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重力异常形成机理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褚庆忠 武泽 +2 位作者 邵先杰 李辉 陈禹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1-206,共6页
分析了地震重力异常的形成机理,结合玉树、唐山和汶川三个地震实例阐述了重力异常现象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重力异常可以用来预报地震。流动重力观测和GRACE卫星观测是地震预报中常用的两种重力预测方法,前者可以进行较准确的中... 分析了地震重力异常的形成机理,结合玉树、唐山和汶川三个地震实例阐述了重力异常现象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重力异常可以用来预报地震。流动重力观测和GRACE卫星观测是地震预报中常用的两种重力预测方法,前者可以进行较准确的中短期预报,后者可以进行长期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重力异常 机理 流动重力观测 GRACE卫星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河流体系沉积模式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褚庆忠 武泽 +2 位作者 王连进 邵先杰 刘英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7,151-152,共5页
依据岩心、化验分析及测井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渤海湾地区秦皇岛32-6油田高弯度曲流河、低弯度曲流河和辫状河等3种河流沉积体系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通过对沉积基准面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3种河流类型在纵向上的交互沉积模式。不同河... 依据岩心、化验分析及测井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渤海湾地区秦皇岛32-6油田高弯度曲流河、低弯度曲流河和辫状河等3种河流沉积体系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通过对沉积基准面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3种河流类型在纵向上的交互沉积模式。不同河流沉积体系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砂体结构特征不同,从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储集性能和含油气丰度。曲流点坝微相含油丰度最高,其他依次为辫状河道、决口扇、低弯度曲流河道和高弯度曲流河废弃河道微相。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滚动勘探提供目标地区和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32—6油田 沉积模式 辫状河 曲流河 含油气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家屯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效果分析及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褚庆忠 陈小哲 +3 位作者 时培兵 梁武斌 乔雨朋 邵先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3,共6页
当前中国大多数复杂断块油藏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开发形势十分严峻,科学合理地评价油藏开发效果对复杂断块油藏的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秦家屯复杂油藏开发动态的基础上,优化出11项评价指标,合理设计评价过程,采用层析分析... 当前中国大多数复杂断块油藏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开发形势十分严峻,科学合理地评价油藏开发效果对复杂断块油藏的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秦家屯复杂油藏开发动态的基础上,优化出11项评价指标,合理设计评价过程,采用层析分析法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评价体系对秦家屯油田进行开发动态评价,评判结果与实际开发相符,证实了该评价体系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 秦家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垦利断裂带构造与油气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褚庆忠 张树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8,共6页
本文在分析垦利断裂带断裂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该地区断裂构造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 ,垦利断裂带油气沿断层运聚主要有 2种模式 :①沿断层垂向运移和聚集 ;②横穿断层的运移和聚集。油气大规模地横穿断层的运移和聚集主... 本文在分析垦利断裂带断裂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该地区断裂构造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 ,垦利断裂带油气沿断层运聚主要有 2种模式 :①沿断层垂向运移和聚集 ;②横穿断层的运移和聚集。油气大规模地横穿断层的运移和聚集主要发生在垦利和垦东 6断层的深部和浅部层段。根据在垦利断裂带已发现的油田 (藏 )总结出 4种成藏模式 ,即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藏和沿断层成藏 ,认为该地区的油气分布受构造因素控制 ,并对该地区隐蔽圈闭 (油气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成藏模式 油气运聚 隐蔽圈闭 渤海湾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成藏动力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褚庆忠 张树林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4-29,共6页
成藏动力学是石油地质领域一个研究热点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目前在国内外均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笔者介绍了成藏动力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 ,论述了成藏动力学的定义、划分原则、类型及命名等基本内容 ,并总结出了其研究思路和方... 成藏动力学是石油地质领域一个研究热点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目前在国内外均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笔者介绍了成藏动力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 ,论述了成藏动力学的定义、划分原则、类型及命名等基本内容 ,并总结出了其研究思路和方法 ,指出了成藏动力学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认为在进一步认识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过程和机理的基础上 ,实现盆地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的耦合和流体流动、能量传递和物质搬运的三维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学 含油气系统 发展方向 油气藏 温度场 压力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反转构造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6
作者 褚庆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反转构造是当前世界石油地质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是指在地史发展过程中 ,不同时期各种构造作用在一个地质体上的联合、叠加的构造面貌 ,有正反转构造和负反转构造 2种基本类型 .近十多年来许多石油地质学家从几何学、运动学及成因机... 反转构造是当前世界石油地质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是指在地史发展过程中 ,不同时期各种构造作用在一个地质体上的联合、叠加的构造面貌 ,有正反转构造和负反转构造 2种基本类型 .近十多年来许多石油地质学家从几何学、运动学及成因机制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 ,在识别、分类、成因机制及与油气运聚关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但仍有许多问题期待解决 .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为 :1反转构造的分类问题 ;2负反转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问题 ;3反转构造在造山带、盆山耦合研究中的应用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反转构造 分类 成因机制 油气聚集 地质学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柳江盆地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研究
