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人工授精预测价值的评估 被引量:23
1
作者 谢言信 赵雅男 +3 位作者 林海燕 潘萍 张清学 李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7,共8页
【目的】评估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治疗、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IUI周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 【目的】评估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治疗、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IUI周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因PCOS的不孕症患者行IUI助孕数据,按获得临床妊娠、未妊娠、因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周期分为3组,分别比较各组之间各血清AMH、基础FSH及基础窦卵泡(AFC)等卵巢功能评价指标,并根据ROC曲线计算AMH预测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周期及获得累积临床妊娠结局的cutoff值。【结果】PCOS患者中原发或继发性不孕、单纯排卵障碍或合并盆腔因素的临床妊娠率为15.9%~17.1%,而重复周期(≤3个周期)中,累积临床妊娠率上升为21.6%,较第1周期平均临床妊娠率(16.7%)显著升高。临床妊娠组、非妊娠组及取消周期组之间AMH、基础FSH、基础窦卵泡数(AFC)、外源促性腺激素(Gn)的刺激时间及Gn总剂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取消周期组的AMH水平显著高于未取消周期组[(14.1±6.5)vs(10.3±4.3)ng/mL,(14.1±6.5)vs(9.3±4.3)ng/mL,P<0.025]。临床妊娠组、取消周期组和未妊娠组比较,前两者AFC平均值均显著增高[(34.5±11.4)vs(30.7±11.3),(7.8±10.8)vs(30.7±11.3),P<0.025]。另外,女方年龄、基础FSH与重复IUI周期累积妊娠率呈负相关,女性基础BMI、AFC以及AMH、HCG日成熟卵泡数与累积妊娠率呈正相关。AMH与HCG日成熟卵泡数可能是影响患者IUI累积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AMH较AFC更适合预测IUI周期取消风险及累积妊娠结局。【结论】重复实施IUI可提高PCOS不孕夫妻的IUI累积妊娠率,AMH作为衡量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可用于预测IUI的临床妊娠、周期取消率:当AMH≥6.56 ng/mL时IUI的累积妊娠率增高,但当AMH≥14.72 ng/mL时,IUI因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促排卵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控制性促排卵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使用地屈孕酮改善阴道微粒化黄体酮时低孕酮水平的不良围产结局 被引量:6
2
作者 谢言信 林海燕 +3 位作者 黄佳 陈晓莉 张清学 李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7-844,共8页
【目的】探索激素替代疗法(HRT-FET)周期中,单独使用阴道微粒化黄体酮(MVP)作为黄体支持时,血清低孕酮(P 4)水平对活产、胎龄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不良影响是否可通过联合口服地屈孕酮(DYG)得到改善。【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单独使用MVP的... 【目的】探索激素替代疗法(HRT-FET)周期中,单独使用阴道微粒化黄体酮(MVP)作为黄体支持时,血清低孕酮(P 4)水平对活产、胎龄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不良影响是否可通过联合口服地屈孕酮(DYG)得到改善。【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单独使用MVP的549个HRT-FET周期,并匹配年龄、血清P 4水平的同期联合使用MVP和DYG的495个周期。主要结果指标为活产率(LBR),次要结果为临床妊娠率(CPR)、孕周(GW)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W)。【结果】验孕日孕酮P 4上升是获得活产的保护因素,单独使用MVP情况下,P 4水平<7.46 ng/mL与高P 4水平(≥7.46 ng/mL)相比,LBR(25.6%vs.40.7%,P<0.001),CPR(34.6%vs.50.1%,P<0.001)、足月分娩率(18.6%vs.32.6%,P=0.003)和新生儿正常出生体质量(normal birth weight,NBW)发生率(17.9%vs.34.4%,P<0.001)显著下降。与仅使用MVP组相比,虽然联合使用MVP和DYG并没有显著改善活产率(38.3%vs.40.6%,P=0.366),但显著延长新生儿分娩平均孕周[(37.28±3.01)周vs.(38.36±1.48)周;P=0.043],并提高新生儿NBW率(18.2%vs.27.6%;P=0.039),降极低出生体质量和低出生体质量儿(LBW+VLBW)的比例(7.7%vs.2.2%;P=0.037)。【结论】在单独使用MVP的HRT-FET周期中,低血清P 4水平(<7.46 ng/mL)时,活产率、足月分娩率、新生儿NBW率显著下降。