-联吡啶 金属有机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Sm_2(CH_3COO)_4(NO_3)_2(phen)_2的合成、结构及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邢永恒 袁厚群 +5 位作者 张元红 张宝莉 徐芬 孙立贤 牛淑云 白凤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05-1210,共6页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将浓硝酸硝化的Sm2O3与1,10-邻菲啰啉反应,用冰醋酸调节pH≈4,形成醋酸根桥联的双核钐配合物[Sm2(CH3COO)4(NO3)2(phen)2](phen=1,10-邻菲啰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将浓硝酸硝化的Sm2O3与1,10-邻菲啰啉反应,用冰醋酸调节pH≈4,形成醋酸根桥联的双核钐配合物[Sm2(CH3COO)4(NO3)2(phen)2](phen=1,10-邻菲啰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此外,对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79 6(3)nm,b=0.981 3(4)nm,c=1.127 3(4)nm,α=106.666(5)°,β=113.034(5)°,γ=102.656(5),°V=0.885 4(5)nm3,Z=1,μ=3.361 mm-1,Dc=1.915 g/cm3,F(000)=498,R1=0.059 6,wR2=0.144 8.该配合物是双核分子,2个Sm(Ⅲ)离子通过4个醋酸根的羧基桥联,每个中心离子分别与周围5个来自羧基的桥氧原子、一个硝酸根的两个氧原子和一个邻菲啰啉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九配位扭曲多面体.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第一步热分解反应可能为二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A/[βe-E/RT(1-α)2],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44.84 kJ/mol,指前因子lnA=6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钐配合物 1 10-邻菲哕啉 晶体结构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支载氧氟沙星前药的合成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鲍光明 梅天笑 +6 位作者 袁厚群 黄爱平 王小莺 钱晶晶 肖雪菲 李丽金 陈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3-417,共5页
以淀粉和氧氟沙星为原料,合成了淀粉支载的氧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结构表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氧氟沙星的接入率,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结果清楚显示氧氟沙星成功接入到淀粉分子上... 以淀粉和氧氟沙星为原料,合成了淀粉支载的氧氟沙星高分子前药,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结构表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氧氟沙星的接入率,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结果清楚显示氧氟沙星成功接入到淀粉分子上,该高分子前药在不同介质的体外释放中均呈现零级缓慢释药,与氧氟沙星相比较,其作用时间明显增长,可以有效减缓药物成分的释放,控制血药浓度,有望大大减轻药物对胃粘膜和肠的刺激作用,并解决氧氟沙星的味苦及难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氧氟沙星偶联物 接入率 体外释放 前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胃溶微囊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鲍光明 王子芳 +7 位作者 林埴 何嘉欣 杨俊岚 刘婵娟 王立琦 汪红丽 汪敏 袁厚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57,共4页
为了制备理想的胃靶向四环素掩味制剂,以聚丙烯酸树酯Ⅳ为囊材,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四环素微囊,并采用正交法优化溶剂、囊材、乳化剂、抗黏剂的相对用量,筛选得最佳工艺组微囊载药量为69.58%,包封率为48.10%。体外评价结果显示,在近... 为了制备理想的胃靶向四环素掩味制剂,以聚丙烯酸树酯Ⅳ为囊材,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四环素微囊,并采用正交法优化溶剂、囊材、乳化剂、抗黏剂的相对用量,筛选得最佳工艺组微囊载药量为69.58%,包封率为48.10%。体外评价结果显示,在近中性(pH6.6)口腔的介质中,四环素从微囊中的释放得到有效抑制,5 min释放总药量的2.2%,即便30 min内也仅5.6%;随着释放介质的pH下降,四环素的释放速率显著加快,在胃酸(pH1.0)的介质中,5 min即可释放出总药量的47.7%,2 h可达80%以上。该四环素微囊制备工艺简便,产物具有优异的胃靶向性,可发挥掩味及保护牙齿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微囊 掩味 保护牙齿 胃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支载烟酸前药的合成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梅天笑 王小莺 +3 位作者 袁厚群 万根 聂海静 鲍光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132,212,共5页