7
作者 张金 褚庆忠 +7 位作者 李思琪 马胜利 崔天琪 胡紫微 张洁 孙一飞 田雨奇 刘旭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2024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秦皇岛柳江盆地发育的地层在华北地台上具有代表性,露头出露完整。为了厘清秦皇岛柳江盆地层序发育、演化及分布规律,为柳江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提供地质基础,本文基于Vail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野外露头、地层剖面等地质资料,对研究区... 秦皇岛柳江盆地发育的地层在华北地台上具有代表性,露头出露完整。为了厘清秦皇岛柳江盆地层序发育、演化及分布规律,为柳江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提供地质基础,本文基于Vail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野外露头、地层剖面等地质资料,对研究区进行了岩石类型总结、层序划分以及地层特征分析研究,开展了层序界面识别、层序单元划分和层序地层特征研究,以期为华北地台的演化研究提供地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层学 层序界面 岩性 构造运动 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清坳陷东部构造迁移和反转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褚庆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对临清坳陷东部的构造迁移和反转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构造的迁移与反转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指出正是由于频繁的构造迁移与反转导致该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生油岩的沉积厚度及成熟演化都受到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 临清坳陷 构造迁移 构造反转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孙虎地区含油气系统埋藏史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褚庆忠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6-312,共7页
孙虎地区是华北油田油气勘探的一块“硬骨头” ,长期勘探未获较大突破。本文运用近年来国内外石油地质界广泛流行的含油气系统理论[1~5] 对这一勘探薄弱地区的埋藏史进行了研究 ,在恢复剥蚀厚度及压实的基础上 ,做出了各埋藏史图 ,并... 孙虎地区是华北油田油气勘探的一块“硬骨头” ,长期勘探未获较大突破。本文运用近年来国内外石油地质界广泛流行的含油气系统理论[1~5] 对这一勘探薄弱地区的埋藏史进行了研究 ,在恢复剥蚀厚度及压实的基础上 ,做出了各埋藏史图 ,并划分了埋藏史类型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埋藏史与油气的关系。这对正确划分孙虎地区的含油气系统 ,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埋藏史 油气勘探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垦利断裂带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褚庆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模式,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在垦利断裂带已发现的油田(藏),总结出了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藏和沿断层成藏等4种成藏模式。这些成藏模式对该地区油气挖潜增储、找到更多的油气具有一定的... 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模式,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在垦利断裂带已发现的油田(藏),总结出了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藏和沿断层成藏等4种成藏模式。这些成藏模式对该地区油气挖潜增储、找到更多的油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垦利断裂带 成藏模式 断层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秦皇岛柳江盆地新元古界海绿石矿物特征与形成环境研究——以鸡冠山长龙山组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褚庆忠 犹遵艳 +4 位作者 林景昱 张宏远 韩森伟 高文龙 M.K.HAMZA ISSA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7,共13页
在河北秦皇岛柳江盆地鸡冠山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中发现有海绿石。对海绿石宏观特征分析表明,砂岩中海绿石的含量随着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含量大多为5%~20%。综合野外露头勘验、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和样品扫描电镜观察... 在河北秦皇岛柳江盆地鸡冠山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中发现有海绿石。对海绿石宏观特征分析表明,砂岩中海绿石的含量随着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含量大多为5%~20%。综合野外露头勘验、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和样品扫描电镜观察,对海绿石微观特征分析表明,长龙山组大多为晕边状和颗粒状,也可见其他形态,分析认为该区海绿石属于低成熟-成熟的层内准原地型海绿石。柳江盆地鸡冠山海绿石处于弱还原条件,其形成环境为弱水动力浅海环境,且沉积物补给慢,沉积速率缓慢,与现代海绿石沉积环境较为相似。本区海绿石的发现及研究,对于进一步研究该区层序地层特征、地层格架及区域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绿石 鸡冠山 长龙山组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研究意义、现状与思路 被引量:14
12
作者 褚庆忠 《大学教育》 2013年第13期125-126,共2页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面向全校开设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目前,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存在诸如课程设置混乱、师生重视不够、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开展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对促进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有...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面向全校开设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目前,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存在诸如课程设置混乱、师生重视不够、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开展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对促进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也有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选修情况、教学效果分析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研究思路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构造与油气运聚关系研究——以沾化凹陷垦利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褚庆忠 张雪勇 王长江 《河南石油》 2003年第1期9-13,共5页
