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激光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许荣德 周泽健 +1 位作者 邵培坚 罗鹏飞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96-697,共2页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在治疗转移性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半导体激光在CT定位下对 4 5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肝肿瘤组织内激光治疗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肝肿瘤在CT片的坏死区及AFP值的变化情况 ,了解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在治疗转移性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半导体激光在CT定位下对 4 5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肝肿瘤组织内激光治疗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肝肿瘤在CT片的坏死区及AFP值的变化情况 ,了解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 5例转移性肝癌 (12 5个癌灶 ) ,81个癌灶完全坏死 ,占 6 4 8%。治疗前AFP值高于正常值的患者 ,治疗后AFP值明显下降 ,肝功能无明显变化。 4 5例患者治疗后有 6例治疗后出现肝区疼痛 ,2例出现发热。结论 半导体激光治疗转移性肝癌具有高效、完全、并发症少等特点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治疗 转移性肝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内激光消融术与乙醇注入术治疗肝肿瘤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许荣德 周泽健 +1 位作者 邵培坚 罗鹏飞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2-283,共2页
目的 观察肿瘤组织内激光消融术与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入术的优缺点 ,寻求治疗肝肿瘤的优化方法。方法 对 4 5例肝肿瘤患者 5 6例次行组织内激光消融术 ,与 4 5例肝肿瘤患者共 6 5例次行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进... 目的 观察肿瘤组织内激光消融术与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入术的优缺点 ,寻求治疗肝肿瘤的优化方法。方法 对 4 5例肝肿瘤患者 5 6例次行组织内激光消融术 ,与 4 5例肝肿瘤患者共 6 5例次行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 ,了解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组织内激光消融术疗效明显优于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入术 (P <0 0 1 ) ,且前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内激光消融术 乙醇注入术 治疗 肝肿瘤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粒子对肺癌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许荣德 《循证医学》 CSCD 2016年第6期340-341,共2页
1914年法国Pasteau和Degrais首次使用镭管经尿道插植粒子治疗前列腺癌,自此开启了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先河。随着影像技术和介入微创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粒子植入术引入我国后,在颅内、头颈部、肺部、腹部及盆腔多部位肿... 1914年法国Pasteau和Degrais首次使用镭管经尿道插植粒子治疗前列腺癌,自此开启了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先河。随着影像技术和介入微创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粒子植入术引入我国后,在颅内、头颈部、肺部、腹部及盆腔多部位肿瘤进行了探索性的临床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I放射粒子植入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动脉药盒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荣德 周泽健 +1 位作者 邵培坚 罗鹏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内支架植入术联合动脉药盒(PCS)植入局部化疗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28例均已不能或不宜行外科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其中肝门原发性肿瘤14例,肝内转移性肝癌6例,胰头癌6例,胆管癌2例.28例患者随机分成... 目的探讨胆道内支架植入术联合动脉药盒(PCS)植入局部化疗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28例均已不能或不宜行外科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其中肝门原发性肿瘤14例,肝内转移性肝癌6例,胰头癌6例,胆管癌2例.28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为单纯内支架治疗(EMBE);B组为先行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再按肿瘤生物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特点,经药盒泵入化疗药物.结果28例中27例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成功.其中1 3例为单纯胆管内支架植入术,14例在胆管内支架植入术后行PCS植入化疗随访1~12个月,EMBE组1~3个月内7例(占53.8%)出现再闭塞,2~6个月内死亡9例,占69.2%,1 2个月内死亡11例,占84.6%;EMBE+PCS组1~3个月内出现再闭塞3例,占27.3%,2~6个月内死亡3例,占21.4%,12个月内死亡5例,占35.7%,EMBE组与EMBE+PCS组的死亡率及再闭塞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恶性梗阻黄疸EBME联合PCS治疗优于单纯EMB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性黄疸 化学治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乙醇注射术治疗肝癌引发的肝肾综合征
5
作者 许荣德 邵培坚 陈汉威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839-840,共2页
