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RG11在肝癌组织表达增强并促进肝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华红 刘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探讨上调基因11(URG1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URG11的表达水平;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系及对照细胞中URG11的表达... 目的探讨上调基因11(URG1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URG11的表达水平;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系及对照细胞中URG11的表达,分别将URG1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URG11 siRNA载体转染人正常肝细胞QZG细胞及肝癌HHCC细胞,MT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URG1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35%、69.41%和18.5%;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和癌旁组织中URG11水平显著升高。在HHCC肝癌细胞中URG11水平最高,QZG细胞中URG11为阴性。上调QZG细胞中URG11表达水平后,细胞生长加快;下调HHCC细胞中URG11表达后,细胞生长显著减慢。结论 URG11可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在肝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调基因11(URG11) 肝癌 细胞生长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注射止血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5
2
作者 李韶华 谢华红 +2 位作者 幺立萍 王新 柯小茹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846-1850,共5页
目的:探讨与比较内镜下金属钛夹、注射止血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入院的10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药物组患者则给予注射... 目的:探讨与比较内镜下金属钛夹、注射止血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入院的10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药物组患者则给予注射药物止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生命体征、血液指标、总体止血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内镜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总分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药物组;心率水平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药物组,舒张压、收缩压、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性高于药物组;治疗后3个月总体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药物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止血显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 药物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D2 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杜昱蕾 尹芳 +4 位作者 杨桂涛 谢华红 宋久刚 刘杰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构建MAD2(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特异性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抑制MAD2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MAD2si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将pSilencer3.1空载体和pSilencer3.1/MAD2-siRNA1和pSilencer3.1/M... 目的构建MAD2(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特异性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抑制MAD2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MAD2si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将pSilencer3.1空载体和pSilencer3.1/MAD2-siRNA1和pSilencer3.1/MAD2-siRNA2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导入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稳定转染后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胃癌细胞内MAD2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挑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单个克隆。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纺锤体抑制剂长春新碱作用后,胃癌细胞MAD2-siRNA转染组和空载体组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成功构建MAD2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可使其MAD2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调。MAD2表达降低的胃癌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增快(P<0.01),经长春新碱作用后不能被阻滞于有丝分裂期。结论小干扰RNA技术可以有效地特异性抑制胃癌细胞纺锤体检查点关键蛋白MAD2的表达。MAD2的抑制可使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加速,增殖能力增强,同时减弱纺锤体抑制剂长春新碱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AD2) RNA干扰技术 胃癌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OX-2和VEGF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红卫 王钧 +5 位作者 孙力军 宁晓喧 谢华红 毕锋 吴开春 樊代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3例人胃癌组织中COX-2、VEGF和CD34的表达,并以40例正常胃粘膜...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3例人胃癌组织中COX-2、VEGF和CD34的表达,并以40例正常胃粘膜标本作为对照。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计数。对COX-2和VEGF的表达采用半定量计分法判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3例人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者44例,阳性率为83.0%;VEGF表达阳性者45例,阳性率为84.9%。COX-2表达与VEGF表达相关显著(P<0.05)。并且,COX-2和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P<0.05,P<0.05)、淋巴结转移(P<0.01,P<0.05)和远处转移(P<0.01,P<0.05)相关。