为了降低烟酸的不良反应,试验以淀粉和烟酰氯为原料,合成了淀粉支载的烟酸高分子前药,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结构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烟酸的接入率,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烟酸成功接... 为了降低烟酸的不良反应,试验以淀粉和烟酰氯为原料,合成了淀粉支载的烟酸高分子前药,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结构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烟酸的接入率,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烟酸成功接到淀粉分子上,淀粉-烟酸复合物在不同介质的体外释放中均呈现零级缓慢释药且释药的开始阶段无爆释现象,与烟酸相比较,其作用时间明显增长,说明该复合物有望大大减轻药物对胃黏膜和肠道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烟酸 复合物 接入率 体外释放 前药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紫外分光光度计
原文传递
胃溶型烟酸微囊的制备及优化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光明 王立琦 +4 位作者 罗军荣 王小莺 袁厚群 周武青 李浩堂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184,共3页
烟酸又称抗癞皮病因子,是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然而,烟酸本身味苦,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克服烟酸的苦味,试验采用液中干燥法研制烟酸微囊;并以包封率及载药量为指标,考察溶剂、囊材、乳化剂、抗黏剂的用量对烟酸微囊的影... 烟酸又称抗癞皮病因子,是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然而,烟酸本身味苦,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克服烟酸的苦味,试验采用液中干燥法研制烟酸微囊;并以包封率及载药量为指标,考察溶剂、囊材、乳化剂、抗黏剂的用量对烟酸微囊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制备方案。结果表明:应用优化工艺制备的烟酸微囊的载药量为29.43%,包封率为65.33%,烟酸微囊在p H值为1.0,2.0的溶出介质中10 min内溶出度超过70%。说明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烟酸微囊,操作简便,载药量高,具有胃溶特性,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微囊 包封率 载药量 掩味 聚丙烯酸树脂Ⅳ
原文传递
N-连接寡糖中岩藻糖α(1-6)-葡萄糖胺二糖骨架的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合成
12
作者 鲍光明 TANAKA Katsunori +3 位作者 袁厚群 王小莺 梅天笑 FUKASE Koichi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9,共6页
岩藻糖α(1-6)-氨基葡萄糖是N-glycans基本结构骨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二糖的合成上,本研究利用兼有保护羟基、"armed activation"(武装活化)、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功能的苄基,以甲基-2-O-苄基-3,4-二-O-乙酰-1-硫-β-L-硫代... 岩藻糖α(1-6)-氨基葡萄糖是N-glycans基本结构骨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二糖的合成上,本研究利用兼有保护羟基、"armed activation"(武装活化)、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功能的苄基,以甲基-2-O-苄基-3,4-二-O-乙酰-1-硫-β-L-硫代吡喃岩藻糖苷(2)为供体,在三氟甲磺酸甲酯(MeOTf)和2,6-二-叔-丁基-4-甲基吡啶(DTBMP)催化作用下,实现了对烯丙基-3-苄基-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苷(3)的6-位羟基的α糖基化,从而简便有效地构建了岩藻糖α(1-6)-氨基葡萄糖胺二糖骨架(1)。该工作有望推动含岩藻糖的N-连接寡糖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选择 立体选择 岩藻糖 N-链接寡糖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支载阿司匹林前药的合成及其体外释放
13
作者 梅天笑 王小莺 +3 位作者 袁厚群 万根 聂海静 鲍光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4,共4页
以淀粉和乙酰水杨酰氯为原料,合成了淀粉支载的阿司匹林高分子前药,用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阿司匹林的接入率,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成功接入到淀粉分子上,该复合物... 以淀粉和乙酰水杨酰氯为原料,合成了淀粉支载的阿司匹林高分子前药,用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阿司匹林的接入率,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成功接入到淀粉分子上,该复合物在不同介质的体外释放中均呈现零级缓慢释药且释药的开始阶段无爆释现象出现,与阿司匹林相比较,其作用时间明显增长,有望显著减轻药物对胃粘膜和肠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物 接入率 体外释放 前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1,10-菲啰啉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王建忠 袁厚群 +1 位作者 赵海燕 邢永恒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18-221,共4页
