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丁振华 李洁 许德冬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预期接受机械通气>48h者分为综合干预组(A组)和常规气管导管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预期接受机械通气>48h者分为综合干预组(A组)和常规气管导管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归因病死率及相对危险度。结果入组77例,A组45例,B组32例。A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小于B组,A组与B组VAP发生率(33.3%比68.8%)、早发性VAP发生率(6.7%比25.0%)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病死率、归因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VAP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为0.227,95%CI0.086~0.600,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人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肺炎 干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阴性法胰胆管造影诊断低位胆管梗阻的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贺锋 岳建国 +3 位作者 蔡毅 李晓红 管荣平 许德冬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1期819-82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阴性法胰胆管造影 (N CTCP)对低位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0例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进行N CTCP成像 ,并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 0例均一次屏...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阴性法胰胆管造影 (N CTCP)对低位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0例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进行N CTCP成像 ,并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 0例均一次屏气完成扫描 ,N CTCP成像显示胰胆管满意 ,MinIP对判断胆管梗阻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 0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78.5 %。结论 :N CTCP对低位胆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准确 ,对胆管结石及恶性胆管梗阻判断有较高准确性。结合轴面源像 (ASI)可提高对胆管细小结石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胰胆管造影 低位胆管梗阻 内窥镜 胆管结石 阴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红 岳建国 +3 位作者 贺锋 蔡毅 管荣平 许德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9期1002-1004,共3页
关键词 胆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红 岳建国 +3 位作者 贺锋 蔡毅 管荣平 许德冬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5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经B超检查提示有肝内外胆管梗阻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平扫层厚和间隔为5mm~10mm,增强扫描增厚和间隔为5mm,对原始数据进行层厚为2.5mm,间隔为1.25mm重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经B超检查提示有肝内外胆管梗阻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平扫层厚和间隔为5mm~10mm,增强扫描增厚和间隔为5mm,对原始数据进行层厚为2.5mm,间隔为1.25mm重建,传入工作站进行MPR、SCTC处理,对胆管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作出评价,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诊断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插管双期螺旋CT扫描评价胰头癌的可切除性
5
作者 丁勇俊 谢其根 +5 位作者 顾琪美 岳建国 许德冬 管荣平 蔡毅 李晓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采用经动脉插管双期螺旋CT扫描的方法,对胰头癌的可切除性进行评价。方法:对18例胰头癌行经动脉插管后双期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时间为10s,门静脉期50s,扫描速度2.5ml/s,造影剂为欧乃派克300或优维显30030ml,用0.9%生理盐水... 目的:采用经动脉插管双期螺旋CT扫描的方法,对胰头癌的可切除性进行评价。方法:对18例胰头癌行经动脉插管后双期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时间为10s,门静脉期50s,扫描速度2.5ml/s,造影剂为欧乃派克300或优维显30030ml,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通过留置导管注入造影剂于肠系膜上动脉。扫描结果和经静脉双期扫描进行对比。结果:18例胰头癌,可行根治切除3例,不可根治切除15例。对于3例可行根治切除的,两种方法均做出了正确判断,15例不可根治手术者经动脉插管双期螺旋CT扫描作出了正确判断,而经静脉双期扫描只正确判断了12例。估计手术无法切除率经动脉双期扫描为83%(15/18),经静脉双期扫描为67%(12/18)。在判断胰周血管是否受侵的准确性方面,经动脉插管法优于静脉法。结论:经动脉插管双期螺旋CT扫描能够较经静脉双期扫描更准确地评价胰头癌的情况,有利于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空洞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初探
6
作者 贺锋 岳建国 +3 位作者 蔡毅 李晓红 管荣平 许德冬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8期582-583,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空洞病变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运用。方法 :选择 13例肺空洞患者进行常规横断面CT扫描 ,将容积数据重建后输入GEAW 4.0工作站 ,用三维导航软件 (Navigator)重建成仿真内镜图像 ,调整阈值及视角并... 目的 :探讨肺空洞病变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运用。方法 :选择 13例肺空洞患者进行常规横断面CT扫描 ,将容积数据重建后输入GEAW 4.0工作站 ,用三维导航软件 (Navigator)重建成仿真内镜图像 ,调整阈值及视角并用伪彩技术立体观察空洞内表面情况。结果 :癌性空洞 8例 ,肺脓疡空洞 3例 ,结核性空洞 2例。癌性空洞内壁不规则 ,多伴大小不等壁结节 ,表面光滑 ;肺脓疡空洞内壁毛糙 ,显示多发锯齿状、柱状、火山口状改变 ;结核性空洞内壁光滑、规则 ,无结节状改变。对于直径 >3cm空洞 ,CTVE可较满意地获得立体的肺空洞内表面图像 ,空洞内结节的形态、大小、数量以及与空洞内壁联结关系 ,对直径 1.5~ 3 .0cm空洞 ,需调节适当阈值 ,扩大视角显示较好 ;对直径 <1.5cm空洞 ,CTVE显示困难。结论 :肺空洞CTVE成像是对常规CT重要补充 ,但不能作为独立诊断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空洞 多层螺旋CT 仿真内镜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唐佩华 岳建国 +4 位作者 贺锋 蔡毅 李晓红 管荣平 许德冬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10A期2693-2694,共2页
目的:评价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主动脉夹层MSCTA图像,12例主动脉夹层均行CT胸膜容积扫描,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等后处理。结果:12例患者按DEBAKEY分型诊断为型2例,型4例,型... 目的:评价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主动脉夹层MSCTA图像,12例主动脉夹层均行CT胸膜容积扫描,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等后处理。结果:12例患者按DEBAKEY分型诊断为型2例,型4例,型6例。12例均显示了真假腔及内膜瓣,其中2例为多发假腔,10例显示了真假腔之间的破口,8例显示了附壁血栓形成。结论: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且无创伤性,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振华 杜晓东 +1 位作者 许德冬 诸荣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19期2645-264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个案访谈法,对27例粉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归纳总结影响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目的:探讨影响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个案访谈法,对27例粉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归纳总结影响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对治疗时间长缺乏信心;②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足;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④经济困难导致不能坚持治疗。结论应加大SLIT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定性研究 依从性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134例院内转运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振华 诸荣妹 许德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675-267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充分做好转运前评估、转运中监护以及转运后交接等护理对策,院内转运重型颅脑损伤134例。结果:转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医生和患者对急诊室工作满意度达...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充分做好转运前评估、转运中监护以及转运后交接等护理对策,院内转运重型颅脑损伤134例。结果:转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医生和患者对急诊室工作满意度达标。结论:实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转运,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护理 病人转送
原文传递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振华 许德冬 诸荣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883-883,共1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指导患者用药管理,建立健全制度、流程,细化责任,加强病区药品科学管理和用药环节控制,重视细节管理。结果患者用药错误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指导患者用药管理,建立健全制度、流程,细化责任,加强病区药品科学管理和用药环节控制,重视细节管理。结果患者用药错误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到患者用药安全管理领域,突显了护理管理的效能,减少了患者用药错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