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脑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扬程 李明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206-207,共2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9例,分别对用药前和使用rhBNP后的15min、1h、3h、24h、72h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脏排血指数(CI),...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9例,分别对用药前和使用rhBNP后的15min、1h、3h、24h、72h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脏排血指数(CI),24h尿量,72h的心率、呼吸困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测量和记录。结果 89例DHF患者均完成了72h的治疗。采用重组人脑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后PCWP明显下降(P<0.05)、CI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收缩压为(150±25)mmHg,治疗后收缩压(120±10)mmHg,(P<0.05);治疗前舒张压(96±13)mmHg,治疗后舒张压(85±10)mmHg,(P<0.05);治疗前心率(90±12)次/分,治疗后心率(80±15)次/分,(P<0.05);治疗前呼吸频率(30.12±2)次/分,治疗后呼吸频率(21.12±3)次/分(P<0.05);治疗前24h尿量(1400±220)mL,治疗后24h尿量(3500±800)mL,(P<0.05);数据显示rhBNP,有效的改善DHF患者的心脏功能。结论 rhBNP能有效的改善DHF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心肌细胞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DHF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钠肽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扬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年第5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GABG)和观察组(PCI),两组均包含4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GABG)和观察组(PCI),两组均包含4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PCI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受力,与GABG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扬程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7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取90例老年(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 目的:观察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取90例老年(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穿刺时间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桡动脉 股动脉 穿刺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脏肌钙蛋白Ⅰ的浓度与心肌梗死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宁阳根 马琦琳 +2 位作者 裴志芳 赵扬程 杨天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0-84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脏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评估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cTnI的浓度,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大范围心肌梗死组,中等范围心肌梗死组和小范围心肌梗死组3...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脏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评估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cTnI的浓度,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大范围心肌梗死组,中等范围心肌梗死组和小范围心肌梗死组3组血清cTnI浓度分别为(3.80±0.21)ng/L、(3.27±0.20)ng/L和(3.04±0.15)ng/L。大范围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中等范围心肌梗死组(P<0.01),中等范围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小范围心肌梗死组(P<0.01)。大范围心肌梗死组,中等范围心肌梗死组和小范围心肌梗死组三组血清cTnI浓度下降至<0.15ng/L所需天数分别为(7.36±1.30)d、(6.42±0.64)d和(6.30±0.78)d。大范围心肌梗死组所需天数显著多于中等范围心肌梗死组(P<0.05)和小范围心肌梗死组(P<0.05)。而中等范围心肌梗死组和小范围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对诊断AMI具有高度敏感及高度特异性,cTnI浓度可作为判断AMI时梗死范围和疗程长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梗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彪 赵扬程 +3 位作者 谢和宾 孙艳 关贤颂 戴海鹰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根据74例冠脉造影复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组(n =46)与无病变进展组(n =28),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几项危险因素达标等情况。结... 目的:探讨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根据74例冠脉造影复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组(n =46)与无病变进展组(n =28),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几项危险因素达标等情况。结果高血压(OR =13.51,95%CI:1.96-93.18)、高脂血症(OR =7.14,95%CI:1.39-36.75)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间隔时间长(OR =1.07,95%CI:1.02-1.11)是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而复查间期危险因素减少(OR =0.04,95%CI:0.007-0.287)则可以降低病变进展的风险。结论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有利于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血清载脂蛋白A5水平及其-1131T/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戴海鹰 叶国红 +1 位作者 石卓勋 赵扬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21-3824,共4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水平及其-1131T/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1年8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早发冠心病患者170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水平及其-1131T/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1年8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早发冠心病患者170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主要血管病变<75%组40例(行药物保守治疗),主要血管病变≥75%组50例(行PCI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80例(行PCI术);另选取同期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保健门诊体检正常者1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受检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测定血清APOA5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测定APOA5-1131T/C基因型。所有行PCI术患者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复查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和支架内无狭窄组,同时再次检测其血清学指标及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结果对照组、主要血管病变<75%组、主要血管病变≥75%组、ACS组血清TC、LDL、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HDL、APOA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血管病变<75%组、主要血管病变≥75%组、ACS组血清TG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HDL、APOA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APOA5-1131T/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行PCI术患者复查CAG发现支架内再狭窄30例,支架内无狭窄100例,两组血清TC、TG、LDL、HDL、FPG、APOA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A5-1131T/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POA5水平及APOA5-1131 C等位基因与早发冠心病及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而APOA5-1131 C等位基因可能为预测早发冠心病及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治疗50例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大军 李传昶 +3 位作者 蒲晓群 郑昭芬 赵扬程 杨天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89,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VSD患者术前由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在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室缺封堵器封堵VSD,术后1, 3, 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 目的:观察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VSD患者术前由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在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室缺封堵器封堵VSD,术后1, 3, 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0例VSD患者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1.8~13.4(5.54±2.75) mm,封堵成功率96.0%(48/5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7%(8/48),封堵术后3个月超声复查左室舒张末径较术前明显缩小.结论:经导管封堵VSD是一种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疗效可靠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左心室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明慧 赵扬程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4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经过两种诊断方法检测以后,140例患者和...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经过两种诊断方法检测以后,140例患者和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符合要求,符合率100%,其中有122例患者是无症状心肌缺血,占87.14%;98例患者和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要求相符,符合率70.0%,其中包括6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占47.86%。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符合率及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P<0.01)。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疾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邓江北 赵扬程 +2 位作者 刘诗义 肖博文 李振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0例,利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0例,利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值得在临床中使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利伐沙班 导管溶栓治疗 炎性因子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三利 罗灿平 +3 位作者 谢峰波 徐永梅 关贤颂 赵扬程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未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未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 h,8 h,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PCI术后患者可促进其疾病康复,而完善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11
