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子参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谈献和 巢建国 +1 位作者 张瑜 张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3,共2页
采用组织培养对太子参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选定茎尖为最佳外植体,适宜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和MS+6-BA 4.0mg/L+NAA 0.4mg/L,适宜愈伤化培养基为MS+2,4-D 4.0mg/L+Kt 0.5mg/L和MS+2,4-D 3.0mg/L+Kt 0.5mg/L,... 采用组织培养对太子参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选定茎尖为最佳外植体,适宜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和MS+6-BA 4.0mg/L+NAA 0.4mg/L,适宜愈伤化培养基为MS+2,4-D 4.0mg/L+Kt 0.5mg/L和MS+2,4-D 3.0mg/L+Kt 0.5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中药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荠苧属药用植物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谈献和 李伟 +1 位作者 巢建国 张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1-332,共2页
采用GC-MS法对江苏荠苧属4种药用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比较。4种药用植物挥发油主要成分相似。本研究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荠苧属 药用植物 挥发油成分 比较研究 化学成分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药拉丁语的课程特点及教学重点 被引量:2
3
作者 谈献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61-62,共2页
拉丁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当今从语言角度来说,拉丁语已成为不作为某一国语或社交语言的“死语”,但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关系,拉丁语以其明确固定的语音、丰富规则的词素、确切明了的词意、结构严密的语法及其本身的中立性... 拉丁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当今从语言角度来说,拉丁语已成为不作为某一国语或社交语言的“死语”,但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关系,拉丁语以其明确固定的语音、丰富规则的词素、确切明了的词意、结构严密的语法及其本身的中立性,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科学界的推崇,被广泛地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起着统一各学科名词术语的工具性作用。尤其在生物学和医药学中,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寄生虫的学名,各种疾病、药物、解剖、病理等的名称和术语,大多以拉丁文命名,用于国际交流的正规处方应用拉丁文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名词 死语 教学效果 继承关系 国际交流 药用植物学 医药院校 命名法 医学术语 语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芝麻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谈献和 巢建国 《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6年第2期3-5,共3页
对唇形科植物野芝麻的根、茎、叶的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中药野芝麻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野芝麻 生药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香草的生药鉴定
5
作者 谈献和 巢建国 李伟 《中药材》 CAS CSCD 1998年第7期337-339,共3页
对中药五香草进行药材性状、显微特征鉴定及挥发油的含量测定。为临床用药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五香草 生药鉴定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药白花蛇舌草中重金属的含量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瑜 谈献和 +2 位作者 蒋国斌 陈文霞 张爱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82-384,共3页
目的采用一次性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江苏栽培品白花蛇舌草药材中有害重金属砷(As)、镉(Cd)、铅(Pb)、汞(I-Is)的含量,建立白花蛇舌草重金属的含量检测方法,为从源头上控制中药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一次性微... 目的采用一次性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江苏栽培品白花蛇舌草药材中有害重金属砷(As)、镉(Cd)、铅(Pb)、汞(I-Is)的含量,建立白花蛇舌草重金属的含量检测方法,为从源头上控制中药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一次性微波消解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结果江苏5个产地栽培品白花蛇舌草As、cd、Pb、Hg的RSD〈3.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1%、99.2%、106.8%、91.4%,均在90.0%~110.0%的范围内。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中药材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法 白花蛇舌草 重金属 As Cd PB Hg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快速繁殖 被引量:21
7
作者 巢建国 谈献和 +2 位作者 张瑜 张莹 庄淼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73-474,共2页
江苏道地药材茅苍术用组织培养方法的快速繁殖初步研究,选出最佳分化培养基MS+6-BA 3.0mg/L+NAA 0.4mg/L、生根培养基1/2MS+NAA 0.3mg/L,并大量培育出茅苍术试管苗,为快速繁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茅苍术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对栽培丹参的丹参酮类物质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汪斌 刘德辉 +3 位作者 谈献和 王康才 郭亚勤 代静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082-2087,共6页
目的:探究微量元素(铜、锌)对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累积产生影响的机制,为丹参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砂培试验研究铜、锌对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累积和丹参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并且探究了它们与... 目的:探究微量元素(铜、锌)对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累积产生影响的机制,为丹参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砂培试验研究铜、锌对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累积和丹参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并且探究了它们与基质中有效态铜、锌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含量均随铜、锌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对丹参生长期内3种丹参酮的动态监测表明,铜、锌处理后60 d时的3种丹参酮含量最低,120 d时最高,150 d时又开始下降。