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9、TIMP-1和VEGF在兔颈动脉斑块中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华栋 范学军 +2 位作者 伍明 樊建华 周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91-3093,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兔颈动脉斑块中的表达及其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高脂饮食组(B),硅橡胶圈干预联合高脂饮...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兔颈动脉斑块中的表达及其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高脂饮食组(B),硅橡胶圈干预联合高脂饮食(C、D组);分别于14,28 d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内新生血管变化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斑块内MMP-9、TIMP-1,VEGF及CD31的表达情况,分别计算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MVD),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C、D组均有斑块及新生血管形成,A、B组无斑块形成;免疫组化显示C组、D组MMP-9/TIMP-1,VEGF及CD31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MMP-9/TIMP-1,VEGF与新生血管呈正相关(P<0.01)。结论 MMP-9/TIMP-1比值失衡及VEGF表达增强与颈动脉早期斑块内新生微血管形成有关,在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超声造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术对兔肝脏肿瘤影响的实验研究及意义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华栋 马庆久 +6 位作者 赖大年 鲁建国 褚延魁 杜锡林 何显力 卞铃 包国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对肿瘤组织的治疗效果及其意义 .方法 :通过外科手术将VX2肿瘤组织混悬液穿刺注射建立新西兰兔肝脏肿瘤模型 ,按照射频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射频治疗前 (对照 )、射频治疗后 1 ,3,5 ,7和 1 4d 6个时间组 ...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对肿瘤组织的治疗效果及其意义 .方法 :通过外科手术将VX2肿瘤组织混悬液穿刺注射建立新西兰兔肝脏肿瘤模型 ,按照射频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射频治疗前 (对照 )、射频治疗后 1 ,3,5 ,7和 1 4d 6个时间组 ,分别对其肝功能、肿瘤B超影像学及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 .结果 :1wk内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改变 ,多数指标在 2wk左右恢复 (P <0 .0 5 ) ;射频治疗 1wk内B超影像学提示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 ,之后逐渐缩小 ;RF治疗后肿瘤组织会形成坏死区、损伤区和炎性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 ,部分坏死区会形成液化区 ,部分损伤区会出现坏死 .细胞凋亡大量存在于治疗区内 .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术对肝脏肿瘤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肝脏肿瘤模型 VX2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兔肝脏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华栋 包国强 +5 位作者 马庆久 赖大年 鲁建国 楮延魁 杜锡林 何显力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肿瘤组织的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通过VX2肿瘤组织混悬液肝内注入法建立兔肝脏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RFA治疗及假性处理,比较RFA治疗前后模型动物的肝脏功能变化及B超影像学改变。结果1周...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肿瘤组织的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通过VX2肿瘤组织混悬液肝内注入法建立兔肝脏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RFA治疗及假性处理,比较RFA治疗前后模型动物的肝脏功能变化及B超影像学改变。结果1周内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改变,多数指标在2周左右恢复(P<0.05);RFA治疗后肿瘤呈逐渐缩小趋势;瘤体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术对肝脏肿瘤疗效确切,会造成肝脏功能一过性损害改变;B超等影像学检查手段为临床RFA治疗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脏肿瘤模型 VX2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华栋 付强 +6 位作者 张健 鲁建国 何显力 王青 南菁 杨媛 药立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453-455,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人类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正常组织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小鼠抗NDRG2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NDRG2在不同甲状腺组织的表达,并分析NDRG2在不同甲状腺...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人类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正常组织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小鼠抗NDRG2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NDRG2在不同甲状腺组织的表达,并分析NDRG2在不同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甲状腺癌组织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NRG2的表达相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癌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DNRG2的表达相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DN-RG2的表达相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DRG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对甲状腺癌的发生或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不仅为研究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提供了线索,而且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甲状腺癌 免疫组化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诱导兔VX_2肝脏移植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华栋 包国强 +5 位作者 马庆久 鲁建国 楮延魁 何显力 南菁 孙丰斌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A)对兔VX2 肝脏移植瘤的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VX2 肿瘤组织混悬液肝内注入法建立兔肝脏肿瘤模型 ,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分别予以RFA治疗及假性处理 ,于治疗结束后 0、12h、1、2、4、8、16d共 7个时间点分别...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A)对兔VX2 肝脏移植瘤的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VX2 肿瘤组织混悬液肝内注入法建立兔肝脏肿瘤模型 ,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分别予以RFA治疗及假性处理 ,于治疗结束后 0、12h、1、2、4、8、16d共 7个时间点分别切取肿瘤中心组织及边缘组织为检测标本 ,进行HE染色、透射电镜检查并运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毁损区边缘部组织中有大量阳性细胞 ,中心部分亦有较多的阳性细胞 ,两者凋亡细胞指数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对照组标本中仅发现极少数阳性细胞 ,且其中心区与边缘区无统计学差异 ,其凋亡细胞指数与治疗组标本相比 ,差异均非常显著 (P <0 .0 1)。于不同时间点观察 ,治疗组细胞凋亡高峰在 2 4h左右 ,而对照组细胞凋亡则无明显时间分布特征。结论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项重要机制。其发生的部位主要是肿瘤周边区 ,时间高峰在RFA作用后 2 4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脏肿瘤模型 VX2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外科临床见习中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华栋 鲁建国 +3 位作者 何显力 南菁 杨媛 王青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2期403-405,共3页
