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中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庆和 李军 +1 位作者 王运杰 张俊丽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7期318-319,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动脉供血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 46例患者共见49条肝外动脉血管,其中右膈动脉(18/4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动脉供血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 46例患者共见49条肝外动脉血管,其中右膈动脉(18/49)和肠系膜上动脉(15/49)占多数。6条肝外动脉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43条肝外动脉均行超选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动脉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癌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外动脉血供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临床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庆和 郭大庆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4期25-26,共2页
目的评价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导管行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13例患者24小时内溶栓8例,24-48小时内溶栓3例,48-72小时溶栓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或明显改... 目的评价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导管行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13例患者24小时内溶栓8例,24-48小时内溶栓3例,48-72小时溶栓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经导管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疗效明显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 介入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贫化过高的放矿模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庆和 钟叔玉 郑志琴 《云南冶金》 2000年第5期1-6,共6页
用放矿计算机模拟再现采场放矿实际 ,与理想放矿管理条件下模拟结果加以比较。说明采场贫化过高的原因和降低的关键。模拟的吻合性高 ,可操作性强 ,使用可靠 ,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放矿 计算机模拟 供矿综合管理 采场 矿石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脊索瘤术前靶血管栓塞联合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庆和 王田田 +1 位作者 张俊丽 龙军强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期169-169,共1页
目的:探讨骶骨脊索瘤术前靶血管栓塞联合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间隔阻断血流,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骶骨脊索瘤患者,均行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DSA造影,明确肿瘤靶血管情况,超选择插管,应用适当大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靶血管;然后置入... 目的:探讨骶骨脊索瘤术前靶血管栓塞联合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间隔阻断血流,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骶骨脊索瘤患者,均行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DSA造影,明确肿瘤靶血管情况,超选择插管,应用适当大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靶血管;然后置入长3.6×直径3.3cm顺应性球囊,置于腹主动脉下段,髂总动脉分叉上1.5~2cm处,进入手术室,术中充盈球囊间隔阻断腹主动脉血流。结果21例骶骨脊索瘤患者,手术切除过程顺利,术中失血量500~1500ml,平均780ml,术后未出现盆腔器官及下肢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骶骨脊索瘤术前靶血管栓塞联合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间隔阻断血流,有效控制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肿瘤切除率高,并发症少,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脊索瘤 手术 失血 栓塞 球囊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采场放矿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庆和 《云南冶金》 2002年第3期9-14,17,共7页
文章对崩落采场放矿研究的重要性、与矿损贫化的经济关系、崩落矿岩的流动特性与分类、各种放矿研究方法与理论以及其展望 ,进行了扼要的述评 ,以飨读者。
关键词 崩落采场 崩落矿岩流动性 放矿随机模拟 九块流动模型 空位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矿岩流动性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庆和 钟叔玉 《昆明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30-35,共6页
本文分析了影响崩落矿岩流动性的六个主要因素及其分级指标,它们对流动的产生、发展和终止所起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本文是从大量的模糊性质与关系中寻求出它们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研究不同类别崩落矿岩流动规律的差异和从... 本文分析了影响崩落矿岩流动性的六个主要因素及其分级指标,它们对流动的产生、发展和终止所起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本文是从大量的模糊性质与关系中寻求出它们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研究不同类别崩落矿岩流动规律的差异和从类比中选取参数提供了类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矿岩 流动性 模糊聚类分析 散体 粘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年云南采矿年评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庆和 《云南冶金》 1997年第2期4-11,共8页
