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氧影响骨重建在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翠柳 刘珂 孟玉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2,190,共6页
骨重建是成年骨组织改建的主要形式,同时受生物力学因素和非生物力学因素调控。机体内活性氧产生和清除失衡会造成氧化应激,在此状态下活性氧作为非生物力学因素参与调控的骨重建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活性氧损伤骨细胞转导力学... 骨重建是成年骨组织改建的主要形式,同时受生物力学因素和非生物力学因素调控。机体内活性氧产生和清除失衡会造成氧化应激,在此状态下活性氧作为非生物力学因素参与调控的骨重建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活性氧损伤骨细胞转导力学信号的能力,上调骨重建阈值,导致骨组织已经习惯的力学刺激不足以维持骨量,而发生废用型骨重建。同时,在更新骨质和修复微损伤时,活性氧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促进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导致负性骨重建。总的效应是骨量逐年丢失,伴随骨结构逐渐退行性变,骨质疏松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重建 生物力学 活性氧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积和材料的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频 范丽苑 +1 位作者 谢翠柳 刘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3-956,共4页
目的:分析两种体积不同桩核材料修复薄弱根管的应力分析。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将建立的9个实验模型分为两组,A组为预成桩核组,B组为解剖形桩核组,将纤维桩联合一根辅桩修复的模型作为A、B两组的对照。在模型牙冠切1/3与中1/3处链接5个... 目的:分析两种体积不同桩核材料修复薄弱根管的应力分析。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将建立的9个实验模型分为两组,A组为预成桩核组,B组为解剖形桩核组,将纤维桩联合一根辅桩修复的模型作为A、B两组的对照。在模型牙冠切1/3与中1/3处链接5个点成线状135度100N的力加载。比较分析各模型牙体组织、树脂粘结剂、桩核3个部位的应力。结果:牙体组织应力值大小与体积成负相关,与弹性模量的变化无关。桩核表面的应力值与弹性模量成负相关。结论:建议使用铸造桩核、编织纤维桩以及纤维桩联合辅桩等体积较大的桩核修复薄弱根管。桩核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可能会增加桩核脱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 薄弱根管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面修复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中杰 谢翠柳 孟玉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89-492,共4页
贴面修复在口腔科美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比于全冠修复,其具有诸多的优势,在国内外的临床工作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折裂、失粘接和颜色差异是贴面修复失败最常见的3种类型。本文就影响贴面远期效果的各个相关... 贴面修复在口腔科美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比于全冠修复,其具有诸多的优势,在国内外的临床工作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折裂、失粘接和颜色差异是贴面修复失败最常见的3种类型。本文就影响贴面远期效果的各个相关因素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 折裂 失粘接 颜色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循证医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文才 丁农乐 +3 位作者 唐娟 谢翠柳 刘星宇 詹聃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6期122-123,共2页
泸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在教学和教学实习工作中采用循证医学教育理念提高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开阔了学生口腔科研的视野,引导学生以循证的思想来解决临床问题。通过目前的教学改革实践,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临... 泸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在教学和教学实习工作中采用循证医学教育理念提高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开阔了学生口腔科研的视野,引导学生以循证的思想来解决临床问题。通过目前的教学改革实践,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临床知识自我学习和更新的能力,为向基层培养合格的口腔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循证医学 教学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前牙唇侧骨壁厚度和正中舌孔深度的CB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曾识锦 李姝宏 +1 位作者 周利平 谢翠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下前牙唇侧骨壁厚度及正中舌孔(medial lingual foramina,MLF)深度,为下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CBCT测量200例18~40岁患者的双侧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釉牙骨质界下2.0 mm...