作者 何佳 +1 位作者 孙林 赵扬程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8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RFCA治疗PSVT 101例的疗效;101例中包括房室间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48例,左侧旁道38例,右侧旁道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53例...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RFCA治疗PSVT 101例的疗效;101例中包括房室间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48例,左侧旁道38例,右侧旁道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53例。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定心动过速类型和消融靶点。【结果】总成功率100%(101/101例),总复发率0.99%(1/101例),再次RFCA获得成功。2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1.98%(2/101),1例发生左侧气胸(左上肺受压约30%)于RFCA术后一周自然吸收,发生率0.99%(1/101)。【结论】根据设备条件严格掌握适应证,消融前进行系统电生理检查,旁道消融靶点正确标测,放电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识别和消融终点正确判定是提高安全性和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治疗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即刻效果及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扬程 文丹丹 +3 位作者 席兰艳 谢和宾 程艳 高利臣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6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即刻效果及近期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STEMI患者28例,收集患者DCB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及血管内超声等数据,分析患者术后即刻效果及近期预后。结果28例STEMI患者DC...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即刻效果及近期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STEMI患者28例,收集患者DCB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及血管内超声等数据,分析患者术后即刻效果及近期预后。结果28例STEMI患者DCB治疗后冠脉夹层的发生率为14.29%(4/28),术后即刻治疗效果靶病变血管直径较术前明显增大[(2.42±0.36)mm vs(0.78±0.31)mm,P<0.001]。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后,4例(14.29%)夹层完全愈合,1例(3.57%)发生再狭窄,靶病变血管直径较术后即刻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2.39±0.44)mm vs(2.42±0.36)mm,P=0.322],所有患者无死亡、心肌梗死或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结论STEMI患者行DCB治疗,临床观察显示术后即刻效果及近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半乳凝素-3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亮 戴海鹰 +2 位作者 赵扬程 林楚伟 叶国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29-731,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半乳凝素-3(Gal-3)的水平动态变化以及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52例及健康体检者(...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半乳凝素-3(Gal-3)的水平动态变化以及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52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MI组发病24h内、第3、7天的血清Gal-3及发病24h内的NT-proBNP、hs-CRP水平,记录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AMI组Gal-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MI组Gal-3水平24h内高于第3天,第3天高于第7天(均P<0.01);Gal-3与NT-ProBNP、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25、0.492,均P<0.01);NT-ProBNP、hs-CRP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1),且Gal-3、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 <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升高,并在发病24 h内升高最明显;Gal-3与NT-ProBNP、hs-CRP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代谢 半乳糖凝集素类/代谢 利钠肽 脑/代谢 C反应蛋白质/代谢 冠状动脉疾病/代谢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然 黄红光 +3 位作者 戴海鹰 关贤颂 赵扬程 刘江陵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548-155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APN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程度的作用.方法 疑诊为CHD而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住院男性患者106例,分为4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心肌梗死组(MI)24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脂联素测定用酶联免疫... 目的 探讨血浆APN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程度的作用.方法 疑诊为CHD而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住院男性患者106例,分为4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心肌梗死组(MI)24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脂联素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法),常规操作造影后分别对右冠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管腔内径狭窄程度进行评价.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Gensini法对每支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UAP组和AM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P<0.01),SAP的脂联素水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547,P<0.01),提示随着Gensini积分的升高,血清APN水平逐步降低.结论 血清APN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病变程度有关,APN水平对冠心病及其程度具有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代谢 脂联素/代谢
原文传递
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对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海鹰 林楚伟 +1 位作者 石卓勋 赵扬程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A5)基因多态性对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患者200例[其中未合并心血管事件患者100例(MS-1组),合并心血管事件100例(MS-2组)]和健康人100例(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A5)基因多态性对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患者200例[其中未合并心血管事件患者100例(MS-1组),合并心血管事件100例(MS-2组)]和健康人100例(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的载脂蛋白A5血清浓度,采用PCR—RFLP法测定三组的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结果MS-1组ApoA5血清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96.68±18.09)ng/mlVS(128.32±23.78)ng/ml,t=10.59,P〈0.01];MS-2组ApoA5血清浓度亦低于MS-1组[(87.67±17.09)ng/mlVS(96.68±18.09)ng/ml,t=3.62,P〈0.01];而且MS-2组、MS—1组的ApoA5—1131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9.4%〉30%〉16.5%,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事件患者的ApoA5血清浓度明显降低,ApoA5—1131C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事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类 遗传学 载脂蛋白A类 血液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代谢综合征X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戴海鹰 赵扬程 石卓勋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43-544,共2页
目的探讨抑炎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组)和3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和IL-6的浓度。结果UAP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 目的探讨抑炎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组)和3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和IL-6的浓度。结果UAP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IL-6则显著升高(P〈0.01),且UAP组血清脂联素与IL-6浓度呈负相关(r=-0.361,P〈0.01)。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IL-6增高;IL-6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测定血清脂联素,IL-6的水平,对早期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血液 白细胞介素6/分析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扬程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年第6期75-75,共1页
复习课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而深度学习也是在完成基础学习之后的理解学习,主要为了利用高阶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整合的知识为基础,把已学习的知识融入新的情境中继续学习。本文以一... 复习课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而深度学习也是在完成基础学习之后的理解学习,主要为了利用高阶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整合的知识为基础,把已学习的知识融入新的情境中继续学习。本文以一道电学实验题复习为例,谈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课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高阶思维 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策略 物理知识 复习课 初中物理课 电学实验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分析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赵扬程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年第8期19-19,共1页
任务分析法将教学大目标分解为教学小目标,从而实现了教学任务的分解。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效果明显。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任务分析法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