COX-2/VEGF同高表达组中MVD值(79.5±25.8)高于COX-2/VEGF同低表达组中的MVD值(45.0±13.9),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COX-2与VEGF共表达,并相互协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复发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韶华 谢华红 +3 位作者 幺立萍 王新 柯小茹 刘清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9期58-61,共4页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早期胃癌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150例早期胃癌,均行ESD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记录一般资料,分析影响病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11例失访,22例病情复...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早期胃癌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150例早期胃癌,均行ESD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记录一般资料,分析影响病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11例失访,22例病情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病情复发组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术前未行超声内镜检查、手术切缘阳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病情未复发组(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术前未行超声内镜检查、手术切缘阳性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病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较好,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术前未行超声内镜检查、手术切缘阳性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病情复发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桂涛 刘杰 +3 位作者 徐德忠 阎永平 谢华红 杜玉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2561-2564,2568,共5页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慢性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复制状态相...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慢性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复制状态相关性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DRB1*15(13.4%)最为常见;病例组HLA-DR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1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OR=3.10;P<0.05);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1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3%),(OR=2.09;P<0.05);DRB1*07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多见(OR=2.22;P<0.05)。结论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该研究提示HLA-Ⅱ类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感染 HLA—DRB1 基因分型 聚合酶链反应(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电子胃镜与透明帽辅助电子胃镜对食管异物取出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韶华 谢华红 +2 位作者 柯小茹 刘清 张宏博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6-98,共3页
目的比较普通电子胃镜与透明帽辅助电子胃镜对食管异物取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7月收治的食管异物患者110例。根据异物取出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电子胃镜进行异物清取,观察组使... 目的比较普通电子胃镜与透明帽辅助电子胃镜对食管异物取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7月收治的食管异物患者110例。根据异物取出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电子胃镜进行异物清取,观察组使用安装有透明帽的电子胃镜进行异物清取。比较两组取出方式的视野清晰程度、清理异物的操作时间、成功率、患者耐受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而异物取出成功率、视野清晰率和总耐受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子胃镜加透明帽辅助取食管异物时视野清晰度更佳,操作时间短且患者耐受性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异物取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异物 胃镜 透明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地区汉族人慢性乙型肝炎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桂涛 刘杰 +3 位作者 徐德忠 阎永平 谢华红 杜玉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0-912,共3页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2例及正常健康人108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对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2例及正常健康人108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对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正常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DRB1*15(13·4%)最为常见;CHB组HLA-DR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11·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c=0·014;OR=3·57;P<0·05);DRB1*07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较低复制状态多见(Pc=0·034,OR=3·88,P<0·05);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对照组为13·4%,明显高于CHB组7·4%(Pc=0·039;OR=0·48;P<0·05)。结论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HLA-DRB1*15在陕西地区汉族人与HBV感染的保护相关;HLA-Ⅱ类基因是决定HBV感染后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基因 MHCⅡ类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teopont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GC9811胃癌细胞中沉默效应的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唐红卫 潘阳林 +4 位作者 聂勇战 孟凡平 谢华红 王均 吴开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构建骨桥蛋白(OPN)特异性siRNA(smallin terfere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对OPN基因的沉默作 用.