目的:了解经皮乙醇注射术治疗肝病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肝肾综合征,探讨更好地避免出现该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例应用经皮乙醇注射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而引发的肝肾综合征。分析其原因及避免的方法。结果:证实4例为乙醇... 目的:了解经皮乙醇注射术治疗肝病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肝肾综合征,探讨更好地避免出现该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例应用经皮乙醇注射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而引发的肝肾综合征。分析其原因及避免的方法。结果:证实4例为乙醇漏入胆管而引起胆管坏死梗阻,进而出现肝肾综合征,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证实为乙醇外渗至正常肝组织而形成坏死液化灶,从而引发肝肾综合征,最终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经皮乙醇注射术引发的肝肾综合征与患者本身肝脏贮备功能及术中穿刺位置欠准确、乙醇注入量过多和普通X线机监视下操作的限制有关。提倡在CT下准确定位及分次少量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肝癌 肝肾综合征 经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注入硬化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6
作者 许荣德 罗鹏飞 邵培坚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注入硬化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长期疗效 ,了解该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对 3 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经肝动脉注入硬化剂治疗 ,术后观察其临床效果及长期疗效。结果  3 2例患者采用经肝动脉注入硬化...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注入硬化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长期疗效 ,了解该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对 3 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经肝动脉注入硬化剂治疗 ,术后观察其临床效果及长期疗效。结果  3 2例患者采用经肝动脉注入硬化剂治疗后 ,瘤体全部明显缩小 ,为硬化剂所填充 ,且无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结论 经肝动脉注入硬化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硬化剂 肝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泽健 庄文行 +9 位作者 李伟科 许荣德 胡宝山 李勇 张明辉 栾建华 黄翠娟 邵培坚 陆骊工 陈晓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43-2545,共3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比较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TOCE+PEI)疗法与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TOCE+MCT)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0例肝癌患者随机接受TOCE+PEI(对照组)或TOCE+MCT(研究组)治...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比较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TOCE+PEI)疗法与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TOCE+MCT)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0例肝癌患者随机接受TOCE+PEI(对照组)或TOCE+MCT(研究组)治疗,两组疗法均可重复操作,直至CT显示肿瘤消融完全。治疗后进行随访,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入组3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可评价患者例数分别为31例和34例。治疗后研究组AF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6%vs51.7%,P=0.034)。研究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0.3%和77.4%,对照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52.9%,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7和0.039)。两组均耐受性良好,毒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OCE+MCT疗法治疗肝癌疗效好,耐受性好,可以成为肝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经肝动脉碘油栓塞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激光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泽健 许荣德 +5 位作者 李伟科 庄文行 陆骊工 邵培坚 陈晓明 罗鹏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66-1868,共3页
目的以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TOCE+PEI)疗法为对照组,通过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激光消融(TOCE+ILT)治疗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进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TOCE+IL... 目的以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TOCE+PEI)疗法为对照组,通过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激光消融(TOCE+ILT)治疗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进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TOCE+ILT和TOCE+PEI治疗,两组疗法均可重复操作,直至CT显示肿瘤消融完全为止,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和随访。结果120例患者中完成2年随访者105例,其中研究组54例,对照组51例,研究组完全坏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8%vs73.9%,X2=4.405,P=0.036);研究组AF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8%vs56.1%,X2=4.592,P=0.032);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2.6%和88.2%,无统计学差异,2年生存率分别为79.6%和60.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4.477,P=0.034)。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后1周研究组谷丙转氨酶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95.90±56.06U/Lvs116.31±45.27U/L,t=2.04,P=0.043)。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的栓塞后综合征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OCE+ILT疗法治疗肝癌疗效好,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激光消融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盒埋置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泽健 邵培坚 +3 位作者 李伟科 许荣德 庄文行 罗鹏飞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79-781,共3页