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下前牙唇侧骨壁厚度及正中舌孔(medial lingual foramina,MLF)深度,为下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CBCT测量200例18~40岁患者的双侧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釉牙骨质界下2.0 mm(P1)、5.0 mm(P2)和8.0 mm(P3)的唇侧骨壁厚度及MLF与牙槽嵴的距离。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1位点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厚度<1.0 mm的占比为81.0%、87.0%和91.5%;P2位点上,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厚度<1.0 mm的占比为94.0%、98.0%和95.0%;P3位点上,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厚度<1.0 mm的占比为35.5%、65.5%和70.0%;男性在中切牙的P2处和尖牙的P2、P3处的骨壁厚度大于女性(P<0.05)。MLF男女检出率分别为97.9%和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F与牙槽嵴的距离最短的为11.4 mm,二者的距离有7.2%小于14.0 mm,78.4%为14.0~24.0 mm,14.4%大于24.0 mm;MLF多数为1个,占比72.2%,最多者为3个;发现直径过大的“大舌孔”。结论:下颌前牙唇侧骨壁多数<1.0 mm,仅在下颌中切牙釉牙骨质界下8.0 mm处骨质稍有增厚。MLF对种植术而言一般较为安全,但其位置、数量和直径也存在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牙 即刻种植 唇侧骨壁厚度 正中舌孔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水门汀在瓷贴面下光固化后的机械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谢翠柳 许静 《西南军医》 2018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比较双固化和光固化树脂水门汀在瓷贴面下光固化后的机械性能,并且观察树脂水门汀的种类、固化时间以及瓷贴面的厚度对树脂水门汀粘接层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18个厚度为0.5mm,18个厚度为1.5mm的圆片形瓷贴面。按照双固化... 目的比较双固化和光固化树脂水门汀在瓷贴面下光固化后的机械性能,并且观察树脂水门汀的种类、固化时间以及瓷贴面的厚度对树脂水门汀粘接层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18个厚度为0.5mm,18个厚度为1.5mm的圆片形瓷贴面。按照双固化树脂水门汀Variolink N,Rely X U200(Rely X U200参考Rely X Veneer)和光固化树脂水门汀Variolink Veneer,Rely X Veneer粘接套装的方法处理瓷贴面粘接层。4种树脂水门汀组分别用3种光固化时间10s,20s,30s从3种厚度的瓷贴面0mm,0.5mm,1.5mm表层固化树脂水门汀,制备108个树脂水门汀粘接层。各样本均采用Fischerscope H100C自动微硬度计测定努氏硬度,弹性模量和弹性塑性变形。结果在所有光固化时间和瓷贴面的厚度条件下,双固化树脂水门汀Variolink N、Rely X U200比光固化树脂水门汀Variolink Veneer、Rely X Veneer表现出更高的努氏硬度和弹性模量,更低的弹塑性变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脂水门汀的类型,固化时间,瓷贴面的厚度均对树脂水门汀粘接层的努氏硬度和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树脂水门汀的类型影响最大(η2值分别为0.896和0.934),其次是光固化时间,最后是瓷贴面的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脂水门汀的类型对树脂水门汀粘接层的弹塑性变形影响较小(η2=0.194),而固化时间和瓷贴面厚度对弹塑性变形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接后24h,双固化树脂水门汀比光固化树脂水门汀表现出更优的机械性能。此外,树脂水门汀的类型,固化时间,瓷贴面的厚度对树脂水门汀粘接层的机械性能的影响力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贴面 树脂水门汀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与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体外对人牙髓细胞存活、增殖和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严崎方 谢翠柳 鄢国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363-3368,共6页
背景:浓缩生长因子富含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可以诱导牙髓细胞增殖,促进局部牙本质的修复。目的:对比浓缩生长因子及生物陶瓷材料i RootBP在体外对人牙髓细胞存活、增殖及矿化的作用,进而评估浓缩生长因子用作直接盖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背景:浓缩生长因子富含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可以诱导牙髓细胞增殖,促进局部牙本质的修复。目的:对比浓缩生长因子及生物陶瓷材料i RootBP在体外对人牙髓细胞存活、增殖及矿化的作用,进而评估浓缩生长因子用作直接盖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离心提取浓缩生长因子。