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合成的特异性OPNRNA干 ... 目的:构建骨桥蛋白(OPN)特异性siRNA(smallin terfere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对OPN基因的沉默作 用.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合成的特异性OPNRNA干 扰寡核苷酸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mU6pro,构建OPNsiRNA 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将mU6pro空载体和2个 (mU6pro/OPN siRNA1和mU6pro/OPN siRNA2)重组质粒分 别导入具有高转移特性的GC9811胃癌细胞系.72h后用 RT 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各实验组胃癌细胞内 OPN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OPN 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OPN siRNA的胃癌细胞,72h后 OPN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而以mU6pro/OPN siRNA1的抑 制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构建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能明 显干扰OPNmRNA及蛋白的表达,为将其进一步应用于胃癌 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小干扰RNA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ypican-3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东红 孟存英 +4 位作者 谢华红 王燕 杨利萍 宋久刚 刘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2-513,519,共3页
目的:研究Glypican-3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ypican-3在461例多种肿瘤及部分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多种肿瘤中:Glypican-3在肝癌中阳性率为74.4%(119/160),大肠癌中Glypican-3阳性率为66.0%(132/200),Glyp... 目的:研究Glypican-3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ypican-3在461例多种肿瘤及部分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多种肿瘤中:Glypican-3在肝癌中阳性率为74.4%(119/160),大肠癌中Glypican-3阳性率为66.0%(132/200),Glypican-3在肝癌及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Glypican-3在子宫内膜癌(3/16),肺癌(3/32),乳腺癌(1/15),卵巢癌(1/11),胰腺癌(0/15),食管癌(1/12)等肿瘤中表达较低,Glypican-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无统计学意义。在正常组织如肾,胎盘,乳腺当中Glypican-3表达为阳性,其他多种正常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结论:Glypican-3在肝癌、大肠癌、肺癌等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且表达意义不尽相同,Glypican-3可能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肿瘤 Glypiean-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桂涛 刘杰 +3 位作者 徐德忠 阎永平 谢华红 杜玉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2-986,共5页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态相关性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DRB1*15(13.4%)最为常见;病例组HLA-DR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1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OR=3.10;P<0.05);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1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3%)(OR=2.09;P<0.05);DRB1*07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多见(OR=2.22;P<0.05);HLA-DRB1*15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13.4%,明显高于病例组6.9%(OR=0.48;P<0.05)。结论: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HLA-DRB1*15为陕西地区汉族人乙肝感染的抗性基因。本研究提示HLA-Ⅱ类基因是决定HBV感染后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HLA-DRB1 基因型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用缓释顺铂”内镜下植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Ⅱ_a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一卓 张崴琪 +4 位作者 幺立萍 谢华红 许键健 张玉洁 张宏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观察植入用缓释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其合适给药剂量。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单臂Ⅱa期临床研究,计划入组病例24~32例。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为本试验的分中心之一,共15例患者,其中60mg组2例,80mg组4例,1... 目的:观察植入用缓释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其合适给药剂量。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单臂Ⅱa期临床研究,计划入组病例24~32例。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为本试验的分中心之一,共15例患者,其中60mg组2例,80mg组4例,100mg组9例。受试者于植药前、植药后1周、4周进行血生化、肝肾功能检查,观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入组前进行内镜、CT、食道钡餐检查,4周再进行内镜、CT和食道钡餐复查,参照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对比检验判断近期疗效。结果:本中心入组的15例中13例完成全部实验流程,可进行耐受性和不良反应评价。该试验未出现Ⅲ-Ⅳ度不良反应,已发生的实验室及症状性不良事件≤Ⅱ度,100mg组受试者有62.5%发生胸骨后疼痛。可进行肿瘤体积评估的10例病例CT显示疾病控制率(DCR)为90%(9例/10例)。根据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分析结果,结合给药方法及剂量,拟定Ⅲ期临床研究以每厘米为一个层面,每一层面植药20mg作为临床试验用药单位剂量强度。结论:内镜引导下在食管肿瘤边缘区域和瘤内植入"植入用缓释顺铂粒子",对治疗晚期食管癌有一定的疗效,且临床耐受性较好,对于不能手术或者放弃手术的有吞咽困难的食管癌患者,可改善其食管梗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植入 缓释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东红 王燕 +4 位作者 谢华红 孟存英 杨利萍 宋久刚 刘杰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8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能否作为一个新的肝癌预警分子。