在血清P 4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联合使用DYG可显著延长新生儿分娩孕周,增加新生儿NBW率、降低新生儿LBW+VLBW比例,改善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活产率 解冻胚胎移植 激素替代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卵巢功能患者使用不同降调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言信 潘萍 +2 位作者 林海燕 杨冬梓 李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5-412,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α)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女性垂体降调程度及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63名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拟行GnRH-α长方案助孕的不孕患者,按曲普瑞林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α)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女性垂体降调程度及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63名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拟行GnRH-α长方案助孕的不孕患者,按曲普瑞林的剂量随机分为三组降调节,0.05 mg/d,0.1 mg/d和1.25 mg单次,达到降调标准后常规予高纯度的尿促性腺激素(HMG-HP)促排卵,比较各组降调节程度及IVF结局。【结果】三组在注射GnRH-α后均达到降调节标准,达到降调节的平均天数,降调节后启动日的LH、E2水平,窦卵泡总数、<4 mm及8~9 mm的窦卵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启动日当天,三组间血FSH水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92±1.12)U vs.(3.03±1.14)U vs.(2.05±1.12)U,P<0.001]。短效0.05 mg组在GnRH-α注射4 h后,血清FSH、LH水平均高于短效0.1 mg组。达到降调标准后,三组Gn启动剂量、使用时间及使用总量相似的情况下,h CG日直径14~18 mm卵泡数[(3.91±2.12)个vs.(5.81±3.55)个vs.(6.43±3.39)个,P<0.001]、≥18 mm/≥10 mm卵泡数比例[(33.1%±13.2%)vs.(24.0%±12.4%)vs.(30.1%±1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mg组h CG日LH水平明显高于0.1 mg组与1.25 mg组[(2.47±1.33)U vs.(1.80±0.69)U vs.(1.43±0.53)U,P<0.05],但三组均未出现早发LH峰和提前排卵。尽管三组获卵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14±4.80)个vs.(11.51±2.42)个vs.(12.79±2.73)个,P<0.05],但三组之间MII卵子数相似,且0.05 mg组的E2水平/获卵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282.33±42.13)U vs.(221.62±32.02)U vs.(200.03±37.89)U,P<0.001]。三组新鲜周期活产率分别为61.9%、55.0%和50.0%,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分别为85.7%、76.2%和75.0%,0.05 mg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累积临床妊娠率及累积活产率较0.1 mg组、1.25 mg组有升高趋势。【结论】对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年轻不孕女性,GnRH-α用量减少,达到降调后,垂体降调程度减轻,h CG日LH水平升高,虽然获卵数减少,但E2水平/获卵数显著升高,新鲜移植周期活产率及取卵周期的累积活产率均有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 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 垂体降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高反应与过度刺激 被引量:3
4
作者 谢言信 庄广伦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早期的自然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由于监测困难,获卵率低,加之培养室受精、卵裂、移植等技术不成熟,最终妊娠率低下。控制性促排卵(COS)治疗以期获得更多的卵子来补偿IVF过程的卵子、胚胎的丢失,提高妊娠率。
关键词 卵巢高反应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卵泡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LH水平过高患者拮抗剂方案中全程使用拮抗剂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林海燕 李予 +4 位作者 焦雪丹 谢言信 陈晓莉 王文军 张清学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03-1409,共7页
目的探讨基础LH水平过高患者促排卵过程中全程使用拮抗剂的应用效果,为特殊患者拮抗剂方案中拮抗剂的添加时机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拮抗剂方案IVF/ICSI助孕的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L... 目的探讨基础LH水平过高患者促排卵过程中全程使用拮抗剂的应用效果,为特殊患者拮抗剂方案中拮抗剂的添加时机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拮抗剂方案IVF/ICSI助孕的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LH水平升高(≥10 U/L)的患者资料,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添加时机分为2组:灵活方案添加GnRH-ant的患者42例为A组;Gn与GnRH-ant同时使用的患者22例为B组;另选取2018年8月启动日LH<10 U/L、灵活方案添加GnRH-ant的112例对照患者为C组。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促排卵过程及治疗结局各指标。