在含油气盆地中 ,断裂构造是决定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详细研究垦利断裂带构造演化及断裂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该地区断裂构造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并根据在垦利断裂带已发现的油田 (藏 )总结出了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 在含油气盆地中 ,断裂构造是决定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详细研究垦利断裂带构造演化及断裂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该地区断裂构造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并根据在垦利断裂带已发现的油田 (藏 )总结出了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藏和沿断层成藏 4种成藏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垦利断裂带 构造演化 断层 成藏模式 油气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褚庆忠 张树林 黄雄伟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14,共5页
渤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心部位 ,是渤海湾盆地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和盆地充填都比较独特的地区。本文从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入手 ,详细探讨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的独特特征及其对本地区油气运聚的影响 ,认为坳陷内主要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 渤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心部位 ,是渤海湾盆地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和盆地充填都比较独特的地区。本文从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入手 ,详细探讨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的独特特征及其对本地区油气运聚的影响 ,认为坳陷内主要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 ,促进了油气的垂向运移 ,形成了丰富的圈闭类型 ,并且对油气的保存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坳陷 断裂构造特征 油气运聚 郯庐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慕大魔鬼三角区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 被引量:2
15
作者 褚庆忠 徐杨可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6期1157-1160,共4页
百慕大三角区海域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相传经过这里的轮船、飞机会神秘地失踪。现尝试用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气化来解释发生在这里的奇异事件,并对这种模式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百慕大三角区海域极有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百慕大魔鬼三角区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盆地构造发育的研究意义、现状及思路 被引量:5
16
作者 褚庆忠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5,10,共6页
在回顾残余盆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从解剖残余盆地成因机制及其分布特征入手 ,详细阐述了残余盆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提出研究残余盆地应以构造分析为主线进行 .认为去变形和去构造层是残余盆地构造分析的两个关键环节 ,而构造成像技术... 在回顾残余盆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从解剖残余盆地成因机制及其分布特征入手 ,详细阐述了残余盆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提出研究残余盆地应以构造分析为主线进行 .认为去变形和去构造层是残余盆地构造分析的两个关键环节 ,而构造成像技术、构造测年技术和构造模拟分析技术是残余盆地构造分析的关键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 :十万大山盆地是在古西太平洋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盆地 构造发育 构造运动 构造分析 油气评价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构造的识别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褚庆忠 王长江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反转构造是当前世界石油地质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文章介绍了反转构造的识别特征、研究方法及思路。反转构造的研究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构造高程、生长指数、反转率、位移—距离曲线和地层分离等。
关键词 反转构造 识别 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 综述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砂山油田测井资料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褚庆忠 刘英杰 +2 位作者 赵子慧 李辉 武泽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3年第2期31-35,85-86,共5页
以测井资料为依据,选择岩性、电性特征明显的标志层,利用趋势面法定量分析测井数据的趋势值与残差值,对油砂山油田测井资料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利用趋势面分析法计算的残差值计算另一小层的趋势值,进而求得该小层标准化前后的孔隙度进... 以测井资料为依据,选择岩性、电性特征明显的标志层,利用趋势面法定量分析测井数据的趋势值与残差值,对油砂山油田测井资料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利用趋势面分析法计算的残差值计算另一小层的趋势值,进而求得该小层标准化前后的孔隙度进行标准化效果检验。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解释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山油田 测井资料 标准化 趋势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开设“地球科学概论”公选课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褚庆忠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2-74,86,共4页
阐述了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地球科学概论”课的意义,论述了“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提出了作为面向各专业的“地球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框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公共选修课 地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利断裂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褚庆忠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2-54,共3页
油气研究最终要归结到油气聚集成藏上来,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模式,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在垦利断裂带已发现的油田(藏)总结出了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藏和沿断层成藏等4种模式,对该地区油气挖潜上储、找到更... 油气研究最终要归结到油气聚集成藏上来,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模式,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在垦利断裂带已发现的油田(藏)总结出了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藏和沿断层成藏等4种模式,对该地区油气挖潜上储、找到更多的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利断裂带 成藏模式 断层 油气运聚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