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棒间隔距离对铁尾矿坡面减流减沙效应的影响
1
作者 李睿杰 杨建英 +6 位作者 赵廷宁 史常青 张学沛 孙非凡 赖林枫 孙智龙 李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7,共10页
中国铁尾矿库的排放量大而综合利用率低,遗留的铁尾矿库形成大面积裸露库面和边坡,易引发水土流失、边坡滑塌等危害。为明确边坡生态修复中生态棒拦挡措施的水土流失防治机理,该研究以张宣铁矿区尾矿库边坡为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研... 中国铁尾矿库的排放量大而综合利用率低,遗留的铁尾矿库形成大面积裸露库面和边坡,易引发水土流失、边坡滑塌等危害。为明确边坡生态修复中生态棒拦挡措施的水土流失防治机理,该研究以张宣铁矿区尾矿库边坡为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不同间隔生态棒拦挡措施的减流减沙效应。结果表明:坡度25°、30°,30~90 mm/h雨强下,1)不同间隔生态棒拦挡措施下初始产流时间较裸坡分别增加0.44%~57.76%、1.08%~39.14%,且随生态棒间隔、坡度、雨强的增大而减少;减流效应分别为-2.79%~80.68%、12.67%~76.45%,随雨强增大而减小,30 mm/h雨强下随生态棒间隔缩短呈增强趋势,60、90 mm/h雨强下无明显规律变化;径流流速削减效应分别为20.78%~55.12%、20.16%~41.57%,随生态棒间隔缩短呈增强趋势,随坡度增大而降低,同时0.67 m间隔削减坡面流速效应最佳;2)减沙效应分别为-127.47%~71.57%、-287.19%~62.01%,减沙效应弱于减流效应;3)30 mm/h雨强下累积径流量、侵蚀量随生态棒间隔的缩短而减少,60、90 mm/h雨强下规律不明显;且90 mm/h雨强下,坡度30°的累积侵蚀量显著大于坡度25°;4)对产流产沙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生态棒拦挡措施在坡面减流、削减流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雨强对产流产沙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坡度处于辅助地位;5)建议坡度25°、30°,雨强30、90 mm/h时选择0.40 m生态棒间隔,雨强60 mm/h时选择1.00 m生态棒间隔。研究结果可为铁尾矿边坡生态修复中生态棒拦挡措施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棒 铁尾矿 减流减沙效应 人工模拟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级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监测弃土场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晋茹 赖林枫 +4 位作者 芦治源 张晓峰 李元 赵廷宁 魏广阔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41,共6页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弃土场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消费级无人机具有低门槛、低成本的显著优势,但利用消费级无人机进行摄影测量的精度分析研究较少,特别是2021年发布的最新《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中对测量精度有更高的要求。...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弃土场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消费级无人机具有低门槛、低成本的显著优势,但利用消费级无人机进行摄影测量的精度分析研究较少,特别是2021年发布的最新《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中对测量精度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公路建设项目弃土场为研究对象,根据地面布设的像控点评估应用消费级无人机对其进行倾斜摄影测量的精度,并与传统正射摄影测量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消费级无人机通过倾斜摄影测量精度能提高25.19%~90.68%,在高程上更为显著,同时能够消减因地形落差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使其达到厘米级,符合规范中1∶500比例尺的成图要求,证实了消费级无人机在弃土场监测中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级无人机 倾斜摄影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 弃土场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摄影方式及GCPs布设对监测土壤侵蚀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赖林枫 赵廷宁 +2 位作者 魏广阔 胡晋茹 芦治源 《测绘科学》 2025年第1期169-179,共11页
针对消费级无人机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存在不足,以南方丘陵区公路弃土场为实例开展试验,探究摄影方式和控制点布设对消费级无人机构建地形模型精度的影响,系统分析土壤侵蚀监测能力评估指标DODua的大小及其特征。结果表明:消费级无... 针对消费级无人机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存在不足,以南方丘陵区公路弃土场为实例开展试验,探究摄影方式和控制点布设对消费级无人机构建地形模型精度的影响,系统分析土壤侵蚀监测能力评估指标DODua的大小及其特征。结果表明:消费级无人机的DODua均值随控制点数量增加先减小后稳定,稳定时能达0.03 m,超95%的区域能控制在0~0.05 m内;控制点布设和摄影方式对监测能力的影响存在相互作用,倾斜摄影可以减少监测能力达稳定时的控制点数量,而控制点中心布设方式会“消除”倾斜摄影地形建模优势,边缘均匀中心少量的方式则能优化正射摄影在斜坡(15°~25°)和陡坡(25°~35°)上的监测能力。结果可为消费级无人机精确、高效监测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与优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级无人机 土壤侵蚀监测 无人机摄影测量 控制点 倾斜摄影 精度分析 弃土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