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在高炉渣微晶玻璃中存在特性及固化机理研究
1
作者 赵东宇 张红霞 杜永胜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4,共9页
以含锰高炉渣为主要原料,以Cr_(2)O_(3)和Fe_(2)O_(3)作为复合形核剂,利用熔融法制备高炉渣微晶玻璃。通过外加重金属氧化物CdO,研究重金属离子对高炉渣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及物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确定重金属离子在微晶玻璃中的存在状... 以含锰高炉渣为主要原料,以Cr_(2)O_(3)和Fe_(2)O_(3)作为复合形核剂,利用熔融法制备高炉渣微晶玻璃。通过外加重金属氧化物CdO,研究重金属离子对高炉渣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及物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确定重金属离子在微晶玻璃中的存在状态及固化效果。结果表明,Cr是微晶玻璃实现体析晶的关键元素,以辉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具有优异的综合物化特性。微晶玻璃主要通过尖晶石相和硅灰石相将重金属Cr、Mn、Cd元素固化于晶体中,而辉石相和玻璃相则通过物理包裹与化学键合的双重作用增强了重金属元素在晶体中的存在稳定性。TCLP重金属浸出实验结果也证实微晶玻璃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锰高炉渣 微晶玻璃 CDO 重金属 尖晶石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欣佳 郭巧凤 +1 位作者 律雪月 赵东宇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以酸化处理的碳纳米管为模板,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成功制备出以纳米镍/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核,以聚苯胺为壳的三元核壳复合材料,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不同质量分数纳米镍/多壁碳纳米管的三元... 以酸化处理的碳纳米管为模板,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成功制备出以纳米镍/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核,以聚苯胺为壳的三元核壳复合材料,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不同质量分数纳米镍/多壁碳纳米管的三元核壳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制备的电极材料,循环伏安法在0.001 V·s^(-1)下测其比电容值(Cp-cv)达到737.13 F·g^(-1),其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在10 mA·cm^(-2)条件下的比电容值为50.86 F·g^(-1)。为开发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纳米镍 聚苯胺 电化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东宇 金政 +4 位作者 宿凯 孟云飞 叶春媛 吴庆禹 袁维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3-135,共3页
利用超声波将多壁碳纳米管(CNTs)分散于苯胺盐酸溶液体系中,以过硫酸铵((NH4)2S2O8)为氧化剂,原位聚合法制备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CNTs/PANI)。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对复合... 利用超声波将多壁碳纳米管(CNTs)分散于苯胺盐酸溶液体系中,以过硫酸铵((NH4)2S2O8)为氧化剂,原位聚合法制备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CNTs/PANI)。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对复合材料进行表面观察、结构测定和电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碳纳米管和聚苯胺间存在相互作用,其电导率随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碳纳米管 原位聚合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的液相氧化处理改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东宇 李滨耀 余赋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4-116,共3页
碳纤维表面的液相氧化处理改性赵东宇*李滨耀余赋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碳纤维,表面改性,氯酸钾,硫酸1996-10-24收稿,1997-05-29修回*现在黑龙江大学化学系(哈尔滨,1... 碳纤维表面的液相氧化处理改性赵东宇*李滨耀余赋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碳纤维,表面改性,氯酸钾,硫酸1996-10-24收稿,1997-05-29修回*现在黑龙江大学化学系(哈尔滨,150080)碳纤维具有高强、高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改性 氯酸钾 硫酸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长度及其分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赵东宇 李滨耀 +1 位作者 余赋生 丁彦滨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84-87,共4页
本文利用英国Instron材料试验机,测定了短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SCF/PEK-C)的弯曲强度及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的临界长度(1c),利用西德的偏光显微镜测定了复合材料中的纤维长度分布,讨论了复合材料中纤维... 本文利用英国Instron材料试验机,测定了短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SCF/PEK-C)的弯曲强度及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的临界长度(1c),利用西德的偏光显微镜测定了复合材料中的纤维长度分布,讨论了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平均长度及分布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小于1c的纤维越多,材料力学性能下降得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临界长度 力学性能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断面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东宇 李滨耀 余赋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4-495,共2页
