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NT-proBNP水平与围术期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倩 邹小华 +4 位作者 王丰 谌旻欢 全静 陈洁娟 高鸿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429-1433,1439,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水平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93例,根据患者术前NT-proBNP的水平分别分为正常组(NT-proBNP≤88 ng/L)、轻度升高组(8...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水平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93例,根据患者术前NT-proBNP的水平分别分为正常组(NT-proBNP≤88 ng/L)、轻度升高组(89 ng/L1001 ng/L);记录患者术中手术时长、麻醉时长、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后并行时间、再灌注性室颤率、输入液体量、输入自体血量及失血量,记录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再灌注室颤发生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转机时间和术中输入液体量增加,重度升高组术中失血量增加(P<0.05);与轻度升高组比较,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后并行时间、术中输入液体量、术中失血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再灌注室颤发生率增加,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P<0.05);与轻度升高组比较,重度升高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ICU停留时间延长,重度升高组住院时间延长(P<0.05);与轻度升高组比较,重度升高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天数延长(P<0.05);与中度升高组比较,重度升高组住院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NT-proBNP水平增高可导致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再灌注性室颤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N末端脑利钠肽 再灌注性室颤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 被引量:48
2
作者 陈洁娟 邹小华 +5 位作者 陈佳 张卓 谌旻欢 全静 赖大勇 胡铁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效果,探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时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例,男87例,女113例,年龄18~60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效果,探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时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例,男87例,女113例,年龄18~60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阿芬太尼3μg/kg组(A3组)、阿芬太尼5μg/kg组(A5组)、阿芬太尼7μg/kg组(A7组)和阿芬太尼9μg/kg组(A9组),每组50例。四组分别于入室吸氧3 min后缓慢静脉注射阿芬太尼3、5、7、9μg/kg。1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给药完成后即刻评估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之后每30秒进行一次评估,直至MOAA/S评分≤3分时开始进镜操作。若进镜失败或给药后2 min MOAA/S评分仍≥4分,则追加丙泊酚0.5 mg/kg,直至受试者MOAA/S评分≤3分,每次追加药物间隔时间≥1 min。记录首次诱导成功例数、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达离院标准时间。记录注药前1 min(T_(1))、进镜操作即刻(T_(2))、操作开始即刻(T_(3))、操作开始后1 min(T_(4))、操作结束即刻(T_(5))的HR、SBP、DBP、SpO_(2)、RR。记录丙泊酚追加例数以及患者、检查医师、麻醉科医师满意情况。记录注射痛、操作中不良事件(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5)时四组SBP、DBP明显降低(P<0.05),T_(2)时A3组RR明显增快(P<0.05),T_(5)时A3组RR明显减慢(P<0.05)。与A3组比较,A5组、A7组和A9组首次诱导成功率、患者满意率、检查医师满意率明显升高,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缩短,丙泊酚追加率、注射痛及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A5组和A7组达离院标准时间明显缩短,麻醉科医师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A9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A5组比较,A7组和A9组丙泊酚追加率明显降低(P<0.05);A9组苏醒时间、达离院标准时间明显延长,麻醉科医师满意率明显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A7组比较,A9组苏醒时间、达离院标准时间明显延长,麻醉科医师满意率明显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阿芬太尼7μg/kg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镇静镇痛效果佳,丙泊酚用量少,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胃镜检查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体外循环后并行时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倩 邹小华 +4 位作者 王丰 谌旻欢 全静 陈洁娟 高鸿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85-89,95,共6页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体外循环(CPB)后并行循环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32例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218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ASA分级、手术类型、术前并发症、主动脉阻断时...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体外循环(CPB)后并行循环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32例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218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ASA分级、手术类型、术前并发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输入平衡液量以及体外循环期间尿量、术前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值、肌钙蛋白值、肌酐、尿素氮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比较不同影响因素下患者的后并行循环时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患者后并行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间的患者的后并行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瓣置换和主动脉瓣置换患者的后并行循环时间长于二尖瓣置换术患者(P=0.04),肺部感染患者的后并行循环时间长于无肺部感染患者(P=0.01),术前NT-proBNP值401-1000 ng/L的患者的后并行循环时间长于NT-proBNP值<400 ng/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ASA分级分组间患者后并行循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术中输血量≥400 mL患者后并行时间长于术中输血量<400 mL患者(P=0.01);后并行循环时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术前肌钙蛋白水平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与后并行循环时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16、0.34,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瓣置换术、肺部感染以及术前NT-proBNP值轻度增高是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行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双瓣置换术、肺部感染、术前NT-proBNP值轻度增高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是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时后并行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后并行时间 N端前脑钠肽 单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全静 谌旻欢 +4 位作者 董璐 王丰 胡柏龙 史静 邹小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81-587,共7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HA)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与住院时间(LO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首次行HA患者828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前Hb水平分为贫血组(Hb<120 g/L,n=285)和无贫血组(Hb≥120 g/L,n=543),收集2组患者电子病历系统信息[性别、...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HA)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与住院时间(LO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首次行HA患者828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前Hb水平分为贫血组(Hb<120 g/L,n=285)和无贫血组(Hb≥120 g/L,n=543),收集2组患者电子病历系统信息[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疾病、术前Hb水平、围术期输血、LO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晶体和胶体)、氨甲环酸使用情况等],采用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共病指数计算共病指数(aCCI)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评估HA患者术前低Hb水平引起LOS延长的风险比,采用平滑曲线拟合分析HA患者术前Hb水平与LOS延长风险是否存在曲线关系,采用分层分析评估协变量亚组对HA患者术前Hb水平与LOS之间的相关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贫血组和无贫血组HA患者性别、年龄、aCCI、ASA分级、BMI、晶体液输注量、胶体液输注量及围术期输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调整模型中,与术前Hb>120 g/L组相比,Hb 90 g/L<~≤120 g/L组与≤90 g/L组患者LOS延长的风险分别增加23%及34%[OR(95%CI)分别为1.23(0.91~1.65)及1.34(0.66~2.75)];在微调整模型中,与术前Hb>120 g/L组相比,Hb 90 g/L<~≤120 g/L组与≤90 g/L组患者LOS延长的风险分别增加18%及28%[OR(95%CI)分别为1.18(0.86~1.61)及1.28(0.62~2.65)];在完全调整模型中,与术前Hb>120 g/L组相比,Hb 90 g/L<~≤120 g/L组与≤90 g/L组患者LOS延长的风险分别增加6%及15%[OR(95%CI)分别为1.06(0.76~1.50)及1.15(0.52~2.57)];当术前Hb<90 g/L时、LOS延长的风险随着Hb水平增加而下降,当术前Hb≥90 g/L时、LOS趋于稳定不再受Hb水平影响;HA患者各亚组交互P>0.05,术前Hb与LOS的相关性在各亚组之间无差异,表明在不同特征人群中回归模型稳定。结论HA患者术前Hb水平越低,LOS延长的风险越高;90 g/L是HA患者LOS延长与否的Hb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时间 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 血红蛋白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