针对当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病例少、床边教学病人不配合、病例教学综合素质性较差、学员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在外科学见习教学中,试行了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模式。将我院2004级本科见习的医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成绩考... 针对当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病例少、床边教学病人不配合、病例教学综合素质性较差、学员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在外科学见习教学中,试行了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模式。将我院2004级本科见习的医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成绩考核和学生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病例书写水平、临床思路的清晰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实践表明,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显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发展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陷,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摸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临床教学 临床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志愿者、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华栋 何显力 +5 位作者 杨宪法 鲁建国 包国强 乔庆 南菁 杨媛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4期790-793,共4页
目的为缓解当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病例少、床边教学病人不配合、病例教学综合性较差、学员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我们在临床教学中,试行了患者、志愿者、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对我院2005级本科学员实行患者、... 目的为缓解当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病例少、床边教学病人不配合、病例教学综合性较差、学员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我们在临床教学中,试行了患者、志愿者、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对我院2005级本科学员实行患者、志愿者、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并与接受原临床教学方法的2004级本科学员进行比较,主要通过临床结业考试成绩,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通过率进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2005级学员临床结业考试平均成绩较2004级学员高(P〈0.05)。2005级学员执业医师通过率明显高于2004级(P〈0.05)。结论患者、志愿者、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摸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仿真模拟人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华栋 范学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4期2136-2137,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两性霉素B(AMB)和AMB脂质体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2例隐脑患者随机分为AMB组和AMB脂质体组,分别给予AMB及AMB脂质体静脉滴注,部分患者加AMB鞘内注射,按标准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对比观察两性霉素B(AMB)和AMB脂质体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2例隐脑患者随机分为AMB组和AMB脂质体组,分别给予AMB及AMB脂质体静脉滴注,部分患者加AMB鞘内注射,按标准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滴注及鞘内注射,AMB脂质体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普通AMB。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新型隐脑优于普通A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青 马庆久 +5 位作者 鲁建国 高德明 赵柏山 包国强 赵华栋 卞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682-685,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前后机体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分析 12 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和治疗后 3d ,7d和 14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 3 ,T 4,T 8,T4/T 8)和红细胞C 3b受体花环 (RBC C3bR )及免...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前后机体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分析 12 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和治疗后 3d ,7d和 14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 3 ,T 4,T 8,T4/T 8)和红细胞C 3b受体花环 (RBC C3bR )及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 )形成率。结果 所有肝癌患者在射频消融治疗后 7d和 14d ,T 3细胞 ,T 4细胞 ,T 4/T 8及RBC C 3bR ,RBC ICR形成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可以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射频消融术 T—淋巴细胞/免疫学 红细胞/免疫学 免疫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夏枯草对甲状腺癌细胞NIS基因表达及摄碘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王峰 付强 +5 位作者 赵华栋 徐海峰 周润锁 袁梦晖 周飞华 南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夏枯草对甲状腺癌细胞株K1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表达及摄碘率的影响,为夏枯草辅助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0,20,50,100,150,200g/L)的夏枯草处理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癌细胞株(K1),48h... 