在基质中有效态铜和有效态锌含量、丹参体内氧化酶(POD,PPO)活性、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含量三者之中,任何两者之间均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铜、锌对丹参根中丹参酮类物质累积产生影响的机制有可能是适量的铜、锌增强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他们又有可能促使了丹参体内酚类物质更多的转化成萜类物质,从而使丹参酮的累积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类物质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对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汪斌 郭亚勤 +3 位作者 谈献和 王康才 刘德辉 代静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1-218,共8页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铜、锌对丹参根重、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含量及其累积量的影响以及铜、锌在丹参体内的迁移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丹参根重和3种丹参酮的含量及累积量均随着铜、锌处理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丹参根藿的增加幅度以生长初...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铜、锌对丹参根重、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含量及其累积量的影响以及铜、锌在丹参体内的迁移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丹参根重和3种丹参酮的含量及累积量均随着铜、锌处理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丹参根藿的增加幅度以生长初期为最大,末期为最小;而丹参酮的累积量的增幅则以生长初期和前期最大。对3种丹参酮含量的动态监测表明,铜、锌处理后60 d,3种丹参酮含量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丹参酮的含量逐渐增大,到120 d达到高峰期,150 d时又开始下降。丹参地上部和地下部铜、锌的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高而增大,而且铜、锌主要累积在丹参地下部分。另外,地上和地下部铜、锌的含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处理后150 d时达到最大值,180 d时则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砂培 丹参酮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药材中鸟苷和尿苷的含量测定及半夏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钢 崔小兵 +2 位作者 谈献和 张瑾 公佳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13-316,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半夏的指纹图谱,对主要核苷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Hanbon Science & Technolog Co.Ltd.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所得不同样品的指纹图谱用相似度评价...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半夏的指纹图谱,对主要核苷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Hanbon Science & Technolog Co.Ltd.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所得不同样品的指纹图谱用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10个共有峰,建立了半夏药材的指纹图谱。但各主要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宜兴半夏的鸟苷、尿苷含量均为最高,达到0.061%和0.05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半夏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HPLC 指纹图谱 鸟苷 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1
作者 严松柏 谈献和 胡玉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全面综述了紫草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临床应用。
关键词 紫草 化学成分 药理学 临床应用 组织培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姜制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吴皓 谈献和 +1 位作者 蔡宝昌 叶定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经检测,半夏中含有的麻黄碱成分含量为0.00344%,经炮制后,半夏5种炮制品中麻黄碱含量的顺序依次为:姜矾半夏>生半夏>姜浸半夏>姜煮半夏>矾浸半夏。矾水浸和单纯加热对麻黄碱的含量影响最大。
关键词 半夏姜制 麻黄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刘训红 谈献和 +2 位作者 曾艳萍 董明惠 张月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7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质量。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皂苷、多糖含量;冷浸法测定水浸出物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汞、镉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太子参皂苷、多糖、水浸出物及砷、汞、镉含量有一定差异,但道地产区皂苷含量较高...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质量。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皂苷、多糖含量;冷浸法测定水浸出物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汞、镉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太子参皂苷、多糖、水浸出物及砷、汞、镉含量有一定差异,但道地产区皂苷含量较高。结论为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发展道地药材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质量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蜀葵花HPLC指纹图谱及金丝桃苷、槲皮素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石芸 池玉梅 +2 位作者 谈献和 朱华云 李建萍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99-402,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蜀葵花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同时测定其中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以YMC-Pack ODS-A(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mL.L-1甲酸水溶剂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采用指...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蜀葵花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同时测定其中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以YMC-Pack ODS-A(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mL.L-1甲酸水溶剂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使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确定了黄蜀葵花15个共有峰,建立了12批药材的共有图谱,并比较了样品中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含量。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指纹图谱信息结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可较为全面地评价黄蜀葵花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 金丝桃苷 槲皮素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生、耐盐药用生物资源调查方法技术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9
