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麻雀算法的直流微电网分级均流稳压控制
1
作者 陈致远 曾国辉 赵晋斌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7-327,共11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中,线缆阻抗、工况变化带来的功率分配不均及母线电压跌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整定下垂系数和分级下垂控制的结合控制策略。首先,改进算法将动态发现者与自适应螺旋因子相结合,提高了原算法的寻... 针对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中,线缆阻抗、工况变化带来的功率分配不均及母线电压跌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整定下垂系数和分级下垂控制的结合控制策略。首先,改进算法将动态发现者与自适应螺旋因子相结合,提高了原算法的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在整定下垂系数过程中,以下垂系数和电压补偿截距作为搜索维度,采样直流母线电压和各微源输出电压、电流,分别计算其与目标值的偏差量,并将偏差量的和作为目标函数,通过迭代更新收索最优下垂参数。然后,实时检测直流微电网输出电压、电流,以此诊断直流微电网工况变化,同时调整最优下垂参数进行分级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微源故障断开、母线负荷投切及本地负载投切的工况下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下垂控制 改进麻雀算法 均流控制 母线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营机制的区域电网共享储能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2
作者 王茜 程艳 +2 位作者 赵晋斌 毛玲 徐冰冰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构建一个面向区域电网共享储能的交易调度优化模型,旨在提升区域电网共享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首先,对区域电网共享储能系统的运营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将共享交易模式引入区域电网储能系统的运行策略中,通过优化用户集群的日运行... 构建一个面向区域电网共享储能的交易调度优化模型,旨在提升区域电网共享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首先,对区域电网共享储能系统的运营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将共享交易模式引入区域电网储能系统的运行策略中,通过优化用户集群的日运行成本来提升能量负荷管理能力。最后,以某省某区域电网为例,对未配备储能设施的用户集群、配备独立储能设施的用户集群以及接入共享储能系统的用户集群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共享储能电站不仅增强了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能够显著降低用户集群的日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储能 运营机制 能量负荷管理 最优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LCL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综述 被引量:30
3
作者 赵晋斌 张元吉 +2 位作者 屈克庆 李芬 黑川不二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4-142,共9页
LCL滤波器由于具有滤波特性好、体积小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的应用于单相并网逆变器中,但由于其电容支路极易产生谐振,对控制电路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从控制目标来分,单相LCL并网逆变器主要包含以下两类策略:电流控制型和电压控制... LCL滤波器由于具有滤波特性好、体积小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的应用于单相并网逆变器中,但由于其电容支路极易产生谐振,对控制电路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从控制目标来分,单相LCL并网逆变器主要包含以下两类策略:电流控制型和电压控制型。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围绕单相锁相环及如何改善电流控制效果在进行。而本文主要针对控制目标的特性,围绕不同控制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全方位的说明和归纳比较,并得出相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逆变器 LCL滤波器 控制策略 电流控制型 电压控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交错式反激变换器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晋斌 刘金彪 +1 位作者 梁晓霞 屈克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29-137,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错式反激变换器拓扑。利用变压器漏感与开关管并联电容、钳位电容间的谐振,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ZVS),并消除了开关管关断时所产生的电压尖峰,减小了电压应力。该变换器具有拓扑简单、实现软开关动作、输出电流纹...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错式反激变换器拓扑。利用变压器漏感与开关管并联电容、钳位电容间的谐振,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ZVS),并消除了开关管关断时所产生的电压尖峰,减小了电压应力。该变换器具有拓扑简单、实现软开关动作、输出电流纹波小以及控制简单等优点。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以及实现软开关的条件,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对上述分析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式 反激变换器 软开关 拓扑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电荷平衡的滞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晋斌 戴剑丰 屈克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63-6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电荷平衡的滞环控制策略,通过Buck变换器为例介绍了其工作原理。首先,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搭建其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控制器参数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并和传统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进行了频域仿真和结果对比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电荷平衡的滞环控制策略,通过Buck变换器为例介绍了其工作原理。首先,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搭建其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控制器参数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并和传统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进行了频域仿真和结果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滞环控制策略比传统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具有更快的瞬态响应速度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滞环控制 小信号模型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网电压控制型逆变器预同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晋斌 张帅涛 +2 位作者 王金龙 屈克庆 李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78-3286,共9页