采用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分别采用浓缩生长因子膜片浸提液与i RootBP材料浸提液处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将人牙髓细胞分别接种于浓缩生长因子膜片与i RootBP材料表面,检测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与成牙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1)CCK-8检测显示,浓缩生长因子膜片浸提液组处理1,3,7 d的细胞增殖快于i RootBP材料浸提液组(P <0.05);(2)浓缩生长因子组处理3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i RootBP组(P <0.05),两组处理1,7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浓缩生长因子组处理1,3,7 d的S期细胞百分比均高于i RootBP组(P <0.05),处理1,3,7 d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i RootBP组(P <0.05);(4)处理第7天的q RT-PCR检测显示,浓缩生长因子组Runx2、碱性磷酸酶、牙本质涎磷蛋白、骨钙素m RNA水平均高于i RootBP组(P <0.05);(5)结果表明,浓缩生长因子可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存活、增殖及矿化,有望作为直接盖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浓缩生长因子 iRoot BP 成牙分化 直接盖髓 牙髓细胞 自体生物材料 富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和EDC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邓婷 刘敏 +2 位作者 刘雯 王雯 谢翠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EDTA和EDC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及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第三磨牙56颗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及是否老化处理随机分成8组(n=7),A、A1组:Clearfil SE Bond;B、B1组:17%EDTA+Clearfil SE Bond;C、C1组:0.3 mol/L EDC+C... 目的:探讨EDTA和EDC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及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第三磨牙56颗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及是否老化处理随机分成8组(n=7),A、A1组:Clearfil SE Bond;B、B1组:17%EDTA+Clearfil SE Bond;C、C1组:0.3 mol/L EDC+Clearfil SE Bond;D、D1组:17%EDTA+0.3 mol/L EDC+Clearfil SE Bond。A1、B1、C1、D1组试件进行老化处理。每组随机抽取5个试件检测粘接强度,观察、统计断裂模式;每组其余2个试件观察纵剖面形貌。结果:D组即刻粘接强度最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C1组、D组与D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粘接耐久性。混合断裂是主要的断裂模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B1和D、D1组混合层树脂突增多增长,C1、D1组混合层未见明显裂纹。结论:17%EDTA+0.3 mol/L EDC预处理可以提高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的即刻粘接强度,并具有粘接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碳二亚胺盐酸盐 牙本质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不同深度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雯 刘敏 +4 位作者 邓婷 王雯 郑月梅 郭玲 谢翠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对不同深度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将40颗第三磨牙随机分为8组(n=5):A、A1组:浅层+6.5%PA;B、B1组:浅层+乙醇;C、C1组:深层+6.5%PA;D、D1组:深层+乙醇。A1、B1、C1、D1组样本进行老化处...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对不同深度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将40颗第三磨牙随机分为8组(n=5):A、A1组:浅层+6.5%PA;B、B1组:浅层+乙醇;C、C1组:深层+6.5%PA;D、D1组:深层+乙醇。A1、B1、C1、D1组样本进行老化处理。各组试件测试抗剪切强度后统计断裂模式,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断裂面。结果:“老化”、“牙本质深度”、“PA”的单独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二阶、三阶交互效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混合断裂是主要的断裂模式。A1、C1组见粗大的树脂突严密充填于牙本质小管中,B1、D1组出现牙本质小管及树脂溶解现象。结论:PA可增强浅、深层牙本质即刻抗剪切强度并改善粘接耐久性,牙本质浅层抗剪切强度高于深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牙本质深度 抗剪切强度 粘接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二亚胺预处理对两种酸蚀-冲洗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月梅 鄢国伟 +2 位作者 周凯璇 陈月 谢翠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探究碳二亚胺(carbodiimide,EDC)预处理对两种酸蚀-冲洗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人类离体第三磨牙64颗随机分为8组(n=8)。S、Sa组:预处理+乙醇/水基粘接剂(EDC+SB2);S0、S0a组:无预处理+乙醇/水基粘接剂(去离子水+SB... 