在乙醇-水混合体系中合成了1,10-菲啰啉(phen)的三种稀土配合物Nd(phen)(CH3COO)2(NO3)(1),Eu(phen)2(NO3)3(2),Ho(phen)2(NO3)3(3).采用TG-DTG和DTA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在静态氮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并用Achar法和Coat... 在乙醇-水混合体系中合成了1,10-菲啰啉(phen)的三种稀土配合物Nd(phen)(CH3COO)2(NO3)(1),Eu(phen)2(NO3)3(2),Ho(phen)2(NO3)3(3).采用TG-DTG和DTA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在静态氮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并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对各配合物的非等温热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推断出各反应的热分解反应机理及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计算出了其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的对数值(l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1 10-菲啰啉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含有2,6-二氟苯甲酸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15
作者 彭雄鑫 王文敏 +3 位作者 钟宇菲 肖伟 鲍光明 袁厚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1-926,共6页
利用2,6-二氟苯甲酸和1,10-菲咯啉作为配体分别与Tm^3+、Yb^3+离子在常温下反应,制得2个稀土配合物[Tm(dfba)2(phen)(μ2-dfba)]2 (1)和[Yb(dfba)2(phen)(μ2-dfba)]2 (2)(dfba-=2,6-二氟苯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用元素分析、红外... 利用2,6-二氟苯甲酸和1,10-菲咯啉作为配体分别与Tm^3+、Yb^3+离子在常温下反应,制得2个稀土配合物[Tm(dfba)2(phen)(μ2-dfba)]2 (1)和[Yb(dfba)2(phen)(μ2-dfba)]2 (2)(dfba-=2,6-二氟苯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2个稀土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了配合物1和2的热稳定性。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每个Ln^3+与2个dfba-配体和1个phen分子配位,形成[Ln(dfba)2(phen)]+结构单元,[Ln(dfba)2(phen)]+单元再通过2个不同的dfba-配体桥联形成双核分子[Ln(dfba)2(phen)(μ2-dfba)]2(Ln=Tm,Y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氟苯甲酸 1 10-菲咯啉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处于临床研究的抗肿瘤活性海洋天然产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鲍光明 蒋晓慧 +2 位作者 田敏卿 马亚平 袁厚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31-740,共10页
人们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数万种包括萜类、甾类、多肽、聚醚类、大环内酯类、生物碱类等具有活性的化合物,目前有近二十种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正处于临床研究。
关键词 海洋药物 海洋天然产物 临床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蒿甲醚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鲍光明 蒋晓慧 +3 位作者 田敏卿 马亚平 袁厚群 白振锋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07-209,218,共4页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蒿甲醚中残留有机溶剂甲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法,聚乙二醇极性毛细管色谱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柱温为150℃,进样口的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氮气;外标...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蒿甲醚中残留有机溶剂甲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法,聚乙二醇极性毛细管色谱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柱温为150℃,进样口的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氮气;外标法计算甲醇残留量.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检测甲醇专属性良好;在157.6-788.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γ=0.9998)关系;精密度RSD为2.82%;最低检测限为6.2μg.mL-1;三批样品中有机溶剂甲醇残留量均符合ICH和中国药典2005午(第二部)要求.