针对入网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该文提出一种可以快速平稳完成预同步过程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含同步检测单元和同步调节单元,其中同步检测单元不仅可以生成并网信号,还可为同步调节单元提供调节信息。根据逆变器特点设计的同步调节单... 针对入网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该文提出一种可以快速平稳完成预同步过程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含同步检测单元和同步调节单元,其中同步检测单元不仅可以生成并网信号,还可为同步调节单元提供调节信息。根据逆变器特点设计的同步调节单元包括一次调节与二次调节:先参考电网信息利用线性关系对幅值与频率进行大致调节,再通过改变逆变器频率缩小相角差值,统一频率和相角调节。与此同时完成对控制目标精细调整以减小并网冲击,保障了并网时效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控制策略降低了参数要求,有效提高并网效率,扩大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控制型逆变器 预同步 频率控制 一次调节 二次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直系统储能调频-阻抗重塑振荡抑制策略
7
作者 刘懿 唐雨晨 +1 位作者 林毅 赵晋斌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3期91-94,111,共5页
储能一般用于改善海上风电的出力和涉网特性,对提升送出系统稳定水平也具有潜在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等效电容的电压-频率响应的柔性直流(MMC-HVDC)网侧电压控制策略,通过构建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的耦合系数,将发生振荡时的电网频... 储能一般用于改善海上风电的出力和涉网特性,对提升送出系统稳定水平也具有潜在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等效电容的电压-频率响应的柔性直流(MMC-HVDC)网侧电压控制策略,通过构建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的耦合系数,将发生振荡时的电网频率偏差信号引入网侧换流器的直流电压控制环节,进而重塑MMC-HVDC阻抗,以提高系统阻抗比的相位裕度,兼顾了振荡抑制和频率惯量主动支撑功能。通过Typhoon HIL 404实验平台验证了储能附加控制策略对并网系统宽频振荡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储能 阻抗重塑 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充放电特性的滞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晋斌 刘永晓 屈克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96,共6页
基于电容充放电特性,结合输入电压的间接前馈与输出电压反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滞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实现简单,无需误差放大器及其相应的补偿网络,最后以Buck变换器为例,分析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控... 基于电容充放电特性,结合输入电压的间接前馈与输出电压反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滞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实现简单,无需误差放大器及其相应的补偿网络,最后以Buck变换器为例,分析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具有比传统脉冲宽度调制法更好的瞬态响应速度和稳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开关变换器 滞环控制 前馈控制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纹波特性的新型滞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晋斌 戴剑丰 屈克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1-236,共6页
基于电感纹波电流与输出纹波电压对电容的充放电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滞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在输出电压单环反馈中导入电感电流信息,将电感电流与输出电压相加作为反馈量,有效改善了电容充放电变化率,其控制电路简单,无需使用误差放大... 基于电感纹波电流与输出纹波电压对电容的充放电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滞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在输出电压单环反馈中导入电感电流信息,将电感电流与输出电压相加作为反馈量,有效改善了电容充放电变化率,其控制电路简单,无需使用误差放大器及其相应的补偿网络。最后以Buck变换器为例,分析了该策略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表明了该策略比传统的PWM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瞬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滞环控制 电感纹波电流 快速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网中高降压比软开关DC-DC变换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晋斌 火彩玲 +1 位作者 屈克庆 李芬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传统单级DC-DC变换器在分布式电源构成的DC 380 V直流微电网中变换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降压比特性的新型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利用中间电感和输出侧电感的分压特性,较好地实现了高降压比转换,并利用钳位电容的作用实现了电... 针对传统单级DC-DC变换器在分布式电源构成的DC 380 V直流微电网中变换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降压比特性的新型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利用中间电感和输出侧电感的分压特性,较好地实现了高降压比转换,并利用钳位电容的作用实现了电路的软开关动作.在分析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定死区时间内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并通过对比介绍了该变换器的优势.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DC-DC变换器 非隔离 高压降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虚拟阻抗的逆变器并联改进型下垂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晋斌 刘海先 +1 位作者 屈克庆 李芬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给出了一种单相电压源逆变器(VSI)并联系统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应用dq变换得到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来替代传统下垂控制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降低了负载电压波动对下垂控制方程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输出特性及更大程度上消... 