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对去卵巢大鼠肌肉功能及骨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迪 刘静 +7 位作者 韦理钰 许华宁 张鑫 柏凌 李邗峻 黄驰欢 王尊 徐道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7-1291,1340,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肝俞”“肾俞”对去卵巢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后肢步态参数和骨密度的影响,基于“筋骨互用”理论探讨艾灸在改善去卵巢大鼠肌肉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雌激素组,每组... 目的观察艾灸“肝俞”“肾俞”对去卵巢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后肢步态参数和骨密度的影响,基于“筋骨互用”理论探讨艾灸在改善去卵巢大鼠肌肉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模型组、艾灸组和雌激素组均去势,艾灸组穴取双侧“肝俞”“肾俞”,每次15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12周。干预结束后采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SWE)测定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步态分析系统WalkAnalysator VTX记录后肢支撑时长(s)、摆动时长(s)、摆动速度(cm/s)和步宽(cm);Miro-CT检测右侧股骨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下降(P<0.01),后肢支撑时长、摆动时长、步宽增大(P<0.05,P<0.01),摆动速度减小(P<0.01),右侧股骨BMD、Tb.Th、BV/TV降低(P<0.01),Tb.Sp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雌激素组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上升(P<0.05),后肢支撑时长、摆动时长、步宽缩短(P<0.05,P<0.01),摆动速度增大(P<0.01),右侧股骨BMD、Tb.Th、BV/TV增加(P<0.01),Tb.Sp减小(P<0.01)。结论艾灸“肝俞”“肾俞”可提升去卵巢大鼠的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影响后肢步态参数,从而改善肌肉功能以提高骨密度,从“筋骨互用”的角度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中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艾灸 肌肉功能 筋骨互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查对颌骨病变诊断价值的分析
2
作者 张芹 许华宁 +3 位作者 武和明 吴意赟 高慧 宋旭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颌骨病变(JL)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表现,总结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检查表现。结果43例患者包括颌骨囊肿22例(51.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颌骨病变(JL)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表现,总结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检查表现。结果43例患者包括颌骨囊肿22例(51.16%,22/43),其中牙源性角化囊肿11例,其他牙源性颌骨囊肿11例;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6例(37.21%,16/43),其中造釉细胞瘤7例、牙源性黏液瘤1例、骨化性纤维瘤2例、颌骨脉管畸形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3例、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1例;颌骨恶性肿瘤5例(11.63%,5/43),其中浆细胞性骨髓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骨肉瘤1例、鳞状细胞癌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超声检查对颌骨恶性病灶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97.37%,病灶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95.35%。颌骨囊肿超声检查特点:病灶内呈无回声区,透声好或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符合率90.91%;颌骨良性肿瘤颌骨多膨胀改变,病灶内低回声或无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实性部分探及Ⅰ~Ⅲ级血流不等,符合率81.25%;恶性病灶颌骨皮质不连续,呈虫蚀样,周围伴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肿块血流丰富,符合率80.00%。结论超声检查能明确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囊实性,鉴别颌骨病灶的良恶性,为颌骨病灶诊断提供新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病变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病变超声与MRI检查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华宁 张炽敏 +2 位作者 陈伟明 高歌军 王绍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747-751,共5页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滑膜病变超声与MRI表现的对比,分析高频超声诊断RA膝关节滑膜病变与MRI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确诊RA的30例患者患侧膝关节和20例正常对照者双侧膝关节行超声检查,在相同切面测量滑膜厚度,并进行对比...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滑膜病变超声与MRI表现的对比,分析高频超声诊断RA膝关节滑膜病变与MRI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确诊RA的30例患者患侧膝关节和20例正常对照者双侧膝关节行超声检查,在相同切面测量滑膜厚度,并进行对比分析。对RA组患侧膝关节行MRI检查,在超声和MRI相同的切面上观察滑膜病变情况,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RA组髌骨上、内外侧髁滑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01);超声和MRI均显示滑膜增厚,超声测量的滑膜厚度与MRI测值无明显差异(P>0.1);超声与MRI对滑膜增厚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01)。结论:超声对膝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病变的检查结果与MR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临床应用中可作为诊断RA膝关节滑膜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病变 超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华宁 陈伟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5
