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融合特征的群体行为识别
1
作者 谭程午 夏利民 王嘉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8年第1期17-22,共6页
围绕群体行为的特征提取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运动特征和外观特征的群体行为识别方法。为了更有效地描述识别信息,首先将各行人目标看成网络的节点,利用协方差跟踪获得目标的运动轨迹,同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衡量行人... 围绕群体行为的特征提取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运动特征和外观特征的群体行为识别方法。为了更有效地描述识别信息,首先将各行人目标看成网络的节点,利用协方差跟踪获得目标的运动轨迹,同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衡量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利用此因果关系来构建成双因果网络和成群因果网络,将其作为运动特征,并结合外观特征来描述群体行为。最后,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的支持向量机(SVM)进行群体行为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对群体行为进行有效的表达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行为识别 特征融合 GRANGER因果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特征的群体行为识别
2
作者 谭程午 《信息通信》 2017年第2期37-4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特征的群体行为识别方法。为了有效地描述识别信息,利用三层局部因果关系编码群体行为来描述运动特征,采用自我因果关系,双人因果关系,群体因果关系分别描述个人层级,双人层级,群体层级的运动特征,并结合外观特征来...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特征的群体行为识别方法。为了有效地描述识别信息,利用三层局部因果关系编码群体行为来描述运动特征,采用自我因果关系,双人因果关系,群体因果关系分别描述个人层级,双人层级,群体层级的运动特征,并结合外观特征来描述群体行为。最后,采用概率潜在语义分析(PLSA,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模型进行群体行为识别。利用该方法在NUS-HGA这个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与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行为识别 分层模型 因果关系 特征融合 概率潜在语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