给出了一种单相电压源逆变器(VSI)并联系统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应用dq变换得到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来替代传统下垂控制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降低了负载电压波动对下垂控制方程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输出特性及更大程度上消除环流,在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虚拟阻抗控制.相比其他控制方法,该控制策略不但可以使逆变器工作过程实现输出有功功率的均分,而且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同时,无互联线控制方式使得该方法便于逆变器的热插拔和冗余设计.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系统 逆变器 虚拟阻抗 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交流微电网中储能电池与微型燃气轮机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白园飞 程启明 +2 位作者 吴凯 王鹤霖 赵晋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0,共6页
在独立交流微电网系统内,微型燃气轮机与储能蓄电池的协调控制是保证独立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建立了光伏、微型燃气轮机、蓄电池的模型;再根据不同微电源的特性,采用下垂控制或PQ控制的控制方法;然后,建立了微型燃气轮机与蓄电... 在独立交流微电网系统内,微型燃气轮机与储能蓄电池的协调控制是保证独立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建立了光伏、微型燃气轮机、蓄电池的模型;再根据不同微电源的特性,采用下垂控制或PQ控制的控制方法;然后,建立了微型燃气轮机与蓄电池的协调控制,针对切换过程中的短时停电,提出微型燃气轮机与蓄电池间的无缝切换控制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方法能保证在切换过程中对系统的冲击小,影响时间短,实现了无缝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交流微电网 微型燃气轮机 蓄电池 储能 协调控制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斜面月平均总辐射模型评估及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芬 赵晋斌 +3 位作者 段善旭 闫全全 申彦波 陈正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2-509,共8页
为分析倾角变化对斜面辐射和光伏发电量(或效率)的影响,对武汉地区正南朝向斜面月平均总辐射计算方法和光伏阵列最佳倾角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并通过湖北省气象局多倾角光伏组件观测试验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Hay模型最适合... 为分析倾角变化对斜面辐射和光伏发电量(或效率)的影响,对武汉地区正南朝向斜面月平均总辐射计算方法和光伏阵列最佳倾角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并通过湖北省气象局多倾角光伏组件观测试验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Hay模型最适合散射辐射较多的武汉地区斜面辐射计算;2)武汉地区固定式光伏阵列年最佳倾角理论值和实测值均为20°,该倾角年总辐射量相比水平面增加4.0%,而年发电量增加14.9%,最佳倾角安装下系统效率为86.1%,装机年发电量约1.02 k Wh/Wp;3)分冬/夏半年调整一次安装倾角,可使斜面年总辐射量增幅较大,冬/夏半年的最佳倾角理论值均小于实测值(45°/10°),该方式下年总辐射量相比于水平面增加7.5%,而年发电量增幅高达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面辐射 各向同性模型 各向异性模型 最佳倾角 光伏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的LCL型逆变器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30
14
作者 屈克庆 李文旗 +2 位作者 叶天凯 赵晋斌 李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0-138,共9页
为实现带LCL滤波器的三相电压源型并网逆变器(VSI)的无静差控制,通常采用abc/dq变换将静止坐标系转换为同步坐标系,但这种变换存在dq分量间的耦合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反馈的三闭环解耦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状... 为实现带LCL滤波器的三相电压源型并网逆变器(VSI)的无静差控制,通常采用abc/dq变换将静止坐标系转换为同步坐标系,但这种变换存在dq分量间的耦合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反馈的三闭环解耦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状态反馈实现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线性时不变系统动态解耦,不仅有效解决了dq分量间的耦合问题,而且在保证较高的入网电流质量的条件下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坐标系 LCL滤波器 并网逆变器 状态反馈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构造理论和中国4次煤田预测与潜力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胡社荣 彭纪超 +3 位作者 郝国强 王浩森 赵晋斌 陈大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在原煤炭工业部组织的4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和评价中,其中3次分别运用了槽-台学说、地质力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简要评述了前3次煤田预测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第4次煤田预测以来的板块构造理论和煤田地质研究进展,以及对2006年6... 在原煤炭工业部组织的4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和评价中,其中3次分别运用了槽-台学说、地质力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简要评述了前3次煤田预测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第4次煤田预测以来的板块构造理论和煤田地质研究进展,以及对2006年6月开始的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建议在总结阶段,应在不同板块构造体制下,根据含煤原型盆地恢复、大地构造单元性质与盆地构造演化,对煤炭聚积、煤化作用的控制和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立板块构造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的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理论 煤炭资源预测 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聚煤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碳超高强X12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组织转变 被引量:12