作者 许华宁 陈伟明 谢跃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超声诊断 声像图特点 临床治疗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功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静 吴文忠 +8 位作者 徐道明 朱璐 刘兰英 郭海英 许华宁 李邗峻 田阡陌 石雯 曹雅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17-1820,共4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类全身慢性退行性疾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周期长、费用高、存在不良反应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等相关数据库,对...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类全身慢性退行性疾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周期长、费用高、存在不良反应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等相关数据库,对应用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四种传统功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密度下降、疼痛、平衡协调功能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现存问题,进一步明确传统功法最优化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太极拳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道明 许华宁 +8 位作者 徐帅 刘兰英 刘静 朱璐 樊巧玲 陈铭 李邗峻 曹雅娜 吴文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7-1200,共4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且容易发生骨折,是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疼痛是本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和首要就诊原因,其中70%~80%的...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且容易发生骨折,是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疼痛是本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和首要就诊原因,其中70%~80%的患者表现为腰背痛,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很多学者从中西医康复治疗的角度进行了临床报道,虽各具特色,但疗效不一。本文就其康复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慢性疼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自发性脑活动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徐道明 朱璐 +7 位作者 刘永康 刘静 方晓堃 陈铭 许华宁 刘兰英 樊巧玲 吴文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观察雷火灸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影响,并分析自发性脑活动与疼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入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18例,给予雷火灸治疗,取穴肝俞、肾俞、大肠俞、命门、...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观察雷火灸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影响,并分析自发性脑活动与疼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入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18例,给予雷火灸治疗,取穴肝俞、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每组腧穴治疗30 min,每周3次,隔日1次,持续4周。治疗4周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S-fMRI进行评估。结果①VAS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以左侧岛叶、左侧颞下回、左侧海马为代表的脑区低频振幅(ALFF)值显著降低,且ALFF值与VAS评分差值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雷火灸治疗能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者慢性腰背疼痛,其调节自发性脑活动可能是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疼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利湿化瘀方”联合穿刺治疗单纯性肾囊肿2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恩超 姚敏 +9 位作者 尹浩 陶兴 易岚 高坤 仲昱 李华伟 刘利华 吴意赟 许华宁 周正国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利湿化瘀方联合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囊肿直径>4cm)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予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术,治疗组术后予益肾利湿化瘀方中药汤剂口服28... 目的:观察益肾利湿化瘀方联合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囊肿直径>4cm)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予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术,治疗组术后予益肾利湿化瘀方中药汤剂口服28d。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囊肿体积、肌酐、尿素氮、尿酸、收缩压等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囊肿复发率。结果:在行穿刺抽液硬化术后3、6、12个月B超复查穿刺囊肿体积结果显示,2组患者囊肿体积3次复查均明显小于穿刺前(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囊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囊肿复发率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85%(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和收缩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益肾利湿化瘀方联合B超穿刺抽液硬化术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囊肿复发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利湿化瘀方 单纯性肾囊肿 B超下穿刺抽液硬化术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对乳腺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淳 许华宁 +3 位作者 沈碧潇 蔡婷 张心怡 吴意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对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breast,DCI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DCIS患者的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资料。结果:常规高频超... 目的:观察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对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breast,DCI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DCIS患者的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资料。结果:常规高频超声检查DCIS检出率为68.0%(17/25),结合超声造影检查DCIS检出率为92.0%(23/25)。其中腺体增厚或结构紊乱型占8.0%(2/25),导管扩张型占16.0%(4/25),片状低回声型占56.0%(14/25),混合回声肿物型占20.0%(5/25)。DCIS的超声造影特征表现为高增强多见,增强后病灶形态多不规则,边界多不清晰,分布尚均及不均,大部分无充盈缺损,造影剂进入肿块的大小及范围多超过二维超声图像,周围见多条粗大的血管进入肿块。结论:DCIS具有一定的超声造影特征表现,结合超声图像与造影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癌 早期诊断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蔡婷 许华宁 +2 位作者 沈碧潇 张心怡 吴意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62个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及超声造影的特征。结果: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造影多表现为高增强、造影剂分布均匀、增...