此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本品有机溶剂甲醇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蒿甲醚 甲醇 有机溶剂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Ni(H_2B(pyrazolyl)_2)_2]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厚群 肖伟 +1 位作者 邢永恒 鲍光明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在甲醇溶液中用Ni(CH3COO)2.4H2O和NaH2B(pz)2常温下合成出了配合物[Ni(H2B(pz)2)2](pz=pyrazolyl),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此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采用了微分Achar和积分Coats... 在甲醇溶液中用Ni(CH3COO)2.4H2O和NaH2B(pz)2常温下合成出了配合物[Ni(H2B(pz)2)2](pz=pyrazolyl),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此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采用了微分Achar和积分Coats-Redfern法分别拟合出配合物2个热分解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及相应的动力学参数.配合物第一热分解阶段可能的机理为三维扩散,球形对称,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3(A/β)e-E/RT[(1-α)-1/3-1]-1/2.配合物第二热分解阶段可能的机理为相边界反应,圆柱形对称(n=1/2),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2(A/β)e-E/RT(1-α)1/2.2个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260.87和176.27kJ/mol,lnA的平均值分别为65.65和37.1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合物 聚吡唑硼酸盐 热分解动力学 TG-DTA
原文传递
系列蝎型三聚吡唑硼酸盐钒氧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永恒 孙政 +3 位作者 袁厚群 葛茂发 牛淑云 白凤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8,共6页
Na(HB(pz)3)和Na(HB(3,5-Me2pz)3)分别与VOSO4·nH2O和KSCN及对应的吡唑在甲醇体系中反应,得到两个新型钒氧配合物VO(HB(pz)3)(pz)(SCN)(1)和VO(HB(3,5-Me2pz)3)(3,5-Me2pz)(SCN)-(SCNH)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 Na(HB(pz)3)和Na(HB(3,5-Me2pz)3)分别与VOSO4·nH2O和KSCN及对应的吡唑在甲醇体系中反应,得到两个新型钒氧配合物VO(HB(pz)3)(pz)(SCN)(1)和VO(HB(3,5-Me2pz)3)(3,5-Me2pz)(SCN)-(SCNH)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且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发光是金属钒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此外,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测定.结合从头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配合物分子中配键的共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配合物 三吡唑硼酸盐 光谱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原文传递
乙酰甲喹掩味纳米前药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被引量:3
20
作者 鲍光明 林埴 +7 位作者 陈天宏 彭雄鑫 王立琦 刘宝生 刘婵娟 袁厚群 陆雅达 陈书鹏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4-1190,共7页
乙酰甲喹作为治疗畜禽肠道感染的首选药物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味苦、代谢快而影响了其对养殖动物腹泻的治疗效果。本试验以氨基功能化的MCM-41型介孔纳米材料MSN-NH2为载体,通过酸敏感的席夫碱共价键将乙酰甲喹固定于介孔... 乙酰甲喹作为治疗畜禽肠道感染的首选药物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味苦、代谢快而影响了其对养殖动物腹泻的治疗效果。本试验以氨基功能化的MCM-41型介孔纳米材料MSN-NH2为载体,通过酸敏感的席夫碱共价键将乙酰甲喹固定于介孔纳米材料的孔道内制得乙酰甲喹纳米前药MEQ@MSN-NH2,以实现掩味的目的。分别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载药前后纳米粒子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乙酰甲喹成功载入到介孔二氧化硅的孔洞中,并形成平均直径约为100 nm的分散球状粒子。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该纳米药物在模拟唾液中5 min内的释放率仅为3.9%,可见其掩味性能良好;在人工胃液中迅速释放,30 min内可释放总载药量的64.5%,24 h内基本释放完毕,表明其优异的药物运载和缓释性能。该乙酰甲喹纳米前药MEQ@MSN-NH2通过酸敏感的席夫碱有效实现了药物的控制释放,可以有效避免乙酰甲喹在口腔与味蕾接触所造成的养殖动物拒食等问题。结果表明,该pH-响应型乙酰甲喹纳米前药的掩味控释系统将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甲喹 掩味 席夫碱 控制释放 介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