目的:探讨中药夏枯草对甲状腺癌细胞株K1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表达及摄碘率的影响,为夏枯草辅助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0,20,50,100,150,200g/L)的夏枯草处理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癌细胞株(K1),48h后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NISmRNA表达,γ-计数仪检测细胞摄碘能力.结果:夏枯草浓度在0~100g/L范围内,细胞NIS基因表达及摄碘能力随夏枯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当夏枯草浓度达150~200g/L时,增加后浓度与100g/L浓度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可上调甲状腺癌K1细胞NIS基因表达,增强其摄碘率,而且这种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甲状腺肿瘤 肿瘤细胞 RT-PCR 碘同向转运体 摄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术前评估及精准定位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包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周永刚 段云友 +4 位作者 赵华栋 杨恒丽 邢长洋 金京兰 袁丽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术前评估及精准定位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包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52例乳腺多发良性包块患者(共156个病灶),其中经超声术前评估及精准定位后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旋切手术的患者26例(78... 目的探讨超声术前评估及精准定位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包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52例乳腺多发良性包块患者(共156个病灶),其中经超声术前评估及精准定位后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旋切手术的患者26例(78个病灶,研究组),仅经常规超声检查后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旋切手术的患者26例(78个病灶,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旋切时间、旋切刀数及术中出血率。结果两组患者所有包块均被完整切除。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9.88±5.73)min vs.(30.38±9.27)min],旋切刀数显著少于对照组(14.54±6.35 vs. 21.81±9.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15、-3.254,均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率[7.7%(2/26)]明显低于对照组[38.5%(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3,P<0.05)。结论超声术前评估及乳腺包块精准定位联合术中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包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刀数,降低术中出血率,可作为乳腺良性多发包块快速、微创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评估 精准定位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 乳腺多发包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空间赋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体系建构
12
作者 赵华栋 郑流爱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7-40,共4页
学习空间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支撑底座,赋能校本课程高质量育人。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在“基于‘互联网+学科教室’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实践中探索出校本课程体系数字化建构的四大路径,即虚实融通,创设具身学习空... 学习空间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支撑底座,赋能校本课程高质量育人。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在“基于‘互联网+学科教室’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实践中探索出校本课程体系数字化建构的四大路径,即虚实融通,创设具身学习空间,以增强学生沉浸体验;分类组织,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生成创造,实施双学教学方式,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协同循证,完善发展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学习空间 校本课程 数字化 “互联网+学科教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镜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吴涛 李怡 +3 位作者 何显力 乔庆 李金茂 赵华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对乳管内乳头状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8月-2011年8月经乳管镜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44例,其中血性溢液78例,褐色溢液51例,深黄色溢液15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所有...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对乳管内乳头状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8月-2011年8月经乳管镜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44例,其中血性溢液78例,褐色溢液51例,深黄色溢液15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所有病例在乳管镜下可见导管内肿物,并经镜下定位行病变腺叶切除,术后病理132例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7例诊断为原位癌,3例为早期浸润性癌。结论:纤维光导乳管镜可准确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并进行定位切除。对此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内窥镜检查 乳头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媛 张嵘 +4 位作者 南菁 范珊红 臧莉 高芳宁 赵华栋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1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多脏器功能障碍 肠道屏障功能 护理 早期营养支持 能量消耗 静息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机和单片机的自动配料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阮世勋 叶树林 +4 位作者 赵华栋 霍智球 冯锦文 彭兆斌 卫展鹏 《轻工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介绍以 PC机作为上位机 ,VB.6语言作为操作平台 ,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的自动配料控制系统。该系统便于进行远距离监控 ,并具有扩展性强 ,功能灵活 ,操作方便 ,成本低廉等特点。