根据1996年云南期刊发表的采矿论文,和云南采矿工作者在全国有关期刊、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从凿岩爆破技术、井巷掘进与支护等8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采矿 年平 技术成果 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小肺癌25例的CT诊断分析
8
作者 赵庆和 贾爱英 张俊丽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2期419-419,共1页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CT诊断。方法对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5例周围型小肺癌的基本CT征象有:小结节征21例;另4例中,2例呈小片状,2例呈粗短条索状。有分叶...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CT诊断。方法对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5例周围型小肺癌的基本CT征象有:小结节征21例;另4例中,2例呈小片状,2例呈粗短条索状。有分叶征20例,毛刺征18例,空泡征13例,胸膜凹陷征15例,血管纠集征7例。结论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应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肺癌 周围型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姚铜矿缓倾斜空场法顶板稳定性评价
9
作者 赵庆和 《云南冶金》 1999年第4期7-10,19,共5页
从影响顶板稳定性的基本因素、评价指标出发, 根据大姚顶板岩体的参数和实际盘区顶板稳定性的分析, 优选和论证了大姚盘区的结构参数。其分析方法对顶板稳定性评价, 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顶板 稳定性 采场 跨度 盘区 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矿岩流动性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英龙 童光煦 赵庆和 《有色金属》 CSCD 1993年第3期20-23,共4页
本文建造了崩落矿岩流动性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摸型,并将其应用于7个实际矿山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分类方法简单、实用。
关键词 崩落矿岩 流动性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 BP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爱英 赵庆和 张俊丽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0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的MSCT(多层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征象及其与中毒时间的关系。方法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不同时期分别行胸部MSCT检查,并对36例胸部MS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例早期即2~5D肺内表现不明显或仅为肺纹理增多,...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的MSCT(多层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征象及其与中毒时间的关系。方法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不同时期分别行胸部MSCT检查,并对36例胸部MS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例早期即2~5D肺内表现不明显或仅为肺纹理增多,随后肺内呈毛玻璃样改变;中期即5~14D出现肺纤维化,肺实变出现于出现于2周以内;晚期即2周后以肺纤维化及支气管扩张、肺小囊变为主,其中合并胸腔积液2例,并发纵隔气肿1例,出现心影增大1例。结论百草枯中毒在肺部有明确的影像学征象,不同的影像表现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所以MSCT检查在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肺损伤 多层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矿随机模拟模型的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叔玉 赵庆和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在讨论空位扩散数学模型的参数计算及边壁处理的基础上,从随机理论着手,推导出了带边界条件的扩散模型,同时,用λ、ξ两个参数代替了原来的扩散系数D。经达孔量检验,模型的相似度较好。
关键词 随机理论 边界条件 周界 正态曲线 概率密度函数 放矿 松动体 空位扩散 计算机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院生 赵庆和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5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比较各期的病灶检出率,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46例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s、门脉期70s、延迟期5min,用高压注射器...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比较各期的病灶检出率,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46例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s、门脉期70s、延迟期5min,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推注,速率为3ml/s,剂量为1.5ml/kg。结果46个病灶中,35个病灶呈典型增强形式,即动脉期呈高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门脉期迅速变为低或等密度,延迟期仍呈低密度。11个病灶呈不典型表现,其中3个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均呈高密度,延迟期则均呈等密度;4个病灶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均呈低密度;4个病灶在动脉期呈等密度,而其它各期为低密度。