方法肝癌及癌旁组织取自160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PC3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能否作为一个新的肝癌预警分子。方法肝癌及癌旁组织取自160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PC3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GPC3表达与患者性别(男性89例,女性71例)、年龄(≤50岁102例,>50岁58例)、血清HBsAg(阳性102例,阴性58例)、甲胎蛋白(<300μg/L61例,≥300μg/L99例)、肿瘤大小(直径≤5cm104例,>5cm56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48例,中分化55例,低分化57例)的关系。结果GPC3表达阳性率肝癌组织为74.4%(119/160),癌旁组织为43.8%(70/160),肝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7.21,P<0.05)。GPC3表达与血清HBsAg、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GPC3表达阳性率血清HBsAg阳性者为79.4%(81/102),阴性者为65.5%(38/58,P<0.05);肿瘤直径≤5cm者为69.2%(72/104),>5cm者为83.9%(47/56,P<0.05);肿瘤组织高分化者为60.4%(29/48),中分化者为80.0%(44/55),低分化者为80.7%(46/57),高分化组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织(P<0.05)。结论GPC3可能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肝癌的预警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G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Bx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燕 李增山 +1 位作者 刘杰 谢华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检测URG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URG4与HBx在肝癌组织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RG4和HBx在正常组织、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分析其表达的意义及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RG4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 目的:检测URG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URG4与HBx在肝癌组织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RG4和HBx在正常组织、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分析其表达的意义及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RG4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和54%,而在正常组织中仅22.2%弱表达,其与HBx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45(P<0.05)。结论:URG4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HBx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G4 肝细胞肝癌 乙肝病毒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pd20与肿瘤坏死因子α融合蛋白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15
作者 呼圣娟 姜荣兴 +2 位作者 师红利 沈皓 谢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58-1361,1365,共5页
背景多肽pd20是具有胃癌肝转移导向性的新多肽分子,为研究其是否具有携带抗癌药物或抑癌基因靶向性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作用,本研究将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基因融合,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对重组融合蛋白进行诱导表达。目的将pd20-T... 背景多肽pd20是具有胃癌肝转移导向性的新多肽分子,为研究其是否具有携带抗癌药物或抑癌基因靶向性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作用,本研究将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基因融合,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对重组融合蛋白进行诱导表达。目的将pd20-TNF-α融合蛋白进行蛋白纯化,并对纯化后蛋白进行鉴定和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用Ni-NTA柱法纯化pd20-TNF-α融合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采用L929细胞毒法进行pd20-TNF-α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融合蛋白作用于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的早期凋亡率,此实验分为5组:pd20-TNF-α100.00、25.00、6.25 U/ml分别为A、B、C组,不加融合蛋白的为D组,流式细胞凋亡的KB组为E组;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融合蛋白对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转移能力的影响,此实验分为4组:pd20-TNF-α组、TNF-α组、XGC9811-L组和对照肽组。结果通过Ni-NTA柱纯化,在咪唑浓度为200 mmol/L时获得纯化的目标pd20-TNF-α融合蛋白,蛋白纯度可达92%;纯化后的蛋白具有与抗TNF-α单抗结合的能力。L929细胞毒法显示:pd20-TNF-α融合蛋白对L929细胞有明显的杀伤力,杀伤活性可达7.6×106U/ml。凋亡实验显示:A^E 5组细胞早期凋亡率间有差异〔(9.04±0.08)%、(6.96±1.21)%、(5.99±0.02)%、(0.73±0.02)%、(0.01±0.00)%;F=2.57,P<0.05〕。细胞侵袭实验显示:pd20-TNF-α组、TNF-α组、XGC9811-L组、对照肽组单位时间内的穿膜细胞数有差异〔(26.5±5.9)、(36.0±3.2)、(63.5±5.0)、(64.0±6.8)个;F=49.87,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纯化了pd20-TNF-α融合蛋白,并证实该蛋白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具有促进胃癌细胞早期凋亡和抑制胃癌细胞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质类 pd20 肿瘤坏死因子Α 纯化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代谢产物与重症肝炎的表达关系
16
作者 王燕 荣丽丽 +2 位作者 闫曦 谢华红 刘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3-554,共2页