15
作者 严辉 郭盛 +9 位作者 段金廒 吴啟南 丁安伟 尚尔鑫 张朝晖 王康才 陈建伟 谈献和 任全进 吴宝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7期637-645,共9页
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技术要求,基于江苏省中药资源分布区域的实际现状,从调查背景地域的生态变化情况、区域中药资源的分布特点、县域普查方案的调整制定以及普查技术规范的补充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索性地... 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技术要求,基于江苏省中药资源分布区域的实际现状,从调查背景地域的生态变化情况、区域中药资源的分布特点、县域普查方案的调整制定以及普查技术规范的补充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索性地提出了适宜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生、耐盐特色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技术,为我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为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普查 水生 耐盐 调查方法 适宜技术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不同产地半夏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瑾 谈献和 +2 位作者 王康才 刘春生 张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0-131,I0004,共3页
目的对江苏不同产地半夏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采用ISSR-PCR技术研究江苏4个产地共20份半夏单株的遗传差异。结果从8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条带清晰、扩增稳定、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54条带,其中4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百分比为79... 目的对江苏不同产地半夏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采用ISSR-PCR技术研究江苏4个产地共20份半夏单株的遗传差异。结果从8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条带清晰、扩增稳定、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54条带,其中4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百分比为79.63%,通过SPSS11.5分析软件的聚类分析将江苏4个产地半夏划分为3类。结论I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半夏的地理位置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为半夏的种质划分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遗传多样性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连作障碍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敏 谈献和 +1 位作者 张瑜 黄晓芬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2年第1期83-85,共3页
中药材生产是存在于“气候.土壤.药用植物.农艺措施”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人们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发现,由于药材栽培生产中的管理粗放、传统栽培习惯延续、栽培技术单一、栽培研究不足以及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自身因素等,很多常用... 中药材生产是存在于“气候.土壤.药用植物.农艺措施”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人们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发现,由于药材栽培生产中的管理粗放、传统栽培习惯延续、栽培技术单一、栽培研究不足以及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自身因素等,很多常用药材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三七、人参、地黄、白花蛇舌草等中药尤为明显,连作障碍已成为影响我国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药种植产业的发展,本文就中药材连作障碍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连作障碍 原因 消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土澄清剂处理对黄芪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向彩 狄留庆 +1 位作者 谈献和 孙淑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考查黄芪提取液经果酒皂土澄清剂处理后浸膏粉吸湿性的变化。方法测定该澄清剂处理前后各浸膏粉的吸湿率,绘制并比较吸湿曲线,同时测定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总皂苷、黄芪多糖的转移率。结果经该澄清剂处理的浸膏粉吸湿性降低,黄芪总... 目的考查黄芪提取液经果酒皂土澄清剂处理后浸膏粉吸湿性的变化。方法测定该澄清剂处理前后各浸膏粉的吸湿率,绘制并比较吸湿曲线,同时测定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总皂苷、黄芪多糖的转移率。结果经该澄清剂处理的浸膏粉吸湿性降低,黄芪总皂苷、黄芪多糖的转移率较高。结论该方法可以提高黄芪浸膏粉的防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土澄清剂 吸湿性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蜀葵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柏颐 谈献和 +1 位作者 朱华云 池玉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8-890,共3页
目的:建立体现黄蜀葵花特征及质量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iamond 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通过对10批样品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具有17个共有峰... 目的:建立体现黄蜀葵花特征及质量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iamond 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通过对10批样品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具有17个共有峰的具有能区别黄蜀葵花花冠和花萼特征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其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试验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特征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瑾 谈献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04-106,共3页
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Pinelliaternate(Thunb.)Beri.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目前,半夏的年需求量在500-600万k岛而半夏野生加家种量仅能满足1/3,市场缺口很大。为弄清半夏的用药历史、生产现状、... 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Pinelliaternate(Thunb.)Beri.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目前,半夏的年需求量在500-600万k岛而半夏野生加家种量仅能满足1/3,市场缺口很大。为弄清半夏的用药历史、生产现状、质量评价等情况,笔者就近年来有关半夏资源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品种研究 中药资源 品质评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