结论大多数的SHCC在三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综合三期扫描的表现可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 小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法放矿计算机随机模拟软件开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叔玉 赵庆和 《有色金属》 CSCD 1991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概括放矿随机模拟的现有理论,以人一机对话的工作方式,在微机上建立了随机模拟软件包。该软件包包括因素较多,功能较全,目前国内采用有底柱崩落采矿法的矿山都能应用。通过软件包在易门凤山矿的应用,结果是满意的,完全可以代替物理... 本文概括放矿随机模拟的现有理论,以人一机对话的工作方式,在微机上建立了随机模拟软件包。该软件包包括因素较多,功能较全,目前国内采用有底柱崩落采矿法的矿山都能应用。通过软件包在易门凤山矿的应用,结果是满意的,完全可以代替物理模拟实验来指导矿山的生产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仿真 计算机应用 随机模拟 矿岩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散矿岩中凿岩巷道周边岩石松散圈综合治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忠林 傅思渲 +7 位作者 赵庆和 施永禄 刘维华 辛允文 蒋长明 张纪成 刘韬 杨春林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7年第4期22-26,共5页
介绍了会理锌矿天宝山Ⅱ号矿体凿岩巷道周边岩石松散圈对生产造成的困境,分析了松散圈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对松散矿岩中凿岩巷道周边岩石松散圈进行光面爆破、喷浆支护。
关键词 岩石松散圈 光面爆破 松散矿岩 综合治理 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面等密度图的绘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克鹏 赵庆和 《昆明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96-99,共4页
系统地阐述了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面等密度原理和方法,并用行的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制图 结构面 等密度图 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矿岩流动性分类的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叔玉 赵庆和 《昆明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5期10-16,共7页
根据动态模糊聚类的基本思想,论述了崩落矿岩流动特性分类问题,详细讨论了数据初始化和最佳聚类数的特性,并设计了 FORTRAN 语言计算机程序,经易门凤山、东川面山等实例的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崩落矿岩 流动性 模糊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理锌矿阶段强制崩落采矿法试验研究
18
作者 郭忠林 傅思瑄 +5 位作者 赵庆和 施永禄 辛允文 蒋长明 刘韬 杨春林 《云南冶金》 1996年第6期7-11,共5页
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与会理锌矿共同合作进行的采矿方法试验研究情况,采用了侧向挤压崩矿的新方案,并对采场底部结构、采准切割、出矿方式、崩矿手段等内容进行了采场试验,达到了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增加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的目的,... 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与会理锌矿共同合作进行的采矿方法试验研究情况,采用了侧向挤压崩矿的新方案,并对采场底部结构、采准切割、出矿方式、崩矿手段等内容进行了采场试验,达到了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增加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的目的,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出矿 锌矿 采矿 阶段崩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计算机求解大型通风网络问题
19
作者 钟叔玉 赵庆和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1992年第3期31-34,共4页
通过分析现有非线性规划进行通风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利用图与网络理论,总结归纳出网络流分配算法,解决了微型机求解中、大型通风网络的关键问题;同时,通过数据存储结构的改进,微型机内存完全可以解算具有600条以上边的特大型通... 通过分析现有非线性规划进行通风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利用图与网络理论,总结归纳出网络流分配算法,解决了微型机求解中、大型通风网络的关键问题;同时,通过数据存储结构的改进,微型机内存完全可以解算具有600条以上边的特大型通风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 通风网络 求解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下爆破地震效应的研究——“爆破安全规程”的应用与修正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永祥 黄浩雄 +9 位作者 李雄 魏正国 李正光 吕富洲 张云军 黎家佑 朱振华 吕其昆 杨佐 赵庆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7-294,共8页
叙述了在大姚铜矿的大药量爆破振动效应观测 ,研究了在建筑物下的爆破施工中 ,如何确保建筑物安全和保证安全生产最大用药量的问题 ,结合“爆破安全规程”药量指数m的应用与修正 ,从而得出正对爆破上方的建筑物地面爆破振动加速度a、速... 叙述了在大姚铜矿的大药量爆破振动效应观测 ,研究了在建筑物下的爆破施工中 ,如何确保建筑物安全和保证安全生产最大用药量的问题 ,结合“爆破安全规程”药量指数m的应用与修正 ,从而得出正对爆破上方的建筑物地面爆破振动加速度a、速度v随爆心距地面投影r与爆心深度h之比值 (r/h)的衰减变化规律 ;发现临近正对爆心的地面振动有强化现象 ,并定义它为“极震”效应 ;定义“极震”效应系数N为正对爆心实测加速度a或速度v与用振动衰减普适式求得值a′或v′之比 (N =a/a′ ,或N =v/v′)。经多年的安全生产证明 ,采用振动衰减普适式 (药量指数m =1/3)和“极震”效应系数修正法 ,效果良好 ,获得生产最佳用药量 ,民房安全率达 9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下爆破 “极震”效应系数 爆破衰减普适式 爆破安全规程 爆心 用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