目的:探究碳二亚胺(carbodiimide,EDC)预处理对两种酸蚀-冲洗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人类离体第三磨牙64颗随机分为8组(n=8)。S、Sa组:预处理+乙醇/水基粘接剂(EDC+SB2);S0、S0a组:无预处理+乙醇/水基粘接剂(去离子水+SB2);P、Pa组:预处理+丙酮基粘接剂(EDC+PB);P0、P0a组:无预处理+丙酮基粘接剂(去离子水+PB)。Sa、S0a、Pa、P0a组进行冷热循环模拟老化实验。各组随机抽取6个试件测定剪切强度后观察断裂模式,剩余2个试件SEM观察粘接界面微观结构。结果:剪切强度S>P,S>S0,Sa>S0a,Pa>P0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化实验后各组剪切强度均下降,但S与Sa,P与P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EDC、老化单独主效应对剪切强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二阶和三阶交互效应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组混合断裂为主,老化组界面断裂为主。SEM观察示即刻组混合层较完整,老化组S0a与P0a裂隙最明显。结论:EDC预处理能够提高SB2即刻剪切强度,对SB2和PB都具有一定的粘接耐久性,并呈现较好的微观粘接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亚胺 牙本质粘接剂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纤维桩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雯 谢翠柳 +2 位作者 邓婷 刘雯 刘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A)对纤维桩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经根管治疗的36颗单根管前磨牙,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4组(n=9)组,A组:6.5%PA+不老化,B组:6.5%PA+老化,C组:乙醇+不老化,D组:乙醇+老化。每组随机抽取7个样本从纤维桩...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A)对纤维桩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经根管治疗的36颗单根管前磨牙,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4组(n=9)组,A组:6.5%PA+不老化,B组:6.5%PA+老化,C组:乙醇+不老化,D组:乙醇+老化。每组随机抽取7个样本从纤维桩的根颈、中、尖三分之一切取1 mm厚试件检测剪切粘接强度,统计并观察断裂模式。每组另2个样本进行印度墨水染色。结果:PA预处理组粘接强度高于乙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预处理和老化的交互作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不同部位和PA预处理的交互作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断裂模式以混合破坏为主。D组微渗漏最明显。结论:PA可以提高纤维桩根颈、中、尖的即刻和老化后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纤维桩 粘接强度 老化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姝宏 陈虹西 +2 位作者 周利平 杨倩 谢翠柳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4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过氧化脲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牙本质粘接界面不同处理方法,将120颗人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为12组(n=10);W组(无漂白+去离子水)、Wa组(无漂白+去离子水+老化)、WT1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1 min...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过氧化脲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牙本质粘接界面不同处理方法,将120颗人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为12组(n=10);W组(无漂白+去离子水)、Wa组(无漂白+去离子水+老化)、WT1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1 min)、WT1a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1 min+老化)、WT2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5 min)、WT2a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5 min+老化)、C组(过氧化脲+去离子水)、Ca组(过氧化脲+去离子水+老化)、CT1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1 min)、CT1a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1 min+老化)、CT2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5 min)、CT2a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5 min+老化);上述各组在即刻或冷热循环老化后,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微观形貌和纳米渗漏。