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思想库咨询模式对我国决策咨询机构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5
1
作者 褚松燕 赵成根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思想库的存在是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西方思想库以其生存的独立性、研究的多学科性、社会价值的非营利性确保其成为政府决策系统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就首先... 思想库的存在是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西方思想库以其生存的独立性、研究的多学科性、社会价值的非营利性确保其成为政府决策系统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就首先要求公共政策决策咨询机制的主体——决策咨询机构以独立的、社会化的和融合各学科前沿知识的面貌出现在公共决策的视野中。我们需要在观念和政策上容许独立的、有各种不同政策倾向的思想库存在,推出可行的鼓励措施,保证和推进决策研究的独立性和决策咨询的社会化,在政府层面建立必要的、伴随决策全过程的专家咨询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库 独立性 公共决策咨询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风险共担机制优势凸显--政府救助与民间救助如何对接 被引量:4
2
作者 褚松燕 李长安 曾金胜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1期18-19,共2页
在此次汶川地震的救灾现场,活跃着一批比较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各种各样的民间公益组织。在地震发生后不久,民间公益组织立刻行动起来,向社会宣告了自己对救灾的参与。
关键词 民间救助 政府救助 机制优势 风险共担 对接 公益组织 救灾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55
3
作者 褚松燕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各国建立透明政府的热点和趋势。我国当前推行的政务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初级形式,公开程度较低,偏重于保密;为社会提供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程序方面缺乏保障和救济。针对这种现状,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各国建立透明政府的热点和趋势。我国当前推行的政务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初级形式,公开程度较低,偏重于保密;为社会提供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程序方面缺乏保障和救济。针对这种现状,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首先应当在公民本位思想指导下摆正责任位置,之后在公民参与下从修改现行的保密、档案法律入手,建构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公民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 被引量:33
4
作者 褚松燕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6,共5页
互联网技术促生了新的政治生态:公民的权利表达趋于活跃,社会公共领域重构,公共议程的设置权力分散,社会共识的底线调整。政府公信力在这种政治生态中面临着权力弥散导致的公众信任竞争、权力向权威转化的社会基础和方式变化、政府结构... 互联网技术促生了新的政治生态:公民的权利表达趋于活跃,社会公共领域重构,公共议程的设置权力分散,社会共识的底线调整。政府公信力在这种政治生态中面临着权力弥散导致的公众信任竞争、权力向权威转化的社会基础和方式变化、政府结构和回应能力方面的挑战,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应当将互联网当作权力资源来对待,探索并掌握信息流转规律;在建立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信息弥合机制的基础上打造联动的整合性宣传沟通架构;制定完整的宣传和沟通战略,引领社会公共领域的话语权;以政府自身的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公信力 权力 信息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褚松燕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6,共11页
我国公民参与主要有政治投票和选举、通过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信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社会协商对话、大众传媒、基层群众自治、社团代表、公民旁听等九大制度网络。整体上看,公民参与的制度框架相对完整,但程序和技术的匮乏使公... 我国公民参与主要有政治投票和选举、通过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信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社会协商对话、大众传媒、基层群众自治、社团代表、公民旁听等九大制度网络。整体上看,公民参与的制度框架相对完整,但程序和技术的匮乏使公民参与的制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战略上的鼓励与现实中的限制使制度环境未能体现出鼓励和能促性特征。基于此,需要重视公民的权利要求和推动参与制度环境变迁的四种途径选择,从程序和技术上完善细节,进而将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推进到精细化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 权利 制度 程序
原文传递
三种制度化互联网政民沟通模式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褚松燕 崔珣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3,共5页
我国互联网政民沟通已形成网络官媒推动、政府主办、第三方获授权主办三种制度化模式,它们都较早把握了互联网技术改变政治生态这一潮流,以网上公开解决群众问题作为新技术和与既有体制耦合的节点,从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拓展到全面互动的... 我国互联网政民沟通已形成网络官媒推动、政府主办、第三方获授权主办三种制度化模式,它们都较早把握了互联网技术改变政治生态这一潮流,以网上公开解决群众问题作为新技术和与既有体制耦合的节点,从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拓展到全面互动的网络问政,营造了区域共同体。从前景看,政府门户网站、政民网络沟通平台、政务微博、官媒网站整合为复合型沟通网络既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民沟通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互联网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 被引量:12
7