目的 评价药盒埋置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左锁骨下动脉药盒埋置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的 2 5例胰腺癌患者为介入治疗组 ,同期接受全身化疗的 2 8例胰腺癌患者为全身化疗组 ,两组均给予健择 +5 ... 目的 评价药盒埋置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左锁骨下动脉药盒埋置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的 2 5例胰腺癌患者为介入治疗组 ,同期接受全身化疗的 2 8例胰腺癌患者为全身化疗组 ,两组均给予健择 +5 氟尿嘧啶方案 ,比较两组临床受益反应、肿瘤大小变化、患者生存情况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介入治疗组和全身化疗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 5 2 .0 %和 2 1.4 %(P <0 .0 5 ) ;总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16 .0 %和 10 .7% (P >0 .0 5 )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8.1个月和 6 .8个月 (P >0 .0 5 ) ,半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79.4 %和 5 2 .3% (P <0 .0 5 ) ;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35 .7%和31.5 % (P >0 .0 5 )。毒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 ,无Ⅲ度以上的血液学、胃肠道及肝肾功能的毒副反应。结论 药盒埋置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可以提高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受益率和短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导管-药盒系统 灌注化疗 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术后疼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泽健 许荣德 +3 位作者 李伟科 庄文行 邵培坚 罗鹏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26-1827,共2页
目的比较芬太尼透皮贴剂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术后疼痛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芬太尼透皮贴剂组41例,硫酸吗啡控释片组35例。芬太尼透皮贴剂初始剂量25-50μg/h,72h更换;硫酸吗啡控释片初始剂量30mg,q12h。两组均根椐... 目的比较芬太尼透皮贴剂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术后疼痛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芬太尼透皮贴剂组41例,硫酸吗啡控释片组35例。芬太尼透皮贴剂初始剂量25-50μg/h,72h更换;硫酸吗啡控释片初始剂量30mg,q12h。两组均根椐疼痛缓释情况调整剂量,直到疼痛缓解为轻度。出现暴发痛时给予即释吗啡片10mg口服。治疗2周后,以视觉模拟量表法评价疗效,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便秘等副反应,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芬太尼透皮贴剂与硫酸吗啡控释片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2%与88.6%(χ2=0.019,P>0.05)。常见的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便秘等,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组便秘发生率低于硫酸吗啡控释片组(χ2=13.20,P<0.05),其他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方便,疗效好,副作用少,更适合肝癌栓塞化疗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透皮贴剂 硫酸吗啡控释片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与全身化疗治疗支气管肺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静 许荣德 +1 位作者 郑伟华 李伟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与全身化疗的优缺点,寻求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优化方法。方法:对30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共60例次,经支气管动脉DSA,加抗癌药物灌泣。与30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共40例次,用常规全身化疗后的疗效及副作用进...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与全身化疗的优缺点,寻求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优化方法。方法:对30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共60例次,经支气管动脉DSA,加抗癌药物灌泣。与30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共40例次,用常规全身化疗后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比较。了解这二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二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但前者副作用明显较后者小。结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在治疗肺癌,特别是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较全身化疗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肺癌 药物疗法 动脉灌注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非肝动脉营养血供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培坚 周泽健 +3 位作者 李伟科 许荣德 庄文行 罗鹏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8期33-34,共2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的非肝动脉营养血供的产生、来源与肿瘤位置,肝动脉闭塞与否的关糸,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随机对疑产生非肝动脉营养血供60例肝癌(肝总动脉段闭塞18例,肝固有动脉段闭塞26例,肝动脉正常16例),在肝动脉化疗栓...