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62个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及超声造影的特征。结果: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造影多表现为高增强、造影剂分布均匀、增强后形态规则、边缘清晰。61个(98.4%,61/62)病灶超声造影后呈高增强,46个(74.2%,46/62)病灶超声造影后有清晰的边缘,33个(53.2%,33/62)病灶造影后增强范围较二维超声图像范围无明显变化。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灶超声造影上升时间(rise time,RT)、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与周围腺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两者结合有助于提高其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治疗仪下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静 吴文忠 +7 位作者 徐道明 刘兰英 许华宁 田阡陌 郭海英 李邗峻 石雯 曹雅娜 《中国康复》 2017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振动治疗仪下核心稳定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基础防护治疗,观察组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 目的:探讨振动治疗仪下核心稳定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基础防护治疗,观察组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前、干预4周及随访1个月时分别使用VAS评估疼痛强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痛患者功能障碍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及随访1个月,2组患者VAS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VAS评分与干预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ODI评分较干预4周有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ODI评分与干预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础防护治疗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基础防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治疗 核心稳定训练 骨质疏松症腰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BI-RADS评分3级及4级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强也 吴意贇 +4 位作者 宋旭光 张芹 许华宁 栾云 殷立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BI-RADS评分3级及4级乳腺病变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超声弹性成像结果对149例BI-RADS评分3级及4级的乳腺病变进行校正,比较校正前后的诊断结果。结果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肿块的ROC曲线...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BI-RADS评分3级及4级乳腺病变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超声弹性成像结果对149例BI-RADS评分3级及4级的乳腺病变进行校正,比较校正前后的诊断结果。结果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肿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弹性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36%,87.50%,77.36%,87.50%,83.89%和69.81%、97.91%、94.87%、85.45%、87.9%。弹性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校正后的BI-RADS评分分级诊断乳腺恶性肿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01%、97.91%、95.65%、91.23%及92.62%,与校正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明显提高BI-RADS评分3级及4级乳腺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量评估结节间沟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大华 殷立平 +6 位作者 陆倩 宋旭光 张芹 高慧 许华宁 何玉冰 孙卉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正常成人结节间沟的可行性。方法对120名健康成人(正常组)、20个成人肱骨大体标本(标本组)及19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脱位患者(脱位组)进行结节间沟超声扫查,分别测量结节间沟深度(D)、顶部宽度(W)及中部宽度(^(1/2)W),计...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正常成人结节间沟的可行性。方法对120名健康成人(正常组)、20个成人肱骨大体标本(标本组)及19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脱位患者(脱位组)进行结节间沟超声扫查,分别测量结节间沟深度(D)、顶部宽度(W)及中部宽度(^(1/2)W),计算W/D比值并据此对结节间沟进行分型;对3组的结节间沟测值及分型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中,优势手亚组D为(4.14±0.07)mm,W为(10.22±0.17)mm,^(1/2)W为(6.46±0.09)mm,W/^(1/2)W为1.59±0.19;非优势手亚组D为(4.19±0.06)mm,W为(10.26±0.19)mm,^(1/2)W为(6.33±0.10)mm,W/^(1/2)W为1.62±0.18,优势手与非优势手结节间沟D、W、^(1/2)W、W/^(1/2)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本组中,D为(4.24±0.10)mm,W为(9.96±0.24)mm,^(1/2)W为(6.29±0.11)mm;脱位组中,D为(3.15±0.08)mm,W为(14.95±0.26)mm,^(1/2)W为(8.35±0.16)mm。优势手亚组结节间沟的D、W、^(1/2)W及结节间沟分型与标本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优势手亚组、标本组与脱位组结节间沟测值及分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成人结节间沟形态并进行测量,可作为结节间沟定量评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结节间沟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意赟 许华宁 +1 位作者 强也 居艳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08-209,共2页
肝脏局灶性病变为临床上常见,包括各种癌变、良性瘤及增生等,若不给予及时诊断,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超声造影技术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整体和连续的动态观察,可发现常规超声难以检出的病变,从而提高诊断率,在临床上... 肝脏局灶性病变为临床上常见,包括各种癌变、良性瘤及增生等,若不给予及时诊断,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超声造影技术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整体和连续的动态观察,可发现常规超声难以检出的病变,从而提高诊断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组回顾性分析6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造影技术 声像图特征 病情恶化 治疗时机 常规超声 诊断价值 诊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肌少-骨质疏松症中调控作用的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迪 刘静 +6 位作者 刘兰英 黄驰欢 郭志杰 韦理钰 许华宁 季发权 徐道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5-1560,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与增龄有关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正在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肌少-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常见的肌骨协同退变疾病,易导致老年人跌倒、骨折、甚至不同程度的残疾。