复合材料的强度是通过基体和纤维之间的应力传递获得的.这种传递可通过基体和纤维之间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结合来实现.因此,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效率.短纤维在基体中由于其末端较多,... 复合材料的强度是通过基体和纤维之间的应力传递获得的.这种传递可通过基体和纤维之间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结合来实现.因此,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效率.短纤维在基体中由于其末端较多,其内部更易形成应力集中[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芳醚酮 复合材料 断面形态 PEK-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东宇 王淑敏 +3 位作者 郭巧凤 闫飞 孟云飞 王覃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5-638,643,共5页
为提高聚丙烯腈力学性能,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将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添加到聚丙烯腈(PAN)基体中制备出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材料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力机和动态力学分析仪(DMA)进行表面... 为提高聚丙烯腈力学性能,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将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添加到聚丙烯腈(PAN)基体中制备出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材料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力机和动态力学分析仪(DMA)进行表面观察、结构测定及力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酸化处理后的CNTs与PAN基体间有一定的界面作用,材料力学性能随碳纳米管含量增加而增强,当CNTs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时,比纯PAN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约63%,动态力学储能模量提高了约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丙烯腈 溶液共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在低密度聚乙烯基体中的分散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东宇 赵冬梅 +2 位作者 吴捷 雷清泉 张贞浴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7-650,共4页
研究了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SEM、电子拉力机和电阻计对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此材料的渗流闽值在10wt%~15wt%之间... 研究了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SEM、电子拉力机和电阻计对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此材料的渗流闽值在10wt%~15wt%之间,其电阻率下降。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随纳米碳管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碳纳米管 分散性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纳米线掺杂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电-光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东宇 邓思妍 +4 位作者 康建新 王茜 许丽红 郭林 杨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为了降低液晶显示器(LCD)的能耗,制备了Ag纳米线-液晶复合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直径约为50nm的Ag纳米线掺杂在液晶中,制备了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TN)模式液晶盒,研究了Ag纳米线对TN显示模式液晶盒的驱动电压、开态响应时间以及频率调制特... 为了降低液晶显示器(LCD)的能耗,制备了Ag纳米线-液晶复合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直径约为50nm的Ag纳米线掺杂在液晶中,制备了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TN)模式液晶盒,研究了Ag纳米线对TN显示模式液晶盒的驱动电压、开态响应时间以及频率调制特性的影响。液晶电-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Ag纳米线的加入能显著降低TN显示模式液晶盒的驱动电压,最大降幅可达14%;但液晶盒的响应时间在掺杂Ag纳米线掺杂后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此外,Ag纳米线掺杂的液晶显示出很强的频率调制特性。Ag纳米线的掺杂可以有效改善TN显示模式液晶的电-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AG纳米线 阈值电压 响应时间 频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炭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东宇 李滨耀 余赋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7-150,共4页
采用短炭纤维 (SCF)增强聚芳醚 (PEK- C)树脂 ,研究了不同的预混方法、纤维的表面处理、纤维的含量、成型温度和成型压力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优化了 SCF/ PEK-
关键词 短纤维 炭纤维 增强 聚芳醚酮 成型 预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溶液中结构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东宇 张贞浴 +2 位作者 张凤莲 陈九顺 程碧华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98-101,共4页
以含叔胺基功能单作为还原剂的三元引发体系制备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研究了它们在常用的NaCl-H2O和NaNO3-H2O对体系中溶解特性;利用光散射法和粘度法测得一系列不同分子量HPAM的MW和[η],从而得到高分子量部分水解HPAM... 以含叔胺基功能单作为还原剂的三元引发体系制备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研究了它们在常用的NaCl-H2O和NaNO3-H2O对体系中溶解特性;利用光散射法和粘度法测得一系列不同分子量HPAM的MW和[η],从而得到高分子量部分水解HPAM在1NNaNO3水溶液中一个新的粘度方程以及第二维利系数A2、均方末端距、扩张因子等表征溶液特性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粘度方程 结构参数 分子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1