结果CT1组经原花青素处理1 min(P<0.001)和CT2组经原花青素处理5 min(P<0.001)的漂白即刻组粘接强度均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T1与CT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冷热循环处理后各组粘接强度均下降,W与Wa(P<0.001)、C与Ca(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T1与CT1a(P=0.052)、CT2与CT2a(P=0.053)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漂白”(P<0.001)、“老化”(P<0.001)、“原花青素”(P<0.001)主效应和二阶交互效应“漂白*原花青素”(P=0.008)、“漂白*老化”(P=0.024)、“老化*原花青素”(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示即刻组C、CT1和CT2组混合层欠清晰,老化组Ca、CT1a和CT2a组混合层局部破坏崩解,背散射模式下Ca组混合层存在大量硝酸银颗粒,CT1a、CT2a组混合层残留银离子减少。结论5%原花青素预处理1 min即可提高过氧化脲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的即刻粘接强度并改善粘接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牙齿漂白 过氧化脲 牙本质粘接 复合树脂 粘接强度 微观形貌 纳米渗漏 粘接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二亚胺联合不同粘接技术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月 鄢国伟 +2 位作者 郑月梅 周凯璇 谢翠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碳二亚胺(EDC)联合不同粘接技术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取离体第三磨牙64颗,随机分为8组(n=8):EWB和EWBa(无预处理+乙醇湿粘接)、E-EWB和E-EWBa(0.5 mol/L EDC+乙醇湿粘接)、E-WB和E-WBa(0.5 mol/L EDC+湿粘接)、E-DB和... 目的:探讨碳二亚胺(EDC)联合不同粘接技术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取离体第三磨牙64颗,随机分为8组(n=8):EWB和EWBa(无预处理+乙醇湿粘接)、E-EWB和E-EWBa(0.5 mol/L EDC+乙醇湿粘接)、E-WB和E-WBa(0.5 mol/L EDC+湿粘接)、E-DB和E-DBa(0.5 mol/L EDC+干粘接),其中,EWB、E-EWB、E-WB、E-DB为即刻组,EWBa、E-EWBa、E-WBa、E-DBa为老化组。每组6个试件,测试剪切强度,观察、记录断裂模式,剩余2个试件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剪切强度在EWB组和E-EWB组、E-EWB组和E-W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WB组、E-WB组大于E-D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WBa组大于EW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WBa组、E-WBa组和E-DBa组剪切强度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C、粘接技术和老化主效应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化因素与EDC、粘接技术之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醇湿粘接和湿粘接的断裂模式以树脂破坏、粘接界面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干粘接以粘接界面破坏为主。扫描电镜下E-EWB组混合层最厚且致密,EWBa组、E-EWBa组混合层与粘接剂之间有微小裂隙,E-WBa组混合层内可见部分不均匀裂缝,E-DBa组中混合层裂缝明显。结论:EDC联合乙醇湿粘接获得最高剪切强度且具有粘接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亚胺 粘接技术 牙本质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剂对一种酸蚀-冲洗粘接剂SB2的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鄢国伟 谢翠柳 +1 位作者 张攀 严崎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索3种交联剂对一种酸蚀-冲洗粘接剂Adper^(TM)Single Bond 2(SB2)的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72颗人离体磨牙随机分为4组(n=18),分别应用蒸馏水,碳二亚胺(EDC,1 mol/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和核黄素(RF,0.1%... 目的:探索3种交联剂对一种酸蚀-冲洗粘接剂Adper^(TM)Single Bond 2(SB2)的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72颗人离体磨牙随机分为4组(n=18),分别应用蒸馏水,碳二亚胺(EDC,1 mol/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和核黄素(RF,0.1%)预处理后涂布SB2,然后制作树脂粘接试件。每种预处理方式的试件分为即刻组和老化组(n=9),对老化组样本行热循环处理。分别在粘接后24 h和热循环老化后检测剪切强度,观察断裂模式,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粘接界面和界面纳米渗漏。双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检验分析剪切强度。结果:4组即刻组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化前后EDC和EGCG组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方式和老化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及SEM观察显示EDC和EGCG组具有良好的粘接界面。