16
作者 雷玄威 王红鸿 +3 位作者 尹雨群 赵晋斌 钱勇 吴开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6,116-117,共4页
采用热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超低碳超高强X12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组织转变.粗晶区连续转变曲线(SH-CCT)表明,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0.8~25℃/s),X120管线钢粗晶区组织为贝氏体;当冷却速度小于0.8℃/s和大于25℃/s时,分别有少... 采用热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超低碳超高强X12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组织转变.粗晶区连续转变曲线(SH-CCT)表明,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0.8~25℃/s),X120管线钢粗晶区组织为贝氏体;当冷却速度小于0.8℃/s和大于25℃/s时,分别有少量准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马氏体形成.热模拟焊接热输入在12~25 kJ/cm的范围时,粗晶区组织为贝氏体;硬度(276~297 HV 0.2)与室温冲击吸收功(208~225 J)稳定.结果表明,X120管线钢可适用较大范围热输入的焊接,这主要与超低碳设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焊接热影响区 组织转变 贝氏体 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NN的并网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芬 宋启军 +3 位作者 蔡涛 赵晋斌 闫全全 陈正洪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9-695,共7页
针对目前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中输入气象维数较多、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BPNN)相结合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利用PCA对水平面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等多个气象变量进行解耦降维处理... 针对目前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中输入气象维数较多、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BPNN)相结合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利用PCA对水平面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等多个气象变量进行解耦降维处理,形成相互正交、相互独立的公因子变量。将这些公因子变量作为BPNN模型的输入变量,并进行训练拟合建模,从而实现对光伏电站发电量进行预测。文章利用我国华中地区某屋顶并网光伏电站的实测数据,对PCA-BPNN模型进行检验。通过研究结果可知,与常见的预测模型相比,PCA-BPNN模型大大降低了气象变量的输入维数,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发电量预测 并网光伏电站 清晰度指数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微网不平衡负荷下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18
作者 屈克庆 李文旗 +1 位作者 赵晋斌 李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4,共7页
在三相孤岛微网系统中,负载的不平衡将会导致负序电流和电压的产生。线路参数的差异会造成各微源之间负序电流的无序分配,低压电网中较大的线路阻抗将会进一步增大微网的不平衡性,进而影响负荷的正常工作。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 在三相孤岛微网系统中,负载的不平衡将会导致负序电流和电压的产生。线路参数的差异会造成各微源之间负序电流的无序分配,低压电网中较大的线路阻抗将会进一步增大微网的不平衡性,进而影响负荷的正常工作。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R控制器的孤岛微网不平衡负荷下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正负序独立控制,实现了负序虚拟负阻抗的设计,减小了微源传输阻抗,实现了微源之间负序环流的抑制,并减小了PCC点的电压不平衡度,保证了微源以及微网的正常工作。通过Matlab/Simulink的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不平衡 独立控制 虚拟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内部阻抗的单相电压控制型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元吉 赵晋斌 +2 位作者 王亚维 屈克庆 李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8-483,共6页
对于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引起的高渗透率问题,传统的电流控制型逆变器在电网电压及频率的调节、电网故障时无缝切换等方面存在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单相电压控制型策略。通过控制环路的设计和控制参数的设定,使得等效阻抗精确可控,... 对于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引起的高渗透率问题,传统的电流控制型逆变器在电网电压及频率的调节、电网故障时无缝切换等方面存在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单相电压控制型策略。通过控制环路的设计和控制参数的设定,使得等效阻抗精确可控,且从外特性上可模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及电压控制特性,使逆变器具备调节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功能,提升电网对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逆变器 电压控制 等效阻抗 频率控制 幅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泵升电容的新型高增益升压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9
20
作者 屈克庆 梁晓霞 +1 位作者 赵晋斌 李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02-107,共6页
为了满足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必须把太阳能、燃料电池和蓄电池输入的低压直流转换为高压的要求,在传统型升压直流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感和泵升电容的新型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利用电感和电容的并联充电、串联放电特性,较好... 为了满足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必须把太阳能、燃料电池和蓄电池输入的低压直流转换为高压的要求,在传统型升压直流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感和泵升电容的新型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利用电感和电容的并联充电、串联放电特性,较好地实现了低占空比条件下高电压增益的目标。最后,分析了该拓扑结构在3种不同电感条件下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直流变换器 泵升电容 低占空比 高电压增益 升压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