关键词 基于PC 单片机 自动配料 操作平台 VB PC机 下位机 控制系统 远距离 上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支链氨基酸和谷氨酰胺的营养配方对贲门癌术后早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包国强 李红梅 +3 位作者 何显力 赵华栋 胡会社 赖大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探讨富含支链氨基酸和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PN)配方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贲门癌行根治性全胃/近端胃切除术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从术后第1日分别接受等热量、等氮量的常规PN(对照组)和富含支... 目的:探讨富含支链氨基酸和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PN)配方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贲门癌行根治性全胃/近端胃切除术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从术后第1日分别接受等热量、等氮量的常规PN(对照组)和富含支链氨基酸和谷氨酰胺的PN(研究组)支持治疗,并于术晨、术后第1、8天测定血液C3、IgA、IgM、IgG、TNF-α、IL-6水平和CD3+、CD4+、CD8+、CD4+/CD8+、NK细胞百分率,并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术后8d后研究组血清补体C3、IgA、IgG、CD4+、CD4+/CD8+、NK细胞的恢复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TRR)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血清TNF-α、IL-6水平并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PN对比,富含支链氨基酸和谷氨酰胺的强化PN能改善贲门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谷氨酰胺 肠外营养 免疫 贲门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和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青 赵华栋 +2 位作者 阴继凯 董瑞 鲁建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14-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结肠癌组织和40例癌旁结肠正常组织中COX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结肠癌中,COX-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结肠癌组织和40例癌旁结肠正常组织中COX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结肠癌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5%(3/40)和83.0%(83/100),而MMP-2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5.0%(2/40)和94.0%(94/100),COX-2和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结肠正常组织(P<0.01)。在结肠癌组织中,COX-2和MMP-2阳性表达临床中晚期高于早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COX-2和MMP-2两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结肠癌中COX-2和MMP-2阳性表达明显升高,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COX-2和MMP-2表达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潜在转移和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氧合酶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内HIF-1α与新生血管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伍明 何纬 +5 位作者 赵华栋 樊建华 张丽婷 李婷 周平 范学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57-1063,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模型来探讨早期斑块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研究超声造影(CEUS)能否检测早期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变化。方法:采取高脂饮食联合硅橡胶圈干预建立兔CAS模型。第14,28天行CEUS检测... 目的:通过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模型来探讨早期斑块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研究超声造影(CEUS)能否检测早期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变化。方法:采取高脂饮食联合硅橡胶圈干预建立兔CAS模型。第14,28天行CEUS检测CAS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得出斑块内的造影剂峰值强度(PI)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斑块内CD31,HIF-1α,VEGF,α-actin,RAM-11的表达,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对PI与CD3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4天CEUS显示CAS斑块内已有新生血管形成;第14,28天斑块内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斑块内HIF-1α,VEGF,RAM-11,α-actin,CD31第14,28天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斑块内HIF-1α分别与VEGF,RAM-11,α-actin,CD31表达呈正相关;PI与CD31表达亦呈正相关。结论:在CAS演变过程中,早期斑块内即有新生血管形成,HIF-1α在CAS早期病变中促进新生血管形成。CEUS能检测CAS早期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氧诱导因子-1Α 新生血管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聚集及释药特性的体外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京 包国强 +3 位作者 王化宁 马庆久 何显力 赵华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场和加热作用下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在体外的聚集及释药情况。方法:实验按水浴加热温度分为6组,分别为21、33、39、42和45℃组以及对照组,同时每一组又分为施加磁场组与未施加磁场组2个亚组。利用LY荧光标记阿霉素后,制备... 目的:探讨磁场和加热作用下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在体外的聚集及释药情况。方法:实验按水浴加热温度分为6组,分别为21、33、39、42和45℃组以及对照组,同时每一组又分为施加磁场组与未施加磁场组2个亚组。利用LY荧光标记阿霉素后,制备成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采用外加磁场定位对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进行聚集引导,水浴加热使其释放阿霉素,通过荧光分析仪观察其聚集、释放药物及与腺癌细胞(腺癌细胞株HT-29)结合情况。结果:在体外强磁场作用下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出现定向聚集,在水浴加热至33℃时阿霉素开始释放,并可与腺癌细胞结合,42℃时药物释放量可达到90%以上。其中21、33和39℃时释放药物与腺瘤细胞结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在39、42和45℃药物释放率施加磁场亚组与未施加磁场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磁场可以明显提高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的体外定向聚集性,温度可以控制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对阿霉素的释放及其与腺癌细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阿霉素 热敏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柱隔姜灸促进胃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强 张静 +3 位作者 王磊 杨增悦 雷永华 赵华栋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6期1032-1033,共2页
目的观察艾柱隔姜灸对胃癌根治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艾柱隔姜灸相关穴位,对照组仅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 目的观察艾柱隔姜灸对胃癌根治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艾柱隔姜灸相关穴位,对照组仅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艾柱隔姜灸可明显地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排气、排便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隔姜灸 肠蠕动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