近年来,不断有证据表明长链...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与增龄有关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正在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肌少-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常见的肌骨协同退变疾病,易导致老年人跌倒、骨折、甚至不同程度的残疾。近年来,不断有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骨骼和肌肉的基因表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本文通过梳理lncRNAs在肌少-骨质疏松症中的调控作用和最新发现,探讨lncRNAs有望成为未来诊治肌少-骨质疏松症的新靶点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s 肌少症 骨质疏松症 肌少-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变化的多普勒超声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辉 吴意赟 +3 位作者 周正国 徐大华 李惠玲 许华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寻找最敏感、重复性最好的血流参数指标。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0只眼及50例正常对照组100只眼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并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寻找最敏感、重复性最好的血流参数指标。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0只眼及50例正常对照组100只眼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并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眼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降低,阻力指数升高(均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Vs、Vd降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升高(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与眼动脉血流速度比值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病高眼球后动脉血流变化的多普勒超声参数为眼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高血压病 原发性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分析对乳腺炎性病变与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8
作者 栾云 吴意赟 +1 位作者 许华宁 高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63-666,675,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超声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分析(HA)在鉴别乳腺炎性病变和良性肿瘤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216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提取HA定量参数。216例中乳腺炎性病变88例,良性肿瘤12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组... 目的:评价基于超声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分析(HA)在鉴别乳腺炎性病变和良性肿瘤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216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提取HA定量参数。216例中乳腺炎性病变88例,良性肿瘤12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一步分析处理,并用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及参数联合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2位医师提取的16个HA参数一致性良好,ICC为0.754~0.99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个参数灰度中位值、灰度平均值、能量、灰度值的50%对应值可作为鉴别诊断的独立预测因子;上述4个参数联合诊断效能最佳,AUC为0.871。结论:基于超声图像提取的HA参数,能够定量反映乳腺炎性病变和良性肿瘤回声强度和均匀度的声学差异,可用于两者的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直方图分析 诊断 鉴别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浅析骨质疏松症的论治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铭 徐道明 +8 位作者 朱璐 徐帅 许华宁 刘静 刘兰英 樊巧玲 曹雅娜 李邗峻 吴文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730,共4页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难题,笔者对《黄帝内经》中“骨痿”“骨枯”“骨极”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把其中论及的概念、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经典原文整理分析并归纳总结,同时借鉴后世医家对该病的认识,总结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难题,笔者对《黄帝内经》中“骨痿”“骨枯”“骨极”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把其中论及的概念、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经典原文整理分析并归纳总结,同时借鉴后世医家对该病的认识,总结出骨质疏松症应从“肝肾不足、脾肾亏虚、气滞血瘀”进行辩证论治,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骨质疏松 骨痿 筋骨互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9
20
作者 田阡陌 徐道明 +8 位作者 吴文忠 刘兰英 李邗峻 朱璐 陈昊 刘静 许华宁 马天牧 曹雅娜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684-69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查找治疗组以艾灸为主,对照组以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至2017年1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842例患者,文献质量评价显示文献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组与药物组相比,在改善腰背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中医治疗有效率上,艾灸组优于药物组[(SMD=-1.99,95%CI:-2.76,-1.22,P<0.000 01),(SMD=-0.72,95%CI:-1.07,-0.36,P<0.000 1),(RR=1.15,95%CI:1.06,1.24,P=0.000 5)]。在临床疗效、改善腰椎骨密度方面与药物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5,95%CI:0.90,1.73,P=0.18),(SMD=0.30,95%CI:-0.37,0.96,P=0.38)]。[结论]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疗效优于药物,并且可以与药物协同使用增效;在改善腰椎骨密度方面艾灸的疗效可能与药物相当。但是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偏低,仍需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