作者 褚松燕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2,共8页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政治生态,关联性事件重要性凸显,公共传播表象格局与权力全方位流散成为常态。政府公信力建设仍然需要立足权威—服从关系核心,但需要改变权威—服从关系的维护方式。应当理解和把握互联网时代脉络、把握和适应...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政治生态,关联性事件重要性凸显,公共传播表象格局与权力全方位流散成为常态。政府公信力建设仍然需要立足权威—服从关系核心,但需要改变权威—服从关系的维护方式。应当理解和把握互联网时代脉络、把握和适应社会结构与网民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试,将政府公信力建设嵌入互联网时代,着重加强政府责任能力、权力分享能力、战略沟通能力和统筹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政治生态 政府公信力 权力分享 责任 战略沟通
原文传递
公民有序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褚松燕 《学习论坛》 2007年第7期73-76,共4页
公民有序参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制度化、公民权利意识、社会自组织、政府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四个因素。高程度的制度化意味着公民参与渠道的完善和成熟,是公民有序参与进行的规则基础。较强的权利意识是公民有序参与的心理基础... 公民有序参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制度化、公民权利意识、社会自组织、政府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四个因素。高程度的制度化意味着公民参与渠道的完善和成熟,是公民有序参与进行的规则基础。较强的权利意识是公民有序参与的心理基础。发达的社会自组织网络是公民有序参与的组织基础。公正灵活的政府主导是公民有序参与的能促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有序参与 制度化 权利 自组织 政府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褚松燕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2,共11页
本文基于既有研究和语境变化对政治发展进行了再界定,将权力和参与作为政治发展的核心要素,分析了代议制民主所存在的价值共享悖论与道路多元的现实,结合当前代议制民主危机显化、非选举的代表增多和互联网带来的多重选择渴望等时代环境... 本文基于既有研究和语境变化对政治发展进行了再界定,将权力和参与作为政治发展的核心要素,分析了代议制民主所存在的价值共享悖论与道路多元的现实,结合当前代议制民主危机显化、非选举的代表增多和互联网带来的多重选择渴望等时代环境,从政治发展的长短期取向、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国的政治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需立足自身历史与现实,把握全球范围内政治发展的图景和新趋势,围绕权力和参与,有步骤地形成以中国价值体系为支撑的权力能力、权力制约与公众参与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中国的政治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 现代化 代议制民主 权力 参与
原文传递
公民有序参与:政府治理危机的化解之道 被引量:13
10
作者 褚松燕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19-21,共3页
政府治理陷入危机实际上是风险社会的一个表现,其核心是社会资本的高度离散。当前中国所处的是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性风险与以全球化为特征的后现代性风险混合在一起的双重风险社会,化解政府治理危机的关键在于以推动公民有序参与为契... 政府治理陷入危机实际上是风险社会的一个表现,其核心是社会资本的高度离散。当前中国所处的是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性风险与以全球化为特征的后现代性风险混合在一起的双重风险社会,化解政府治理危机的关键在于以推动公民有序参与为契机来构建新型公共治理结构,将政府治理危机化解为增强政府社会资本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政府治理 社会资本 有序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团体涵义辨析:概念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褚松燕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5,共6页
政治社会团体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主体,但我国学界尚未形成达成有共识的概念,有必要从相关概念的比较中辨析其内涵。政治社团是社会团体的一种,但需要区分社团的政治性和政治性社团,也需要对利益集团和与之关联的既得利益集团等术语... 政治社会团体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主体,但我国学界尚未形成达成有共识的概念,有必要从相关概念的比较中辨析其内涵。政治社团是社会团体的一种,但需要区分社团的政治性和政治性社团,也需要对利益集团和与之关联的既得利益集团等术语进行严格界定。结合我国现实,政治社会团体就是指其利益代表地位获得了国家认可、承担一定公共职能,并制度化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社会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团体 利益集团 政治社会团体 制度化
原文传递
论公民资格的构成 被引量:7
12
作者 褚松燕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一般意义上的公民资格包括平等的公民身份、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公共精神五个方面。平等公民身份维持着国家的公共认同,公民权利是公民在市场、社会和政治领域得到平等对待和个体发展的基础,政治权利是公民通过参与公共事务... 一般意义上的公民资格包括平等的公民身份、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公共精神五个方面。平等公民身份维持着国家的公共认同,公民权利是公民在市场、社会和政治领域得到平等对待和个体发展的基础,政治权利是公民通过参与公共事务确保权利发展的基础,社会权利是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的物质和精神保障,公共精神以公民责任为核心。这五个方面通过公民参与为国家的制度建构和政治认同提供连续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资格 权利 公共精神 参与
原文传递
国家建构视野下的公民社会组织发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褚松燕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24-27,共4页
我国公民社会组织中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较快、积极作用日益展现、能力逐步提高,但是路径依赖比较明显,还不足以成为政府的平等伙伴。为了使社会发展不构成国家建构的短板,一个同样强大的公民社会亟需得到发展:应将公民社会组织的培... 我国公民社会组织中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较快、积极作用日益展现、能力逐步提高,但是路径依赖比较明显,还不足以成为政府的平等伙伴。为了使社会发展不构成国家建构的短板,一个同样强大的公民社会亟需得到发展:应将公民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纳入政治体制改革当中,完善培育公民社会组织的能促型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公民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 被引量:13
14