结果基本资料比较中,3组患者中A组女方年龄中位数显著小于其他两组(P<0.001),B组基础LH及抗苗勒管激素(AMH)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1),A、B两组PCOS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组(P<0.001)。促排卵情况的比较:C组的Gn启动量、Gn总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促排卵第5、6天及HCG注射日血LH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促排卵第5~6天,A、B组中LH≥10 U/L患者比例均略高于C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的获卵数显著高于C组(P<0.05)。临床结局的比较:A、B、C组患者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相当,分别为45.83%、50.00%、45.45%(P>0.05),B组乐观累积活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保守累积活产率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基础LH升高(≥10 U/L)的患者,拮抗剂方案中全程使用拮抗剂是可行的,可能有助于降低早发LH峰的发生风险及改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拮抗剂方案 黄体生成素 灵活方案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中LncRNA GAS5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林海燕 张琳玥 +3 位作者 罗皓予 谢言信 唐小饰 张清学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270-3272,3276,共4页
目的初步探索LncRNA GAS5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PCOS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合并胰岛素抵抗的PCOS不孕患者(PCOS组)和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或男方因素非PCOS患者(非PCOS组)外周血标本各30例及相应临床病例... 目的初步探索LncRNA GAS5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PCOS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合并胰岛素抵抗的PCOS不孕患者(PCOS组)和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或男方因素非PCOS患者(非PCOS组)外周血标本各30例及相应临床病例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如BMI、空腹血糖、胰岛素、HOMA-IR等,以及血清中LncRNA GAS5的表达水平。结果 HOMA-IR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OS组平均HOMA-IR指数为5.85,高于非PCOS组;PCOS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非PCOS组(P=0.000);PCOS组患者血浆中IL-18浓度要明显高于非PCOS组(P<0.000 1);PCOS组血浆中LncRNA GAS5表达要明显低于非PCOS组(P<0.000 1),GAS5的表达与HOMA-IR呈负相关(P=0.003 5,r=0.515 6)。结论 PCOS组LncRNA GAS5明显下调,而且GAS5低表达和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LncRNAGAS5的低表达有可能是PCOS发生和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长非编码RNA GAS5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黄体酮升高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雨 谢言信 庄广伦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A01期36-42,共7页
早发黄体酮升高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浆孕酮(P)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文献报道hCG注射日提前升高的孕酮值从2.54~6.34 nmol/L不等,也有用雌二醇/孕酮比例(E_2/P)定义早发黄体酮升高的报道。卵泡发育过程中黄体酮分泌的... 早发黄体酮升高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浆孕酮(P)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文献报道hCG注射日提前升高的孕酮值从2.54~6.34 nmol/L不等,也有用雌二醇/孕酮比例(E_2/P)定义早发黄体酮升高的报道。卵泡发育过程中黄体酮分泌的改变涉及一系列相关酶表达及活性的调节。超排卵周期提前升高的黄体酮有多种可能来源,它对于卵母细胞质量、胚胎发育、子宫内膜改变等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就早发黄体酮升高的定义、相关酶学变化以及早发黄体酮升高的来源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黄体酮升高 早发黄素化 类固醇生成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特纳综合征患者行卵母细胞冷冻保存1例
8