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的非肝动脉营养血供的产生、来源与肿瘤位置,肝动脉闭塞与否的关糸,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随机对疑产生非肝动脉营养血供60例肝癌(肝总动脉段闭塞18例,肝固有动脉段闭塞26例,肝动脉正常16例),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时常规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后,选择膈动脉、肾动脉、肋间动脉、内乳动脉造影。对确定的供血动脉行选择性化疗栓塞。结果共发现26例,28支非肝动脉营养血供,其中膈动脉11例,异位右膈动脉6例,肋间动脉4例,内乳动脉3例,肾上腺动脉2例,网膜动脉动2例。对已确定的供血动脉行选择性化疗栓塞后,全部病例病灶内碘药沉积好,AFP下降。结论肿瘤侵犯包膜,粘连或累及邻近组织是产生非肝动脉营养血供的基础。非肝动脉营养血供的来源与肿瘤位置关系密切,与肝动脉闭塞与否无关。对非肝动脉营养血供的选择性化疗栓塞可使癌灶获得较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供 栓塞 膈动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泽健 陈汉威 +7 位作者 罗鹏飞 邵培坚 陈晓明 郑伟华 郑登云 唐郁宽 李伟科 许荣德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预防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病变患者 ,分别经股静脉 (32例 )和锁骨下静脉 (3例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每例 1枚 ,位置均为肾静脉开口下方 ,再行积极的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预防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病变患者 ,分别经股静脉 (32例 )和锁骨下静脉 (3例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每例 1枚 ,位置均为肾静脉开口下方 ,再行积极的介入治疗。结果  35枚滤器均放置成功 ,随访 1~36个月 ,均未发生肺栓塞 ,亦未见滤器移位或倾斜、腔静脉阻塞等并发症 ;全部病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 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肺栓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溶栓治疗急性外周动脉闭塞(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泽健 罗鹏飞 +7 位作者 邵培坚 陈晓明 郑伟华 李伟科 李勇 许荣德 庄文行 张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外周动脉闭塞行血管内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22例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31-75岁,平均43.8岁。均经血管造影证实动脉闭塞,病变涉及动脉24段;病程时间2~480小时(平均122.5小时);病变长度3~65cm(平均30.5cm... 目的探讨急性外周动脉闭塞行血管内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22例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31-75岁,平均43.8岁。均经血管造影证实动脉闭塞,病变涉及动脉24段;病程时间2~480小时(平均122.5小时);病变长度3~65cm(平均30.5cm)。22例均行血管内溶栓治疗,尿激酶用量为50~300万单位(平均127万单位),2例尚行经皮穿血管内成形术(PTA)治疗。结果溶栓治疗后,18例血管复通,4例溶栓失败;复通率为81.8%(18/22),包括完全复通8例(44.4%,8/18)和部分复通10例(55.6%,10/18)。行PTA治疗的2例,狭窄血管直径分别由0.2cm扩为0.5cm和由0.2cm扩为0.4cm。18例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未见严重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溶栓是急性外周动脉闭塞首选的治疗方法。必要时可结合PT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证 影响因素 血管内溶栓 治疗 急性外周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猛 许荣德 +5 位作者 胡宝山 陈晓明 李伟科 周泽健 庄文行 麦启聪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7期627-631,共5页
目的观察HepaSphere载药栓塞微球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5年6月-2017年7月使用DEB-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58例。通过CT或MR比较患者近期肿瘤局部反应,通过相关... 目的观察HepaSphere载药栓塞微球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5年6月-2017年7月使用DEB-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58例。通过CT或MR比较患者近期肿瘤局部反应,通过相关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观察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肝功能改变等。结果 TACE术后肝功能表现为一过性改变;术后并发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对症支持处理后均可缓解;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72天。根据mRECIST标准,1月客观缓解率(CR+PR)为81.0%,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6.6%;3月客观缓解率(CR+PR)为75.9%,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3.1%;6月客观缓解率(CR+PR)为65.5%,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7.9%;一年生存率为93.1%。结论使用DEB-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洗脱微球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HepaSphere微球 DC B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导管在超选择治疗小肝癌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俊鹏 许荣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年第02B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微导管(SP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小肝癌的效果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单结节型小肝癌(原发11例,转移2例)共接受35次微导管栓塞治疗。