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斗GEO卫星双频观测值连续监测电离层延迟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坤娟 杨旭海 +2 位作者 杨海彦 闫温合 李伟超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8年第4期67-72,共6页
利用北斗GEO卫星观测数据直接计算电离层延迟。由于GEO卫星具有固定穿刺点和静地的特性,使得观测站监测电离层变化时可不考虑空间变化,并可进行连续不间断监测。通过分析北斗GEO卫星三种频率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不同组合,选取B1&... 利用北斗GEO卫星观测数据直接计算电离层延迟。由于GEO卫星具有固定穿刺点和静地的特性,使得观测站监测电离层变化时可不考虑空间变化,并可进行连续不间断监测。通过分析北斗GEO卫星三种频率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不同组合,选取B1&B2双频计算电离层延迟为最优组合,采用相位平滑伪距的方法计算电离层延迟TEC,相较其他电离层模型,该方法的优点是不会引入模型误差,可得到连续的高精度的电离层延迟监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GEO 电离层延迟 双频观测值 相位平滑伪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稀疏布站条件下的区域电离层改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坤娟 华宇 +2 位作者 郭伟 燕保荣 闫温合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55-60,共6页
研究了WAAS卫星导航系统的格网电离层改正方法,分析了中国区域电离层分布特性,根据中国区域内稀疏布站的条件,MEO卫星和GEO卫星运动特点,以及C波段GEO卫星电离层延迟特性,提出了利用距离幂指数权重内插进行电离层延迟改正的方法。使用IG... 研究了WAAS卫星导航系统的格网电离层改正方法,分析了中国区域电离层分布特性,根据中国区域内稀疏布站的条件,MEO卫星和GEO卫星运动特点,以及C波段GEO卫星电离层延迟特性,提出了利用距离幂指数权重内插进行电离层延迟改正的方法。使用IGS公布的电离层数据,分别利用格网电离层权重方法和距离幂指数权重内插法进行Matlab仿真计算。然后,将结果与IGS事后精密产品进行比较,证明在中国区域内稀疏布站条件下,距离幂指数权重内插法对于电离层延迟具有较理想的改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总电子含量 格网电离层 距离幂指数权重内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数字下变频中CORDIC算法的FPGA实现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温合 胡永辉 +3 位作者 李瑾琳 何在民 吴成英 赵坤娟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4年第1期34-40,共7页
正余弦信号在GNSS接收终端的数字下变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CORDIC算法是实现正余弦信号的最重要方法。立足于DDS与CORDIC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CORDIC算法实现主要存在的3个问题,结合变象限法、流水线技术及相幅量化数据格式,在FPGA上通过... 正余弦信号在GNSS接收终端的数字下变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CORDIC算法是实现正余弦信号的最重要方法。立足于DDS与CORDIC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CORDIC算法实现主要存在的3个问题,结合变象限法、流水线技术及相幅量化数据格式,在FPGA上通过实现CORDIC算法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计算出正余弦信号幅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CORDIC算法实现相比,本文实现的正余弦信号精度高且速度快,并能满足GNSS接收终端数字下变频对正余弦信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DIC算法 流水线结构 正余弦信号 数字下变频(D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MBOC中频调制信号的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温合 何在民 +2 位作者 胡永辉 赵坤娟 李瑾琳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50-54,60,共6页
MBOC调制信号是Galileo和GPS系统的互操作导航信号调制方式。在研究MBOC调制信号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MBOC调制信号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了MBOC调制信号,给出了仿真和测试结果。实验表明,该实现方式正... MBOC调制信号是Galileo和GPS系统的互操作导航信号调制方式。在研究MBOC调制信号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MBOC调制信号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了MBOC调制信号,给出了仿真和测试结果。实验表明,该实现方式正确可行,对于新的导航信号结构的研究和新一代接收机的研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二进制偏移载波调制 功率谱 可编程门阵列 中频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电离层延迟对GPS PPP时间传递的影响
5
作者 丁硕 杨海彦 +2 位作者 杨旭海 张喆 赵坤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56,82,共8页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时间传递观测模型无法消除二阶电离层延迟误差的实际问题,推导了顾及二阶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的观测模型。应用两个时段实测数据,比较分析了二阶电离层延迟改正前与改正后的精密单点定位测站钟差和时间传递结果。分析表...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时间传递观测模型无法消除二阶电离层延迟误差的实际问题,推导了顾及二阶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的观测模型。应用两个时段实测数据,比较分析了二阶电离层延迟改正前与改正后的精密单点定位测站钟差和时间传递结果。分析表明,二阶电离层延迟对低纬度地区测站钟差影响显著,对中、高纬度的影响逐渐减弱;测站钟差差异序列呈固定偏差加周日变化,固定偏差在南北半球符号相反。二阶电离层对长基线时间传递的影响最大超过26皮秒,对短基线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据此,提出亚纳秒级长基线时间传递进行二阶电离层延迟修正是必要的,特别是组成基线的测站位于低纬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二阶电离层延迟 钟差 时间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