结论:EDC和EGCG预处理不影响SB2的即刻剪切强度,并可维持老化后的剪切强度,改善粘接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碳二亚胺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核黄素 牙本质粘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预衬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纤维桩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鄢国伟 严崎方 +1 位作者 许静 谢翠柳 《西南军医》 201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树脂预衬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纤维桩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经过严格筛选的80颗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经根管治疗后按不同处理因素随机分为4组:树脂预衬+模拟老化(RA);树脂预衬+不模拟老化(RN);未树脂预衬+模拟老化(NA);... 目的研究树脂预衬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纤维桩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经过严格筛选的80颗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经根管治疗后按不同处理因素随机分为4组:树脂预衬+模拟老化(RA);树脂预衬+不模拟老化(RN);未树脂预衬+模拟老化(NA);未树脂预衬+不模拟老化(NN)。各组离体牙进行标准桩道预备。采用复合树脂对RA和RN组纤维桩进行树脂预衬。按标准程序粘接纤维桩。4组试件在生理盐水中储存24h后,RN和NN组测试即刻粘接强度,RA和NA组进行6m的热循环实验后测试老化后粘接强度。在纤维桩的根颈、中、尖位置分别取1mm厚度的薄片试件进行粘接强度测试。结果采用方差分析,Turkey检验(α=0.05)。扫描电镜观察并统计断裂模式,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α=0.05)。结果桩道深度(P=0.031)和模拟老化(P=0.012)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随桩道深度的增加,粘接强度下降。模拟老化降低粘接强度。树脂预衬(P=0.417)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桩道的根颈部,树脂预衬(P=0.032)增加粘接强度,模拟老化(P=0.011)降低粘接强度,并且树脂预衬与模拟老化有交互作用(P=0.038)。各组断裂模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界面断裂发生率最高,混合断裂其次。结论树脂预衬可增加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的纤维桩根颈部的粘接强度,并可增加其粘接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预衬 纤维桩 树脂水门汀 粘接强度 热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不同溶剂的碳二亚胺对丙酮基酸蚀冲洗粘接系统粘接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周凯璇 谢翠柳 +2 位作者 陈月 郑月梅 鄢国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索水、乙醇、丙酮作选择溶剂时,碳二亚胺(carbodiimide,EDC)对丙酮基酸蚀冲洗粘接系统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4颗离体第三磨牙,按照预处理剂种类及是否老化,随机分为8组(n=8),S0、S0a:去离子水;S、Sa:EDC水溶液;E、Ea:EDC乙... 目的:探索水、乙醇、丙酮作选择溶剂时,碳二亚胺(carbodiimide,EDC)对丙酮基酸蚀冲洗粘接系统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4颗离体第三磨牙,按照预处理剂种类及是否老化,随机分为8组(n=8),S0、S0a:去离子水;S、Sa:EDC水溶液;E、Ea:EDC乙醇溶液;B、Ba:EDC丙酮溶液。预处理后,采用Prime Bond NT完成粘接试件制备。S0、S、E、B为即刻组,S0a、Sa、Ea、Ba组进行冷热循环5000次老化处理。每组随机选取6个试件,测定剪切强度,观察断裂模式,剩余2个试件在SEM下观察粘接界面微观形貌。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剪切强度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S组剪切强度大于S0组,Sa组大于S0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Ea、Ba组剪切强度依次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C、老化、溶剂单独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EDC和老化之间有交互效应(P<0.05)。即刻组断裂模式以混合破坏为主,老化组以界面断裂为主。SEM下观察即刻组混合层均匀完整,S0a组裂纹最大,Ba组仅少量裂纹。结论:水、乙醇和丙酮作溶剂的EDC预处理,可提高丙酮基酸蚀冲洗粘接系统即刻和老化后粘接强度;丙酮作溶剂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化后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亚胺 乙醇 丙酮 丙酮基酸蚀冲洗粘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体外诱导成牙分化的研究
17
作者 严崎方 谢翠柳 鄢国伟 《西南军医》 2021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conditional medium of 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CM)条件培养基诱导牙髓细胞成牙分化的作用。方法从人新鲜拔除的离体牙中,分离培养根尖牙乳头干细胞,收集其在常氧和低氧环境下培养的条件培养... 目的探讨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conditional medium of 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CM)条件培养基诱导牙髓细胞成牙分化的作用。方法从人新鲜拔除的离体牙中,分离培养根尖牙乳头干细胞,收集其在常氧和低氧环境下培养的条件培养基[SCAP-CM(N)和SCAP-CM(H)]。