目的:检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PGs代谢产物的水平,探讨COX-2与重症肝炎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对重症肝炎的预测及治疗。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重症肝炎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血清中PGs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 目的:检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PGs代谢产物的水平,探讨COX-2与重症肝炎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对重症肝炎的预测及治疗。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重症肝炎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血清中PGs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血清TXB2和6-keto-PGF1α及T/K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各组TXB2和6ketoPGF1α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X-2在重症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检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和T/6-K比值对监测重症肝炎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细胞因子 环氧合酶-2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与重症肝炎关系的研究
17
作者 马东瑞 袁东红 +1 位作者 谢华红 刘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4-915,917,共3页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OX-2)与重症肝炎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75例乙肝相关性重症肝炎患者和30例普通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中COX-2相关前列腺素(PGs)代谢产物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各组重...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OX-2)与重症肝炎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75例乙肝相关性重症肝炎患者和30例普通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中COX-2相关前列腺素(PGs)代谢产物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各组重症肝炎患者血清TXB2和6-ke-to-PGF1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肝病患者(急性重症肝炎vs正常对照,P<0.01;亚急性重症肝炎:正常对照,P<0.01;慢性重症肝炎:正常对照,P<0.01)。随着病情的转归,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下降。结论: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对揭示肝病发生重症肝炎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监测病情转归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G101 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作用研究
18
作者 申慧琴 王琦 +2 位作者 韩者艺 谢华红 樊代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构建TSG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小干扰RNA(TSG101 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初步研究其与胃癌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小干扰RNA的设计原则由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TSG101的靶序列,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序... 目的构建TSG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小干扰RNA(TSG101 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初步研究其与胃癌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小干扰RNA的设计原则由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TSG101的靶序列,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序列克隆入小干扰RNA的表达载体;将TSG101 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长春新碱(VCR)耐药细胞SGC7901/VCR,通过Western blot鉴定TSG101 siRNA的抑制效率;以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和对VCR、阿霉素(ADM)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所构建的载体经酶切后释放出预期大小的片断并经测序证实;TSG101 siRNA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后,发现TSG101的表达被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减慢,且对VCR、ADR的敏感性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TSG101 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提示其参与了胃癌的多药耐药,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TSG101 小干扰RNA 胃肿瘤 抗药性 多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肝转移潜能胃癌细胞株的差异蛋白分析
19
作者 呼圣娟 谢华红 +2 位作者 赵进 郭新宁 杨晓梅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初步分析具有不同肝转移能力的胃癌细胞株XGC9811和XGC9811-L的差异蛋白质位点,为阐述与胃癌肝转移有关的差异蛋白质提供线索。方法以自发性多脏器转移胃癌细胞XGC9811和肝高转移潜能胃癌细胞XGC9811-L为实验对象,利用双向凝胶电泳... 目的初步分析具有不同肝转移能力的胃癌细胞株XGC9811和XGC9811-L的差异蛋白质位点,为阐述与胃癌肝转移有关的差异蛋白质提供线索。方法以自发性多脏器转移胃癌细胞XGC9811和肝高转移潜能胃癌细胞XGC9811-L为实验对象,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并优化两种细胞株的蛋白质表达图谱;之后利用M elan ieⅢ2-D软件分析两种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在两组细胞所有凝胶均有相同变化的差异点19个,其中5个仅在XGC9811-L中表达,3个仅在XGC9811中表达,与XGC9811相比,有7个蛋白位点表达下调,4个蛋白位点表达上调。结论两种不同肝转移能力的胃癌细胞具有不同的蛋白位点。这些差异蛋白质位点为进一步鉴定胃癌肝转移的相关蛋白及建立胃癌肝转移性细胞株的2-DE数据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双向电泳 肝转移 差异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极化液调节Th_2类细胞因子治疗重症肝炎的应用
20
作者 马东瑞 袁东红 +1 位作者 谢华红 刘杰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GIK治疗重症肝炎对Th2类细胞因子及临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大剂量极化液治疗。治疗前后采用ELESA法检测TNF-α、IL-1,IL-4、IL-6和IL-10的水平,同时查肝功能等... 目的观察大剂量GIK治疗重症肝炎对Th2类细胞因子及临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大剂量极化液治疗。治疗前后采用ELESA法检测TNF-α、IL-1,IL-4、IL-6和IL-10的水平,同时查肝功能等常规检查。结果应用大剂量极化液治疗重症肝炎后患者血清ALT、AST、总胆红素、TNF-α、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IL-10水平则升高,其变化幅度明显大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的GIK治疗重症肝炎疗效优于常规疗法,机制可能与调节Th2类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GIK 重症肝炎 TH2类细胞因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