12
作者 赵东宇 《高教学刊》 2017年第4期64-65,共2页
仪器分析课程是我校化学、应化、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许多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关键手段,在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仪器分析授课具有理论性强、枯燥抽象、学生不易接受等缺点。文章介绍... 仪器分析课程是我校化学、应化、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许多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关键手段,在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仪器分析授课具有理论性强、枯燥抽象、学生不易接受等缺点。文章介绍了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授课方式、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等措施,对仪器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情况,为提高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东宇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2年第4期48-51,共4页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在被大量开采、运输和使用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利用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是当前治理石油污染最为理想的有效方法。介绍了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种类和降解机理,并分析了固定化、表面活性剂、低温条件等...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在被大量开采、运输和使用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利用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是当前治理石油污染最为理想的有效方法。介绍了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种类和降解机理,并分析了固定化、表面活性剂、低温条件等对降解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石油降解菌 固定化 表面活性剂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条件对短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赵东宇 李滨耀 余赋生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95-97,111,共4页
利用动态力学测定仪(DMA)、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及材料为学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加工条件下短碳纤维/聚芳醚酮(SCF/PEK-C)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条件的改变对于材料结构... 利用动态力学测定仪(DMA)、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及材料为学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加工条件下短碳纤维/聚芳醚酮(SCF/PEK-C)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条件的改变对于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是显著的,300℃为适宜的成型温度;45分钟为碳纤维适宜的表面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条件 聚芳醚酮 碳纤维 增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尾灯灯语的混行交通流车辆驾驶意图识别模型研究
15
作者 赵树恩 赵东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6,共9页
针对长期存在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V)混行的交通现状,结合深度学习和HSV颜色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一种在混行交通环境下基于尾灯灯语的车辆驾驶意图识别模型。以Mask R-CNN(mask re... 针对长期存在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V)混行的交通现状,结合深度学习和HSV颜色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一种在混行交通环境下基于尾灯灯语的车辆驾驶意图识别模型。以Mask R-CNN(mask region propos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车辆模型检测出的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为限制,将区域内的HV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尾灯位置相关性,在HV车尾区域添加纵横向约束来定位传递灯语信号的左右尾灯;在规定的灯语组合及转向灯闪烁频率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灯语识别算法,运用多目标判别相关性滤波CSRT(channel and spatial relatability tracking)跟踪HV尾灯并统计尾灯时序状态;以动态灯语作为输入,构建基于尾灯灯语的驾驶意图识别模型;使用基于真实路况信息的Cityspaces数据集和交通流视频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尾灯灯语的驾驶意图识别模型对视频流车辆尾灯检测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6.0%、98.2%,对驾驶意图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5.9%,单帧识别耗时为20 ms,为高速混行环境下的AV决策规划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意图识别 灯语识别 自动驾驶 Mask R-CNN 交互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中的MicroRNA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东宇 王岩 +2 位作者 罗迪 周春光 梁艳春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76-280,共5页