结果 13例均获得瘤内完全性充填性栓塞,1例栓塞后手术切除,术后出血明显减少,术后送检... 目的 探讨应用微导管(SP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小肝癌的效果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单结节型小肝癌(原发11例,转移2例)共接受35次微导管栓塞治疗。结果 13例均获得瘤内完全性充填性栓塞,1例栓塞后手术切除,术后出血明显减少,术后送检,癌组织100%坏死。全组病例随访(18~56个月),仅1例转移性肝癌死于原有肺癌复发。余患者均存活。结论 应用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小肝癌,效果并不亚于外科手术,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手术适应范围广、创伤小、副作用小、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导管 超选择 小肝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世纪137
17
作者 许荣德 《福建农业》 1997年第3期9-9,共1页
“世纪137”是省农科院稻麦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1995年早季引进我县试种,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青枝腊秆,抗病,适应性广,增产显著等优点。1996年早季示范300亩,平均亩产556.8公斤,最高亩产712.1公斤,比“47—104”增... “世纪137”是省农科院稻麦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1995年早季引进我县试种,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青枝腊秆,抗病,适应性广,增产显著等优点。1996年早季示范300亩,平均亩产556.8公斤,最高亩产712.1公斤,比“47—104”增产9.2%;晚季种植170亩,平均亩产512公斤,比“47—104”增产7.8%。1996年早季,经市、县、乡有关科技人员评定,一致认为是我县较好的接班品种。 一、特征特性 (一) 株叶型 该品种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株型紧凑,叶片浓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早季 平均亩产 接班品种 株叶型 结实率 栽培 增产显著 兼用型 稻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狠抓关键措施 确保小麦增产
18
作者 许荣德 《福建农业》 1994年第11期4-5,共2页
安溪地处闽南山区盆地,冬春光、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大小麦。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减少,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把小麦生产当为一项粮食增产措施来抓,采取优惠政策,保证面积落实。根据我县实际和生产实践,要着重... 安溪地处闽南山区盆地,冬春光、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大小麦。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减少,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把小麦生产当为一项粮食增产措施来抓,采取优惠政策,保证面积落实。根据我县实际和生产实践,要着重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一、选用良种,适时早播。 我县地形分布复杂,山垅、小盆地多,早春雾大。品种要选择高产、抗病、熟期适中的福繁16、17、泉麦1号、泉麦900等良种,适当搭配试种一些新品种。据历年气候特点,从2月开始,雨水明显增多,日照减少,而这时期小麦正处于抽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时早播 增产措施 熟期 技术措施 优惠政策 安溪 拔节肥 亩基本苗 麦苗生长 种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在治疗咯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侯文光 陈晓明 许荣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29-4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T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咯血患者接受TBAE治疗,其中支气管扩张38例,肺结核7例,肺癌6例,肺切除术后4例,支气管动静脉畸形1例。咯血量... 目的:探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T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咯血患者接受TBAE治疗,其中支气管扩张38例,肺结核7例,肺癌6例,肺切除术后4例,支气管动静脉畸形1例。咯血量约150~700mL。56例共栓塞靶血管79条,其中单纯使用明胶海绵颗粒(GSP)栓塞41例,使用GSP+丝线线段栓塞4例,使用GSP加无水乙醇栓塞3例,使用GSP+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4例,单纯使用PVA栓塞4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复发患者均重复行DSA及栓塞治疗。结果:56例患者TBAE术后30min^4h咯血均完全停止,但栓塞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有7例(12.5%)、10例(17.9%)、12例(21.4%)和13例(23.2%)复发。复发的原因包括支气管动脉再通5例、支气管动脉漏栓3例、非支气管动脉供血3例和原发病2例,再次栓塞后停止出血。结论:TBAE是治疗大咯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即使复发,再次栓塞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细胞癌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猛 陈晓明 +1 位作者 许荣德 麦启聪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75-78,共4页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指经过自发或因临床诊疗操作由肿瘤病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发生于肿瘤发展全过程,与恶性肿瘤治疗后复发或转移显著相关。CTC检测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液体活检技术,有望在对肝恶性...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指经过自发或因临床诊疗操作由肿瘤病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发生于肿瘤发展全过程,与恶性肿瘤治疗后复发或转移显著相关。CTC检测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液体活检技术,有望在对肝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导分期、监测复发转移与预后评估等方面的超越传统影像或血液检测,为肝恶性肿瘤的综合诊疗提供更有力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肝恶性肿瘤 检测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