用浓缩后的SCAP-CM(N)、SCAPCM(H)处理牙髓细胞,检测牙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以qRT-PCR检测成牙相关基因Runx2、ALP、DSPP、OCN及DMP-1的表达,以WesternBlot检测牙本质涎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加入成骨诱导培养基的前提下,7天后SCAP-CM(H)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提高,SCAP-CM(N)组其次,而空白对照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低。在基因水平上,相比空白对照组,SCAP-CM(N)和SCAP-CM(H)组的成牙相关基因Runx2、ALP、DSPP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增加。在蛋白水平上,SCAP-CM(H)和SCAP-CM(N)组DSP表达较其他组有所增加。结论SCAP-CM在体外具有一定的诱导成牙本质的能力,具有协同促进矿化的能力,在再生性牙髓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 牙髓细胞 蛋白印迹 成牙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美学牙科学的理论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嘉俊 谢翠柳 +1 位作者 刘珂 孟玉坤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由生物学家兼口腔医师RobeLee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生物美学牙科学(bioestheticdentistry,BD)是在传统袷学的基础上,立足于咬合、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和神经肌肉三方面要素,通过建立理想化的人类咬合模板,... 由生物学家兼口腔医师RobeLee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生物美学牙科学(bioestheticdentistry,BD)是在传统袷学的基础上,立足于咬合、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和神经肌肉三方面要素,通过建立理想化的人类咬合模板,确立治疗目标,以期形成良好的牙.神经,肌肉反馈体系,从而使整个口颌系统获得长久健康和美观面容的猞学理论。目前公认的口颌系统包括颅面诸骨等骨组织及联系其间的肌肉、韧带与牙齿、TMJ.以及向管、淋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家 牙科学 美学 神经肌肉 口颌系统 颞下颌关节 口腔医师 骨组织
原文传递
以软组织塑形技术作为二期种植手术的非侵入性选择
19
作者 谢翠柳(译) 孟玉坤(审)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3年第3期165-171,共7页
目前认为,种植支持式修复体的成功不仅在于骨整合,还在于能够获得天然牙的美学效果和健康的软组织。所谓的“粉色美学“已经成为前牙区种植支持修复的主要挑战。其中尤其困难的是有两颗相邻种植体的病例。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最终种植... 目前认为,种植支持式修复体的成功不仅在于骨整合,还在于能够获得天然牙的美学效果和健康的软组织。所谓的“粉色美学“已经成为前牙区种植支持修复的主要挑战。其中尤其困难的是有两颗相邻种植体的病例。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最终种植体周的牙龈,适当的骨支持,足够质与量的软组织。有些文献强调在拔牙后或者种植体暴露于口腔后有必要重建和保存骨组织。经典的种植方案需要数次切开种植区软组织并涉及种植体周软组织的手术处理。当显露种植体放置愈合基台的时候(二期手术),对软组织的细致的手术操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尽可能地获得良好的结果。尽管如此,由于软组织在每一步操作后都会变得更加脆弱和硬化,因此依旧存在软组织量减少的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包括结缔组织移植物的植入和软组织塑形技术,这种技术基于卵圆形桥体的应用。此技术有助于最小化二期手术的生理性瘢痕反应,并且可以改善最终的修复体周牙龈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手术 软组织 塑形技术 非侵入性 种植支持 美学效果 二期手术 手术操作
原文传递
EDTA对瓷贴面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强度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翠柳 鄢国伟 罗莉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预处理对瓷贴面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强度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整拔除的无龋坏人类第三恒磨牙90颗,按牙本质表面预处理方式及是否模拟老化分18组(n=5)。粘接面分别采用37%磷酸或(和)17%EDTA预处理后,用Vari...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预处理对瓷贴面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强度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整拔除的无龋坏人类第三恒磨牙90颗,按牙本质表面预处理方式及是否模拟老化分18组(n=5)。粘接面分别采用37%磷酸或(和)17%EDTA预处理后,用Variolink Veneer粘接IPS e.max Press瓷贴面。冷热循环6 000次用于模拟老化实验。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即刻及老化实验后的试件剪切强度。扫描电镜下观察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果 37%磷酸(15s)+17%EDTA(30s)预处理获得最高的即刻剪切强度[(15.41±2.83)MPa],且具有粘接耐久性(P=0.148)。试件的破坏模式大部分呈现界面破坏。结论 EDTA在瓷贴面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强度耐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瓷贴面 牙本质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