作者 潘萍 谢言信 +2 位作者 廖早文 梁立阳 李予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特纳综合征(TS)是遗传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卵巢功能衰竭的高风险人群,近年其生育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学者们开始探索其生育力保存。本文报道1例青春期TS患者冷冻卵母细胞行生育力保存的个案。本例在6岁时诊断为TS,有自发性月经来... 特纳综合征(TS)是遗传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卵巢功能衰竭的高风险人群,近年其生育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学者们开始探索其生育力保存。本文报道1例青春期TS患者冷冻卵母细胞行生育力保存的个案。本例在6岁时诊断为TS,有自发性月经来潮,周期规则。7岁开始在儿科定期监测随访,抗苗勒管激素波动在0.52~0.98μg/L,动态监测双侧卵巢窦卵泡数为5~7个。与患者及其父母充分沟通后,14岁转诊至生殖中心冻存卵母细胞。采用随机启动的卵巢刺激方案,促性腺激素共用6 d,总量900 U,获卵5个,并成功冷冻。结合本例的诊治经验和文献复习,TS女性冻存卵母细胞行生育力保存是安全可行的,但有效性和生育结局需要更多临床病例的积累以及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保存 特纳综合征 月经来潮 高风险人群 卵巢功能衰竭 抗苗勒管激素 生殖中心 生育结局
原文传递
微阵列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言信 徐艳文 +3 位作者 苗本郁 曾艳红 王静 周灿权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 探讨微阵列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用于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共对151对染色体相互易位和62对罗氏易位携带者夫妇进行220个周期的P... 目的 探讨微阵列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用于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共对151对染色体相互易位和62对罗氏易位携带者夫妇进行220个周期的PGD,其中应用aCGH技术对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氏易位携带者行PGD的周期数分别为33和22个周期,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氏易位携带者行PGD的周期数分别为119和46个周期.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率.结果 应用aCGH技术对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氏易位携带者易位染色体正常或平衡胚胎检出率分别为38.20% (123/322)及67.20% (127/189),FISH技术分别为15.39%(195/1 267)及30.75% (202/657),aCGH技术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FISH技术(P均<0.05).应用aCGH技术对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氏易位携带者易位染色体的异常胚胎检出率分别为59.32%(191/322)及30.69% (58/189),FISH技术分别为83.03%(1 052/1 267)及67.43% (443/657),aCGH技术均显著低于FISH技术(P均<0.05).aCGH技术检测的染色体相互易位携带者胚胎中,易位染色体正常或平衡、而非易位染色体发生非整倍体改变的异常胚胎检出率为20.19%(65/322),明显低于罗氏易位携带者的38.62% (73/18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GH技术进行染色体易位携带者PGD的易位染色体正常或平衡检出率较FISH技术更高,而相互易位携带者的胚胎中非易位染色体发生非整倍体改变的异常胚胎检出率较罗氏易位携带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位 遗传 植入前诊断 微阵列分析 核酸杂交 原位杂交 荧光
原文传递
微阵列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言信 徐艳文 +2 位作者 苗本郁 曾艳红 周灿权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微阵列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arrayCGH)。方法对以下3种来源的细胞进行arrayCGH分析:(1)经胰酶消化的核型分别为46,XX、46,XY、47,XX,+13的B2、C38... 目的建立适用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微阵列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arrayCGH)。方法对以下3种来源的细胞进行arrayCGH分析:(1)经胰酶消化的核型分别为46,XX、46,XY、47,XX,+13的B2、C38、A1的3株人胚胎干细胞,分离后获取3~5个细胞;(2)在本中心进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的正常受精来源的废弃胚胎卵裂球;(3)源自5对罗氏或相互易位携带者的夫妻、在本中心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10个废弃胚胎,其中8个胚胎经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诊断为异常,1枚无信号,l枚诊断正常但胚胎发育停滞。经全基因组扩增后,对扩增产物进行24sureV3或24sure+芯片检测,采用BlueFuseMult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对来自B2、C38、A1系干细胞株的3~5个细胞进行arrayCGH分析,结果与核型鉴定一致;(2)对来自2枚正常受精胚胎的6个卵裂球的扩增产物行24sureV3分析,1枚胚胎的2个卵裂球分别为非整倍体和正常核型,另1枚胚胎的4个卵裂球中2个正常,另外2个均为-22,+13。用24sure+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前一致;(3)对来自染色体易位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10枚胚胎进行arrayCGH分析,4枚胚胎在arrayCGH分析时与FISH诊断结果相符,其中2枚FISH与arrayCGH结果完全一致,2枚通过arrayCGH分析发现除FISH发现的异常外的其他多条染色体数目异常。