作者 褚松燕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民主恳谈作为一个政府创新行为和结果,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中可见政府创新有以下维度:领导者的重视和引导;外脑的理论支持和制度设计;创新与既有制度之间的衔接。"民主恳谈"探索了一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路径,促进了政... 民主恳谈作为一个政府创新行为和结果,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中可见政府创新有以下维度:领导者的重视和引导;外脑的理论支持和制度设计;创新与既有制度之间的衔接。"民主恳谈"探索了一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路径,促进了政府-公民互信,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形成,但也反映出政府创新的限度受制因素:政府官员的政绩追求与任期之间的关系;保持制度的稳定性与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与政府创新目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恳谈 政府创新 维度 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团政治参与制度框架的完善 被引量:5
15
作者 褚松燕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6期38-41,共4页
推进以社团为主要载体的组织化政治参与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推进有关社团参与的制度安排和机制。一是完善社团的管理与培育制度;二是明确公共利益导向、合法与合理、非歧视等社团政治参与的原则;三是构建社团政治参与的制度与机制框架。
关键词 社团 政治参与 原则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资格的内涵辨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褚松燕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8,共3页
公民资格是规定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基础,从根本上意味着平等,它经由公共权力的认可,体现着公民个体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以及以公民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精神。不同共同体保持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动态平衡的角度不同,造成了现实中多种多样的... 公民资格是规定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基础,从根本上意味着平等,它经由公共权力的认可,体现着公民个体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以及以公民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精神。不同共同体保持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动态平衡的角度不同,造成了现实中多种多样的公民资格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资格 利益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资格:西方民主的一种解读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褚松燕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西方民主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公民资格演变的过程。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由人尚不曾拥有以尊重个人权利为核心特征的公民资格。现代公民资格概念在17世纪才开始出现,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英、美、法三种模式。可以说,从古至今,... 西方民主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公民资格演变的过程。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由人尚不曾拥有以尊重个人权利为核心特征的公民资格。现代公民资格概念在17世纪才开始出现,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英、美、法三种模式。可以说,从古至今,公民资格在形式上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在内涵上,则是落实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的过程。现代公民资格的“一般化”跨越了社会结构,伸展到政治、经济、社会诸领域,成为人民主权和个人自由两个政治信条的连接点。民主成熟程度是与公民资格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后发展国家在民主化道路上,不可避免地首先需要对本国公民资格的普及、保障与张扬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资格 民主 公民 基本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团体之法团主义分析框架评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褚松燕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9,共5页
法团主义近年来成为分析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走势的一个理论框架。与强调社会自治的多元主义理论不同,法团主义重视将组织化的利益整合进国家政策制定领域,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政治社会团体作为组织化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成为法团主义... 法团主义近年来成为分析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走势的一个理论框架。与强调社会自治的多元主义理论不同,法团主义重视将组织化的利益整合进国家政策制定领域,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政治社会团体作为组织化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成为法团主义的核心主体。作为一个植根于欧洲历史和现实的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语境,法团主义分析框架面临着三大问题:规模上难以适用,社会基础和传统差异,内在的公共地位和私域自治平衡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团体 法团主义 权力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正义的制度安排 被引量:2
19
作者 褚松燕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社会正义 基本权利 公正 利益 改革开放 制度 规则 美德 个人 暗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因应微博“六字诀” 被引量:3
20
作者 褚松燕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4,共2页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对于政府来说,微博就是现时推动问题解决。
关键词 政府 因应 阿基米德 民族建设 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