为microRNA预测的研究提供参考,讨论了生物信息学中有关MicroRNA预测研究的若干问题。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由MicroRNA预测的特征信息和数据源,从结构序列分析方法、比较基因组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等方面对MicroRNA预测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为microRNA预测的研究提供参考,讨论了生物信息学中有关MicroRNA预测研究的若干问题。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由MicroRNA预测的特征信息和数据源,从结构序列分析方法、比较基因组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等方面对MicroRNA预测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做了回顾和展望,指出了该领域研究的趋势。通过对3类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机器学习方法的效果更优越,能较精确地预测出Micro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预测 结构序列分析 比较基因组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法制备新型液晶垂直取向膜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东宇 孟庆勇 +7 位作者 杨光达 曹晖 黄维 何万里 王国杰 杨洲 张晓光 杨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7,共6页
用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通过自组装反应在石英基板表面制备了含有二苯乙炔基的自组装单层膜。用该自组装膜作为向列相液晶的取向层制成液晶器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向列相液晶获得了均匀、稳定的垂直取向效果。热稳定... 用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通过自组装反应在石英基板表面制备了含有二苯乙炔基的自组装单层膜。用该自组装膜作为向列相液晶的取向层制成液晶器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向列相液晶获得了均匀、稳定的垂直取向效果。热稳定性试验表明,用自组装方法制备的液晶垂直取向膜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250℃条件下取向仍可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垂直取向 二苯乙炔 自组装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铂酸-三苯基膦体系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胡春野 赵东宇 江英彦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3-216,共4页
氯铂酸是迄今最通用的硅氢加成反应的有效催化剂,然而它对某些带官能基团的烯烃的催化硅氢加成反应并不理想.以氯铂酸催化氯丙烯与含氢氯硅烷的反应为例,反应诱导期较长,产率低.由于该反应的产物是制备特种聚有机硅氧烷和硅烷偶联剂的... 氯铂酸是迄今最通用的硅氢加成反应的有效催化剂,然而它对某些带官能基团的烯烃的催化硅氢加成反应并不理想.以氯铂酸催化氯丙烯与含氢氯硅烷的反应为例,反应诱导期较长,产率低.由于该反应的产物是制备特种聚有机硅氧烷和硅烷偶联剂的重要单体,因此探索新的高效催化剂的研究一直很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铂酸 三苯基膦 硅氢加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面玄武岩熔融-结晶过程中角闪石-熔体二面角: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东宇 张波 +3 位作者 胡贤旭 范大伟 周文戈 谢鸿森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41-354,共14页
矿物-熔体二面角是了解岩浆岩结构演化和岩浆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温度和压力对矿物-熔体二面角的影响,以粗面玄武岩为初始样品,在压力为0.6~2.6GPa,温度为800℃~900℃,恒温100h的条件下分别对初始样品进行了温度和压力两个系... 矿物-熔体二面角是了解岩浆岩结构演化和岩浆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温度和压力对矿物-熔体二面角的影响,以粗面玄武岩为初始样品,在压力为0.6~2.6GPa,温度为800℃~900℃,恒温100h的条件下分别对初始样品进行了温度和压力两个系列的熔融-结晶试验。温度系列试验(3组)条件为:恒定压力为0.6GPa,首先在温度为1 350℃的条件下恒温1h,使粗面玄武岩完全熔融,然后改变温度使粗面玄武岩熔体分别在温度为800℃、850℃和900℃以及恒温100h的条件下结晶。压力系列试验(4组)条件为:分别在压力和温度为0.6GPa、1 350℃,1.1GPa、1 375℃,1.6GPa、1 400℃,2.1GPa、1 425℃和2.6GPa、1 450℃条件下恒温1h,使粗面玄武岩完全熔融,然后降温至900℃,恒温100h使粗面玄武岩熔体结晶。在上述试验条件下,粗面玄武岩熔体主要结晶相为角闪石。采用在二维任意切面测定二面角的方法得到试验产物中的角闪石-熔体二面角。将试验获得的角闪石-熔体视二面角的累积频率与理论频率累积曲线进行对比,并讨论了温度和压力对二面角的影响。角闪石-熔体视二面角中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在高温条件下,角闪石的成核密度小,生长速度快,有利于角闪石晶体的生长粗化,大的颗粒相互接触拼接形成高角度二面角,而在低温条件下,角闪石的成核密度大,生长速度慢,不利于角闪石晶体的粗化,角闪石的矿物颗粒较小且近平行排列,从而形成低角度二面角。另外,角闪石-熔体视二面角中值随着压力的升高先升高再降低,最后升高,这可能是熔体和矿物之间显著的力学性质差异造成的。试验结果证明,在岩浆结晶作用早期,随着矿物由孤立状态向拼接结构发展,矿物-熔体二面角逐渐增大。同时,将本次试验结果与前人关于岩浆结晶晚期矿物(或矿物-熔体)二面角的演化规律相结合,可以描绘出整个岩浆结晶过程中矿物-熔体二面角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面角 熔融-结晶 粗面玄武岩 高温高压 界面能 拼接结构 结构平衡 岩浆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钒析出对X8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小江 孙新军 +3 位作者 雍岐龙 李昭东 赵东宇 张正延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2,共6页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钒(V)含量分别为0.06%和0.02%的X80管线钢进行了峰值温度为1350℃和750℃的焊接热模拟试验,利用硬度计和光学显微镜(OM)分别分析了焊接热模拟试样硬度和试样中马氏体-奥氏体岛状组织(M-A)的数量、尺寸和形貌...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钒(V)含量分别为0.06%和0.02%的X80管线钢进行了峰值温度为1350℃和750℃的焊接热模拟试验,利用硬度计和光学显微镜(OM)分别分析了焊接热模拟试样硬度和试样中马氏体-奥氏体岛状组织(M-A)的数量、尺寸和形貌。利用透射电镜(TEM)对母材、粗晶区和部分相变区中粒子析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0.02%含V量X80管线钢相比,0.06%含V量的X80管线钢由于V含量较高,在受到多道次焊接热循环影响时,部分相变区有较大量碳化钒(VC)粒子析出,明显阻碍位错运动,使其强度明显提高的同时脆性增大、塑性变形难以进行,导致其焊接热影响区韧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焊接热影响区 碳化钒颗粒 析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