1枚胚胎FISH检测无信号,而arrayCGH诊断为13三体。5枚与FISH诊断结果不符的胚胎中,1枚来自罗氏易位FISH诊断为13单体,两种arrayCGH芯片均诊断为14三体及其他多条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1枚胚胎碎片多且发育停滞(该易位患者另2枚胚胎诊断均相符),其余3枚结果不相符的胚胎均来源于染色体(p13;q11)的相互易位。结论应用arrayCGH可同时完成对胚胎染色体结构检测及全染色体组非整倍体筛查,但在断裂点距离着丝粒位置较近的染色体1区的易位应选择分辨率高的24sure+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微阵列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罗氏易位 相互易位 非整倍体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原发腹腔妊娠的3例临床病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言信 丁淼 +4 位作者 邱绮 赵雅男 潘萍 李予 张清学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发生原发性腹腔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本文报道3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IVF-ET后原发性腹腔妊娠病例,并对其诊治进行了讨论。结果3例腹腔妊娠均在术前通过经阴道B超诊断,行腹腔镜...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发生原发性腹腔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本文报道3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IVF-ET后原发性腹腔妊娠病例,并对其诊治进行了讨论。结果3例腹腔妊娠均在术前通过经阴道B超诊断,行腹腔镜下腹腔妊娠物切除,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下降良好。目前1例已通过解冻胚胎移植并获得活产,1例自然妊娠后获得活产。结论IVF-ET术后的原发性腹腔妊娠是极其罕见的异位妊娠,严密监测hCG水平及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腹腔镜探查并腹腔妊娠物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腹腔妊娠 腹腔镜
原文传递
不同促排卵药物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言信 张清学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排卵障碍约占女性不孕原因的25%~35%,患者常需要促排卵才能妊娠。促排卵治疗是辅助生殖技术常用的治疗方法,理想的促排卵方案必须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本文分析比较了几种临床常用促排卵药物的排卵率、种植率、流产风险与长期影响... 排卵障碍约占女性不孕原因的25%~35%,患者常需要促排卵才能妊娠。促排卵治疗是辅助生殖技术常用的治疗方法,理想的促排卵方案必须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本文分析比较了几种临床常用促排卵药物的排卵率、种植率、流产风险与长期影响,以及不同药物的使用范围。通过合理的促排剂量和个体化方案,达到正常的卵巢反应和理想的治疗结局,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多胎妊娠等并发症。对于不同患者,应根据其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选择最合适的促排卵方案,达到最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 促排卵药物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怡婳 谢言信 +5 位作者 杨茜 李予 王文军 杨冬梓 陈慧 张清学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或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临床情况和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或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临床情况和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及冻胚移植(FET)的AEH或早期高分化EC患者共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AEH患者共进行90个取卵周期,拮抗剂方案最多有28个,其次为微刺激方案,平均每周期获卵6个。AEH患者进行了22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37个FET周期,累积妊娠率为29.0%,累积活产率为17.7%。16例早期高分化EC患者共进行24个取卵周期,拮抗剂方案最多有9个,其次为长方案,平均每周期获卵数为7个。EC患者共进行7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15个FET周期,累积妊娠率为36.4%,累积活产率为31.8%。57例AEH或早期高分化EC患者进行了29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及52个FET周期,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为37.9%,活产率为31.0%,FET临床妊娠率为28.8%,活产率为17.3%,新鲜胚胎移植和FET间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AEH或早期高分化EC患者行IVF-ET助孕,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IVF-ET是AEH或早期高分化EC患者保守治疗后的很好助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